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倮倮是这样一位诗人,在他充满质疑、忧伤与批判的诗行间,掩藏着朴素的唯物主义与理想主义——关注现实世界,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心绪的闪光,表达在社会抗争中对个体信仰的坚守与人·性关怀,这种对自我与他人的关怀与沉溺于小我的私人化诗歌写作形成鲜明对比。
倮倮解构了悬浮于诗歌创作论上的光环,以“在路上”的生活模式与诗歌写作模式来生发他丰沛的诗情:他善于在被动、繁芜的现实世界里发现诗性的光芒;善于对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和自我进行归整,并由一个貌不惊人的叙事点直接跃升到思想的层面;同时,内心的坦率、真实使得情感的诗化变得自然而然。他习惯于不同质感的平衡,自我与世界、诗性与俗常、光明与黑暗、好玩与沉重、调侃与忧伤、柔软与坚强,在诗中生成、沉淀、与升华,形成张力与美感。他的写作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在短小的诗体中提炼的是作者所有的人生积蓄与写作能量。
倮倮的诗是人性的,他坚持以平常之心写作:“我从来没有把写作当作一门手艺。也从未想过利用它来获取一些什么”,“也许是生命中有太多的沉重,需要缓解,需要调整,需要自我救赎,我于是又拿起了笔,漫无目的地写,很自我地写,很隐秘地写,感觉一种内在的激情和力量在笔下涌动。写作首先是我自己的一种需要,换句话说,如果我不需要,我写它干嘛呢。”
日常生活的诗性之光
第一次认识倮倮,是看见《爱情埋伏在我必经的路上》这首诗歌的标题,这样的标题毫无意外地吸引了我,于是注意地看了下标题下作者的名字。人往往看见自己愿意选择的东西。我喜爱倮倮诗歌中像《夜宿山村》《小世界》一类的作品,诗性安放在那样自在宁静的世界里,不用分辨就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一个人,在梦里
怅然披衣而起,望着
一望无际的黑暗……
倮倮具备着70后诗人的一些总体特征,作品中有那一代诗人的成长和变化,他们致力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却又常常只能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发现诗性的光芒。日常生活和写作,生命中的两种状态,因其个人经历与生命感受的表达,都应被视为具有纯粹意义的显现。
我在平凡的日子里收集火焰
我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心血
才能收集这么一团小小的力量
把自己的一生擦亮
——《日常生活》
倮倮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积攒着诗性的小火柴,点燃一根就能照亮他也许并不寒冷的世界,他不是那个小女孩,但他毕竟也会有孤独与困惑的时候,所以,他也就在现实的黑夜里这么一根一根地划下去。诗歌的光是瞬时而来,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转瞬即逝,所以有点让人“猝不及防”,但无论是照亮感觉、情绪甚或是“雨中的道路”,反正它的突如其来令人紧张,紧张于现实中闪过的这点光,珍贵、短暂并且微弱,聚成一束也无法照亮雨中的道路。借助“光”“雾”“黑夜”等意象,“现实的那种压抑感、荒诞感、消失感构成了‘现实感’,在一种吞噬性的描写与体验之中”。他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黑色”的意象,而“光”,往往与其一同出现,在“黑”的深沉铺张之后是“光”的补偿与反拨,以及微弱中对抗的身影。诗性的“暗光”从那雨中的道路上逃逸出来,从那现实的“黑暗”中盗取“一些记忆,一些片断”,它们如光般闪耀于一个凡人的人生旅途。这种人类最古老的记忆之光,也许就是诗歌于他永恒的意义。可以确定的是,他有发自内心的抒写,他是“把诗歌日常化,又把日常生活诗歌化”的能手——他在出差旅途中写诗,在餐巾纸上写诗,在开会时写诗,他在诗歌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地写,不加挑剔地写、不装模作样地写,随意得就像空闲时手边的填字游戏,毫无局促的互动关系。他在许许多多的黄昏中、公路上写出一首又一首恐怕连自己都不大记得清的随兴而发的内心独自,这就是他在路上的生活模式与诗歌写作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连贯而突发式地表达自己的一些生命感受,不知是否会更为周详、感性甚至令人兴奋,他的写作与生活在此做一种平行的呈现,仿如铁轨的两条边线,在生命时光里同向延伸……
日常生活的诗歌关怀
倮倮有一双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性的眼睛,他对文字有着特别的敏感,对周遭的人、物、事也具备这种敏感,他俯拾皆是的诗歌发现,使他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休憩所之间的桥梁——诗歌这种表达方式成为可能。在由客到主、再由主到客的过程中,倮倮都积极参与、投入,否则,他如何能在马不停蹄中、觥筹交错中、流水线上的噪音中、生存喘息的间歇中,看到诗歌的光芒、事物的光芒、人性的光芒?
