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瑜:丹青不知老,富贵如浮云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Cour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热闹非凡的上海画坛,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仿佛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精神。忆往昔,上海中国画院成立伊始,多少丹青高手、画坛大家汇聚一堂,当时,如何传承、发展优秀的民族绘画艺术,就成了一项摆在老先生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岁月荏苒,老一辈大师相继过世,但他们的绘画艺术,却得以在下一代的身上得到延续与发展,而如今,这一批新中国成立之初培养起来的年轻画人,也已到了古稀之年,他们成了当代海派画坛的中坚力量与中流砥柱,大名响彻海上——陆一飞、唐逸览、杨正新、毛国伦、汪大文、张迪平等等。
  在这群人中间,金光瑜无疑是非常低调的一位。年轻时代的他毕业于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得到了潘天寿、吴茀之等一大批画坛巨匠的亲传,毕业后来到上海中国画院,更得以亲身感受海派大师的风范,在长期的笔墨实践中,他用笔新,想法新,逐渐形成自己融汇浙派、海派绘画之所长的个人风格,笔触老辣,气韵生动。他当年的同事,画坛大家张桂铭曾经感叹道:“光瑜画画,想法很多,总是让人有新奇感。”
  绘画之余,金光瑜也好治印,于印石上展现他另一面的探求。多年来,他在排朱弄白之间用精用勤,收放合度,其中肖形印自具独美,尤堪把玩,除传统的题材形式而外,他又创人物肖像,如鲁迅像、王季迁像等,皆在方寸之间得像主形神,以简笔为之,想见汉砖石刻风神,令人叫绝。
  正当绘画事业逐渐走向高潮之际,金光瑜却消失了,原来他与妻子汪大文一起,踏上了大洋彼岸美国的土地,双双定居纽约,在生命的不惑之年,大胆而又勇敢地开始去追寻一条中西结合、推陈出新的艺术道路。二十年旅居美国,笔耕不止,不废所学,不废传统,孜孜于中国画本行,金光瑜的道路走得辛苦却也坚定。站在国际舞台上,丰富了他的视野,开拓了他的心胸,如何守住中国画笔墨底线,又能在洁白轻盈的宣纸上,留下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新貌,金光瑜对此思考尤多。可喜的是,几十年探索下来,他拥有不俗的成绩:先后参加过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画廊”、“台北福华画廊”、费城“费兰克明画廊”等多处联展,并担任美国GRACIE公司艺术家。从事丹青创作之余,还在CHINA INSTITUTE(华美协进社)任教中国画十余年。
金光瑜近照

  葉落归根。近年来,金光瑜与汪大文夫妇回到了故乡上海,在苏州河畔的画室里,过起了含饴弄孙、调朱弄紫的生活,淡泊、充实而幸福着。尽管窗外海上画坛的纷纷扰扰、五光十色显得十分热闹,可夫妻两人却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躲进小楼成一统”,画自己喜欢的画,闲暇之余,乐于与好友们欢聚一堂,赏石观花,游山玩水,不亦乐乎。正如相熟相知的友人易水寒所言:“在当今这片喧嚣浮躁的中国画坛,金光瑜是一位隐于闹市,不事张扬也不善张扬,不趋时也不逐流的异类。形象一点说:他不是激流,不是险滩,不是洪流滚滚水花四溅,纵身一跃的百丈飞瀑。他是一泓波澜不惊,静静地荡漾在白云缭绕的崇山峻岭之间深碧的湖。”
  丹青不知老,富贵如浮云。如今,在金秋收获的季节,这位已是“不逾矩”之年、在画坛默默耕耘的宿将,终于决定在上海松江程十发艺术馆举办他的第一次个展,出第一本画册了。
  浙派启蒙,海派熏陶
  《新民周刊》:通过了解金老师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您从小的生活环境,乃至以后到了浙江美院,走入上海中国画院,生命中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一个“美”字。
  金光瑜: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家庭,一无家学,二无渊源,唯想起“文革”时期一位老先生曾言:“画院的老先生头上都有一面大旗”,我想我要扯哪一面大旗呢?唯有本家冬心先生是为我一直心仪和敬仰的先哲吧,哈哈。
  我小时候寄养在乡下我姨妈家里,念小学一、二年级时是在上海淞南肇嘉浜小学,其实是在一个叫“娥才庙”的小庙里,上课时还不时有善男信女前来礼佛,乡间新年“调龙灯”、“提灯笼”张灯结彩走在冬天的麦田里,觉得特别开心。端午、中秋、重阳等民俗节日,挂香袋,祭月亮,烧香斗,重阳糕上插小旗,都是儿时最美好的回忆。同时周围五颜六色的氛围,亦在感染我幼小的心灵。
  解放后我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读书的小学是弄堂小学,叫提篮区平凉路小学,在那里我碰到了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叫陈志鹄。他把我们一些喜欢东涂西抹的小朋友组织起了一个课外美术组,让我们自由地在纸上、黑板上画画,觉得十分开心。后来我进了中学,是市东中学。在那里我认识了美术老师王小雄先生,他的教学方法很特别,上课时都是听他天南地北的“胡吹”,其实是在启发和诱导同学如何欣赏,如何理解什么是美等等。课堂上他从来不叫同学拿笔画画,只是课堂结束前布置同学回家后按他的要求完成课外作业,下一堂课时交给他批阅。
  20世纪50年代初,齐白石得了斯大林和平奖,他的作品出画册,印刷得特别多,同时王小雄老师曾在课堂上当场挥写了一幅彩墨花卉,亦拿给同学看齐白石老先生为他的作品题字。这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中国画的我来说,觉得特别神奇,新鲜。从此迷上了中国画,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画家。进了高中后(仍在市东中学)我决定将来报考美术学院,而且向王小雄老师提出请他指导我。1959年高中毕业后,我报考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乐山大佛
其他文献
