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逊发:有限天地间追寻无限音乐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b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友齐聚沪上追忆俞逊发
  
  1月21日是笛子大师俞逊发离开我们三周年的纪念日。他的笛子音乐文化不仅为新中国竹笛音乐发展史填补了若干空白,同时也为我国传统音乐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俞逊发是建国以来南派笛子演奏风格的继承者,也是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奏家的带头人,他是第一位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并将二者融为一身的演奏家;第一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的笛子演奏家;第一位发明“口笛”,并将“口笛”音乐艺术搬上艺术舞台的演奏家;第一位开办“笛文化研究所”的音乐理论家;第一位与世界各国笛子演奏家举办“即兴演奏音乐会”的中国笛子演奏家;第一位使笛子曲在国内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比赛中获一等奖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秋湖月夜》是国内唯一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笛子创作曲目。同时,他也是迄今开发笛子演奏技术最多的音乐家。
  


  
  钟爱民族风
  
  俞逊发12岁加入上海“红孩子业余艺术团”。次年,我国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慧眼识才,将其收于门下。1960年,上海民族乐团招收随团学员。为了梦想,更为了缓解家中窘迫的生活境况,14岁的俞逊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艺术之路。
  16岁时,俞逊发笛艺已初露峥嵘。1962年第三届“上海音乐之春”音乐会上,他完美的演绎了笛曲《欢乐歌》和《报喜》,获得了该届音乐会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1975年,中国艺术团成立之初,俞逊发凭借其高超的演奏技术,南北兼容的演奏风格,征服了所有评委,成为了中国艺术团的一名演奏员。同年,与当时全国选拔出来的各专业的佼佼者一道,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型专业电影歌舞片——《百花争艳》的拍摄。片中,俞逊发高质量地完成了独奏和伴奏的任务。通过他在片中演奏的《歌儿献给解放军》《扬鞭催马运粮忙》和口笛曲《苗岭的早晨》,全国音乐界及音乐爱好者认识了俞逊发。
  1984年1月16日,俞逊发在北京民族宫举行了“俞逊发笛子独奏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公开的、以演奏笛子音乐为目的的独奏音乐会。俞逊发不仅将《三五七》《喜相逢》等南北方特色乐曲一并搬上了舞台,笛曲《秋湖月夜》《汇流》等一批新作品的展示,诠释了他对当时笛子音乐发展的前瞻性。同时,音乐会还掀起了人们对笛子音乐艺术的思考。
  俞逊发曾说:“艺术必须以民族魂为根基,才不容易被异化”。为此,他常深入到民间,学习昆曲、婺剧、绍剧、河南梆子、京剧、囊玛、花儿、信天游、二人台等各种戏曲和民歌,了解乡土文化,使他的音乐始终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味。同时,俞逊发不时汲取西方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他演奏的朱践耳的《第四交响乐》,于1990年秋荣获第十六届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作品”大赛奖,这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荣获该项大奖。俞逊发将竹笛极富民族特色的韵味发挥的淋漓尽致,且与西洋弦乐器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副大千世界丰富与深奥的画面,使整部作品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民族性和国际性。
  
  大胆求创新
  
  在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京剧团和中国艺术团等艺术团体的工作经历,以及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在该校的任教,是俞逊发的演奏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经验得到进一步丰富,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厚的重要阶段,为后期挖掘、开拓笛子的演奏技巧及笛子乐曲的创作做了有益的铺垫。
  


  开拓思维,大胆创新,是俞逊发笛子音乐艺术成就的重要思想理念。在他对笛子的演奏技巧不断地求新求变中,先后发明了指揉音、腹震揉音、连续滑揉音、叩笛音、弹吐音、吐倚音、指跳音、哨笛音、指打音、指孔泛音、混震音、唇击音、舌击音、舌冲音、气击音、虚幻音、泛音颤音17种新方法。他是至今发明笛子演奏技术最多的演奏家和作曲家。这些技巧均一一应用在他的乐曲创作之中。其中耳目一新的哨笛音和指打音技巧就是在创作《琅琊神韵》期间,为避免打扰寺内僧侣而偶然发明的。舌击音和舌冲音是在演奏朱践耳的《第四交响曲》中产生的,使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中对正确把握和诠释作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俞逊发的发明,不仅给笛子注入了新活力,更进一步挖掘了笛子的艺术表现力,为笛子乐曲的创作拓宽了思路,为笛子乐曲的创作表现深度打下了基础。
  说到发明创造,俞逊发先生除了推陈出新了十七种演奏技巧之外,“口笛” 的发明,更为我国民族器乐史涂抹了浓重的一笔。
  “口笛”的诞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作为一名视笛如命的演奏家,俞逊发早已希望竹笛能向西方的某些管乐器一样,通过改造,既拓宽其艺术表现力,又不失其传统的特点和韵味。1968年秋,在一次使用平日自己常用的“废竹管”练习嘴劲时,俞逊发偶然发现,可在废竹管上吹奏出音阶,他即刻意识到,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究,“口笛”诞生了。1973年5月1日,俞逊发在上海卢湾区体育馆首次演奏了“口笛”。他以一首罗马尼亚乐曲《云雀》征服了所有观众。1974年,他又配合作曲家白成仁,专为“口笛”创作了一首名为《苗岭的早晨》的独奏曲,且立刻响誉全国,流传至今。为进一步完善“口笛”,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俞逊发与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王益亮师傅一道,又成功研制开发了五孔“口笛”,大大提高了“口笛”的艺术表现力。
  “口笛”不仅蜚声国内,且震动了国际乐坛。在法国,一位记者听后惊叹道:“简直像‘魔鬼’一样能变,使人着了魔!”德国的报刊称口笛为“神奇”。一位音乐家曾在评论文章中写到:“只有三英寸长的口笛,能奏出如此奇妙的音乐,令人惊讶”!
  
