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的故事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常常听爷爷奶奶讲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放牛娃王二小巧引敌人到埋伏圈,刘胡兰誓死不吐真言,还有邱少云宁引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每讲一个故事爷爷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你一定要懂得感恩,感谢伟大的党!”
  除此之外,关于我没经历过的、关于解放的旧故事,也都是从爷爷奶奶那里听来的。
  奶奶是我最亲的人,虽然她现在已经离我而去了,可我记得她短短的头发、慈祥的目光,以及和蔼的微笑。而爷爷总是一副庄严模样,让我有点儿害怕,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这样的爷爷奶奶,总爱给我讲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儿。虽然这些故事我听得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但现在我发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这些我都“听烦了的故事”。
  奶奶说:“解放前的国家特别落后,每個地方都很穷,百姓还总是受敌人欺负。战争时期,大家整天都得提心吊胆,就怕敌人来‘找事儿’,弄得大家整天紧张兮兮。”讲到这儿,奶奶总是要长叹一口气。
  而爷爷,则经常给我讲解放军。“敌人来欺负我们,我们总不能挨着吧?所以,解放军出面了。这些解放军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战场上坚强、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那真是国家的好儿女,国家的骄傲啊!”每提到这,爷爷的脸上会露出笑容,笑里,似乎却漾着一丝难过,我想:爷爷应该是在为那些牺牲的解放军叔叔感到惋惜吧。
  正是长辈们讲的动人故事,让我不知不觉把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当作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学习,想着总有一日要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祖国作贡献,更好地把解放精神传承下去。
  (指导教师 齐宏艳)
其他文献
小时候,外公总爱给我讲故事,或是就着夏天的螢火,或是伴着冬天的暖炉。但他讲的故事我常常听不明白,就比如我无法理解,人是如何能把树皮嚼烂并往肚子里咽的,也实在想象不到赤着双脚走过雪山草地究竟是怎样的景象。那时候,我常常想,外公大概曾经生活在另一个国度里,而他口中的“信仰”大概是生活的蜜糖吧?不然他干吗总说:“人,失去了信仰就不能好好活着了。”  虽说外公讲的有些故事晦涩难懂,但他偶尔也说起些浅显易懂
期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的革命诗篇《七律·长征》,它形象地写出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今天,在乌蒙山下金沙江畔仍然活跃这样一群人,他们熔铸红色基因,不怕困难,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这群人就是昭一中人。  昭通,滇东北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川贵搭界
期刊
血性的仪陇  紧紧地抓住邪恶的咽喉  旧世界倒在烈火之中  流出光明  奔跑的仪陇  肩上挑着中国革命的重担  一根扁担的精神  穿透历史  身軀,放出光芒  感恩的仪陇  慈祥的铜像慈祥的目光慈祥的笑容  安静下来的仪陇  梳理着记忆  释放出如诗如画的山水  一尊雕像  于地平线努力地举起仪陇  举起世界
期刊
微风徐徐的秋日,凄婉的斜阳拂过麦田,为滚滚麦浪镀上了一层温婉的光辉。每逢这时,约莫六七岁的孙儿便早早地站在大门口,看着根梅自远处从一个小黑点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最后逐渐清晰。  孙儿高声呼喊着:“奶奶,奶奶!”  孙儿扑向根梅的怀抱,根梅牵着孙儿,开始娓娓道来过往的岁月,一切都如数家珍。  根梅总是喜欢讲从前, 从前也总是令人眼泪汪汪。那些听了无数遍的故事啊,直到现在也总是听不够。  故事从哪
期刊
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简介  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学校,1988年建校,历经抚松四中、长白山第三高级中学普教阶段。从2012年成立为长白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起,正式进入职教时期,到2015年与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合署办公,挂“长白山职业教育中心”校牌。学校地处长白山管委会池西区,是管委会办学中的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占地面积21665平方米,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面积8030.20平方米。  一、活动背
期刊
我站在东门桥,仔细观察着这增城第一桥。整座东门桥采用仿古式建筑,整个建筑风格呈现出大气磅礴。桥上正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迈着矫健的步伐,奔向自己的目的地;桥下江水清澈,偶尔还能看见几尾小鱼欢快地跃出江面。  迎着凉爽的江风,我想起了对这个桥有着重要意义的人。我在想,当年的他该是怀着多大的赤诚,投入到了解放增城的战争中?  2021年正是建党100周年,为了调研党的红色文化,我们组成小分队,
期刊
奶奶出生那一年,日军打响了侵华的第一枪,东北三省也沦陷了。战争的硝烟让奶奶童年颠沛流离,一路逃命到了陕西,也算是福大命大,迄今还是个非常有精神的小老太太。  据说奶奶家小时候很有钱,可在我眼里,奶奶却是个实打实抠搜的老太太。  譬如,当奶奶骂爷爷的时候,从我对奶奶的提问就能看到奶奶有多抠搜。  “奶,你总是骂我爷,你干啥还要嫁给他啊?”  小老太太鼻子里哼一口气,眼神无比的嫌弃。  “要不是当年逃
期刊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在风和日丽的暮春,臭风却时常令人畏避。本应鸟语花香的春夏之交,怎么会这么臭呢?  三岁那年,父母都在外工作,我被交给奶奶照料。奶奶只上过几年学,是典型的农村半文盲老太太。往常都是这样:我随着奶奶为家里“操劳”,其实我是“定时炸弹”。每天到下午4点左右,该做晚饭了,奶奶便带我去她的“小菜园”玩耍——我家旁边的一条臭水沟。人们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都归它“消化”,清风拂来,“
期刊
在我们的记忆中,铁路就是高铁动车,代表着速度,但在以前,铁路是很慢的。说到这,让我自豪的是,我家里也有这么一位参与国家建设的老人——我的外公。  他是一名铁道兵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  几年前的夏天,家里的一群小孩儿围着他听他讲以前的故事。早期外公只是想给家里多带来一些经济收入,因為当兵每个月可以有油粮票,又因为在私塾读过些书,懂一些知识,他被调入铁道部,开启了他大半个中国的铁路建设故事。  外公
期刊
时维盛世,序属华诞;美哉“东中”,学府巍峨。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东棘坨镇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因地制宜地筹办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特色活动:主题征文、主题书法展、“我家党员讲故事”主题采访、党领导下家乡新变化的大讨论等。孩子们用作品诠释对生活的热爱,用手中的笔墨为火热的生活添彩,讴歌了“新时代”,在平凡的校园里,开出绚烂的“文艺之花”。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