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厄尔尼诺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活跃火发生类型与影响分析

来源 :自然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p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强厄尔尼诺引起东南亚干旱少雨与活跃火加剧,但目前有关活跃火时空特征、发生类型与强度及其对人口一社会经济影响仍分析不足.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灾信息资源管理系统(FIRMS) VIIRS V1活跃火位置矢量产品,通过月际、地形、土地覆被类型等GIS分析确定东南亚主要国家活跃火主要类型,并评价各国活跃火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范围与国别差异.结果 表明:(1)东南亚2015年活跃火发生频次达81.40× 105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各占69.60%与30.40%,分别集中发生在2-4月与8-10月,各国活跃火频次与发生时间差异很大.(2)中南半岛五国活跃火地形差异明显,缅甸和越南活跃火集中分布于25 m以下;老挝(85~105m、140~200m)、泰国(5~15m、70~110m)和柬埔寨(5~15m()10m活跃火随海拔呈双峰特征;马来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菲律宾)活跃火集中分布于60 m以下的平原地带;且东南亚35%以上的活跃火均集中分布5~15°的斜坡.(3)东南亚森林、农田活跃火发生率为76%,其中森林活跃火发生率由柬埔寨的52.00%到老挝的74.27%不等,农田活跃火由老挝的13.18%到泰国的42.68%不等.(4)综合活跃火发生月份、海拔、坡度与覆被特征,可从山区刀耕火种农业与平原秸秆焚烧界定东南亚主要国家活跃火发生类型.(5)东南亚活跃火随人口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至平稳变化的趋势,且多集中于人口稀少的乡村和原始森林,其中缅甸、泰国、越南三国有10%以上的活跃火发生在人口密度为72~91人/km2的区域,而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30%以上的活跃火集中发生于人口密度在20人/km2以下的区域.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国土空间底线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底线思维的体现.研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在国
采用分段横形结扎注射消痔灵,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松解术治疗环状痔.通过系统跟踪观察,发现术后并发症少,近远期疗效可靠.本疗法优于PPH吻合器手术,医疗费用低,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
精简“双评价”流程、融合评价机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指标体系,刻画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特征,对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
选取1906-2019年间我国574个半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半资源
痔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式上多可采用保守治疗,一般采用口服药物、外敷痔疮膏、药物坐浴和结扎术等,但针对严重的环状混合痔、重度痔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开环式微
会议
在不完全要素市场和农户分化背景下,探索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保护技术约束与技术选择之间内在行为逻辑,以期为保障我国耕地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Probit和Logit方法,通
北京减量提质发展背景下,农业地域功能主要体现在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保护、高端休闲娱乐供给、新业态示范、产业链拓展与融合以及就业收入拉动等方面.以184个街道、乡镇为
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又棘手的问题。痔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其目的集中在如何更加符合生理,如何减轻或消除术前症状的同时减少术后痛苦,缩短术后住院
会议
为了提高肛肠疾病疗效,现对采用一次性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1758例手术总结,手术时间10-20min,住院时间2~6天,脱出痔块全部回缩1746例.治愈1746例,好转9例,失败3
会议
环状混合痔是痔病中的重症类型,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尤其是术后疼痛、水肿的发生率高且重,创口修复缓慢,甚至并发肛门狭窄或者控便不良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前述问题与肛门内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