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社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太行山中段西麓,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太谷、榆次接壤,西与祁县相靠,南与武乡毗邻。全县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辖4镇、5乡、1个城镇居民委员会,318个行政村、369个自然村,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万人。
近年来,榆社县委县政府,强抓机遇,坚持巩固、提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把农村沼气建设与节约能源、治理环境、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管并重,扎实推进。加强全县农村沼气推广技术力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多种可再生能源建设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开展与户用沼气配套的多能互补技术和项目开发,深入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我县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利用水平。
一、户用沼气建设项目
1、户用沼气建设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户用沼气建设7929户,(其中,2006年国债1500户、2007新农村4190户,2008年国债2000户,2009年退耕还林11户、2010年退耕还林228户)从使用情况看,现在正常使用的2775户,占建池总数的35%;间歇使用的2220户,占建池总数的28%;全县平均使用率为63%。
2、户用沼气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榆社县农业局积极鼓励农民发展沼气建设产业,全力发展沼气生态链。把兴建沼气池与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结合起来,实现畜禽养殖、厕所、沼气池“三位一体”。沼气池的普及建设和推广为榆社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猪-沼-瓜”等一大批各具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提供了沼气能源生态模式。目前,我县的沼气建设户已达7929户,沼液喂猪规模为17980头,实施沼液浸种84788亩,沼肥种果1580亩,沼液种菜8068亩,沼液种瓜1800亩。通过综合利用调查表明: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节约标煤2吨,节电100度,减少化肥用量150公斤,共折合人民币1000元,全县7929个沼气池,共增收节支792余万元,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有机肥料,大大减少了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由于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促进了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的开发,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搭建了平台。
二、村级服务网点建设项目
随着沼气建设在我县的蓬勃发展,建池数量的增加,搞好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保证所建沼气池长期高效运行,已经成为解决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推进我县沼气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专业化服务、物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全县服务网点。目前,全县9个乡镇都陆续建起了沼气物业服务站,从业人员达到50余人。
1、村级服务网点项目建设情况
我县的38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已全部运行,正在逐步完善,项目已全部落实到乡、村,服务网点的检测设备、抽渣车、沼气配件、定制的38套沼气宣传版面、文件柜、柜台和印发的各种沼气宣传资料等已全部发放到服务网点。与市农业局签定了项目合同,沼气技工已全部服务上岗。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按照文件要求全部达到“六个一”的标准:一处服务所、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一处原料预处理场所等。
2、网点建设的目的
通过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的建设、运作、科学规划,沼气技术和沼气配套物资服务的完善,为我县农村沼气长久运行探索适宜服务模式,实现了沼气配套器材供应、更换到户,沼气技术服务指导直接到户。通过村村都有沼气技术员,逐步完善了沼气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全县所建沼气池安全正常运行,解决了沼气户的后顾之忧。
三、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项目
1、项目建设的目的
通过试点使用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把我县农村的各种果树枝、秸杆、玉米芯等废弃生物质作为燃料,用于农户采暖和做饭使用。从而摸清和了解到生物质炉具在我县农村实际使用的效果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物质炉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2、项目实施后取得的实际效益
从我县的生物质炉具试点使用效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社会效益上。一个是间接的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在榆社县农村,我们以最少人口三口之家算,每户做饭加取暖每年至少要消耗三吨以上的煤炭,最少也要花1000多元钱,而现在我们用自己修剪或废弃的果树枝作为燃料,通过这种使用了气化技术和余热利用技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生物质炉来解决我们的做饭、取暖、洗澡等诸多生活问题,并且我们的这种果树枝原料是完全免费的,果树是年年修剪,不断更新的,所以果树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从这一方面讲,每户农户减少或节约1000多元买煤买炭的钱,实际上农户已经是增收了。另一个效益则是体现为改善了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以前农民总是把果树枝进行田间焚烧,或有一部分农户用传统的柴灶烧火做饭,两者都是烟熏火燎,浓烟滚滚。不仅浪费了大量生物质资源,同时还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煤焦油等有毒有害气体,影响着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现在使用了生物质炉具,不仅使大量农田废弃物、果树枝变废为宝。更重要的是它在燃烧过程中,可达到“零排放”——即不排渣、无烟、无二氧化硫、煤焦油等有害气体,不污染大气环境,同时还有效的堵绝了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果树枝的乱丢乱弃,整洁了村容村貌,净化了生活环境。
四、省柴节煤吊炕项目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果园面积5.7万亩,玉米面积16.2万亩,有相当丰富的果树枝和玉米秸秆可作为省柴节煤连炕灶的优质原料。截止目前,我县已建设省柴节煤吊炕5000铺,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燃料紧缺的问题,改善了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提升了优化环境指数,为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局面搭建了平台。达到了农村农民节能、减排、增效的完美效果。发展省柴节煤连炕灶建设项目是造福农民的好事、实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五、可再生能源事业健康发展
