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漫漶。“文革”距今不过五十年,不少事情的原委与真相尽管很简单,现在却开始模糊了。比如有一种说法,“文革”横扫一切来自西方的、带有资产阶级生活烙印的东西,香水、钢琴、口红、咖啡、首饰、高跟鞋都不能幸免,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太确切的,带有很浓的想当然色彩,往往逻辑成分大于事实。
“文革”高潮时,咖啡被定为“四旧”,这没错,在多年的叙事语境中,它无疑是十十足足的“资产阶级腐朽情调”的东西,与口红、项链、香槟、高跟鞋一起,在各种宣传场景中充当“腐朽生活方式”的道具,但偏偏这个“四旧”在上海打而不倒。无论“造反派”还是“黑六类”,无论“红卫兵”还是资本家,在对咖啡的认同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这一点非常吊诡。
曾有一篇文章说“文革”后第一家恢复营业的咖啡店是衡山咖啡厅。我觉得好笑。因为行文者一看就是“文革”期间没在上海生活过,想当然地认为咖啡店那个时候都打烊了,都被“横扫”了。
事实上,“文革”期间,咖啡仍淡定。首先,“策划于暗室”或抄大字报的人要熬通宵?写检查、写交代、写揭发材料要熬通宵?越疯狂越熬夜,越需要一杯一杯的咖啡提神,这是“革命”需要,也是生理需要,豪言壮语再生猛,也强不过腺体的分泌吧。当然,对咖啡当年也崇尚大众化,而要说价廉物美,首推中央商场附近的“沙市小壶咖啡”,那地方通宵营业,沙市街里,多家饮食店都有供应,1毛钱一杯;沙市东面的德大西菜社虽然改了名,但咖啡和蛋糕仍然没断档,旁边的“东海”,上海跳水池附近的“凯司令”(彼时改为“凯歌”),大光明电影院附近的“喜来临”,一直到南京西路黄陂北路拐角的“海燕”,乃至更西向的“上咖”(南京西路铜仁路口)都常年不断地供应着咖啡。往南,淮海中路陕西路交界的“天鹅阁”,淮海中路嵩山路附近的“淮海西菜社”(前身是一家糕团店,“文革”后期辟为西菜社)也都常年供应咖啡,然而最最有名的还要数八仙桥春光布店旁边的“金中饮食店”(金陵中路柳林路相交处),那时的咖啡店都不敢冠以“咖啡”两字,几乎都叫“饮食店”,这家“金中饮食店”以它香浓醇厚的“小壶咖啡”饮誉“上只角”,并且像“咸亨酒店”一样,“长衫”“短靠”者都可以来喝,“老克勒”尤其多——要特地说明一下,“文革”期间,但凡西菜社和咖啡店(不管它们叫成什么名字)一类的地方,越是屁股不干净的人,越是不敢去,我们的“资本家”邻居,日常举炊连“罗宋汤”“炸猪排”都不敢做,买一瓶“辣酱油”都鬼鬼祟祟,生怕被指“复辟”,胆小的甚至连牛奶面包也偷偷地吃,怕被指“怀念失去的天堂”,故而,去“金中饮食店”解馋的“老克勒”们无不穿着老旧的“工作衣”,左胸无不醒目地标着“安全生产”四个字,以示自己也是“工人阶级”。
似乎是“顶风作案”,这一切的源头——上海咖啡厂,不知何故一直顽强地开着,一直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小包装的“方块咖啡”(早期叫鹅牌咖啡),烟纸店、食品店、南货店,车站码头公园,几乎到处有卖,7分一包,剥开外面是白糖,里面才是咖啡芯,省钱的买可可粉,6分一包,外面也包白糖。
“淮国旧”那个时期曾堆满几十元一件的红木家具,以及乱柴一样乱垛的钢琴、提琴和铜管乐器,我们在弄堂里打弹子,弹子总是落到阴沟里,我们也就经常从阴沟里捞出钻戒、嵌宝戒和金戒子,这就是历史、就是“粪土当年金戒子”,只有咖啡是个例外。
“文革”高潮时,咖啡被定为“四旧”,这没错,在多年的叙事语境中,它无疑是十十足足的“资产阶级腐朽情调”的东西,与口红、项链、香槟、高跟鞋一起,在各种宣传场景中充当“腐朽生活方式”的道具,但偏偏这个“四旧”在上海打而不倒。无论“造反派”还是“黑六类”,无论“红卫兵”还是资本家,在对咖啡的认同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这一点非常吊诡。
曾有一篇文章说“文革”后第一家恢复营业的咖啡店是衡山咖啡厅。我觉得好笑。因为行文者一看就是“文革”期间没在上海生活过,想当然地认为咖啡店那个时候都打烊了,都被“横扫”了。
事实上,“文革”期间,咖啡仍淡定。首先,“策划于暗室”或抄大字报的人要熬通宵?写检查、写交代、写揭发材料要熬通宵?越疯狂越熬夜,越需要一杯一杯的咖啡提神,这是“革命”需要,也是生理需要,豪言壮语再生猛,也强不过腺体的分泌吧。当然,对咖啡当年也崇尚大众化,而要说价廉物美,首推中央商场附近的“沙市小壶咖啡”,那地方通宵营业,沙市街里,多家饮食店都有供应,1毛钱一杯;沙市东面的德大西菜社虽然改了名,但咖啡和蛋糕仍然没断档,旁边的“东海”,上海跳水池附近的“凯司令”(彼时改为“凯歌”),大光明电影院附近的“喜来临”,一直到南京西路黄陂北路拐角的“海燕”,乃至更西向的“上咖”(南京西路铜仁路口)都常年不断地供应着咖啡。往南,淮海中路陕西路交界的“天鹅阁”,淮海中路嵩山路附近的“淮海西菜社”(前身是一家糕团店,“文革”后期辟为西菜社)也都常年供应咖啡,然而最最有名的还要数八仙桥春光布店旁边的“金中饮食店”(金陵中路柳林路相交处),那时的咖啡店都不敢冠以“咖啡”两字,几乎都叫“饮食店”,这家“金中饮食店”以它香浓醇厚的“小壶咖啡”饮誉“上只角”,并且像“咸亨酒店”一样,“长衫”“短靠”者都可以来喝,“老克勒”尤其多——要特地说明一下,“文革”期间,但凡西菜社和咖啡店(不管它们叫成什么名字)一类的地方,越是屁股不干净的人,越是不敢去,我们的“资本家”邻居,日常举炊连“罗宋汤”“炸猪排”都不敢做,买一瓶“辣酱油”都鬼鬼祟祟,生怕被指“复辟”,胆小的甚至连牛奶面包也偷偷地吃,怕被指“怀念失去的天堂”,故而,去“金中饮食店”解馋的“老克勒”们无不穿着老旧的“工作衣”,左胸无不醒目地标着“安全生产”四个字,以示自己也是“工人阶级”。
似乎是“顶风作案”,这一切的源头——上海咖啡厂,不知何故一直顽强地开着,一直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小包装的“方块咖啡”(早期叫鹅牌咖啡),烟纸店、食品店、南货店,车站码头公园,几乎到处有卖,7分一包,剥开外面是白糖,里面才是咖啡芯,省钱的买可可粉,6分一包,外面也包白糖。
“淮国旧”那个时期曾堆满几十元一件的红木家具,以及乱柴一样乱垛的钢琴、提琴和铜管乐器,我们在弄堂里打弹子,弹子总是落到阴沟里,我们也就经常从阴沟里捞出钻戒、嵌宝戒和金戒子,这就是历史、就是“粪土当年金戒子”,只有咖啡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