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剧目教学中教师指导能力建设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xim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剧目教学是表演艺术类专业塑造舞台表演技能最直接最有效的综合实践训练课程,经典剧目《和平颂》凭借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内容,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立体的舞台展现为教师指导能力建设提供了最佳的平台。本文在界定剧目教学中教师指导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和平颂》剧目教学中教师指导能力的进步和不足,进而提出了指导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对剧目教学中教师指导能力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剧目教学;指导能力;建设途径
  《和平颂》为我院为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创作并以舞台形式呈现的大型交响舞蹈音诗画,该剧目集交响乐、合唱、舞蹈、表演、朗诵、LED视频、舞台美术、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手法,其凭借深刻的立意主题,丰富的创作内容,综合的表现形式,立体的舞台展现,成为一项具有重要学习、推广、传承意义的经典剧目。
  《和平颂》剧目教学从创作思路、创作技巧、作品把握、舞台表现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等多方面为教师提升指导能力提供了最佳平台。教师指导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借助艺术实践教学模式,只有在艺术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能力才能得以充分的实践、反复的磨练和不断的提升。
  一、教师指导能力的内涵界定
  剧目教学中教师指导能力是凭借自身文化艺术素养和教学功底,在挖掘经典剧目内涵与特色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进行设计,在剧目教学实践中通过模仿、传授、示范、点拨、激励来实施,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艺术技能、艺术能力、艺术精神、与人合作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能力。
  教师指导能力水平是剧目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丰厚的艺术素养,关系到学生如何对作品进行再创作,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掌握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剧目教学教师指导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指导能力主要应包括:
  (一)教学设计的能力
  剧目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情境性和创造性,在从专业角度对《和平颂》剧目进行研究和剖析的基础上,第一,明确该剧目教学的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第二,要根据剧目教学目标来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第三,要选择和剧目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的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第四,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最后,要对整个剧目教学过程实施控制和评价。这是对剧目教学的整体构思和纲领性的把握,是教师最基础的指导能力。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按照上述教学设计进行剧目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导能力便是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专业技能、作品把握和舞台表现等方面的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示范、讲解、情景感受,帮助学生有效的突破瓶颈,解决问题。这是剧目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指导教师最重要的指导能力。
  (三)培养学生艺术技能、艺术素养、艺术创新的能力
  第一,帮助学生实现艺术技能的积累和进步,即在学习《和平颂》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层层递进;第二,帮助学生积淀良好的艺术素养,通过教授学生《和平颂》的创作背景,词曲内涵,作品主题及表现手法等,引发其对剧目本身、艺术本身的共鸣,增强其舞台表现的内涵和深度;第三,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通过教学中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灵感,从《和平颂》的表现手法和处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四)团队建设的能力
  剧目教学需要一个团队来实现和完成,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必须安排好学生的角色和任务,并注重培养每个学生同团队配合和合作能力。教师在剧目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学生团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乐团演奏与个人独奏是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形式,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使乐团如同一个人在演奏一样,整齐有序、严丝合缝。
  二、《和平颂》剧目教学中教师指导能力分析
  (一)教师指导能力提升方面
  1、通过对剧本的创作过程,提升了教师的剧目创作、创新和分析能力
  《和平颂》为原创剧目,从主题的确定,剧本的构思,音乐的创作,舞蹈的编排,朗诵的情感体现,LED和灯光的设计,及多种艺术形式的表达、衔接、融合,到最后的舞台立体合成。指导教师亲身参与整个过程的创作,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全方位的训练和提高,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
  曲创作人之一孙毅老师说:“《和平颂》的音乐创作,是将我所学的作曲知识灵活运用和升华至现实的艺术作品中的过程,创作的成功让我回归到了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的本质。比如,在第二幕,《和平的胜利》主题歌《不能忘记》的创作中,我的创作思路来源于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看到每一个雨滴象征一个逝去的生命,这个画面冲击带来的节奏就这样产生了。”
