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正教教义中,教堂被比喻为拯救教徒的诺亚方舟。东正教徒认为教堂是上帝的住所,应装扮得像天堂一样,是一个艺术的世界。
神灵的居所:彼得大帝与东正教堂
自公元988年基督教传入俄国后,俄罗斯人开始大量接触来自拜占庭的基督教文化。这些宗教文化结合俄国原有的艺术传统,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辉煌的古代罗斯艺术,教堂建筑就是这种艺术的集中体现。
在彼得大帝之前,俄国教堂艺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东正教堂在全国星罗棋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莫斯科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谢尔盖耶夫三一修道院等。
豪华是东正教堂的一大特征。从教堂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来看,其内部金碧辉煌、十分讲究,到处装饰着精美的圣像与壁画;外部则庄严宏伟,让人肃然起敬。举行仪式时,教堂里灯火通明,烛光万点,十分隆重肃穆。牧首、大主教、主教都身着仿拜占庭皇帝御袍缝制的法衣,珠光宝气,华丽富贵。盛圣酒的酒杯也十分精美,上面雕刻着基督像,并镶着珠宝。
彼得大帝执政时期,俄国的东正教堂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位于彼得保罗要塞内的彼得保罗大教堂。1703年,当彼得大帝来到涅瓦河畔,开始奠基自己未来梦寐以求的城市时,彼得保罗大教堂就成为这座未来城市的首批建筑,也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彼得保罗大教堂寄予了彼得大帝太多的希望和悲伤。1718年,他的儿子——皇太子阿列克谢由于谋反罪而被关押审讯,世俗官员的判决书认为,他的叛国罪应处以极刑。1718年 6月24日,法庭向皇太子宣布判决,但并未立即执行,两天后,阿列克谢莫名死去,可能是由于精神和肉体上备受折磨所致。失子之痛使沙皇终日郁郁寡欢,最后郁结成病惊厥发作,闭门谢客,三天滴水粒米不进。阿列克谢去世后,为了表达对逆子去世的哀痛,皇室把他的灵柩安放在这座教堂之中。
在彼得保罗大教堂的文化中,十字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东正教会看来,十字架是圣物,是“公义的天平”,是“对抗魔鬼的兵器”。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1720年初,彼得大帝亲自为彼得保罗大教堂构想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他希望这些圣物能给俄国的对外战争带来好运。因为在彼得大帝看来,这个巨型的骨制十字架是他“献给万能的上帝,感谢上帝无法言达的慷慨以及助他通向胜利之路的礼物”。
宗教建筑:彼得保罗大教堂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彼得大帝时期宗教建筑的重要成就。18世纪初,在那个欧洲国家群雄逐鹿的时代,为了向西打开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发动了著名的“北方战争”,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口,从而在波罗的海之滨取得了一个立足之处。自那以后,为了稳固俄国通向欧洲的新门户,彼得大帝在此安营扎寨,并立即大兴土木,在涅瓦河的三角洲上建起了一座要塞和城堡——圣彼得堡。
18世纪初的俄国,彼得大帝掌权伊始,对于当时古老的俄罗斯国家传统来说,东正教会不但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连皇权也处于教权的影响之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东正教会象征的教堂,其建设规划方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彼得保罗要塞的当务之需。因此,当彼得大帝开始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大刀阔斧地开工规建未来的圣彼得堡时,为了纪念圣徒彼得保罗,彼得保罗大教堂也隆重奠基。
从地理方位上来看,彼得保罗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要塞内,现在成为了要塞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建筑。教堂在1712-1733年间进行了改造,原来并不坚固的木质建筑结构得到改变,现在的教堂是一座巴罗克式石砌的大教堂。
