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1月10-12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东南大学和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承办,中国工程院王建国院士与崔愷院士共同负责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城市设计发展前沿"高端论坛在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国际建筑师协会前主席艾伯特·达布勒(Albert Dubler)、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0-12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东南大学和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承办,中国工程院王建国院士与崔愷院士共同负责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城市设计发展前沿"高端论坛在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国际建筑师协会前主席艾伯特·达布勒(Albert Dubler)、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
其他文献
利用弹性填料附着生物膜,在选择压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的过程中研究人工刮膜使其进入混合液对好氧颗粒化进程的影响。前23 d内颗粒化率随着生物膜刮落进入混合液中而不断增加,24 d后将弹性填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全部刮入混合液中,颗粒化率大幅度提高。游离态生物膜在颗粒化过程中发挥了前驱物或晶核作用,而在较高水力选择压下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促进了松散的生物膜转化为结构密实的AGS,因而在冬季较低温度
以城市剩余污泥为材料,通过对硫酸亚铁(FS)、硫酸亚铁铵(FAS)、单质硫(S0)三种底物的单一和复合投加生物沥滤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底物对污泥中重金属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为FAS+S0时污泥中重金属溶出效果最佳,此时对污泥中Cu、Zn、Cr和Ni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6.7%、88.2%、76.2%和65.0%。沥滤结束时,FAS为底物的污泥中TN、TP含量最高,其次为FS,S0为底物时污
以一体式生物滤柱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在氮负荷为0.60 kg/(m3·d)、碳氮比为0.17、曝气量为(50±10)m L/min和温度为(30±2)℃条件下,通过调整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研究进水氨氮浓度变化对氮去除的影响及反应器中微生物功能的区划。连续183 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600、400和800 mg/L时,总氮平均去除负荷分别为0.487、0.465和0.498 k
天津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规定,在用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水环境,当设计规模≥10 000 m3/d时,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A标准,其中,悬浮物(SS)限值为5 mg/L。为提高污水中悬浮物检测的精确度,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和《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01—89),以天津市某工业园区A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总出
海绵城市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在建设初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建设进程。福寿沟排水系统是北宋时期建成的精密成熟的排水工程,是海绵城市的雏形,其蕴含着工程辅助自然的建设理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从工程建设角度出发,根据福寿沟排水系统的研究现状与现存遗址,分析总结其在规划理念、布局方式、建设重点与长期维护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现代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做到规划引领,创新理念;分区
生物膜作为饮用水输配过程中形成的会带来细菌二次增殖的根源,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简单阐述了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着重讨论了致病菌初期附着及后续致病菌的寄生生活或"居住"在生物膜上的生存方式,分析了作为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生物膜对消毒副产物的贡献,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一体化预制泵站具有占地小、施工周期短、系统集成度高等特点,目前在市政排水工程中得到了较多应用,而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还不多。探讨了一体化预制泵站在二次供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泵站的系统组成、选型方案和设计要点,并以三个工程实例介绍了这种新型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水中二溴乙烯的分析方法。对固相微萃取纤维类型、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采用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15min。该分析方法在20~5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顺(反)-二溴乙烯方法检出限分别为3.72、2.36 ng/L,相对标准偏差小
1.何谓"四望图"中国规划在体察城市四周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如"大环"、"四望"等传统。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城市图绘亦充分体现出关照整体、兼顾内外的环境意识,形成了追求城市与四向环境相融汇的图绘模式。"四望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四望图"是对城市四向山水胜迹融合关系或特定方位风物景致的图绘记录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四望"传统。从遗存的历史图来看,宋代
无锡市亭子桥雨水泵站DN2 400大口径雨水管总长度为435 m,顶管施工,路径穿越繁华的市中心,管道经过现状d5 500雨水井、运行中的地铁、市政检查井、现状污水管、已填埋古河道、高楼地下室、运行中的泵站、桥梁基础、现状河道、泵站进水井等11处重要设施。结合施工方案进行管道选型并提高技术要求,详细调查各节点的现状基础资料,组织专项论证会对设计施工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对各穿越节点进行了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