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的前身是雅安市工业园区。2013年7月,经过长达3年的争取,四川省政府批准雅安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并更名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面积扩至22.1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机械制造和新材料,纳入全省“51025”工程重点培育的产业园区。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雅安市将雅安经开区全域作为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提出“飞地园区飞跃发展,产业重建异地支撑”的发展理念,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招商,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成果共享的利益链接机制,全面支持灾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小康”。
雅安经开区是雅安工业发展重心所在,是再造一个雅安产业新城的重要载体。近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就其发展前景及路径专访了雅安经济开发区(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桥。
打造雅安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
记者:就目前而言,经开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张桥:就园区产业来说,其实从原雅安工业园以来,机械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显现。飞地园区成立后,我们进一步明确机械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并加大招商引资和投建力度。此外,我们还要延伸产业链,发展部分食品工业和生物科技,打造依托成康铁路货运站的现代物流园区,建成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孵化园,全方位增强园区的活力。
目前看来,园区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有9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8家,约占总数的40%;主导产业企业33家,其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去年,飞地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从“4·20”以来,在围绕主导产业的招大引强工作上,园区先后引进中国恒天汽车、中国兵装建安、中航工业川西机器、鼎恒新能源、广药王老吉等大中型产业项目10个,计划投资101亿元。我们估算,10个项目达产后,营业收入将实现350亿元以上。
按照产城一体、城市新区和产业新城的发展思路,我们计划在三年的时间内,将园区建成区面积新增7平方公里,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再造一个雅安”。到2020年,争取实现园区经济总量占雅安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雅安名副其实的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打造雅安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开发合作的重要示范区和造血功能的重要载体。
重建的“牛鼻子”是现代工业
记者:经开区的区位优势很突出,位于成都西南方向、雅安东部,处在雨城区与名山区的过渡地带,是东融成渝,西连康藏,南接攀西,北达甘青的重要枢纽,也是成渝经济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川西北经济区三重覆盖的区域中心。那么,如何看待经开区的发展条件?
张桥:这正说明经开区的区位优势很突出。交通物流方面,成雅高速、成温邛名高速、雅乐高速、雅西高速和国道318线、108线贯穿全境,加上已经开工建设的雅康高速、成康铁路,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结构,将为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物流保障。
目前,经开区土地储备充足,工业用地价格优惠,与成都周边其他工业开发区相比,优势明显。同时,在政策方面,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是第一个以国家文件命名的飞地园区,承担着异地支持灾区经济发展的重任。目前,园区纳入重建总规的14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开工。
雅安市委提出要“打硬仗、补欠账”,打的是灾后重建的硬仗,补的是经济发展落后的欠账。就“抓重建”而言,我认为,在民房重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建之外,芦山地震后的产业重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区别于“5·12”汶川地震的最大的不同点,也是国务院在总规里明确提出的内容。
国家划拨给雅安市园区重建的资金有30个亿,其中经开区就占了一半,可见,雅安市产业重建的“牛鼻子”就是现代工业。
推进新区整体跨越发展
记者:按照雅安市委提出的“围绕灾后重建中心任务,注重优势转化,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整体跨越发展”的要求,经开区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张桥:一是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按照“全域雅安”的理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园区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40平方公里,围绕名山-永兴-草坝发展轴,重点打造名山高新技术片区、永兴装备制造片区、现代保税物流片区、草坝汽车制造和商务片区,形成“一轴三心四片”的空间布局,着力构建雨城、名山、飞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格局。未来三年,飞地园区计划投入资金39亿元,将规划完善食品工业、生物科技等专业园区,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二是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按照雅安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三大片区”发展布局,坚持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积极推动产业项目重建、新建和技改扩能,做强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做精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以年产10万辆SUV越野车为龙头,专用车改装、汽车零配件生产为基础的汽车产业园,以冷、温、热等静压设备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大功率锂离子电池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园,以单晶硅、蓝宝石、超高压超低压电极箔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园,以王老吉为代表的食品产业园,以成康铁路货运站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园等特色产业园区,成为主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综合性园区。
