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草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h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风唱着天籁
  行驶在内蒙古大草原的路上,客车司机播放了著名的民族风情音乐作品《我从草原来》,顿时车上的游客兴奋不已,有的跟着高歌。我的心,也随着大草原的渐近而兴奋,《我从草原来》的歌声就像潺潺的流水将人的思绪帶到了远方,又像从草原来的风吹动着我的心怀,吹来了层层的爱意。
  这首歌令我着迷,这歌抒发了人与自然的不解情结,令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无限情怀中。
  “我立马千山外,听风唱着天籁”,“我放歌万里外,明月与我同在”,“我寻梦梦就在,未来为我盛开”,这是那么的豪情,也只有这广阔无垠的草原才能够装得下这无尽的豪情,因为这豪情,这心胸,与日月同在。
  “听风唱着天籁”,“心里花开不败”——这人生就不寂寞了,因为有天籁相陪,有万水千山相伴。人于天地间,是多么的渺小,但又是多么的伟大,因为“我寻梦梦就在”,“未来为我盛开”。
  草原就是梦想,我们到草原来,就是在寻梦!
  风吹草低见牛羊
  碧空如洗,天地茫茫。
  广阔的希拉穆仁草原就是由蓝天、白云、彩虹、牛马、羊群、植被,所织就的一幅瑰丽、玄妙、粗犷的画卷,这是由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风味、原始的草原而浑然天成的天籁之音!
  一朵朵白色的蒙古包,镶嵌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就像一颗颗耀眼的珍珠。蒙古包是一个“小佛”,是对上天的一种图腾,是在寻求天地这个“大佛”的庇护。
  我们终于来到了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我们抵达草原后,迎来了蒙古族同胞迎接贵宾的礼节———下马酒仪式,之后我们被安排到富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住下。
  在蒙古包稍事休息后,我们去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观看蒙古族同胞赛马、摔跤表演,访问牧民家庭,观看牧民挤奶、放牧,品尝牧民亲手做的奶制品,喝上牧民捧上来的奶茶,其美味醇香,令人回味无穷。
  后来,我骑上马在大草原上奔跑。我就像是马,自由奔放。大草原仿佛连着天边,无边无际,是天地的化身,我的梦也随着马的奔驰而被带到了天边。
  我在草原上奔跑,我在草原寻梦,未来为我盛开,日月为我动容,为我歌唱,因为我们是天地的化身,是天地之精灵。
  大草原上的晚餐颇有民族风味,各旅行团队都集中在一个大蒙古包内,筵席几十桌,计有几百人。晚餐是蒙古族宫廷筵席———烤全羊,以及内蒙古风味———手扒肉。参加筵席的宾客都接受蒙古族最高迎宾礼节———银碗哈达敬酒仪式。筵席开始,筵席主办方举行了有蒙古族特色的开羊仪式,开羊仪式需要一位“王爷”来切下第一刀,后来主持人在几百人中找了我出来做“王爷”,说我有“王爷”相,给我穿上蒙古王爷的装束,我切下了“烤全羊”的第一刀,说了声“开席”。
  蒙古族牧民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烤全羊”第一刀的切下,意味人们的生活有新的开始,新的希望,衣食有更好的保障。席间,蒙古族歌手引吭高歌,并不时手捧着银碗哈达向来宾敬酒,献上美好的祝福。
  晚餐后,我们参加了草原上的篝火晚会,观赏蒙古族的歌舞表演,不少游客围着篝火与蒙古族同胞一起载歌载舞。此时,草原变成了歌的海洋,草原也跟着起舞!