沼气用户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都得到了实惠,为全县推广可再生能源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在样板作用的带动下,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保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迫切要求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全县已建设沼气用户7929户、服务网点38处,推广生物质炉示范户300户,省柴节煤吊炕5000铺,太阳能路灯90盏。
六、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思路
1、因地制宜,农民自愿
新建户用沼气每年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而且新建数量不能大,要逐年发展,保证建一户用一户。要因地制宜,着眼长远,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村畜牧养殖水平、农户宅院位置、农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客观规律,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真正从具备发展使用沼气条件或者说通过努力可以具备发展使用条件的农村和农户入手,扎扎实实把沼气建设使用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下去。
2、牧沼结合,互利互补
牧沼结合是解决粪源紧张的关键。针对目前粪源紧张的严重局面,应采取积极的多种鼓励政策,引导农民特别是沼气用户发展畜牧业,在沼气用户中积极探索快速养猪的新方法、新途径,对现已建成沼气的用户并有养殖条件和意愿与积极性高的,实行养殖与沼气项目配套扶持,以实现两者的互动,以求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粪源紧缺的局面。
3、加大资金扶持,促进沼气正常运行
通过调查,我县农户沼气使用原料来源单一,都是利用动物的粪便作为沼气的原料。由于家中老力外出打工,家中缺乏老力,90%农户没有养殖畜禽,几乎所有的原料靠外购。按照每一户每一天用沼气两立方计算,需要补助每方0.8元,每天补助1.6元。按每年平均7个月计算,每户一年需要补助336元用于购买粪源。以奖带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促进沼气的正常运行。
4、提高质量,完善标准
对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沼气用户,采取逐一排查摸底的方式,征得用户的理解和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对沼气建设进行高标准的改造,提高质量标准,完善配套设施,使我县的沼气项目实现真正“一池三改”的标准,使用户用得开心、政府放心、群众舒心。
5、完善体系,强化服务
继续加强农村沼气的物业化管理,实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收费规范化,使服务被用户接受,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加强沼气的管理服务是沼气能否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希望有关部门在现在服务体系、网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加强技术装备,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研究制定运作机制,使技术人员愿意服务,能够解决故障和问题,使用户点得着、用得上,出了故障有人管,管得了,只有这样,沼气建设使用才能真正惠及千万群众。
6、加强宣传,珍惜成果
还需加强宣传力度,不失时机宣传以沼气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给社会一个对可再生能源的再认识。强化沼气用户“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意识,珍惜国家巨额投资建设的成果,破除怕麻烦、不愿管的传统落后思想和习俗,真正使沼气能够建一座、用一处,烧得旺,达到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要求。
7、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沼气综合利用认识
要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举办“三沼”综合利用现场会;用农民现身说法,广泛宣传综合利用技术,使农民认识、接受成为自愿的实践者,使“三沼”综合利用真正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榆社县委县政府,强抓机遇,坚持巩固、提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把农村沼气建设与节约能源、治理环境、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管并重,扎实推进。加强全县农村沼气推广技术力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多种可再生能源建设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开展与户用沼气配套的多能互补技术和项目开发,深入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我县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利用水平。
一、户用沼气建设项目
1、户用沼气建设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户用沼气建设7929户,(其中,2006年国债1500户、2007新农村4190户,2008年国债2000户,2009年退耕还林11户、2010年退耕还林228户)从使用情况看,现在正常使用的2775户,占建池总数的35%;间歇使用的2220户,占建池总数的28%;全县平均使用率为63%。
2、户用沼气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榆社县农业局积极鼓励农民发展沼气建设产业,全力发展沼气生态链。把兴建沼气池与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结合起来,实现畜禽养殖、厕所、沼气池“三位一体”。沼气池的普及建设和推广为榆社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猪-沼-瓜”等一大批各具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提供了沼气能源生态模式。目前,我县的沼气建设户已达7929户,沼液喂猪规模为17980头,实施沼液浸种84788亩,沼肥种果1580亩,沼液种菜8068亩,沼液种瓜1800亩。通过综合利用调查表明: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节约标煤2吨,节电100度,减少化肥用量150公斤,共折合人民币1000元,全县7929个沼气池,共增收节支792余万元,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有机肥料,大大减少了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由于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促进了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的开发,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搭建了平台。
二、村级服务网点建设项目
随着沼气建设在我县的蓬勃发展,建池数量的增加,搞好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保证所建沼气池长期高效运行,已经成为解决沼气用户的后顾之忧、推进我县沼气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专业化服务、物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健全全县服务网点。目前,全县9个乡镇都陆续建起了沼气物业服务站,从业人员达到50余人。
1、村级服务网点项目建设情况
我县的38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已全部运行,正在逐步完善,项目已全部落实到乡、村,服务网点的检测设备、抽渣车、沼气配件、定制的38套沼气宣传版面、文件柜、柜台和印发的各种沼气宣传资料等已全部发放到服务网点。与市农业局签定了项目合同,沼气技工已全部服务上岗。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按照文件要求全部达到“六个一”的标准:一处服务所、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一处原料预处理场所等。