三是深入推动开放合作。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开放合作的利益链接机制,与市内区县和相关投资人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发展成果,在解决灾区群众就业的基础上,解决园区被征地群众的就业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园区发展成果。同时,围绕成都经济圈“1+7”同城化发展战略,探索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以投资1.5亿元、占地139亩的雅安-双流合作项目为平台,继续深化与成都市“跨越行政区域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承接成都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孵化等项目入园,推动园区融入成都经济区。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雅安市将雅安经开区全域作为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提出“飞地园区飞跃发展,产业重建异地支撑”的发展理念,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招商,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成果共享的利益链接机制,全面支持灾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小康”。
雅安经开区是雅安工业发展重心所在,是再造一个雅安产业新城的重要载体。近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就其发展前景及路径专访了雅安经济开发区(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桥。
打造雅安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
记者:就目前而言,经开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张桥:就园区产业来说,其实从原雅安工业园以来,机械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显现。飞地园区成立后,我们进一步明确机械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并加大招商引资和投建力度。此外,我们还要延伸产业链,发展部分食品工业和生物科技,打造依托成康铁路货运站的现代物流园区,建成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孵化园,全方位增强园区的活力。
目前看来,园区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有9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8家,约占总数的40%;主导产业企业33家,其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去年,飞地园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从“4·20”以来,在围绕主导产业的招大引强工作上,园区先后引进中国恒天汽车、中国兵装建安、中航工业川西机器、鼎恒新能源、广药王老吉等大中型产业项目10个,计划投资101亿元。我们估算,10个项目达产后,营业收入将实现350亿元以上。
按照产城一体、城市新区和产业新城的发展思路,我们计划在三年的时间内,将园区建成区面积新增7平方公里,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再造一个雅安”。到2020年,争取实现园区经济总量占雅安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雅安名副其实的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打造雅安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开发合作的重要示范区和造血功能的重要载体。
重建的“牛鼻子”是现代工业
记者:经开区的区位优势很突出,位于成都西南方向、雅安东部,处在雨城区与名山区的过渡地带,是东融成渝,西连康藏,南接攀西,北达甘青的重要枢纽,也是成渝经济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川西北经济区三重覆盖的区域中心。那么,如何看待经开区的发展条件?
张桥:这正说明经开区的区位优势很突出。交通物流方面,成雅高速、成温邛名高速、雅乐高速、雅西高速和国道318线、108线贯穿全境,加上已经开工建设的雅康高速、成康铁路,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结构,将为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物流保障。
目前,经开区土地储备充足,工业用地价格优惠,与成都周边其他工业开发区相比,优势明显。同时,在政策方面,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是第一个以国家文件命名的飞地园区,承担着异地支持灾区经济发展的重任。目前,园区纳入重建总规的14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开工。
雅安市委提出要“打硬仗、补欠账”,打的是灾后重建的硬仗,补的是经济发展落后的欠账。就“抓重建”而言,我认为,在民房重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建之外,芦山地震后的产业重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区别于“5·12”汶川地震的最大的不同点,也是国务院在总规里明确提出的内容。
国家划拨给雅安市园区重建的资金有30个亿,其中经开区就占了一半,可见,雅安市产业重建的“牛鼻子”就是现代工业。
推进新区整体跨越发展
记者:按照雅安市委提出的“围绕灾后重建中心任务,注重优势转化,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整体跨越发展”的要求,经开区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张桥:一是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按照“全域雅安”的理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园区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40平方公里,围绕名山-永兴-草坝发展轴,重点打造名山高新技术片区、永兴装备制造片区、现代保税物流片区、草坝汽车制造和商务片区,形成“一轴三心四片”的空间布局,着力构建雨城、名山、飞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格局。未来三年,飞地园区计划投入资金39亿元,将规划完善食品工业、生物科技等专业园区,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二是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按照雅安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三大片区”发展布局,坚持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积极推动产业项目重建、新建和技改扩能,做强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做精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以年产10万辆SUV越野车为龙头,专用车改装、汽车零配件生产为基础的汽车产业园,以冷、温、热等静压设备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大功率锂离子电池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园,以单晶硅、蓝宝石、超高压超低压电极箔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园,以王老吉为代表的食品产业园,以成康铁路货运站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园等特色产业园区,成为主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综合性园区。
三是深入推动开放合作。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开放合作的利益链接机制,与市内区县和相关投资人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发展成果,在解决灾区群众就业的基础上,解决园区被征地群众的就业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园区发展成果。同时,围绕成都经济圈“1+7”同城化发展战略,探索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以投资1.5亿元、占地139亩的雅安-双流合作项目为平台,继续深化与成都市“跨越行政区域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承接成都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孵化等项目入园,推动园区融入成都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