工作上是老板,却又写关于流水线上的工人的诗歌,大家都会感到有些困惑:作为一个老板,他将怎样看待自己流水线上的那些工人?他说这确实是个很纠结的过程,诗歌中的“老板”有着对他人和对自己关怀的角度:《流水线》将自我塑形与集体塑形以“产品”的形式贯穿于公共生活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生存图景中,既非小我的私人化叙述,亦非所谓的“底层关怀”。于他而言,出于个人经历,这种关怀是现实中的了解之同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认同感,而不是对底层的俯视。就算这关怀是多么有限,有限到无法上传下达地送到每个应到之处,但起码说明作者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并且是一个对“青春、梦想和爱情”有所期冀的人,一个流水线上的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只有这样将作者置于其中地去解读,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所造成的张力才会油然而生。
在《十八岁的表弟》里倮倮用了一种句式的罗列将本应琐碎的叙事归并,事件是平铺直叙的,母题也是平铺直叙的,但是视觉画面里作者的内心纠结与担忧却是抓人的,诗歌内蕴的情感是深厚与凝重的:自己的一个决定引致表弟离开的后果,诗人的身份使他得以在诗中宣泄这种让人沮丧的不平衡感,可是这种同情有益却无用,一个与所有其他民工无异的表弟,看着让人心酸的表弟,将来的命运只能靠自己。“走在风中”预示着表弟之后的飘零,表弟的可怜与可气,以一副别有意味的思辨面貌出现。被开除的表弟导致他瞬间的情感失衡是真实的,如果非要与“草根关怀”扯上关系并不贴切,作为主管他自己其实与打工的表弟阶级差别不大,亲戚的身份更与底层关怀无关,在此表达的更多是对自身及他人的同情,在一个被欲望垄断的物质世界里,幸免于难的怜悯之心是柔软的、忧伤的、也是批判性的。 在这种混乱芜杂的现代生活潮流中,倮倮可说是这些年来将原有的“理想主义气质与诗歌精神”、“灵魂形而上的选择与坚守”贯彻到底的诗人之一。他乡与故乡的漂泊感,在他的笔下呈现着理想化、浪漫化的一面,所以对于民工生活的描述也不例外:我要用我的诗笔为工作在流水线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的青春、荣耀和感恩描画蓝图/我要安置他们的理想、爱情、梦想//哦/穗西村/它铁皮顶的厂房/它拥挤的街道/它郁郁葱葱的芒果树/能否盛得下我和与我一样来这寻梦人的理想”(《穗西村》)。在物质世界的阳光中游走的诗人们,并没有心得志满,他们的内心里有着在物质里游走的孤独,当然要用诗歌“记录自己和这个时代的蹩脚和美好”。这是一个诗人的境界,也是一个诗人的道德感、责任感。现实是灰暗的雾,它会吞噬掉一切,诗人的内心状态与现实生活反差极大,但诗人并不放弃内心的关怀,“不逃避、不幻想,他正视这些现实,并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让内心的花朵可以烛照这艰难时世与灰暗现实。”在他的《征婚启事》、《VIP》中也有着对抗现实的深深无奈;在《镜中》是对自我世俗生涯的反思与质疑,其间混杂着深深的悲哀。诗歌于他来说,是明暗的重构,是时间的重构,是生活的重构,是良心的重构,是爱的重构。
诗与生活的紧张关系
诗意与庸常构成了倮倮人生的两极,所以他的诗情也经常摇摆在两种情绪与性格之间:在《仰望》中:“每天我都获得新的启示/我的白天,我奔腾的内心和沸腾的时间/因此那么的高远、深邃、宽广”;而在《隔着茫茫尘世》中:“坐在屋檐下/沉默着不说话/脸上有着看不见的忧伤”。面对生活的忧伤与浮躁,诗歌是他抵挡忧伤、化解浮躁的应对之策。
