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D-X的技术及影响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共同社3月28日的消息称,三菱重工开始装配ATD-X(先进技术验证机)的首架样机。本篇就对其做一些分析。
  李:根据公开的图片资料,该机就是被称为“心神”的模拟样机的实际型号。日本在2012年开始制造ATD-X样机,计划到2014年时完成制造,从装配到完成耗时约30个月,计划在2015年实现ATD-X首架样机的首飞,2017年完成技术验证机的试验。按这个时间表,ATD-X的开发周期到2017年截止,随后则是正式作战型号原型机的发展。如按照部分阶段重叠的常规科研方式,“心神”原型机在ATD-X完成前就可能开始设计。如果这个开发计划没遭遇到大的挫折,首飞时间应该不会比2017年拖后多少。
  根据ATD-X名称判断,经过全尺寸概念样机和缩比自由飞模型阶段后,目前这架装配中的飞机也不是原型机,而是在外形上达到样机标准的全尺寸技术验证机。由现阶段到实用样机之间不但存在阶段差,也存在更多的非技术因素变化的可能。
  从日本四代机的公开资料,能否分析出这个型号的设计特点?
  李:日本称ATD-X可实现3F,即3个First——“首先发现”、“首先攻击”和“首先摧毁”。这与美国开始研制F-22时的标准相同。JSF项目中却没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见日本在发展ADT-X时应该更强调空战性能。
  ATD-X全尺寸样机很早就已公开。从当时的样机和本次公开的图片看,ATD-X保持了类似于“小F-22”的外形。该机采用菱形机头和两侧矩形进气道布局,前机身结构和外形特点类似F-22,流线外形又是远比F-35尖瘦的低阻结构。ATD-X模型采用了双座和突起的驾驶舱,如开发单座机则驾驶舱突起的幅度会减少,机身背部的线形要更为平滑。
  ATD-X的机翼外形与F-22/35都有差异,反倒和目前装备的F-15有更多相似之处。ADT-X的机翼前缘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都小于F-22,翼形是相对比较标准的切尖三角翼。这种翼形的展弦比和相对翼面积较大,有利于降低飞机的单位机翼载荷,但不如F-22的机翼那样有利于高速性。平尾部分的翼形与机翼类似,但采用了后切角的多边形。双发布局的进气道和后机身也与F-22类似,并列的双发尾喷口也是可调二元结构。总体看,ADT-X不愧于“小F-22”的称呼,但在翼形设计上强化了亚音速升力性能,部分放弃了以超音速巡航为目标的高速性,看起来是F-22和F-35机翼的平衡体。ATD-X的翼形兼顾了升力和速度性,比较符合日本航空自卫队对新战斗机的定位,但机翼设计也证明ATD-X很难取代F-15J的防空任务。
  ATD-X为什么模仿F-22?日本提出的设计目标有多大可行性?
  李:ATD-X中规中矩地全面模仿F-22的气动设计,是因为在技术探索阶段参考设计的难度最低,理论上也体现了最先进的战斗机技术发展思想。但这种方式却存在更大的危险性,很容易因为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被动局面。日本ATD-X一方面存在切实的装备需求,同时也是在F-2项目完成后,为日本航空工业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维持日本军事航空科研的发展,避免因为无项目支持导致技术和人才断层,将项目目标定得较高也能涉及到更多的技术范围。
  日本在ATD-X发展项目上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设想”,如云计算和群控制等很多新提法,但这些技术其实只是美军多兵种战场网络的换名。相比国际上现有的先进战斗机,唯有光传操纵系统比较现实。用光纤取代电传的电缆,优点是数据传输量大,抗干扰性好,并可降低本机自身电磁兼容的难度。日本在P-2反潜机上采用光传也可作为技术基础,算得上是ATD-X总体技术上的一个亮点。
  ATD-X是个什么等级的战斗机?能否推测其设计目标?
