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提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其次,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态势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 战略选择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1.经济发展的内涵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并没有严格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对其有了初步区分,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为两个词条,经济增长用于发达经济的分析,经济发展用于不发达经济的分析。在我国,早在党的十二大上就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上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更是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才全面展开。
在学术界的讨论中,对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方面:一种是结构的认识,认为经济发展反映了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另一种强调指标变化,如基本必需品的消费指标、收入分配均衡程度标志、公共服务满足度等。 金德尔伯格认为: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经济发展更注重于机能—素质协调的改变。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就是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我国学者常修泽认为: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孙飞认为经济发展应当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刘江华认为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演进、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社会福利的增进和贫富差距的缩小等。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词汇的改变,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过去一直提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指由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转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一个综合的转变过程。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比前者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应综合全面考虑可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广泛的含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既包含了经济增长目标,还包含了更为广泛的目标,如有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涉及长期增长的结构目标;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增长最小成本目标;有经济增长各要素有机整合以及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有公平分配,让全体人民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增加社会福利的民生目标等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更全面、更系统,更充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从而也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态势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当前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为:
1.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单纯追求GDP数量在不断向绿色GDP、人文GDP、环保GDP等过渡。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不断凸显期。[1]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人均GDP从1990年的1644元人民币增长到2010年的29920元人民币,按照目前外汇牌价折算约为4400美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时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能够顺利发展,我国经济还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经济就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2.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我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使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回归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主的道路上来。中国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消费跟不上,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就不能顺利循环。投资增长会造成新的供给,而新的供给要靠新的消费消化掉。如果没有消费提供支撑,投资就可能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人们对于环境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人们都想无偿地使用环境,谁都不愿意治理环境。但是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上来看,对于环境资源的掠夺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无法预想的灾难,经济发展就更无从谈起。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可以推动经济更好地发展;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其结果会严重限制经济发展,导致付出环境治理的沉重代价,甚至经济停滞发展。正因如此,中国应该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
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投资、出口、消费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继续稳定外贸、加大国内投资力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GDP中来源于出口的比较利益较大,而且短期内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需要继续开拓世界市场。加大国内投资力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认识到积极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长效机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内消费有巨大的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应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减轻人们教育、住房、医疗方面的负担,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各级各类职工的工资收入,使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成果相适应;继续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体来说,针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我们应该不断提升社会医疗保健水平;加快居民住房建设水平,着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并想方设法抑制房价的过高过快增长;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水平,形成完善的高等学校的就业机制;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交通、通信;继续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适度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并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不断降低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步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从相关制度上为人们消费需求的释放提供保障,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战略选择
在世界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要发展,必须采取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节能减排、进行环境保护,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要使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我国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低碳经济系统。2010年全国两会中,低碳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两会代表提交的议案中,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尤为集中。大致可以概括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节能减排,保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低碳技术升级;碳排放与碳汇问题。与会代表纷纷提出议案,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献计献策。笔者认为,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低碳经济要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实现。要实现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认识。并根据目前我国国情,采取合理的制度设计,渐进式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呈现低碳特征,表现为环境污染较小,单位产品附加值较大。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从目前状况看,供求两个方面都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但应注意的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受到可耕地、技术等方面的强力制约,必须走集约化的高新农业发展道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协调发展。应优先发展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在达到相同GDP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更多资源、能源。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消费服务业的比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既能节能减排,又可以扩大就业,达到双赢的局面。
发展低碳经济也不能进入误区,似乎高能耗的产业必须马上淘汰。所谓的低碳经济与高碳经济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且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发展低碳经济并不必然导致高碳经济的全部消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转型,考虑产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建立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马上全盘实施,应以部分产业和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取得成功后逐步推广。从个人层面上来说,低碳生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思想,使生活习惯与低碳经济相适应,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纳里(Chenery).Patterns of development[M]1950-1970.李新华等译[M].北京 :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0:254-256.