在诗歌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他执意于在热闹的地方听自己内心寂静的声音,但要面对的是无可奈何的分裂。如果倮倮可以为诗歌放弃生活已经展开的无限的辽阔;如果不把诗歌像一颗钉子般锲入时间,企图钉住一段难忘的生活与偶得的心绪;如果就让生活欢快或者呜咽着兀自流淌,就让诗歌心无挂碍地慢慢沉淀,那将是个什么样子?倮倮并不执着于理想化的写作状态,但遗憾总归还是有的。常常见他在微信上发首有意思的小诗,在行车中还反复斟酌诗的气息,嗟叹于感觉的不能到位。而在不太热闹的情境下,倮倮的诗歌可以写得更好,那种好是关乎诗歌的内在生态而非外在的结构与形式。
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生活向东,诗歌向西,但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从既定环境中脱离,只是一种理想。在诗歌内部世界与生活的外在世界之间的这种双向渗透中,就算有足够的敏感、灵感与猛虎嗅香的心性境界,生活还是生活,诗歌还是诗歌,虽然它们一直相互陪伴,有时不免还是隔着茫茫尘世。
用人文关怀、诗性写作来对抗现代文明与科技带来的人性冷漠与社会异化,关照诡谲多变物质世界里宽广的人性与温暖,“诗歌能有这样的疗效就像一个残废的人能自食其力了。”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在自我与世界之间,倮倮都是个参与感很强的人,他的诗歌创作也许就像他诗中表达的:“不追求永恒,不放弃瞬间”。在日常的与诗性的两条河流中,他跌宕自喜地游来游去。
倮倮解构了悬浮于诗歌创作论上的光环,以“在路上”的生活模式与诗歌写作模式来生发他丰沛的诗情:他善于在被动、繁芜的现实世界里发现诗性的光芒;善于对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和自我进行归整,并由一个貌不惊人的叙事点直接跃升到思想的层面;同时,内心的坦率、真实使得情感的诗化变得自然而然。他习惯于不同质感的平衡,自我与世界、诗性与俗常、光明与黑暗、好玩与沉重、调侃与忧伤、柔软与坚强,在诗中生成、沉淀、与升华,形成张力与美感。他的写作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在短小的诗体中提炼的是作者所有的人生积蓄与写作能量。
倮倮的诗是人性的,他坚持以平常之心写作:“我从来没有把写作当作一门手艺。也从未想过利用它来获取一些什么”,“也许是生命中有太多的沉重,需要缓解,需要调整,需要自我救赎,我于是又拿起了笔,漫无目的地写,很自我地写,很隐秘地写,感觉一种内在的激情和力量在笔下涌动。写作首先是我自己的一种需要,换句话说,如果我不需要,我写它干嘛呢。”
日常生活的诗性之光
第一次认识倮倮,是看见《爱情埋伏在我必经的路上》这首诗歌的标题,这样的标题毫无意外地吸引了我,于是注意地看了下标题下作者的名字。人往往看见自己愿意选择的东西。我喜爱倮倮诗歌中像《夜宿山村》《小世界》一类的作品,诗性安放在那样自在宁静的世界里,不用分辨就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一个人,在梦里
怅然披衣而起,望着
一望无际的黑暗……
倮倮具备着70后诗人的一些总体特征,作品中有那一代诗人的成长和变化,他们致力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却又常常只能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发现诗性的光芒。日常生活和写作,生命中的两种状态,因其个人经历与生命感受的表达,都应被视为具有纯粹意义的显现。
我在平凡的日子里收集火焰
我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心血
才能收集这么一团小小的力量
把自己的一生擦亮
——《日常生活》