  李:发动机是制约日本先进战斗机的瓶颈,也是美国用来控制日本战斗机研制方向的法宝。日本在开发FS-X支援战斗机时雄心不小,但最终受限于航空动力的空白,被迫接受在美国战斗机上改进的方法,导致FS-X选了几个选项中最差的方案。本次日本开发ATD-X时吸取了FS-X的教训,在样机开始研制的同时即开发配套发动机。XF5-1加力涡扇发动机设计推重比约为8,据称ATD-X样机现用发动机重量为650千克,推力换算在5100千克左右,双发可保证全机10吨的总推力。按照日本称ATD-X是全尺寸验证机的标准,其发动机尺寸也应该与正式的样机相同,这就使现在宣布的动力系统性能显得非常奇怪。如果采用的是降低技术难度的临时动力,那推比8的重/推换算显然就无法解释:如果是全尺寸动力系统,在尺寸和推比不变的基础上将推力提高一倍,其技术难度和现有验证体系的价值很值得怀疑。
  ATD-X计划最终选择2台9吨推力的高推比发动机,除目前日本独立开发的目标发动机外,可选型号还有美国的F414和欧洲的EJ200/210与M88-2/3。总体看起来,如日本能顶住美国在政治上的压力,ATD-X适用发动机的选择范围并不小。ATD-X如果采用两台5吨推力发动机,推比1.2条件下的飞行重量为8吨。但战斗机并不需要在起飞时保证如此大推比,因此网络上所说的起飞重量8吨数据,应该不是ATD-X验证机可能实现的最大起飞重量。
  ATD-X正式样机如果选择推重比8-9的动力系统,保持单台发动机推力9吨的标准,全机加力推力可达到与F-35相当的18吨。根据航空结构设计标准估计,ATD-X动力性能如与F-35A相当,双发布局要比单发增加结构重量,以及发动机推比不足影响结构效率约11%~14%。但ATD-X不需要考虑F-35系列多机通用平台的需要,没有前置风扇对机体结构的限制,降低的机体结构比例基本可抵消双发消耗,整体机身结构设计水平也大体可与F-35相当。根据动力系统技术条件对比,ATD-X是与F-35同等级类似规格的战斗机。如果ATD-X选择推比10标准的F414或EJ200作为动力系统,理论上的结构和性能要比单发的F-35更有潜力。按照ADT-X选择两台EJ200发动机为标准,双发布局推力定量基准为18吨,当全机空战推重比标准控制为1.4时,扣除机载武器1吨及燃料2.2吨,去掉飞行员和舰炮弹与干扰弹等固定消耗,飞机的基本重量能够控制在9.2~9.3吨的范围,并可为后续发展留出约1-1.2吨的基本重量超重的余度。这个标准要比F-16和“幻影”2000提高很多,但以日本现有技术也不是无法实现,与F-35A对比也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日本已确定引进F-35,再发展同样属于中型机的ATD-X是否重复?
  李:ATD-X如果用以替代F-2的任务,则需要满足远程对海攻击的要求,反舰导弹将是ATD-X标准的外挂载荷,这种作战需求与F-35显然差异明显。
  F-35在设计上重点满足美国空军替代A-10和F-16的要求,海军陆战队型F-35B替代AV-8B,舰载型F-35C则在任务范围上显得不伦不类。F-35是强调远程对地攻击的多用途机型,虽然用于替代现役的F-16,但其空战能力受的限制比较大,到现在仍然缺乏使用群舱内载格斗弹的能力。美国海军在多军种通用的基础上接受F-35C,但这个型号却不能满足接替F-14的任务,增加翼面积等措施对空战性能的改善有限。
  美国同意向日本出售F-35,但F-35是按美国军事思想研制的型号。F-35在设计上采取了很多平衡性的措施,制约了飞机的结构效率、战斗力完整性和技术发展潜力。F-22的存在也使F-35不需要过度考虑对空作战。
  JSF最初的设计目标,是在美国空军利用F-22形成空中优势后,JSF利用隐身性能进行纵深战术打击,飞机在战区面对的主要威胁是地面防空武器,战斗机拦截则应该被F-22提前消除。这种设计基础,使X-32被设计成了“胖头鱼”似的奇怪模样。X-35看起来顺眼得多,但机体外形仍显臃肿笨拙,弹舱设计时甚至没考虑如何使用格斗弹。如果对JSF设计要求进行类比,其非隐身空战能力和机动性相当于F-16,隐身状态下对地攻击性能相当于F-117,只是添加了用AIM-120获得的有限空战能力。F-35在美国军事力量中的地位很清晰,却并不适合日本的需要,尤其是要用来替代空优的F-15J时,将F-35作空优机太过于勉强。
