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音唱于民间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

  越剧发祥于浙江绍兴嵊州市,乃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剧目取材于民间故事,剧情完整紧密,唱词优美,属于雅俗共赏,深受民众喜爱。
  越剧博物馆坐落于嵊州鹿胎山的小小一隅,城隍庙香火飘渺,随风依偎于那静静而巍峨的建筑物上。
  “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伴随着广播里传来悠扬婉转的黛玉唱段,我们跟随一幅幅娟美而纪实的画像,一段段镌刻着的故事,一件件时光厚待的物什,走进越剧的世界。
  “越剧根植于山歌小调,源于田头歌唱。人们以自娱自乐的歌唱方式抒发感情,造就了一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走进第一展厅,新粉刷不久的墙上隐隐约约残留着装修的气息,墙上详细展示着越剧的起源和来历。我们不仅仅是“扛”着“长枪大炮”,对焦,精确捕捉记录每一幅珍贵的画面,还细细聆听着讲解员如珠玉般的讲解,默默铭记心底。“1906年,早期越剧‘小歌班’在我们嵊州诞生,之后又经历了绍兴文戏、女子越剧几个阶段……”
  最显眼的莫过于展厅正中央玻璃橱窗内一抹青红色。丝绸长袍底色是鲜艳的红色,领圈、袖口、门襟上绣满了青色的回纹。据讲解员介绍,这是早期“小歌班”演出服装。彼时,越剧服饰还比较单一。戏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数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长袍,后来增加了大量的中间色,服装色彩的色阶逐步丰富起来。根据人物特性,衣料改良兼用丝绒、乔其纱、珠罗纱等材料,达到了更好的舞台效果,越剧服装也逐渐形成了淡雅、柔美、清新的特色。
  戏服旁边,便是越剧起源时期演员们用过的道具和化妆用品:早期演员表演的“小草台”;普通大红纸代替胭脂,煤油灯芯上的煤渣代替眉笔;越剧史上第一支乐队所用的仅有的三件乐器:和尚鼓、板胡和斗子……1906年春天,数名唱书艺人经过精心准备,首次在东王村香火堂前用四只稻桶垫底,上面横几根木杠,再铺上几块门板搭台演戏。他们就是在香火堂前,带着用大红纸画的腮红,用锅底灰画的眉毛,配以简单的动作,为村民唱戏。舞台是“草台”,道具取材于阿公、阿婆家,观众是十里八乡的村民。正是这样朴实而直接的越剧,在扎根民间中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展厅主要介绍越剧发展时期的情况。这里有“小白玉梅”“三花一娟”“越剧十姐妹”的照片,还介绍了“雪声”剧团以袁雪芬为代表的“新越剧”改革情况。墙上最显眼处挂着十幅巨大的肖像: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这便是“越剧十姐妹”。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有受尽磨难的童年。很小时便进了科班,跟着穷苦艺人,挑着戏箱,爬山路、宿破庙,过着在民间卖唱的流浪生活。恰如越剧的产生一般,她们流落于民间,在生计的磨难和走街串巷间成就文化积淀和技艺。她们不仅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戏,而且在唱腔和表演上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在四五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她们对革新、发展越剧,丰富祖国戏曲艺术作出了贡献。
  风微醺,博物馆中弥漫着纸张以及陈墨的味道。透过一幅幅自信而美丽的图画和展示柜里那一件件明显愈加精致秀美的越剧服饰,我依稀望见那位身着紫色大褂的女性……
  我们相聚于繁忙而热闹的嵊州市吾悦广场。晚上7点,将有一个民营剧团到来。在这之前,我们将趁着其化妆及用餐时间,对其当家花旦——张爱萍先生进行简短的采访。张爱萍,如她之名,“爱萍爱萍”之說,便彰显其独特的风度与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张爱萍先生告诉我们,疫情时期,她们的处境变得更加艰辛。大部分人困在家中,有着面临没有任何赚钱手段时的迷惘。在我们惊叹的同时,张爱萍先生已然深入话题。她表示,虽然民营剧团薪酬待遇正在逐步提升,但和专业剧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烈日炎炎近36℃的气温下,他们依旧经常长时间露天彩排或表演。一年365天,她300天是在演出的。民营剧团的演员和艺术家们投入十二分的精神,随着水袖甩起甩落,在一个个黎明吊嗓练声,不断练习,从未放弃对越剧的热情。
  访谈终,她匆匆赶去化妆。所谓化妆间竟是商场杂物间,有些演员正在化妆,素白的打底,仿若炭笔勾勒的粗长而坚定的眉毛,极深的黑色的眼线,亮色而鲜明的眼影,大大的两块粉色的腮红,最后唇釉一点,15分钟的快速妆便完成了。
  紧随其影,我们进入演出后台,衣物或是杂七杂八堆着,或是悬挂在木梁上。张爱萍先生翻出自己的戏服,是一件紫色大褂。她披就在身上,里边同样是绛紫色的衣裳被缓缓扣上,看不见了;下身是黑色的宽松拉裤,在大褂下若隐若现;一个白玉簪,被她小心翼翼地插在头上。只见她面中带笑,身材高昂出去登台。