倮倮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积攒着诗性的小火柴,点燃一根就能照亮他也许并不寒冷的世界,他不是那个小女孩,但他毕竟也会有孤独与困惑的时候,所以,他也就在现实的黑夜里这么一根一根地划下去。诗歌的光是瞬时而来,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转瞬即逝,所以有点让人“猝不及防”,但无论是照亮感觉、情绪甚或是“雨中的道路”,反正它的突如其来令人紧张,紧张于现实中闪过的这点光,珍贵、短暂并且微弱,聚成一束也无法照亮雨中的道路。借助“光”“雾”“黑夜”等意象,“现实的那种压抑感、荒诞感、消失感构成了‘现实感’,在一种吞噬性的描写与体验之中”。他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黑色”的意象,而“光”,往往与其一同出现,在“黑”的深沉铺张之后是“光”的补偿与反拨,以及微弱中对抗的身影。诗性的“暗光”从那雨中的道路上逃逸出来,从那现实的“黑暗”中盗取“一些记忆,一些片断”,它们如光般闪耀于一个凡人的人生旅途。这种人类最古老的记忆之光,也许就是诗歌于他永恒的意义。可以确定的是,他有发自内心的抒写,他是“把诗歌日常化,又把日常生活诗歌化”的能手——他在出差旅途中写诗,在餐巾纸上写诗,在开会时写诗,他在诗歌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地写,不加挑剔地写、不装模作样地写,随意得就像空闲时手边的填字游戏,毫无局促的互动关系。他在许许多多的黄昏中、公路上写出一首又一首恐怕连自己都不大记得清的随兴而发的内心独自,这就是他在路上的生活模式与诗歌写作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连贯而突发式地表达自己的一些生命感受,不知是否会更为周详、感性甚至令人兴奋,他的写作与生活在此做一种平行的呈现,仿如铁轨的两条边线,在生命时光里同向延伸……
日常生活的诗歌关怀
倮倮有一双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性的眼睛,他对文字有着特别的敏感,对周遭的人、物、事也具备这种敏感,他俯拾皆是的诗歌发现,使他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休憩所之间的桥梁——诗歌这种表达方式成为可能。在由客到主、再由主到客的过程中,倮倮都积极参与、投入,否则,他如何能在马不停蹄中、觥筹交错中、流水线上的噪音中、生存喘息的间歇中,看到诗歌的光芒、事物的光芒、人性的光芒?
工作上是老板,却又写关于流水线上的工人的诗歌,大家都会感到有些困惑:作为一个老板,他将怎样看待自己流水线上的那些工人?他说这确实是个很纠结的过程,诗歌中的“老板”有着对他人和对自己关怀的角度:《流水线》将自我塑形与集体塑形以“产品”的形式贯穿于公共生活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生存图景中,既非小我的私人化叙述,亦非所谓的“底层关怀”。于他而言,出于个人经历,这种关怀是现实中的了解之同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认同感,而不是对底层的俯视。就算这关怀是多么有限,有限到无法上传下达地送到每个应到之处,但起码说明作者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并且是一个对“青春、梦想和爱情”有所期冀的人,一个流水线上的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只有这样将作者置于其中地去解读,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所造成的张力才会油然而生。
