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与他的手机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哥(他是父亲朋友的儿子)的手机突然坏掉了,可能是前几天摔了一下吧。这个手机两年前就买了,从那时起,哥哥就整天拎着它到处晃悠。
  我第一次见那部手机是在他家里,当时哥哥正在摆弄,深红色的诺基亚手机,我没能仔细看上一眼,只记得从那以后,手机就没离过哥哥的手。
  这个手机我只玩过一次,其实说玩过一次还不如说只是拿了一下。会考过后,叔叔得知哥哥成绩不错,便邀请我们一家去吃饭。饭桌上,大家喝茶闲聊,我只能坐在一边听着。哥哥却把头靠在桌沿上,不知道在下面忙活些什么。从侧面看,他那瘦弱的身躯就像一只偷吃东西的老鼠。
  菜陆续上来了,婶婶给我弄了一碗八宝饭,还不停地叫我吃这吃那,碗里堆满了鸡鸭鱼肉。饭后,我坐到沙发上,嗑着瓜子喝着清茶。哥哥也很快吃完过来,悠闲地往沙发一坐,跷起二郎腿,又掏出手机来玩。
  他盯着手机屏幕,黑黑的眉毛时而拧成一个倒八字,时而又舒展开来。嘴里还嘟哝着什么,还时不时咧开嘴笑,鼻梁上不知什么时候架起了眼镜。
  我给他倒了杯茶,他却没吱声,我眉头一皱,哼了一声,他这才回过神来向我道谢。屋里电视没有信号,我只能老实地坐着,不时对着那个手机瞄两眼。半小时过去,我再也耐不住了,哼哼着跟妈妈要手机玩。哥哥一心软,把手机递了过来。
  手机拿到手了,我却感到沉甸甸的,这可是哥哥的宝物,我要是弄坏了可就……于是没玩就还了回去。
  婶婶说手机是给哥哥的学习奖励,我回家便吵着跟妈妈要。母亲一听就皱紧了眉头,说这会影响学习的。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哥哥摆弄手机了。
  期末考试将至,复习期间,我积累下不少问题。苦于无人指导时,忽然想起了哥哥。在我记忆中他什么都会,我就带着问题去找他。我爬到四楼敲门,开门的是哥哥,却没顾上跟我打一个招呼就钻进了屋里。我站在门口一看,他正靠在床头上玩手机,手机不停地在响,哥哥的眼睛也时而明亮,时而迷茫,有时把脸凑到手机前,有时嘴角又会扬起来。
  “这题你还解不解?”我有些埋怨他的怠慢。
  哥哥这才意识到我的存在,把我叫进去。我把书扔到桌子上就出去坐着了。大约过了十分钟,屋里传来一声:“不会做!”我走进去,哥哥把书扔在桌子上,转身又去玩手机了,一句话都不说。
  “两个都不会吗?”我有些失望。
  哥哥瞥了我一眼,很快就低下了头,不屑地回答:“嗯,都不会。”
  至于是哪个环节不会,他一点儿也没说。我顿感憎恶,认为这是敷衍,可回头看看桌子上的纸,又确实有密密麻麻演算过的痕迹,就又觉得他是真不会。
  我忽然希望那部手机快点坏掉。
  考试完毕后,婶婶把哥哥的手机没收了,可能是影响学习了吧。为了安慰他一下,我决定请他吃一顿麻辣烫。哥哥很干脆地答应了。东湖的麻辣烫一向不错,只是那天有点反常,就像用白开水煮了一样,不太对味。我也不好说,只好慢慢往下咽,忽然哥哥说:“别吃了,不大好吃。”我轻松地将筷子一扔,感谢哥哥打破了尴尬的氛围。
  哥哥皱着眉头,不吃也不说话,接着他跑出去,跟老板要了两个塑料袋。我以为他要打包回家继续吃呢,没想他是为了不让老板难堪。头一次发现他还有这美德。没手机真好,不能让他听到……
  “走吧,抓紧。一会儿还得回去写作业呢。”哥哥的催促声打断了我的沉思。
  后来,婶婶又给哥哥买了部手机,但没怎么见他玩过。我发觉,玩手机的哥哥很有魅力,不玩手机的他比较有实力。那部红色诺基亚我后来又见过,它静静地躺在储物室的桌角里,方向键已经磨没了漆,手机屏幕上还有一道裂纹,大红色也暗淡了许多……
  【点评】这篇文章真是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在众多的考场议论文中,该考生选择了写记叙文,且写得如此精彩。本文描述了一位这样的“哥哥”:他完全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爱与人交流等,让人欣喜的是他能够戛然而止,认识到了手机带来坏处。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让人赞叹,细致地刻画了“哥哥”的人物形象,再现了生活的真实场景,足见作者不俗的写作功底,正是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文章高人一等。开篇采用倒叙手法,起到吸引读者目光的作用。结尾对旧手机的细腻描写,可谓余韵绵长,引人思索。
其他文献
爱心是一缕暖阳,将这份温暖传递,世界便充满和煦;爱心是一股清泉,将这份甘甜传递,世界便充满友善;爱心是一支火把,将这份光亮传递,世界便充满光明。把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代代相承,撒播美好与真诚,或许我们的生命将更丰富多彩。  她,是降落在人间的天使,是飘落枝头的花瓣,是温暖人心的阳光。年轻的她不幸患上了脑瘤,久治不愈,而她却始终保持着微笑。她毅然决定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只因世间大爱,她说:世上有比我
期刊
