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双导师队伍建设初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配备学术水平高且实践能力强的导师,然而这种类型的导师高校中普遍缺乏。“双导师制”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渔业领域为例,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实行双导师制的重要性,探讨建设双导师队伍的措施,旨在为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渔业;全日制;专业学位;双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068-02
  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会对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在我国起步较早,发展较为完善,相关的制度和体系较为健全,为我国科技创新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新的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和社會更加关注,加强政策扶持、精力投入和宣传,更好地推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一般指有专门职业要求的研究生教育学位,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是进行全日制学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1],自2009年开始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以来,受到了高校、学生及其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关注。渔业领域是侧重于渔业实用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包括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渔业技术等几个方向,旨在培养为渔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复合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换言之,渔业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进行全日制学习,但研究内容以实用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为主,这就需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既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然而,目前渔业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导师队伍建设措施,以期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定位不准确。学校的研究生导师绝大多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当作学术型研究生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应该以理论创新培养为主,培养的目标是使其成为科学家,而专业研究生应该以应用型研究培养为主,培养的目标是使其成为实干家。导师只有把握好培养方向和目标,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为主,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课程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更加偏重实习实践环节。然而,目前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大多借助学术研究生的课程,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滞后,对于校外实践环节的培养缺乏系统的体系,难以做到一年左右的有效实习实践。因此,应该加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尤其是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更为重要。
  3.导师队伍能力存在短板。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关键在于具有合适的导师队伍。学术型导师往往缺乏实践能力,实践型导师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弱。我国高校的专业学位教师大多是科学学位教师,多是教学科研骨干,科研能力普遍较强,但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在专业研究生实践指导时,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真正联系起来,更难做到有效和更深入地指导。同时,对于导师的遴选也多以理论成果作为评选和考核标准,这就限制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按要求专业研究生需配备一名校外导师,但很多都是名义上的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来充数,缺乏有效考核和监督机制。还有部分导师认为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课题选题为应用性研究,认识过于片面。
  二、双导师队伍建设措施
  专业学位应该是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要求职业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以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只招收在职人员,他们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不需要进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缺乏,这就需要研究生导师既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导师在高校中非常缺乏。“双导师制”是应对这一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有效措施,即为每位专业研究生同时配备两位导师,一位是校内高学术水平的导师,负责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位是校外实践能力强的导师,负责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双导师”型队伍的建设是必要的发展路线。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
  1.制定科学的校内外导师的遴选标准及考核机制。研究生的培养多为导师负责制,因此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基本保障,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都是如此。但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又具有特殊性,既需要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需要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校内外双导师都非常重要。应建立良好的双导师遴选机制,并加强考核和监督,尤其是校外导师,要让校外导师真正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落实好实践锻炼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2.聘请校外合作导师,合作共赢。校外导师的聘任对于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理论基础扎实的企业或科研所的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做到校内外导师密切合作,加强交流,联合对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进行培养,做到合作共赢,共同进步。如双方共同探讨建立联合培养的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和职责要求等,分阶段对全日制专业研究生进行校内外培养。
  3.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水平。聘任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的同时加强校内导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年轻教师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或进行实践锻炼,如在生产的关键时间(苗种繁育期、收获期等)每年拿出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在生产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找到科研的方向,有助于导师总体能力的提高。
  4.建立双导师定期研讨制度。学院制定校内外导师交流与研讨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导师组研讨会,就在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联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提高培养质量等各方面展开讨论,同时可以结合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形式丰富研讨会的内容,加强导师间、导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切实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792288?fr=aladdin
  [2]宋利明.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5):202-205.
其他文献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时代,明确大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将会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方向,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本文借用OECD开发
1资料患者,男,32岁。患者于2005年春无明显诱因对工作兴趣减少,称头昏、日子过得很清苦、有死亡解脱的想法并备大量安眠药等。当时到某三甲医院经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神经内科诊
2019年,是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蓝图初步绘就的开局之年,也是杭州市争当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关键之年。回顾21世纪以来杭州市乡村建设历程及规划时代演进,历经十多年
<正>赣榆作为地名最早的物证出现在秦朝,写作"赣揄",在上古时代也写作"肝榆"。"肝榆"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东经》:奢比之国在其北……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山海经
【正】 我们从教师转行在《高教研究》(现《邮电高教论坛》)编辑部工作七年了。现在适逢该刊创办十周年,屈指一算,我们已为他耕耘了约五分之三的春夏秋冬。纪念他创刊十周年,
文章针对真空泵安全使用建言有关使用安全的注意事项,旨在对真空泵使用安全提高认识,仅做参考。
<正>一、背景在最近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或者国有企业改革分类推进是一个主要内容。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更需要强调国有资产的统一所有。针对这个问题,首
会议
  简要介绍了印染行业中的废水排放与环保,概述了毛用活性染料的研发,并对羊毛混纺纤维的纤维素用活性染料(棉用活性染料)的研发进行综述。
以射流振荡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微通道内液体流量的射流振荡式流量计.通过对微通道射流流量计结构模型的FLUENT数值仿真,研究流体流动过程的振荡特性及振荡原理,进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C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cV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