  F-35的内部弹舱空间要大于F-22的主弹舱,但内部尺寸仍不适合挂载大型载荷,ASM反舰导弹这类武器显然不能挂在弹舱内。日本引进F-35作为换代装备,在对空作战性能上很难替代F-15J,对海作战任务也需要进行相当大的调整。ATD-X如果彻底模仿F-22的标准,格斗空战能力是无法回避的要求。按照ATD-X前机身较长的现有外形,很可能在机身下方利用S进气道的空间,以对空载荷为标准设置横向全通式内部弹舱,弹舱中段机身下可装载2~4枚中距弹,进气道下侧方可设置格斗弹架,通过将格斗弹伸出机身侧向实现导引头跟踪。ATD-X缺乏替代F-15J的战斗力,如用作同规格F-2的换代装备,最大可能是采取内、外载荷并重的方式。内部载荷主要满足空战需要,外挂则通过机翼挂载反舰导弹等大载荷,通过可抛弃外挂架在载荷投放后恢复隐身性能。
  F-35属于攻击性战术航空兵装备,在作战体系上,有F-22才能充分发挥F-35的突击作用。日本在F-X项目中最终选择F-35,是因为F-22暂时拿不到,要新却又没其它选择的最后选择。选择F-35未必比F/A-18/E/F和EF2000更合适,但F-35毕竟属于四代机标准。F-35空战能力不足的弱点很难通过改进彻底解决,用F-35去对抗歼-20和T-50过于勉强。日本引进F-35可以尽快得到四代机,同时也可拉低引进F-22的门槛。ATD-X可以填补F-35对海打击能力的不足,从现有日本的航空兵装备体系对比,F-35可以替代即将退役的F-4EJ,ATD-X按期服役则正好可以接续F-2退役的空缺,反倒是现役F-15J始终没有后续型号。F-35和ATD-X都是偏攻击的中型战斗机,如果没有重型战斗机提供空中优势,日本的防空圈范围势必将大幅度萎缩,甚至退回到失去主动攻击能力的地区性空中力量。如果最终无法引进F-22,到2020年时,日本自卫队只能缩在美国空军的羽翼下,这种地位肯定不是日本政府乐于见到的。
  中国战斗机技术发展对日本自行研制四代机有什么影响?
  李:日本在航空兵装备数量上无法保证规模需要,就非常强调靠装备技术优势弥补规模的不足。冷战中,日本是美国与苏联对抗的重要基地,也是封闭苏联亚洲地区海、空军的战壕。为了提高日本与苏联、中国对抗的能力,美国对日本的战斗机供应基本与美国空军同步。日本在冷战期间的战斗机装备技术明显超过中国,仅在F-86时代与中国的米格-17同步,之后的F-104J和F-4EJ则对应中国歼-6。当中国在70年代勉强能供应歼-7基本型(水平接近F-104J)时,日本已装备F-15J,在战斗机技术标准上拉下中国两代(F-4EJ和F-15J)。冷战后美国战斗机技术开发速度放缓,F-22的先进性也增加了研制周期。日本除了在F-16C基础上开发的F-2外,长达20年里都没更换战斗机装备。中国战斗机在这个期间则出现了巨大变化,歼-8Ⅱ改进型达到并部分超过F-4EJ标准,引进的苏27/30具备对抗并部分压制基本型F-15J的能力,自行开发的歼-10在技术和规模上都能压倒F-2,歼轰-7A的战术打击能力也覆盖了日本核心利益海域,国产化歼-11的大规模装备更是压倒了F-15J,中国三代机数量上的优势使日本难以对抗。日本战斗机在数量劣势后再次失去了技术优势。随着中国三代战斗机新改型和四代歼20验证机出现,日本与中国在战斗机技术上开始形成代差。
  日本在美国亚洲战略上有重要地位,是美国的军事基地和盟军。美国在不打算和中国正面对抗时,让日本冲在前头是个损人利己的好方法。但日本如果无法在军事技术装备,尤其在战斗机上取得哪怕是均势的地位,都不可能在与中国对抗中被推上前锋。美国提高日本军事实力,同时限制日本军事潜力和技术能力的平衡,在FS-X时期得到了执行。但在歼-10/11和歼-20时代,支持加限制的模式出现了很大的操作难度。
  日本研制ATD-X的军事价值?