  2、通过明确指导任务和目标,提升教师剧目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在《和平颂》剧目教学排演实践中,指导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各个分幕的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其次,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指导任务。比如,在第一幕《和平的佳话》中,情景舞《张骞通西域》表现的艺术内涵是中国汉武帝派大臣兼学者张骞“通西域”。指导教师王法强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汉代时期中原舞蹈与西域舞蹈的特点与技巧,根据这一目标,通过介绍该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审美特征,组织学生进行单一动作练习,队形编排,动作纠正,剧目巩固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艺术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3、通过排演过程中的指导,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准确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是指导能力的核心。《和平颂》剧目教学中,共有500余名学生参演,在平时排练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整个作品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关注演出的要求与学生现有专业水平之间的差距。比如,在第二幕《和平的胜利》中,队列舞《桂河大桥》的舞蹈是在合唱团、乐团等动态的大背景下,演绎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这就要求以动作整齐划一、干净利落为特点的队列舞的整齐度达到更精细的程度。指导教师准确地发现学生动作幅度和整齐度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示范、讲解、训练等方式使动作规范、规格统一、幅度一致、节奏严密、队形变化整齐划一,从而突出队列舞蹈特点。   4、通过师生同台排演,提升教师团队建设能力
  《和平颂》剧目中的每一幕、每一段音乐、每一段舞蹈,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每种艺术形式、每个声部、每名学生的配合来整体呈现。指导教师要确保自己团队在舞台上有完美呈现,必须要加强团队成员之间协作能力和凝聚力。比如,交响乐团的第一提琴声部的声部长程冠又老师,一方面,他与学生同台演出,用自己精湛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确立演奏的标准和动作;另一方面,在排练过程中,程老师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对音乐巅峰的追求,时刻影响和鼓舞着学生。
  (二)教师指导能力薄弱方面
  1、艺术底蕴不够丰厚
  剧目教学是指导教师凭借对剧目的艺术理解、技术挖掘和加工再创作来完成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因而要求指导教师要有广博的艺术知识、丰厚的艺术底蕴、全面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剧目教学全面的、深层次的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我院年轻教师较多,对艺术知识的学习和积淀还需进一步加强。
  2、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剧目教学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程度,设计的合理、方法的适当、经验的运用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部分专业教师重技能、轻教学,不注重教学的整体安排和设计,不注重教学的总结和反思,没有将技能的传授和教学的组织有机结合并形成合力,继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创新能力不足
  艺术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剧目教学也绝对不是单纯的照搬,在教学、传承过程中的再创作是艺术发展的灵魂。所以,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剧目学习时,一定要在深刻挖掘剧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但是我院专业教师该能力欠缺,创新能力不足,传授的艺术技能因而缺乏活力,缺乏生命力。
  三、教师指导能力的建设途径
  (一)更新艺术实践教学理念,明确指导能力提升方向
  通过《和平颂》剧目教学的开展,教师切身感受到了自身指导能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而要提升指导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艺术实践教学理念引领。要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深入开展实践教学,而教师的指导能力始终要以培养学生艺术技能、艺术素养、艺术创新能力为根本,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内涵,把握艺术技巧,完美舞台呈现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二)营造剧目教学环境,激发指导能力提升积极性
  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一个综合的环境,首先,需要健全培养教师指导能力的相关制度,包括培训机制、评价机制等;其次,配备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包括组建优秀的团队;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场所等;再次,搭建产学研平台,教师的专业指导与教学建设、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三)完善多元化专业培训,增强指导能力培养实效性
  教师培训是指导教师能力建设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首先,积极参加专业进修和培训,更新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能;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指导教师在最真实的市场化剧目情境中,来全方位的体验、凝练和提升相关的专业技能;最后,加强校际间和校内的交流,互通有无,在本专业甚至是跨专业领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如上海戏剧学院的“上戏有戏”演出季就是剧目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成果的公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剧目教学中指导教师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指导任务,如何使学生准确、充实、全面的吸收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技能和实践水平,考验着每一个专业教师。虽然指导教师在剧目教学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当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为此,我们需要积极研究和探索提升教师指导能力的途径,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以适应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的形势和新的需要。大型原创综合剧目《和平颂》,为我们的艺术实践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一定会在未来的实践教学中,克服不足,发扬成绩,努力探索,把我们的实践教学打造成精品,成为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贤俊.《能力本位,就业之上——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J].艺术教育.2012年第5期
