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野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观察的方法,对苦参野螟(Uresiphita prunipennis)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苦参野螟在吉林市1年发生3代,以茧蛹在枯枝落叶下或表土中越冬。每年5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幼虫分别于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严重为害苦参,老熟后分散于地被物下或表土层中结茧化蛹。针对苦参野螟提出了防治建议。
  关键词
  苦参野螟; 形态; 生物学特性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lt.)属于豆科槐属多年生落叶亚灌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利尿、杀虫等作用[1],为中医药和生物源农药[2]的重要来源之一。苦参野螟[Uresiphita prunipennis (Butler,1879)]属鳞翅目螟蛾总科(Pyraloidea)草螟科(Crambidae)野螟亚科(Pyraustinae)长角野螟属(Uresiphita)[3]害虫,2011年发现其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北校区的中药种植园中为害苦参,随后逐年加重,现已蔓延至南、北校区的3个中药种植园,成为苦参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苦参被害株率达80%以上,单株叶片被害率在70%~100%。我国曾记录此虫分布于湖北、海南、台湾,寄主为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近年来,笔者对苦参野螟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开展了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内饲养观察
  将带有新鲜卵块的苦参植株挖回栽种在花盆内,在自然条件下的室内培养。每日定时观察记录卵变化、幼虫孵化、取食、蜕皮、化蛹等行为习性。将已化蛹的虫茧10头放入栽有苦参植株的花盆内,外罩养虫笼(50 cm×50 cm×80 cm),每天定时观察成虫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并根据雌成虫总数量及总卵量,统计每头雌虫的平均产卵量。
  1.2 室外观察
  地点设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南校区中药种植园内,每天定点观察和不定期全田随机调查相结合,记录苦参野螟的年发生代数、各虫态历期和行为习性[4]。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苦参野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图1)。
  2.1.1 成虫
  体长9.5~13 mm,前翅长11~14 mm,黄褐色。复眼暗灰绿色,触角丝状,下唇须伸向头部前上方,为头长的2倍,其背面黄褐色杂黑毛,腹面白色。前翅黄褐色,杂暗红色鳞毛,尤以前缘、缘毛处红色浓密,中室中、端部各有1暗褐色斑纹,前者小而模糊。后翅黄褐色,前缘色稍淡。腹部背面金黄色,腹面及足黄白色。
  2.1.2 卵
  圆形,扁平片状,直径0.9~1 mm,鲜黄色至乳黄色,表面密生多边形的脊纹。孵化前白色的卵壳下透出幼虫头壳呈黑色。卵多粒排成鱼鳞状卵块。
  2.1.3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25~30 mm,头黑色,体黄绿色至灰绿色,气门线黄色,前胸背板左右各1个宽的U形黑斑。体表密生大型黑色毛片,中、后胸及腹部1~8节在气门线上各有6个大毛片,前4后2排列,黑色毛片上疏生白色长毛。气门、胸足黑色;腹足外侧具黑斑,趾钩异序外缺环。
  2.1.4 蛹
  长11~13 mm,宽3 mm,红褐色,腹部第2~8节气门外露,大小不等,第2、3腹节气门最大;翅伸达第4腹节后缘,第5、6腹节腹面各有1对足痕,腹部末端有4对臀棘,其基半部较粗,淡褐色,端部黄白色,弯曲无钩,伸向侧后方。
  2.1.5 茧
  长20 mm,宽10 mm,椭圆形,白色丝质,内层致密,外层松散。
  图1 苦参野螟的形态与为害状
  Fig.1 The morphology and damage situation of Uresiphita prunipennis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
  苦参野螟在吉林市1年发生3代,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下、表土层中吐丝结茧化蛹,以蛹越冬。每年5月中旬越冬蛹羽化出成虫,各代成虫分别发生于5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和7月末至8月上旬;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至9上旬,生活史见表1。苦参野螟卵期5~6 d,幼虫期15~17 d,蛹期5 d,完成一代约需26~31 d,各代各虫态历期见表2。
  2.2.2 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静伏于叶片背面,夜间活动、交尾和产卵,羽化后第2天即行交尾,第3天可见产卵,成虫寿命平均4 d (3~7 d)。成虫产卵于寄主植株中部叶片正、背面(比例6∶4),产于叶正面的卵以主脉为中心向两边排列,产于叶背的卵块均在主脉一侧,每块卵平均75粒(最少21粒,最多155粒),每头雌虫可产卵2~3块,平均188粒。成虫喜欢产卵于田边地头或周围有缺株的苦参外围叶片上,因此在苦参种植区的田边地头或缺株较多的地方虫口密度大。卵块在田间分布集中,有卵枝条上平均有卵块3块,最多达8块。
  卵初产时鲜黄色,3 d后透过卵壳可见新月形鲜黄色的胚胎靠在卵内的一边,继而中央出现小黑点,为幼虫的头部,黑点逐渐变大,幼虫孵化。孵化的幼虫不取食卵壳,爬至新的叶片上吐丝粘缀上下重叠的几张叶片后开始取食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白斑直至全叶变白,4、5龄幼虫沿叶缘取食,将叶片吃光。幼虫期共5龄,各龄形态见表3。幼虫吐丝量极大,常把植株的大部分枝叶混缀于丝网中取食,植株叶片全被吃光,大量的丝、虫粪、蜕皮等挂于枝条、荚果上。幼虫老熟后爬至地面寻找枯枝落叶或入土于植物根部等适宜场所吐丝结茧化蛹。
