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心血绘长卷薪火相传点亮心灯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16日,阳光明媚,心如暖阳。
  下午3时许,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发展历史图画表长卷发布仪式在无锡市育红小学龙山校区小剧场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吴盘生、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原局长陈锡生、无锡市惠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朱晓宏、无锡市滨湖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徐仲武、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和老师、无锡市育红小学校长李燕,以及无锡市滨湖区、惠山区的德育校長及班主任老师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此次长卷发布仪式。
  百米长卷,浓缩百年班集体建设研究历程
  据了解,长卷共有反映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的图画表202幅,时间跨度为156年,主要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35年,全长116米,分10个分卷。它详细地呈现了我国“班集体建设—班主任专业化—班集体建设与情感教育研究”的三个阶段,形成了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系统和研究系统,独立自主地创造了一系列班集体建设理论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和原有的概念一起,形成了中国班集体建设的理论系统。如此百米长卷的绘制,饱含了作者博大的教育情怀和专业的研究精神。作者是84岁高龄的唐云增老师,他被媒体誉为“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第一人”,是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实践的基础性要素,它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精神家园。在班级授课制引入中国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并不缺少对班集体形态、制度、理念与文化密切关注的教育者,然而持续而深入地对班集体进行改革实验并理性思考的学者却很鲜见。唐云增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执着的研究者,他从1983年4月首先提出开展全国性班集体建设的理论研究后,坚持了36年,把所有心血都献给了“中国班集体建设”,虽已耄耋之年,但依然初心不改,在班集体建设领域默默耕耘,孜孜以求。在研究实践中,唐老师搜集各个优秀班主任的教学理念和经验,默默地研究并记录着,将自己毕生的研究用一张张图、一幅幅画和一张张表呈现出来。
  记者从唐老师那里了解到,长卷主要由《中国班主任发展历史图表》《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30年汇总表》《我国班主任专业化专业本质属性表》《魏书生班级教育年轮图》《李镇西班级建设发展曲线图》,以及《向陈萍主任汇报提纲》和《向朱小蔓教授汇报提纲》等重要部分组成。其中,《向陈萍主任汇报提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研究重在发现”。当朱小蔓教授看到唐老师的汇报提纲后流泪题词:“中国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最扎实的资料收藏、整理研究者,崇高的教育情怀与境界,严谨的研究态度及成效在当代中国罕见。”唐老师说:“这些图和表记录了我国班主任发展和班集体建设的历史,记录了班集体建设的理论系统,丰富了班集体建设的方式方法等。我用这些图表来表达教育的本质,使看不见的教育规律变成了可视的、直观的东西。”
  关于长卷,不得不说起唐老师和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教育局之间的一段不解之缘。据悉,长卷由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承担制作任务,他们独具匠心,把唐老师毕生的心血凝聚在这一长卷之中。在制作过程中,武义县实验小学的雷学军校长曾多次与唐老师进行沟通交流,长卷耗时3个多月终于制作完成,并千里迢迢亲自送到唐老师的手里。在对雷校长的采访中得知,唐老师每次到武义县都会把他手绘的宝贝带过来展示给老师们看,然后一张一张、一卷一卷地讲给大家听,那些倾尽唐老师心血的手绘图表有些已经很破旧了,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武义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校长们在感动的同时,经过商讨,想到了用中国最古典的书画长卷的方式将这些图画表装裱起来。“那天唐老师几乎没怎么休息,他将一张张图画表贴上标签,进行编排和整理。为了节约时间,当时吃的是快餐,唐老师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不愿离开图画表,直到把这些宝贝整理好之后才肯吃饭。”雷校长微笑着说。
  武义县人民政府督学、武义县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研究会顾问、武义县教育局原教育科科长王天兴与唐云增老师相识有20年之久,退休后很少外出的他也参加了这次发布仪式,他非常激动地说:“唐老师的这些图画表我们平时也见过,每当看到这些认真而工整的文字和图表,我们都特别感动于他这种执着的精神。唐老师的这些研究都是最原始和最原生态的研究,作为我国优秀班集体建设的首批参与者,唐老师是武义班集体建设的带头人之一,而武义又是他做班集体研究的一个基地。武义是从1998年开始加入唐老师所倡导的班集体建设研究的,在他的带领下,武义在班集体建设中做出了一些成绩,在全国也有了一些名气,但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唐老师的功劳是分不开的。所以,武义的校长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唐老师完成这个装裱成卷的心愿,也希望老师们能够像唐老师一样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些研究,而不是急功近利、好高骛远。”
  作为唐云增老师多年的挚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吴盘生老师对唐老师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唐老师就是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他把自己的心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在吴盘生老师看来,1月16日这一天是教育界的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唐老师创造了一个教育界的“国宝”。作为良师益友,吴老师始终认为唐老师是实践的探索者,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唐老师不仅在无锡的小学、中学和高中有试点,而且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实践的足迹,尤其是到武义,那时候交通不便,坐长途汽车往往要花一天时间,而唐老师长途跋涉,从来不惧行路艰辛。退休后的唐老师,他的生活状态就是读书、研究,每天他都要看书超过12点才肯休息,他读新出版的书,读全国各地老师们的经验,实践加读书加思考就是他退休之后的真实写照。在吴盘生老师的言语中,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从唐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并由衷敬佩唐老师崇高的执着精神和改革精神,因为他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儿童,奉献给了教育,他一直都在实实在在地做。