  [2]徐欣.《构建本土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的研究与实践》[J].大家.2012年第17期。
  [3]王娜.《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11年第4期。
  [4]赵敏.《高校音乐教师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4年6月第3期。
  作者:
  刘湛,副教授,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讲师,书法学专业教师。1983年3月生于贵州省紫云县,湖南科技大学书法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书法技法、书法教育、古典与现代诗歌理论与创作研究。古诗收入《中华教育诗词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写》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发表书法类、教育类论文多篇。
期刊
摘要:从古埃及到古罗马,可以说西方美术的起点是古埃及创造的美术传统。本文从时间的维度出发,揭示了古埃及美术与古希腊、古罗马美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具体的经典作品为依凭,在微观层面发掘西方早期美术产生的源头以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西方早期美术 古埃及 古希腊 古罗马  西方美术起源于何时、何地?这是西方美术史研究无法避开的问题。而在大多数西方艺术史的理解中,这个源头是古希腊、古罗马。这种理解不能说
期刊
去年夏天,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先生写了幅“陈石画马”,赠送贵州画院名誉院长陈石先生。我与陈石是多年好友,知道他自幼习画,嗜画如痴,年深日久厚积功力,国画书法造诣深厚,山水画、人物画均有佳构。郑万通何以对“陈石画马”格外青睐?过去没有留意。近日品赏《陈石书画作品集》,方才品得个中三昧。  《陈石书画作品集》精选了大量山水画、人物画和书法作品,但扑眼而来的首先是马,形态万千出神入化的马。《奔马》《
期刊
一、芭蕾历史的回顾  芭蕾,是法语ballet一词的音译,是欧洲众多舞种的一种。其原生态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它的特征是女舞者穿一种特制的舞鞋,用脚尖跳舞,所以又称脚尖舞。始初,芭蕾只是群众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也没有具体的剧情。传说是佛罗伦萨公主凯瑟琳娜·德·梅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1519-1589)把芭蕾这一舞蹈形式带入了法国
期刊
龚妮丽艺术简历  1951年生于贵州贵阳,自幼随父母学音乐,初中毕业当过下乡知青、文艺团体乐队演奏员。1989年获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比较文化研究班,1990—1992年赴比利时列日大学哲学文艺系留学。现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研究员,贵州美学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贵州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音乐
期刊
【摘要】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以艺术歌曲的创作最为代表。而黄自先生特别强调了钢琴伴奏对于艺术歌曲组成的重要性。本文是以黄自先生创作的具有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歌曲《天伦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分析,归纳钢琴伴奏的弹奏方法与特点,并总结黄自先生的艺术成就与贡献。  【关键词】艺术歌曲;和声;伴奏织体;弹奏技巧  一、黄自艺术歌曲《天伦歌》的分析  (一)《天伦歌》的人文及创作背景。黄自的
期刊
【摘要】电脑音乐系统的核心是MIDI和数字音频技术。从单纯的MIDI系统扩展到集音频、音效处理、录音、MIDI、音源技术和缩混为一体的制作系统。在应用范围上也在不断扩大,已从单音音乐发展到唱片或者电影配音的制作上,已经进入了数字声音时代。为创造音乐提供了多种选择性。  【关键词】电脑音乐系统; MIDI;音乐制作系统  一、电脑音乐系统与MIDI音乐系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音乐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
期刊
【摘要】竹笛是十分古老的汉民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极具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民族乐队中,笛子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的传承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口传心授”。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的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竹笛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也可以参考运用。本文以竹笛名曲《喜相逢》为例,阐述奥尔夫教学法在竹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竹笛;口传心授;教学法 
期刊
【摘要】学习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要从三个角度去把握、理解:一是以整体性思维打通各形(声)态音乐的纵横向联系,把握近现代音乐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以各阶段音乐代表性人物为线,让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史立体化、活起来,好懂易记;三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各个阶段本专业经典作品的反复演奏(唱)为途径,使公共课与专业课有机统一,艺术性与技术性紧密结合。在继承中领会真谛、把握灵魂,创造创新,放飞梦想。  【关键词】整体性思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灌输美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种音乐力量总会激起心潮涌起的涟漪。本文针对中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绘身绘色”的课堂实践,探讨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如何用身体表现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品味。  【关键词】音乐;中低年级小学生;感受。  一、我们的课堂需要绘“身”绘色  (一)我的身体会说话  其实人的身体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