  夜晚,我静静地躺在草原上,吟诵着这首古代的草原民歌,望着草原美丽的星空,原来,天空是屋顶,草原是床,天地看起来就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天与地是那么的亲近。
其他文献
周末,我陪孙女去镇中心广场玩滑梯,也带着年迈的老父亲一起去散散步。  刚到目的地,手机就响了。我掏出来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会是谁呢?稍犹豫后,我接起了电话,奇怪的是,对方没有马上说话。难道是打错了?可我分明听到了电话那头的呼吸声。  “您好,请问是哪一位?”我追问。一个怯怯的、略带哽咽的声音从听筒那边传来:“老师———”声音很熟悉,应该是我教过的学生,我迅速地回想,试图辨别声音的主人。  “你是
期刊
炎热的夏天,高温持续不降,一天,老公带回了一个苦瓜。  谁没见过苦瓜呢?何况,它的长相也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纺锤形的瓜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疙疙瘩瘩的突起,瓜身凹凸不平的,好在,那瓜的颜色是翠翠的绿。  放置了一天后,我发现苦瓜稍有点软,肯定是由于炎热干燥,瓜失去水分的缘故,无奈赶紧洗净切开,去除瓜瓤种子,切成一片片,开水焯过洗净后盛盘,加入醋、香油、生抽、红椒、葱白、蒜茸,一道凉拌苦瓜就很快做成了
期刊
老家像极了一幅黑白照片。  老屋是典型的北方民居,三间房子中的西屋住人,东屋放粮食和杂物,也用来烧饭,中间的一间作为客厅。老屋的地面并不平整,中间因为时常走动,被磨得白亮亮的。墙体由深黄变成了浅黄,父亲掺杂在土基里的麦草也从金黄转为枯黄。家里炸馓子的生意做了很久,几根房梁木熏得沾上了細细的油灰。老屋住久了,老鼠就跑来了,母亲在土墙上钉上几个木楔子,将零食高高地挂上去。以为是母亲的独创,到邻居家串门
期刊
那时候,我们家穷,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不时断档,但幸运的是唯独煤油没断。  不为别的,就为我家邻居衍春老人。衍春老人我叫外公,他跟我母亲共家祠,与我外公同辈,母亲叫他伯伯。他经常晚上来我们家坐,或外出晚上回家从我家窗下经过,母亲都要为他点一盏灯。  照今天的说话,衍春外公是位留守老人,五个儿子都在市里或外地工作,陪在他身边的是老伴和几个孙女。因母亲是他侄女,加之他又喜欢我,也就经常晚上来我家坐,
期刊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老想着要在乡村砌个房子,建一个稍微大点儿的院子。  房子一直是住着的,而属于自己的院子却是从未有过,所以,一想到院子,心情就特别不平静,有无数的设想不断地从脑海里跳出来,弄得自己像一个初恋的人,常常夜不能寐。  啊,院子,一个洒满阳光的院子!首先,我要在院子里栽树。无法想象,没有树的院子,叫什么院子。喜欢树由来已久,无论在哪里,看到树,尤其是冠盖遮天的大树,我总是欣喜万分。
期刊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同事上网聊天非常了得。上网的初衷是为了练习打字,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需要。为了提高兴趣,加快学习进程,便寻找一个对象聊天。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空间随便找了一个网名叫“寒冬的秦巴”女子聊天。  聊变成了撩,空虚的心灵在发骚。美其名曰练写作:  孤枕无语夜缠绵,一网情深恐无线。人生哪得常寒冬,放飞彩蝶天地间。  打油诗似乎赢得了对方的好感,聊天的频率加快了,聊天的内容也加深了。于是
期刊
无论是周庄的黑瓦白墙,还是乌镇的小桥流水,都宛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或近、或远地烙在心底。  多年前,我写过周庄游的一段话,至今记忆深刻。为何那么多海内外游客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去寻访近乎黑白两色构成的水乡?难道都市的摩天大厦,让他们少了一份柔软内心的感动?也许那一片片被阳光照耀,抑或被雨水打磨的黑瓦片里,让我们寻到了外婆哼着摇篮曲的一丝气息。令人回味的,不仅仅是桥上的景色,还有飘着扑鼻香气的
期刊
乡村最美的风景,就是麦田。  我的故乡在黄土山乡,黄土山乡是高海拔的山区,基本上一年在一块地里仅能收一季农作物。麦田就是例证。黄土山乡的麦田,农人看作是最好的地块。在乡村,人分三六九等,庄稼也一样,选择种了玉米地地块,农人就一直让它种玉米,通常不改种其他作物。玉米是喜阴的庄稼,对地理位置没有太高的要求。小麦则不同,有较苛刻的条件,向阳位置是关键,坐北朝南的地块最相宜。这样才能不影响成熟期,否则,大
期刊
现在,随着城区的扩大,舅舅所住的城东北六里以外的大官庄,基本上成了城区的边缘。  这天,八十六岁的舅舅坐着6路车从大官庄赶来。在中午的时候,他爬楼时用手抓住栏杆,像登山抓住一支支树杈,艰难地向上攀,一直攀到四楼我家的门前。这时是暮春的时节,他已大汗淋漓了。当我们把门打开时,舅舅已满脸热气、满脸微笑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我忙接过他肩上背的蛇皮袋,扶他进屋。舅舅喘着粗气,坐在沙发上。蛇皮袋里鼓囊囊的,不
期刊
每一场雪都是蓄谋已久的,这铺天盖地的表白,不可能是一个随来随去的念头,但不管是你,还是我,都很难搞懂一场雪的来意。一场来历不明的雪,把每一个人的梦乡搂在怀里,世界上就只有这么一种拥抱,能把你冻成寒冰,动作却那么煽情。  当所有的眼光,与一場盛大的惊喜相遇时,那种满满的获得感都是初恋般的晨光,雪光的界限彻底模糊了,我们只看到时光在纷纷扬扬。一切的空隙,都被一种原始的欲望填满了,世界就像一个处子的裸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