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的策略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统的国学到现今的语文,文学始终有着缪斯般神圣而亲和的力量,正如诗歌适宜用左手写作才能充盈诗意一样,此文通过引证法和纵横比较的方法,从语文课堂课外延伸的意义及其基础、课堂延伸的方向和要求、课堂延伸的手段和方式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对于语文课堂的延伸和拓展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课外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7(C)-0000-00
  
  1 语文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的意义及其基础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把学习内容作必要延伸,寓于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变为学材,引导语文阅读和延伸,“授人以渔”,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在现今的环境下,一味地照本宣科已经起不到积极的语文教学意义了,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关教材的种种条条框框的规格式的分析语句,更需要的是一种能够从文本分析、文字解读的层面上延伸开去,接受更多的课外知识,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培养更健康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应该是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还应该是一种纵向开掘,要能够通过拓展,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炼学生思维的强度等等。
  
  2 语文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的方向和要求
  2.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课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之根、之“本”,是语文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聚焦点;而延伸和拓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仅仅是课堂教学之“末”,这“本”和“末”不能倒置。因此,语文课堂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应该是围绕课文的时空。
  2.2 以生为本,切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的同时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同时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操持有度,厚积薄发
  语文课堂上的课外延伸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充实自己的知识量和阅历,无论是在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还是对社会热点、时政动态的洞察力乃至对流行文化、网络及时尚消费的理解力和认同度都应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有一个向上的发展和更新。这样才能做好课外延伸。
  
  3 语文课堂教学课外延伸的手段和方式
  语文课堂上的课外延伸可以从文本内容、延伸时机、延伸形式等方面来谈。
  3.1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看,语文课堂的课外延伸包括同题材延伸、同体裁延伸、同主题延伸、同作家延伸等形式。
  (1)同题材延伸 这与不同文章采取同一母题而表现不同主题这点有相似之处,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和张洁的《我的第一本书》 取材类似,但在主题表现上却是大相径庭。由此延伸,可以让学生把握母题与主题的区别所在,同时对其他一些同题材作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同体裁延伸 这一点的延伸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同一体裁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甚至报告文学和科学小品文之类,同种体裁,不同的文章,大体多有不同的写法。比如同是诗歌,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歌、当代诗歌在写作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3)同主题延伸 类似的情节,在不同作者、读者(学生)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讲黄昏与中国人的日暮情思时,我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到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夕阳黄昏的意象传递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多了一层家园落日的温馨和人生迁世的感情。
  (4)同作家延伸。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只是《水浒传》中第三回部分,将花和鲁智深(鲁提辖)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报打不平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让学生去关心鲁智深后来的命运,激起学生探知的兴趣。
  3.2 从延伸时机上来说,主要有课前导入延伸,课堂展开延伸,课尾总结延伸。
  (1)课前导入延伸 是指进行详细的文本主题分析之前先进行一次课外与文本有关的课外延伸,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研究文本的兴趣。如在讲解《俗世奇人》一文时,可在课堂导入中播放“挑战群英会”绝活表演。
  (2)课堂展开延伸 主要指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在主要的知识点上进行停留,加以延伸,加深学生对此的认识,如在《春酒》一文中感受作者的思乡情结时,除了让学生理解文中表达乡情的句子外,還要联系琦君其他作品中类似的情结,比如《<烟愁>后记 》中“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从这些链接延伸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能激发学生去阅读琦君散文的兴趣,一举两得。
  (3)课尾总结延伸 是指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对文本主旨或写作特色、艺术手法上进行相应的延伸和摹仿再创作,多采取能力点训练的方式,如在《春酒》课堂尾声,“故乡情结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对我,一个普通的人而言,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当故乡和你渐行渐远,当它在你心中成为了遥远的回忆,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你也像老师那样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
  总之,语文是一种美的教育,作为语文教育者不仅要让学生有美的感受力,就必须在语文课堂作必要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能感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之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之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之美。还要有美的理解力,懂得松柏的坚强,梧桐的高雅,白杨的朴实,竹子的坚韧。更要有美的创造力,只有对美的追求与创造的导向,才能充分发挥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的价值,也才能反过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感受美和理解美。希望借助成功的语文课堂延伸,能给语文教学一种美妙的神韵。
  
  参考文献
  [1]胡丽娟.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引导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9)
  [2]张东河.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刍议,江西教育科研,2003(5)
  [3]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中学语文教学,2001(4)
  [4]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西安市学龄儿童年轻恒牙外伤的患病情况、分布特征及外伤原因,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及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九区四县在校
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对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问题的几点思考。
风呼啸过山冈,我立于危石,看这壮丽的高原。
美国瓦莱罗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 Corp.)宣布,同意以现金加股票共计6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竞争对手Premcor公司,交易完成后瓦莱罗能源公司将超过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康菲公司成为
课堂教学的创新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培
摘 要:学生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应该重视,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品味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笔者总结三点方法,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人文精神品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b)-0146-01    人文精神就是指符合人的发展、尊严,体现人的价值的道德与价值观念等因素。人文精神不
我是一颗流星划过春风沉醉的夜晚碰着你光秃秃的丫枝满心璀璨
近年来,减少FCC装置再生器.NOx排放的催化方法成为炼厂有吸引力的经济方案。这些方法基于在FCC床层内直接采用催化添加剂(助剂),它不会对FCC产品产率和其他的烟气排放物(主要是C
旋风器阻力系数是随旋风器结构参数变化的复杂函数,根据阻力系数与结构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切流反转式旋风器阻力系数
高三语文教学应以"务实基础,注重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梳理知识要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本文总结分析了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