亿万沙粒,不可尽数,谁能辨别你是哪一颗;零星珍珠,流光溢彩,一瞥便是惊鸿。  羸弱幼苗,俯身难察,谁能言明你是哪一株;参天古木,凌空而指,一眼留下触动。  潺潺细流,漫山遍野,谁能了然你是哪一条;无垠沧海,难抵其终,一望铭记心灵。  只有自身闪耀,才能吸引成功的眼睛。  七百万年前,他们走出森林;五千年前,他们建立文明;数百年前,他们步入近现代的大门——然而历史的长河无法铭记所有的生命,沙粒早已沉
期刊
“知了,知了……”一个闷热的上午,第二节课间,我心烦意乱地坐在教室里。窗外的知了在喋喋不休地鸣叫着,似乎在向我炫耀着它嘹亮的歌喉。  “你知道什么呀?”我心里更加烦乱。  试卷上那一个又一个的红叉叉,那鲜红刺眼的“50分”,如从我心中所流淌出的一滴滴鲜血。我彻底绝望了,手捧那颗快要破碎的心,茫然地望着窗外。  “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一语惊动了旁边的你。真奇怪,一向快言快语的你,此时却一言不发,
期刊
如果你爱听歌,爱看影视,爱学外语,爱读书报,爱玩游戏……  那就肯定要买mp3,买点读机,买酷比魔方,买图书,买游戏机……  但家长哪有钱帮你置办这么多?于是你只好忍痛割爱。  现在好了,只要智能手机在手,你想要的,一切皆有。  如果你要听音乐,呵呵,好办。你的手机就是一台MP3。如今手机的自带音箱,音质很好。如果你怕影响他人,耳机就能帮你搞定。如果觉得手机里的歌曲太陈旧,还可以上网在线收听,还可
期刊
想起了关于“问”的几个成语。  一、“勤学好问”  意思大家都懂,学问学问,学习离不开问。但问什么,向谁问,怎样问,有些人是很少考虑的。这三点合在一起可称为“好问”。有了疑难,有弄不明白的地方,怎么办?可以先查查工具书,看看相关的参考资料,自己能解决的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若问别人,要想好谁才是最佳的求问对象。可以是同学,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专家、学者。同学之间关系比较随便,可以“共同研讨”的方式,在
期刊
花若凋零,方知其幽香静美。叶若衰败,方知其茂盛青翠。人若离去,方知情浓意切,方知何为心碎、何为珍贵。得,只叫人快乐,拥有,只让人满足。唯有失去,才教会人知晓与懂得。  世间所有育有子女的男女皆被称为父母,世间所有成长的生命皆有父母。似乎对于万物来说,父母二字,说得极为平常又轻松。母亲承受蚀骨之痛换来儿女的出生,又用自己血液之精华汇成乳汁哺育其长大。而父亲则倾其财富、精力抚养儿女,用自己一段青春、半
期刊
儿孙满堂是许多人的梦想,尤其在独生子女时代。这不,今年“五一”期间,恰逢我们楼上老罗70大寿。老罗的女儿女婿和儿子儿媳都拖儿带口,回来替老罗庆贺生日,一时间热闹非凡。那情景,让我们院子里不少人艳羡不已。  但好事多磨。开席爆竹刚响一会儿,有人就看见寿星气冲冲奔下楼来,脸色铁青。老罗的大儿子跟在后面,尴尬无比。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场面,为何出现这场意外?  原来都是手机惹的祸。  据老罗说,饭桌上
期刊
历史的长河波浪翻滚,我驻足在岸,细数那淹没于滚滚长河中多少红尘旧梦、英雄豪杰……而这上演的一幕幕,皆源于时代赋予的创造力,以成就所处时代的高度。  眺望远方,浓烟滚滚,如此仓促而又迫切,伴随而来的是诸侯们的马蹄匆匆,却不过为博美人一笑。这是奴隶社会时代下的创造,那滚滚浓烟是在那生产力落后、社会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通讯方式。  “鸿雁长飞光不度”,送达的是相思,是情义。那一张张小小纸片,承载的是游人
期刊
《咬文嚼字》为名作家挑错,并发现了错误,这就启示我们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  挑战权威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再接再厉;可以警示名人大师,对作品要谨慎小心;也可以彰显大师们虚心接受批评建议的宽阔胸怀,何乐而不为!  挑战权威,让相对论开辟物理学的新道路,为世界增添新发明。牛顿经典力学自建立以来,就被人们奉为经典不刊之论,没有人去挑战它、揭示它的不足。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表,才让人们知道权威也有不足。正
期刊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作家挑错。对此,作协主席铁凝诚恳致谢,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挑错,一个似乎让人厌恶的字眼,在著名作家的眼中,竟成了值得感谢的行为。感谢挑错,它铲去错误的毒瘤,让真理之花绽放,让跋涉者离卓越的山峰更近一步。  感谢挑错,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更是一种大智慧。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在一次演出结束后,于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