教堂的外表庄严肃穆,非常雄伟,主楼上屹立着一座高122.5米的尖顶钟楼,钟楼尖顶上矗立着一座天使塑像,塑像高3.2米,双翼长3.8米,其头上的十字架高6.4米。在晴朗的天空下,教堂的尖顶金光闪闪直刺蓝天,景色十分迷人。一直到20世纪中叶,这座122米高的尖顶钟楼,还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
1720年,教堂的钟楼上装上了音乐报时钟,这不但成为了当时圣彼得堡的一大景观,也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音乐报时钟的命运多灾多难,1756年,圣彼得堡遭遇水灾,音乐报时钟在水灾中损坏。1776年,自鸣钟得到重新恢复,钟的机械部分由荷兰工匠克拉斯造,有11个钟铃——最小的重16公斤,最大的重5吨。1952年苏联时期,自鸣钟得到改造,每昼夜可自鸣4次,及时向人们报时,成为要塞的一大景观。不过,此钟楼也多次给市政当局带来麻烦。由于身处高位,钟楼多次遭到闪电轰击尖顶,而钟楼和音乐报时钟的维修,不但要求技师的技术巧夺天工,还要求他们有胆量爬到高高的钟楼上去,既灵巧,又要心细。1830年建筑工彼得·杰鲁什金不用脚手架仅仅使用绳子登上顶端,修好了损坏的十字架,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教堂的内部装修也很特别。由橡木雕成的涂金圣像壁被装饰成一座三开间的凯旋门,圣像壁上每一组图案的加工都极其精细准确,这项工作是由两名俄国工匠特里丰·伊万诺夫和伊万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教堂四壁以鲜亮颜色为基本色调,拱顶雕有各式图案,弧形窗边挂着18幅以福音故事为原型的精美图画,这些画是彼得大帝时期的艺术家阿·马特维耶夫等人创作的。大厅内悬挂着镀铜吊灯和有色水晶灯架,除此之外,教堂的内壁还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罗曼诺夫家族各个沙皇去世后的安眠处所,彼得大帝及其后代直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灵柩均安葬在这里,他们的陵墓位于教堂南边离祭坛不远的地方。
大教堂还曾做过俄国显耀自己武力的博物馆。这里陈列过18世纪俄国军队与瑞典、土耳其作战期间缴获的各种证章、城门和要塞的钥匙等,后来这些战利品被分散到其他博物馆展出,只留下42枚证章的复制品。
神灵的居所:彼得大帝与东正教堂
自公元988年基督教传入俄国后,俄罗斯人开始大量接触来自拜占庭的基督教文化。这些宗教文化结合俄国原有的艺术传统,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辉煌的古代罗斯艺术,教堂建筑就是这种艺术的集中体现。
在彼得大帝之前,俄国教堂艺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东正教堂在全国星罗棋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莫斯科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谢尔盖耶夫三一修道院等。
豪华是东正教堂的一大特征。从教堂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来看,其内部金碧辉煌、十分讲究,到处装饰着精美的圣像与壁画;外部则庄严宏伟,让人肃然起敬。举行仪式时,教堂里灯火通明,烛光万点,十分隆重肃穆。牧首、大主教、主教都身着仿拜占庭皇帝御袍缝制的法衣,珠光宝气,华丽富贵。盛圣酒的酒杯也十分精美,上面雕刻着基督像,并镶着珠宝。
彼得大帝执政时期,俄国的东正教堂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位于彼得保罗要塞内的彼得保罗大教堂。1703年,当彼得大帝来到涅瓦河畔,开始奠基自己未来梦寐以求的城市时,彼得保罗大教堂就成为这座未来城市的首批建筑,也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彼得保罗大教堂寄予了彼得大帝太多的希望和悲伤。1718年,他的儿子——皇太子阿列克谢由于谋反罪而被关押审讯,世俗官员的判决书认为,他的叛国罪应处以极刑。1718年 6月24日,法庭向皇太子宣布判决,但并未立即执行,两天后,阿列克谢莫名死去,可能是由于精神和肉体上备受折磨所致。失子之痛使沙皇终日郁郁寡欢,最后郁结成病惊厥发作,闭门谢客,三天滴水粒米不进。阿列克谢去世后,为了表达对逆子去世的哀痛,皇室把他的灵柩安放在这座教堂之中。