[2]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战略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8,4:84-89.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 战略选择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1.经济发展的内涵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并没有严格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对其有了初步区分,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为两个词条,经济增长用于发达经济的分析,经济发展用于不发达经济的分析。在我国,早在党的十二大上就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上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更是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才全面展开。
在学术界的讨论中,对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方面:一种是结构的认识,认为经济发展反映了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另一种强调指标变化,如基本必需品的消费指标、收入分配均衡程度标志、公共服务满足度等。 金德尔伯格认为: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经济发展更注重于机能—素质协调的改变。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就是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我国学者常修泽认为: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孙飞认为经济发展应当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刘江华认为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演进、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社会福利的增进和贫富差距的缩小等。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词汇的改变,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过去一直提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指由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转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一个综合的转变过程。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比前者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应综合全面考虑可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广泛的含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既包含了经济增长目标,还包含了更为广泛的目标,如有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涉及长期增长的结构目标;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增长最小成本目标;有经济增长各要素有机整合以及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有公平分配,让全体人民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增加社会福利的民生目标等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更全面、更系统,更充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从而也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态势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当前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为:
1.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单纯追求GDP数量在不断向绿色GDP、人文GDP、环保GDP等过渡。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不断凸显期。[1]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人均GDP从1990年的1644元人民币增长到2010年的29920元人民币,按照目前外汇牌价折算约为4400美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时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能够顺利发展,我国经济还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经济就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2.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我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使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回归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主的道路上来。中国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消费跟不上,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就不能顺利循环。投资增长会造成新的供给,而新的供给要靠新的消费消化掉。如果没有消费提供支撑,投资就可能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人们对于环境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人们都想无偿地使用环境,谁都不愿意治理环境。但是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上来看,对于环境资源的掠夺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无法预想的灾难,经济发展就更无从谈起。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可以推动经济更好地发展;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其结果会严重限制经济发展,导致付出环境治理的沉重代价,甚至经济停滞发展。正因如此,中国应该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
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投资、出口、消费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继续稳定外贸、加大国内投资力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GDP中来源于出口的比较利益较大,而且短期内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需要继续开拓世界市场。加大国内投资力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认识到积极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长效机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内消费有巨大的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应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减轻人们教育、住房、医疗方面的负担,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各级各类职工的工资收入,使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成果相适应;继续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体来说,针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我们应该不断提升社会医疗保健水平;加快居民住房建设水平,着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并想方设法抑制房价的过高过快增长;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水平,形成完善的高等学校的就业机制;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交通、通信;继续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适度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并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不断降低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步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从相关制度上为人们消费需求的释放提供保障,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战略选择
在世界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要发展,必须采取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节能减排、进行环境保护,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要使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我国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低碳经济系统。2010年全国两会中,低碳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两会代表提交的议案中,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尤为集中。大致可以概括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节能减排,保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低碳技术升级;碳排放与碳汇问题。与会代表纷纷提出议案,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献计献策。笔者认为,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低碳经济要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实现。要实现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认识。并根据目前我国国情,采取合理的制度设计,渐进式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呈现低碳特征,表现为环境污染较小,单位产品附加值较大。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从目前状况看,供求两个方面都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但应注意的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受到可耕地、技术等方面的强力制约,必须走集约化的高新农业发展道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协调发展。应优先发展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在达到相同GDP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更多资源、能源。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消费服务业的比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既能节能减排,又可以扩大就业,达到双赢的局面。
发展低碳经济也不能进入误区,似乎高能耗的产业必须马上淘汰。所谓的低碳经济与高碳经济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且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发展低碳经济并不必然导致高碳经济的全部消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转型,考虑产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建立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马上全盘实施,应以部分产业和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取得成功后逐步推广。从个人层面上来说,低碳生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思想,使生活习惯与低碳经济相适应,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纳里(Chenery).Patterns of development[M]1950-1970.李新华等译[M].北京 :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0:254-256.
[2]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战略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8,4:84-89.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