  “表”情达意,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
  发布仪式上,唐云增老师把这份珍贵的长卷赠送给无锡市育红小学,并存放在全国班集体研究中心。育红小学李燕校长向唐老师敬献鲜花,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说:“唐老师将这份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长卷发布仪式定在育红小学举行,并把长卷永久地留存在育红小学,这是对育红小学的信任和厚爱,我们一定会好好保存,定期展览,物尽其用。”   作为唐云增老师曾经耕耘过的育红小学,它的班集体建设有着100多年的实践与积淀。创办于1906年的育红小学历来重视班集体建设,重视对学生的人格熏陶。1997年,全国班集体研究中心在无锡育红小学挂牌。20多年来,唐云增老师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学校指导班主任们的工作,循循善诱,毫无保留,深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置身于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发祥地的无锡市滨湖区和无锡市育红小学,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陈萍理事长百感交集,她对这次发布仪式最大的感受是“可喜可贺、可圈可点、可敬可学”。她说:这幅长卷不仅是唐云增老师多年研究成果的结集,也是无锡市滨湖区又一个班集体建设研究成果的诞生。作为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的发祥地,从1983年开始,无锡市滨湖区就在中國率先提出了班集体建设研究的命题,其中唐云增、陈锡生和吴盘生等老一辈研究者筚路蓝缕三十载,以科研的方式开展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研究,在“七五”期间就申报了全国规划课题,并在滨湖区召开了全国首届班集体建设研讨大会和全国第二十届班集体建设研讨大会,无锡市滨湖区的成果已经辐射到了全中国。与此同时,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教育局也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研究,是全国区域推进班集体建设的先进地区。武义县教育局和武义县实验小学把唐云增老师手绘的长卷不远千里送到了无锡,这既表达了他们对唐老师的敬意,也显示出武义人和武义教育人敏锐的学术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无锡市滨湖区和浙江省武义县都是全国班集体建设的先进地区,他们的团队值得我们学习,唐云增老师的研究更是令我们敬佩。
  陈萍老师说:我们敬重唐老师,更要学习唐老师,学习唐老师的教育情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36年,唐老师锁定“班集体建设研究”这一主题,专心致志,成为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的集大成者。我们要学习唐老师的执着精神,一辈子只为做好一件事,36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样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唐云增老师的独创精神,他奋发“图”强,图说实践、图说理论,这是唐老师独特的研究方式。他博览群书,筛选出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发展的若干要素,将其做成图画,发现了班集体研究、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揭示了班集体建设研究的本质内涵。他“表”情达意,唐老师将对班主任研究的深情,将班集体建设很多问题制成表格,制表的过程,就是结构化的过程,他将散乱的理论与琐碎的实践结构化,形成了班集体建设、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在结构与框架。浩浩长卷116米,他将中国班主任研究、班集体研究图表化、结构化、系统化,成为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的第一人,这对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采访中,唐云增老师表示,班集体建设研究的起步就在无锡市的滨湖区,到现在已经有36年了,他只是跟大家一起做,同时把做好的30多年的资料收集整理好放在那里,然后在慢慢整理的过程中,有的用图,有的用画,有的用表,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幅,感谢浙江省武义县教育局的同仁们把它们制作成了长卷。唐老师在感激和感动之余表示,的确没想到一卷会有那么长,他认为这些都是大家的心血和功劳,而自己只是把大家的心血集中起来了。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信息公开问题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100所民办高校官网的基础上,发现民办高校的信息公开工作没有达到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规定的要求,存在阶段性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是育人的必要前提与重要保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立德明确提出了坚定理性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与加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勾勒出了我国新时代人才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美好德育蓝图。而学校仪式作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群体性、既定化程序性活动,将之作为良好德育载体,能够有效促进新时代人才立德的实现。根据罗纳尔德·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辨认我们身心系统的智能,而且要认识到我们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新的关于“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研究认为,智能是超越个体的,人们能够通过人际互动,通过书籍以及用于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如笔、纸、笔记本、日记、计算器和电脑等,促进智能的不断发展。  说到澳洲中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追溯到澳洲教育的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班集体建设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从效益的角度来看,是班级的秩序、学生的规范和学业成绩等,这些指标是当下绝大多数班主任所认同的。然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班集体建设要“追求并获得生命的意义”“聚焦过程,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及思想品质的发展,注重研究班级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关系世界以及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传统班集体管理强调的是班主任的职责——管理、组织、领导,班
期刊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至今为止没有相关的“校企合作促进法”,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因此,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