  李:日本自行发展ATD-X项目,首先是为了促进本身航空技术发展,也有催促美国加快其隐身战斗机销售的目的,更根本的因素,则是为日本争取时间恢复战斗机技术优势。军事技术竞争是双螺旋式上升的形式。中国靠苏27SK/30的引进仿制,在跨世纪阶段与F-15J形成了均势,随后的歼-10和歼-11大规模生产和改进,形成了技术高点。当日本还没有对这个高点做出有效反应前,三代大改和歼20验证机的出现又使中国的优势螺旋形成了完整的高度差,日本即使依靠引进F-35提高了技术水平,也只是有希望在多年后赶上中国战斗机的标准,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战斗机技术必然还要有所前进。日本想争取到时间和技术的双赢,靠F-35远远不够,ATD-X也仅仅是缩短装备技术的差距。
  美国是否会像对FS-X那样,用卡发动机的方式控制ATD-X?
  李:美国对日本军事技术发展是有疑虑的,之前的各种限制手段运用也很成熟。但当中国与美国的国力和国际影响逐步接近后,美国再次武装日本很可能面对更多的顾虑。日本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在逐步衰落,如果其地位降低到台湾那样次要的尴尬局面时,美国有可能像当初提供IDF技术一样,为日本自行开发的ATD-X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为日本军事力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利于继续把持日本战斗机核心技术,控制日本航空技术发展的速度和幅度。但从日本推动ATD-X的发展过程看,日本显然不想再当一次肥羊。
  日本在军事技术上加强与欧洲合作的消息,现在虽然只公开了直升机等项目,但从ATD-X项目的成品需求看,EJ200显然是ATD-X正式样机状态的标准选项。日本的合作会加强欧洲先进军事技术的经济性,老欧洲也乐于与日本在装备采购和技术投入上形成共赢。但这种合作势必干扰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和限制,美国很难坐视。如果美国想要继续保持对日本的主动,也许会被迫向ATD-X提供成品和技术开发支持。
  日本在航空技术方面有比较好的基础,在先进材料、电子技术和动力装置上都有基础科研优势。部分技术类别虽然缺乏实际型号应用的检验,但在长期对外合作中也积累了经验,具备ATD-X研制项目的技术基础。日本经济虽然处于衰退状态,但庞大的基数仍然可提供充裕的资金,也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发展四代战斗机的能力和实力不容怀疑。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ATD-X项目,2005年完成全尺寸模型,并在欧洲进行技术项目测试,部分摆脱了美国在基础试验上进行的限制。2006年又用一比五的自由飞样机验证了修正后的气动性能,一步步接续的技术进展是非常系统认真的,远比FS-X时期的空中楼阁系统完善。在工程开发角度,ATD-X完全不是个简单的技术验证或钓鱼项目。
  现在的问题是日本始终无法摆脱美国的影响,国家意志对战斗机研制的支持力度不足,不敢承受失败也使日本乐于借助外力走捷径。FS-X从开始的雄心到最后的妥协,证明日本政府在外来强力影响下很容易彷徨摇摆。日本不缺乏研制ATD-X的能力和实力,缺的是抵抗干扰的坚定。ATD-X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日本自己的勇气。
其他文献
在记者采访过的74年西沙海战参战老兵中,崔湘军是唯一没有个人立功的。见面伊始,他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问,开门见山地说:“战后评功时,因名额限制,281艇杨占河观通长(1965年入伍的北京兵),在战时为281编队及时赶到作战海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他立功是当之无愧的。回想起那些长眠于西沙的烈士,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这又算什么呢!我立不立功就无所谓了!”这一番“表白”,使记者对这位老兵产生了一种
2015年3月18日,“兵器知识校园行”活动来到北京市二里沟中心小学。  在中国兵工学会、《兵器知识》杂志社领导的指导和安排下,我刊编辑部特邀“老坦克”(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原主任)芦继兵大校,为该校四年级全体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国防知识讲座。  讲座从“坦克就是一个铁乌龟”开始,一下子抓住了小学生们的兴趣。通过提问、比喻等形式,采取选择、互动模式,启发引导学生。不仅使师生对