2、网点建设的目的
通过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的建设、运作、科学规划,沼气技术和沼气配套物资服务的完善,为我县农村沼气长久运行探索适宜服务模式,实现了沼气配套器材供应、更换到户,沼气技术服务指导直接到户。通过村村都有沼气技术员,逐步完善了沼气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全县所建沼气池安全正常运行,解决了沼气户的后顾之忧。
三、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项目
1、项目建设的目的
通过试点使用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把我县农村的各种果树枝、秸杆、玉米芯等废弃生物质作为燃料,用于农户采暖和做饭使用。从而摸清和了解到生物质炉具在我县农村实际使用的效果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物质炉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2、项目实施后取得的实际效益
从我县的生物质炉具试点使用效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社会效益上。一个是间接的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在榆社县农村,我们以最少人口三口之家算,每户做饭加取暖每年至少要消耗三吨以上的煤炭,最少也要花1000多元钱,而现在我们用自己修剪或废弃的果树枝作为燃料,通过这种使用了气化技术和余热利用技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生物质炉来解决我们的做饭、取暖、洗澡等诸多生活问题,并且我们的这种果树枝原料是完全免费的,果树是年年修剪,不断更新的,所以果树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从这一方面讲,每户农户减少或节约1000多元买煤买炭的钱,实际上农户已经是增收了。另一个效益则是体现为改善了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以前农民总是把果树枝进行田间焚烧,或有一部分农户用传统的柴灶烧火做饭,两者都是烟熏火燎,浓烟滚滚。不仅浪费了大量生物质资源,同时还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煤焦油等有毒有害气体,影响着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现在使用了生物质炉具,不仅使大量农田废弃物、果树枝变废为宝。更重要的是它在燃烧过程中,可达到“零排放”——即不排渣、无烟、无二氧化硫、煤焦油等有害气体,不污染大气环境,同时还有效的堵绝了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果树枝的乱丢乱弃,整洁了村容村貌,净化了生活环境。
四、省柴节煤吊炕项目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果园面积5.7万亩,玉米面积16.2万亩,有相当丰富的果树枝和玉米秸秆可作为省柴节煤连炕灶的优质原料。截止目前,我县已建设省柴节煤吊炕5000铺,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燃料紧缺的问题,改善了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提升了优化环境指数,为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局面搭建了平台。达到了农村农民节能、减排、增效的完美效果。发展省柴节煤连炕灶建设项目是造福农民的好事、实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五、可再生能源事业健康发展
沼气用户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都得到了实惠,为全县推广可再生能源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在样板作用的带动下,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保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迫切要求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全县已建设沼气用户7929户、服务网点38处,推广生物质炉示范户300户,省柴节煤吊炕5000铺,太阳能路灯90盏。
六、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思路
1、因地制宜,农民自愿
新建户用沼气每年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而且新建数量不能大,要逐年发展,保证建一户用一户。要因地制宜,着眼长远,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村畜牧养殖水平、农户宅院位置、农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客观规律,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真正从具备发展使用沼气条件或者说通过努力可以具备发展使用条件的农村和农户入手,扎扎实实把沼气建设使用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抓下去。
2、牧沼结合,互利互补
牧沼结合是解决粪源紧张的关键。针对目前粪源紧张的严重局面,应采取积极的多种鼓励政策,引导农民特别是沼气用户发展畜牧业,在沼气用户中积极探索快速养猪的新方法、新途径,对现已建成沼气的用户并有养殖条件和意愿与积极性高的,实行养殖与沼气项目配套扶持,以实现两者的互动,以求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粪源紧缺的局面。
3、加大资金扶持,促进沼气正常运行
通过调查,我县农户沼气使用原料来源单一,都是利用动物的粪便作为沼气的原料。由于家中老力外出打工,家中缺乏老力,90%农户没有养殖畜禽,几乎所有的原料靠外购。按照每一户每一天用沼气两立方计算,需要补助每方0.8元,每天补助1.6元。按每年平均7个月计算,每户一年需要补助336元用于购买粪源。以奖带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促进沼气的正常运行。
4、提高质量,完善标准
对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沼气用户,采取逐一排查摸底的方式,征得用户的理解和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对沼气建设进行高标准的改造,提高质量标准,完善配套设施,使我县的沼气项目实现真正“一池三改”的标准,使用户用得开心、政府放心、群众舒心。
5、完善体系,强化服务
继续加强农村沼气的物业化管理,实行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收费规范化,使服务被用户接受,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加强沼气的管理服务是沼气能否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希望有关部门在现在服务体系、网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加强技术装备,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研究制定运作机制,使技术人员愿意服务,能够解决故障和问题,使用户点得着、用得上,出了故障有人管,管得了,只有这样,沼气建设使用才能真正惠及千万群众。
6、加强宣传,珍惜成果
还需加强宣传力度,不失时机宣传以沼气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给社会一个对可再生能源的再认识。强化沼气用户“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意识,珍惜国家巨额投资建设的成果,破除怕麻烦、不愿管的传统落后思想和习俗,真正使沼气能够建一座、用一处,烧得旺,达到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要求。
7、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沼气综合利用认识
要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举办“三沼”综合利用现场会;用农民现身说法,广泛宣传综合利用技术,使农民认识、接受成为自愿的实践者,使“三沼”综合利用真正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