在彼得保罗大教堂的文化中,十字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东正教会看来,十字架是圣物,是“公义的天平”,是“对抗魔鬼的兵器”。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1720年初,彼得大帝亲自为彼得保罗大教堂构想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他希望这些圣物能给俄国的对外战争带来好运。因为在彼得大帝看来,这个巨型的骨制十字架是他“献给万能的上帝,感谢上帝无法言达的慷慨以及助他通向胜利之路的礼物”。
宗教建筑:彼得保罗大教堂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彼得大帝时期宗教建筑的重要成就。18世纪初,在那个欧洲国家群雄逐鹿的时代,为了向西打开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发动了著名的“北方战争”,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口,从而在波罗的海之滨取得了一个立足之处。自那以后,为了稳固俄国通向欧洲的新门户,彼得大帝在此安营扎寨,并立即大兴土木,在涅瓦河的三角洲上建起了一座要塞和城堡——圣彼得堡。
18世纪初的俄国,彼得大帝掌权伊始,对于当时古老的俄罗斯国家传统来说,东正教会不但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连皇权也处于教权的影响之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东正教会象征的教堂,其建设规划方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彼得保罗要塞的当务之需。因此,当彼得大帝开始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大刀阔斧地开工规建未来的圣彼得堡时,为了纪念圣徒彼得保罗,彼得保罗大教堂也隆重奠基。
从地理方位上来看,彼得保罗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要塞内,现在成为了要塞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建筑。教堂在1712-1733年间进行了改造,原来并不坚固的木质建筑结构得到改变,现在的教堂是一座巴罗克式石砌的大教堂。
教堂的外表庄严肃穆,非常雄伟,主楼上屹立着一座高122.5米的尖顶钟楼,钟楼尖顶上矗立着一座天使塑像,塑像高3.2米,双翼长3.8米,其头上的十字架高6.4米。在晴朗的天空下,教堂的尖顶金光闪闪直刺蓝天,景色十分迷人。一直到20世纪中叶,这座122米高的尖顶钟楼,还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
1720年,教堂的钟楼上装上了音乐报时钟,这不但成为了当时圣彼得堡的一大景观,也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音乐报时钟的命运多灾多难,1756年,圣彼得堡遭遇水灾,音乐报时钟在水灾中损坏。1776年,自鸣钟得到重新恢复,钟的机械部分由荷兰工匠克拉斯造,有11个钟铃——最小的重16公斤,最大的重5吨。1952年苏联时期,自鸣钟得到改造,每昼夜可自鸣4次,及时向人们报时,成为要塞的一大景观。不过,此钟楼也多次给市政当局带来麻烦。由于身处高位,钟楼多次遭到闪电轰击尖顶,而钟楼和音乐报时钟的维修,不但要求技师的技术巧夺天工,还要求他们有胆量爬到高高的钟楼上去,既灵巧,又要心细。1830年建筑工彼得·杰鲁什金不用脚手架仅仅使用绳子登上顶端,修好了损坏的十字架,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教堂的内部装修也很特别。由橡木雕成的涂金圣像壁被装饰成一座三开间的凯旋门,圣像壁上每一组图案的加工都极其精细准确,这项工作是由两名俄国工匠特里丰·伊万诺夫和伊万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教堂四壁以鲜亮颜色为基本色调,拱顶雕有各式图案,弧形窗边挂着18幅以福音故事为原型的精美图画,这些画是彼得大帝时期的艺术家阿·马特维耶夫等人创作的。大厅内悬挂着镀铜吊灯和有色水晶灯架,除此之外,教堂的内壁还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罗曼诺夫家族各个沙皇去世后的安眠处所,彼得大帝及其后代直至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灵柩均安葬在这里,他们的陵墓位于教堂南边离祭坛不远的地方。
大教堂还曾做过俄国显耀自己武力的博物馆。这里陈列过18世纪俄国军队与瑞典、土耳其作战期间缴获的各种证章、城门和要塞的钥匙等,后来这些战利品被分散到其他博物馆展出,只留下42枚证章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