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近年来,成都市教育系统坚持“育人为本、开放创新、追求卓越、服务发展”的工作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率先在教育强市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刘处长,您好。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教名城,成都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刘科:教育肩负着向青少年播撒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任。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大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
第一,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大力培养学高身正的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骨干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培养,注重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通过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先进事迹,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
第二,发挥课程的主阵地作用。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我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优化调整各学段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教育重点,形成循序渐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统筹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按照“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的有机融合。
第三,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我们绘制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多个大主题,实现“学科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精准对接。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做好全市中小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优秀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前不久,成都市出台了《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全面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到2020年,培养一批国内知名的德育专家。请问,成都市教育系统将通过哪些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刘科: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做事的人。教师与时俱进的能力不强,凭经验办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特点要求教师尽快转变。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落实者,是家校沟通的纽带,是学生成长路的指路人,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非常必要,迫在眉睫。这次,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一是班级建设能力,强调班级的精细常规管理,抓实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二是指导个体发展的能力,强调全面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课程育人领导力,强调学科间的配合协调、德育课程资源挖掘、活动实践育人;四是家校共育协同能力,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增进家校沟通、家校合作;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强调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并跟进解决;六是网络媒介育人能力,强调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不断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准入与研培机制,推进十大项目任务:一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任职资格标准》,全面推进班主任准入制;二是探索中小学班主任职级管理制度和班主任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市、县、校三级班主任教研制度;四是建立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五是完善教科研工作网络体系;六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标准》,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七是推进市县校三级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校级常规培训、县级专题培训和市级骨干培训有机衔接的班主任培训体系;八是建设50所班主任发展基地校,为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提供研修基地与平台;九是建立和完善班主任月津贴制度,绩效工资分配要向班主任倾斜,并动态调整;十是评选“班主任带头人和特级班主任”,建立50个市、县级 “班主任(德育)名师工作室”。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班主任工作的标准,为班主任量身打造课程和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成都心育工作有哪些经验可以一同分享?
刘科:近年来,我们坚持“分层推进、典型引路”的区域推进策略,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课程建设和灾后心理重建为重点,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素质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发展态势。市教育局成立了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详细的评估办法审核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目前,成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已实现全覆盖,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成为了学生倾吐心声、寻求帮助、放松心灵的温馨港湾。
另外,成都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市初步建立了心理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目前,全市获得C级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的教师人数占到全体班主任人数的98%,全市中小学全部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市制定了《成都市自然灾害后师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形成了灾后心理教师培训的“心理教练培养模式”和“心理危机干预种子教师培养模式”,保障了灾后心理重建有序、科学、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未来五年,成都市教育局将重点实施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心理素养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心理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主要包括学校心理辅导室(中心)建设、中小学生十项心理素质技能培育计划、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信息化平台建设等21个推进项目,其中多项新举措达到“全国领先,西部一流”水平。
:刘处长,您好。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教名城,成都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刘科:教育肩负着向青少年播撒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任。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大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
第一,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大力培养学高身正的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骨干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培养,注重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通过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先进事迹,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
第二,发挥课程的主阵地作用。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我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优化调整各学段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教育重点,形成循序渐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统筹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按照“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的有机融合。
第三,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我们绘制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多个大主题,实现“学科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精准对接。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做好全市中小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优秀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前不久,成都市出台了《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全面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到2020年,培养一批国内知名的德育专家。请问,成都市教育系统将通过哪些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刘科: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做事的人。教师与时俱进的能力不强,凭经验办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特点要求教师尽快转变。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落实者,是家校沟通的纽带,是学生成长路的指路人,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非常必要,迫在眉睫。这次,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一是班级建设能力,强调班级的精细常规管理,抓实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二是指导个体发展的能力,强调全面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课程育人领导力,强调学科间的配合协调、德育课程资源挖掘、活动实践育人;四是家校共育协同能力,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增进家校沟通、家校合作;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强调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并跟进解决;六是网络媒介育人能力,强调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不断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准入与研培机制,推进十大项目任务:一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任职资格标准》,全面推进班主任准入制;二是探索中小学班主任职级管理制度和班主任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市、县、校三级班主任教研制度;四是建立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五是完善教科研工作网络体系;六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标准》,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七是推进市县校三级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校级常规培训、县级专题培训和市级骨干培训有机衔接的班主任培训体系;八是建设50所班主任发展基地校,为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提供研修基地与平台;九是建立和完善班主任月津贴制度,绩效工资分配要向班主任倾斜,并动态调整;十是评选“班主任带头人和特级班主任”,建立50个市、县级 “班主任(德育)名师工作室”。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班主任工作的标准,为班主任量身打造课程和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成都心育工作有哪些经验可以一同分享?
刘科:近年来,我们坚持“分层推进、典型引路”的区域推进策略,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课程建设和灾后心理重建为重点,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素质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发展态势。市教育局成立了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详细的评估办法审核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目前,成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已实现全覆盖,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成为了学生倾吐心声、寻求帮助、放松心灵的温馨港湾。
另外,成都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市初步建立了心理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目前,全市获得C级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的教师人数占到全体班主任人数的98%,全市中小学全部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市制定了《成都市自然灾害后师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形成了灾后心理教师培训的“心理教练培养模式”和“心理危机干预种子教师培养模式”,保障了灾后心理重建有序、科学、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未来五年,成都市教育局将重点实施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心理素养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心理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主要包括学校心理辅导室(中心)建设、中小学生十项心理素质技能培育计划、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信息化平台建设等21个推进项目,其中多项新举措达到“全国领先,西部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