南通,素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当年,清末状元公张謇想在这通江达海的家乡福地,做一个试验——中国人自己也能打造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典范城市。如今,在南通老城区市中心,张謇造城的痕迹依旧留存,抚今追昔,令人不胜感慨。  然而,如今南通的亮点不仅在老城。  在南通市港闸区中心地带,坐落于长泰路以东、通宁大道以西的“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正是一个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化沪通两地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项
和大导演同名  短发、黑框眼镜、说话干脆利落,干练的职业女性形象。  现在担任网易门户市场部总经理的李安正在为12月10日即将举行的网易第一届“有态度”人物盛典而忙碌。  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在宝洁任职7年,2012年5月她进入网易,分管市场部。一走马上任,她就想将网易门户市场部变成一个真正能够塑造网易媒体品牌的部门。在她看来,网易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网易,从而网聚人的力量
正值香港社会为电视台牌照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内地也传来“国产剧严冬”的警号。据称“国产剧较上年产量下跌了15%,市场囤积的3万集电视剧仅播出了8000集,800部上星电视剧仅有35部收视率破1”。显示了编剧高满堂的肺腑之言一语中的:如果我们一味地从改编到改编,从模仿到模仿,从娱乐至死到娱乐至死,那么中国影视剧的发展没有明天可言。  类似的观点,其实也适用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视业——1979年,无
《新民周刊》最近有篇好文——《你家宝贝的大名:“轩”还是“怡”?》。  关于中国人的起名,文章上承先秦,下逮当下,把国人起名的风尚与纠结,轻轻松松地抖搂了一遍又数落了一遍,看了叫好之余,忍不住插上几句。  國人的名字,从单名到双名,又从双名到单名,乃至如今有四字名的蠢蠢欲动,折腾了不知多少次,但1949年以前,名之魅,一直没丢,为什么?大家不知是否注意到,事实上不管“单”抑或“双”,再怎么折腾,“
“马来西亚没有故意隐瞒有助于对航班进行搜救的信息。但部分信息尤其是军方信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考虑没有披露出来。”3月17日下午,在吉隆坡机场,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兼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侯赛因如是说。而就在同一个地方,在之前几乎每一天的记者会上,希沙姆丁都会强调——马来西亚“没有隐瞒任何信息”。他甚至口口声声:“已将军方雷达原始数据交给美国和中国,说明马来西亚将搜救置于国家安全之上。”  3月8日,马
战火中的上海四行仓库。  苏州河边上有了一道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观:租界里的英美记者,坐在河边的咖啡馆中,一面轻松地喝着咖啡,一面看着中日军队激烈交战,但中国军队的英勇最终感染了他们。  关于八年抗战的纪录片很多,每隔数年,就会有几部诞生。但关于“八一三”上海淞沪会战的纪录片,却并不多见,即使有,也往往是作为八年抗战纪录长片中的一两个章节出现。这其中有历史遗留的原因。所幸今年,抗战胜利70
“哥斯达黎加:咱们决赛上见。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咱们飞机上见。各位,咱们楼顶上见!”  这是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天台球迷”段子。  托各种网站、微信、APP的福,今年的巴西世界杯火了足球彩票。然而“小注怡情,大注伤神”,很多人买着买着就不再怡情,只剩神伤了。于是,“天台球迷”这一让人欲哭无泪的新名词在微博和微信上应时而生。  最近几年,每逢世界杯或者欧锦赛这样的大赛,总有不少朋友会来消息询问我
小橋流水、石砌河岸,尽显江南水乡风韵的善琏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是湖笔文化发祥地。善琏的制笔历史至今已有二千多年,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从事湖笔制作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府志》已有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  如今这个总人口仅3万多人的小镇,年产传统手工制作湖笔已达4000余万支!善琏湖笔精良的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州是所有中国人的故乡。此处的“某种意义”,我想应该包含历史、文化、风俗、人情、风光、建筑、美食、民间传说以及声色,尤其是在高速运转同时产生巨量资讯及淘汰物的后工业时代,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全民焦虑中,这个意义如雨后春笋,兀自儿破土而出。于是,我们需要返回故乡,在似曾相识的粉墙黛瓦和逝水倒影前捡拾遗落的记忆,当然也不妨在半醒半醉之时泪湿青衫,为韶华的凋零。  春阳时分,我与一帮朋
在他逐渐被低调占据的不惑之年,棱角悄悄退去,但我仍然可以嗅到他隐藏在更深处的野心,应该会把他的“双面人生”推向极致,进行到底!  上世纪60年代直至90年代初浦东变迁的历史片段,引发了夏商去完成《东岸纪事》。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历时六年,触动他思考一些人生值得怀疑的问题:  “通过地域的转换,人物发生变化,物质上可能有些人满足了, 但是这种变迁可能让有些人失去了自留地,萌生了乡愁。现代化的转变过程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