在《十八岁的表弟》里倮倮用了一种句式的罗列将本应琐碎的叙事归并,事件是平铺直叙的,母题也是平铺直叙的,但是视觉画面里作者的内心纠结与担忧却是抓人的,诗歌内蕴的情感是深厚与凝重的:自己的一个决定引致表弟离开的后果,诗人的身份使他得以在诗中宣泄这种让人沮丧的不平衡感,可是这种同情有益却无用,一个与所有其他民工无异的表弟,看着让人心酸的表弟,将来的命运只能靠自己。“走在风中”预示着表弟之后的飘零,表弟的可怜与可气,以一副别有意味的思辨面貌出现。被开除的表弟导致他瞬间的情感失衡是真实的,如果非要与“草根关怀”扯上关系并不贴切,作为主管他自己其实与打工的表弟阶级差别不大,亲戚的身份更与底层关怀无关,在此表达的更多是对自身及他人的同情,在一个被欲望垄断的物质世界里,幸免于难的怜悯之心是柔软的、忧伤的、也是批判性的。 在这种混乱芜杂的现代生活潮流中,倮倮可说是这些年来将原有的“理想主义气质与诗歌精神”、“灵魂形而上的选择与坚守”贯彻到底的诗人之一。他乡与故乡的漂泊感,在他的笔下呈现着理想化、浪漫化的一面,所以对于民工生活的描述也不例外:我要用我的诗笔为工作在流水线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的青春、荣耀和感恩描画蓝图/我要安置他们的理想、爱情、梦想//哦/穗西村/它铁皮顶的厂房/它拥挤的街道/它郁郁葱葱的芒果树/能否盛得下我和与我一样来这寻梦人的理想”(《穗西村》)。在物质世界的阳光中游走的诗人们,并没有心得志满,他们的内心里有着在物质里游走的孤独,当然要用诗歌“记录自己和这个时代的蹩脚和美好”。这是一个诗人的境界,也是一个诗人的道德感、责任感。现实是灰暗的雾,它会吞噬掉一切,诗人的内心状态与现实生活反差极大,但诗人并不放弃内心的关怀,“不逃避、不幻想,他正视这些现实,并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让内心的花朵可以烛照这艰难时世与灰暗现实。”在他的《征婚启事》、《VIP》中也有着对抗现实的深深无奈;在《镜中》是对自我世俗生涯的反思与质疑,其间混杂着深深的悲哀。诗歌于他来说,是明暗的重构,是时间的重构,是生活的重构,是良心的重构,是爱的重构。
诗与生活的紧张关系
诗意与庸常构成了倮倮人生的两极,所以他的诗情也经常摇摆在两种情绪与性格之间:在《仰望》中:“每天我都获得新的启示/我的白天,我奔腾的内心和沸腾的时间/因此那么的高远、深邃、宽广”;而在《隔着茫茫尘世》中:“坐在屋檐下/沉默着不说话/脸上有着看不见的忧伤”。面对生活的忧伤与浮躁,诗歌是他抵挡忧伤、化解浮躁的应对之策。
在诗歌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他执意于在热闹的地方听自己内心寂静的声音,但要面对的是无可奈何的分裂。如果倮倮可以为诗歌放弃生活已经展开的无限的辽阔;如果不把诗歌像一颗钉子般锲入时间,企图钉住一段难忘的生活与偶得的心绪;如果就让生活欢快或者呜咽着兀自流淌,就让诗歌心无挂碍地慢慢沉淀,那将是个什么样子?倮倮并不执着于理想化的写作状态,但遗憾总归还是有的。常常见他在微信上发首有意思的小诗,在行车中还反复斟酌诗的气息,嗟叹于感觉的不能到位。而在不太热闹的情境下,倮倮的诗歌可以写得更好,那种好是关乎诗歌的内在生态而非外在的结构与形式。
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生活向东,诗歌向西,但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从既定环境中脱离,只是一种理想。在诗歌内部世界与生活的外在世界之间的这种双向渗透中,就算有足够的敏感、灵感与猛虎嗅香的心性境界,生活还是生活,诗歌还是诗歌,虽然它们一直相互陪伴,有时不免还是隔着茫茫尘世。
用人文关怀、诗性写作来对抗现代文明与科技带来的人性冷漠与社会异化,关照诡谲多变物质世界里宽广的人性与温暖,“诗歌能有这样的疗效就像一个残废的人能自食其力了。”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在自我与世界之间,倮倮都是个参与感很强的人,他的诗歌创作也许就像他诗中表达的:“不追求永恒,不放弃瞬间”。在日常的与诗性的两条河流中,他跌宕自喜地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