2014年5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胜利日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前夕,作为最高指挥官指挥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演练了大规模核导弹回击以及用莫斯科的反导系统击退敌人的核打击。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总统等人,在俄国家国防管理中心参观了演习。这次演习被认为是俄对西方干涉乌局势的高调回应。  俄罗斯核军演的类型  俄罗斯将核军演按规模分为战略、战役演习。
2014年7月初,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HMS Queen Elisabeth,R08)航母正式下水,这艘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舰(排水量7.2万吨)将成为英国海军未来的核心和英国海上实力的新象征、新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下水仪式可谓隆重,英国女王亲临仪式现场,英国皇家海军还出动了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卓越”号前来助阵,但转眼“卓越”号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退役出售,以及“伊丽莎白女
每当美国将注意力转向别处时,朝鲜总要闹出点事来吸引美国的注意力,这不,在美国集中精力处理伊朗核问题时,“朝鲜核问题再次尖叫而来。”美国媒体有些无奈地说。2013年1月24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一项令美国不得不关注的声明,称朝核六方会谈已不复存在,朝方将在近期展开“高水平核试验”,针对美国这个“不共戴天的敌人”,声明强调:“在盛行‘丛林法则’的世界上,‘清算’美帝国主义的罪行不能光凭空话,要靠实实在
研制方案的诞生  洪都从一开始就贯穿了“立足于仿制,着眼于自行设计”的指导思想。1963年底,当“上游”一号试制工作展开之后,洪都四〇办公室提出了在“上游”号基础上进行改型的设想,立即得到厂领导的赞同。厂党委书记吴清明、厂长冯安国亲自布置了任务。为此,四0办公室立即成立了新方案论证组(409组)。  1964年2月,三机部(全称“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航空)副部长刘鼎在洪都检查工作时,也要求洪都在
俄罗斯将四代战机高傲地称为五代,这高人一等的新型战斗机尽管到现在只有少许机身与机翼,但它研发的起跑时刻与F-22几乎相同。在历时近20年的马拉松竞赛中,F-22获胜后高擎奖杯的手臂早已经酸软,而对手还艰难地在赛道上踉跄。在全世界的期待中,俄罗斯四代机从MFI计划到PAKFA计划,频繁地进行苏-47、米格1.44和T-50的选手更换,而这一过程中1-90、MFI、LMI、S-32、S-37、苏-47
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交战双方一开始便使用了电子战手段,从英国对德国空军无线电导航装置的干扰,到德军成功蒙蔽英国海岸雷达掩护3艘主力战舰北上的“海峡冲刺”行动,再到解除禁令的“窗口”箔条让德军雷达防空系统几近瘫痪,形式多样的无线电对抗行动贯穿始终。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却迥然不同,固守“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队对雷达等新兴电子设备对战争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雷达无论质量、数量都与德国的“弗雷亚”
美国的空袭和伊朗的反空袭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在整个冷战后美国对那些“没有后援”的国家发起的以空袭为主的攻击,几乎还没有失过手。但现在问题是,神秘的伊朗能从多大程度上给美国人增加一点打击成本?又会把整个战争拖延多久?美国人又会如何化解伊朗人的反击,如何剥去伊朗神秘的外衣?  美伊兵力对比  对付伊朗,美国可供选择的战争模式有四种:由陆军主导的攻城拔寨式的“伊拉克模式”,以空袭和情报支援反政府武
主持人/晓 枫  特别观察员/李 杰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每年经过这个航道的有8万多艘船只,运载着占世界运油量一半的原油及占世界贸易量三成的商品。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海盗问题又使它成为政治交锋的热点。其实,海盗危及航运安全,自古有之。该地区既不是在近些年才出现海盗,也不是危害在最近陡然攀升,因此,美日“突然”以打击海盗为名,大作文章,致使马六甲海峡深陷困局,不能不让人怀疑是“司马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