  幼虫期有1种线虫(种类待定)寄生,寄生率达12%左右。   2.3 防治建议
  苦参野螟世代多,为害时间长,控制好第1代最为关键。鉴于中药材种植中农药的严格限制,苦参野螟的控制应以人工防治为主,必要时辅以药剂防治。根据成虫喜产卵于田块外周植株上的特点,在成虫产卵期至幼虫发生初期,连续进行人工摘除卵块和包有幼虫的丝粘叶片,并做深埋或烧毁处理。
  药剂防治要在幼虫低龄阶段进行,目前苦参尚没有登记的农药,可选择苏云金杆菌等生物源农药和绿色中药材生产中常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5]中推荐的50%马拉硫磷乳油、90%敌百虫乳油进行防治。在寄生性线虫发生多的地块慎重用药,注意保护天敌。
  3 讨论
  苦参是我国南北均可种植的中药材,以苦参碱作为主要药物成分,在医药[6]、兽药[7]和农药[8]上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苦参野螟为首次记录的苦参新害虫,其虫口密度大、年世代数多、为害严重,在生产中已发生多年。建议加强其生态学及安全有效药剂筛选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控制该害虫。
  参考文献
  [1] 战渤玉,李东霞,高明. 苦参的现代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9,26(1):2325.
  [2] 付颖,王常波,叶非. 我国苦参农药研究应用概况[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5,26(12):3033.
  [3] 李后魂. 秦岭小蛾类昆虫纲鳞翅目[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 欧克芳,董立坤,夏文胜,等. 褐背小萤叶甲新寄主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植物保护,2008,34(6):115117.
  [5] 田义新. 药用植物栽培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43144.
  [6] 杨海峰,张芬. 苦参碱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08,27(9):551553.
  [7] 王国昌,斯钦昭日格,敖特根夫,等. 苦参碱植物杀虫剂治疗猪疥螨的效果试验[J]. 中国兽医科技,2001, 31(1):2627.
  [8]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等. 8种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J]. 草业科学, 2011,28(2):304307.
  (责任编辑:杨明丽)
其他文献
1工作原理电子开关由加热回路、振荡触发、增强时基延时3部分组成,原理如图1.
介绍了凌源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称凌钢)52m2烧结燃料二次分加改造的过程,通过对通讯组态、软件设计等改造,使垂直烧结速度加快,提高烧结机利用系数,降低了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量
介绍了OMRON CSIG系列PLC在直线式悬臂电镀自动控制中的应用.阐述了直线式悬臂电镀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OMRON CSIG系列PLC与触摸屏结合的控制方式,给出了系统的软
介绍低成本、高可靠性,可用于小型风电系统并网软切入的全数字触发技术,并可与PC机通讯的微机控制系统.
母语教育水平的下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笔者深以为然,并且认为,作文教育水平的下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证明了这一点。主要表现为高中学生从文笔到心理的全面幼稚:题材单一(初中写送伞,到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送伞)、胡编乱造(爷爷奶奶病死、爸爸车祸、妈妈下岗)、耸人听闻(为学生在如此逆境中顽强学习的精神而打动并连连落泪的老师一经调查,事实是,该生家里尽管不那么富裕,却
简述了35kV变电站进残电缆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对改造中出现的棘手的故障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造措施,并取得了成功.
为明确安徽省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镰孢菌的种类,采用单孢分离、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2017年采集自安徽省6个玉米主产区——合肥市、蚌埠市、淮北市、阜阳市、
介绍了军火库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阐述了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包括系统总体和各部分结构设计.
介绍了模糊自校正PI控制在变频调速闭环系统中的应用,该控制器无需知道系统的精确模型,用模糊控制和PI控制动态复合,保持了模糊控制较强的鲁棒性和PI调节器消除静态误差的优
中职英语教师都有体会,中职生不爱上英语课。课堂上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看课外书的,交头接耳的,睡觉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干脆就逃课。这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严峻的现实。    形成原因    1.学生原因。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其特定的生源结构,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和障碍。  基础差、底子薄。初中生源校输送的学生基本上是普高的落榜生。他们普遍英语基础较差,没有掌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