早期越剧戏服


越剧演员在后台


早期越剧手抄提纲本


越剧发展历程介绍

  戏曲响起,婉转而优美,张爱萍先生出声了,一句宛若莺鸣,一句凄美忧伤,她似乎在随风舞动,又好像在倚地歌唱。台前,乌压压的都是老人,坐在竹席板凳上,手里拿着扇子,一晃一晃。张先生一开口,他们皆不摇了,聚精会神看着台上,徜徉沉浸在歌声意蕴之中……彼时,天上还飘着晚霞,风轻了,鸟也不叫了,只有张先生那清悠婉丽的歌声。
  “越剧的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年轻人好像难以沉下心来欣赏越剧了。”看着前排鼓掌的老人,脑海中感慨观众的逝去,张爱萍在轻蹙眉头。
  越剧起源于乡野,众多演员、剧目、表演风格,都脱胎于民间。在阿公、阿婆的院子里,越剧越来越有生命力。
  诚然,虽和起源时期的“草台班”不同,如今民营剧团的表演环境仍算不上体面,但依旧有像张爱萍这样的艺术家、坚守者,扎根于这片越剧诞生的土地上。这样的越剧,一定能吸收更多来自民间的朴实和“接地气”,在融和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再一次焕发出生命力。
  “兴冲冲奉命把花送,哪顾得酷暑炎热日当空……”博物馆换了一首曲儿,我渐渐回过了神。我端详着越剧十姐妹的画像,看到她们眼底的星光与希望。他们也在期待吧,期待越剧越来越好,期待越音震彻寰宇!
  责任编辑:贾倩颖
其他文献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在商务部实习,所在部门是负责港澳事务的。  刚开始的十几天,我主要负责内地与港澳投资及贸易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分析港澳经济运行情况,这和我的专业“区域经济学”高度相关,因此上手很快,当然中间也遇到过难题,但解决后专业能力又提高了。  一天,处长让我查找香港某个产业的数据。我习惯性地去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网站查找,翻了许久也没发现关于
期刊
据《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上半年)》统计,学校在所有外卖销售场景中排名前三  连续4次找不到外卖之后,拨通商家电话的赵洁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当时真的很崩溃,觉得好委屈,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赵洁说,外卖被偷在校园内并不罕见,在围栏旁等外卖时,经常会发现有人给外卖员或者商家打电话让他们帮忙找外卖。  据《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上半年)》统计,学校在所有
期刊
2021年6月,我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工作队伍中的一员。  7月1日零点,我们负责大兴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远端集结工作的60名志愿者,按照预演计划抵达任务点,准备为去天安门观礼的残奥会运动员做集结、安檢、上车等引导工作。  “材料的男生,下来帮忙卸一下物资!”1点30分,我听到指令一个箭步冲下车,和老师将物资运送到了体育馆的大厅走廊。拉下遮盖布,我看到了十多副指引牌。
期刊
近日,“00后开始立遗嘱了”冲上微博热搜。从2017年起,中华遗嘱库开始出现00后的身影,订立遗嘱呈现普遍化、年轻化的特征,这反映了年轻一代豁达的生死观和不容乐观的健康状态。  在很多欧美国家,订立遗嘱十分普遍,许多人在20多岁时就立了遗嘱。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立遗嘱是不吉利的。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遗嘱有了更积极的态度。立遗嘱年龄占比变化立遗嘱理由90后使用保健品占比四种典型的虚拟财产
期刊
北京大学红楼北大红楼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线下课堂  北京大学红楼(简称“北大红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所在地。全楼主体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称北大红楼。  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作为电视剧剧情的主要发生地,北大红楼成为了青年人的网红打卡地。  19世纪90后的青年毛泽东,1918年10月担任了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和李大钊一起工作了4
期刊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族服饰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民族和传统服饰的收集、整理、研究,大量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参与到整个科研教学过程中,博物馆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民族服饰博物馆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文物与博物馆”两个专业硕士点,同时也是北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项目的实践基地,并建有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  学生们在这里做馆藏实物测量,结合田野考
期刊
在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南侧有个宝藏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7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可以与
期刊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旗手朱婷、赵帅高举五星红旗,领衔中国体育代表团走入体育场,他们身着红白配色印有中国风图案的礼服,鲜艳、大气、沉稳。这套礼服名为“开门红”,由北京服装学院师生设计团队设计,总设计师贺阳教授是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  “旗手朱婷的裙子该再长点儿,有些运动员裙子显得长了”在开幕式直播中看到中国体育代表团穿着“开门红”礼服出场时,她还是
期刊
2018年5月,在2022年冬奥组委的支持下,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2014年南京青奥会官方制服与火炬传递服装2016年里约奥运会火炬传递系列服装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作人员制服2008年北京奧运会志愿者制服  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带领研究生团队参与奥运会等各项重大活动的服装设计由来已久。在设计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礼服之前,团队先
期刊
教育服务专题展是2021年服贸会8个专题展之一,主题为“教育引领未来”,将展示我国教育对外扩大开放的发展成就,为各国各类机构搭建探讨交流与合作需求的平台。专题展位于首钢园4号场馆,整个场馆面积为3300平方米,分为“区域教育合作”“国际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和“综合服务区”4个区块,60余家国际教育组织(机构)、知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智慧教育等境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及企业在这里展出了自己的最新教育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