  诗歌引创作
  
  俞逊发笛子音乐表现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对古典文学,特别是宋词学习和研究的心得。以至触景生情,有感而发。1978年,笛子大师赵松庭送给俞逊发一支由他本人研发的大G调低音笛,这对于急于想表现笛子音乐中更深层次的诗情画意作品的俞逊发来说可谓雪中送炭。1980年秋,俞逊发在苏州体验生活时,寒山寺的钟声震憾了他,古代园林的建筑美征服了他,南宋词人张孝祥《过洞庭》的意境陶醉了他,《秋湖月夜》就这样诞生了。其次是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抒发。在古典文学中对大自然美好山河的描述是俞逊发特别追求的美学思想内容。被称为“音乐的诗、有声的画”。诗歌、自然、宗教、生活是指导俞逊发音乐创作的理论基础。另外,俞逊发对传统音乐的改编、加工和演奏艺术的新突破,是力求使我国民族音乐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表现。如经他改编、加工和亲自演奏的《三五七》《中花六板》《玉芙蓉》《姑苏行》《梅花三弄》等是使这些传统乐曲上升到新的艺术层次的体现。
  


  在俞逊发笛子音乐中,独奏为基本形式,只有个别作品为其它形式,如《喜讯传来乐开怀》为二重奏。在笛子独奏曲中,伴奏常为小型民族乐队,保持了传统音乐笛子曲的伴奏风格。而用声乐伴唱的《琅琊神韵》不仅填补了笛子曲伴奏形式的空白,也为民族器乐独奏的伴奏输入了新的血夜。
  俞逊发笛子音乐的创作,有继承传统风格的作品;有改编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有紧跟时代背景的作品;更有揭示人生感悟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中,在展示了俞逊发演奏技术的同时,更体现了其艺术境界的不断提升。他的演奏技艺和作品是后生们效仿、揣摩的典范。
  
  笛声助沟通
  
  为将竹笛艺术推向世界,让世界通过我们的民族音乐了解中国,俞逊发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4年以来,他先后出访了30多个国家,对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借鉴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加拿大访问期间,俞逊发专门演奏了被称为是加拿大第二国歌的《牧羊人》。他深厚的演奏功底,以及对该乐曲成熟的理解和恰当的演奏,征服了所有观众。为感谢中国演奏家带来的美妙天籁之音,当地政府专为俞逊发雕铸了头像,并将其永久伫立在加拿大的国土之上。
  1993年,俞逊发出访德国,他的演奏使德国的艺术家们为之震惊。为流下美妙的笛声,俞逊发专门被邀请到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录音棚里。邀请者希望这位来自中国的演奏家,能够即兴演奏一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曲。俞逊发缓缓度步窗前,沉思良久。窗外,正夜色蒙蒙,鹅毛大雪纷扬而至。仰望苍穹,幽深静穆。望着这一亘古不变的生命奇观,他仿佛觉得,自己有限的生命已逐渐融入到这永恒的天体生命之中了。此时,他已物我两忘,神思已飞越时空隧道,寻觅最初人类生命领地上跳动的歌谣,用心灵的音乐语汇与之对语。他缓缓举起竹笛,一首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生命礼赞笛曲,悠悠回荡在异国的夜空。1994年,这首被命名为《太极》的乐曲获得了德国金唱片奖。
  行云流水,天地太极,一直是俞逊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学无止境又是能使俞逊发不断进步的治学品质。俞逊发常说:“世界上的事学会并不难,但学好就难了,要学深就更难了。虽然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行云流水,天地太极’,其实艺术是无止境的。只要人类还存在,只要人类还有思想,那么想像的翅膀,艺术的天地永远是无限的”。■
其他文献
                                     
期刊
“连续10年了。能给读者讲讲这10年中,每年您指挥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最难忘的故事吗?”  “我的故事?那得让我好好想想……”坐在我对面的彭家鹏一改平素的潇洒直率,一下子腼腆起来,脸上写满了歉意。  心中多少有些窃喜——这是我第一次真正“问住”这位健谈的指挥家。以往的采访中,他打开的话匣子往往有些收不住,而且做出的回答常常都会出乎意料的精准、完善。心中又多少有些讶异——讲自己的故事有这么难吗?  
期刊
谭盾,中国80年代初“新潮音乐”发端无法绕过的名字。1983年,他以《风雅颂》赢得德国德累斯顿Weber国际作曲大奖,那是1949年以后,中国作曲家首次在国际比赛上获奖。20余年后,“新潮”之风渐劲,普通人对其感觉也从陌生疏远、惊诧排斥,到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大众音乐审美产生了渐变,理解、宽容、接纳,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那一群“新潮”先锋斗士,至今还在引领风向,勇敢的心,不可磨灭。      “当时较
期刊
书林碟海    弹指之间  作者: 潘尚文 编著  出版社: 吉林出版社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多年的吉他弹奏经历,列举了许多流行歌曲的吉他弹奏方法,60篇循序渐进的单元内容与近500页的技巧练习,在选曲上,除了大家较熟悉的国语流行歌曲外,又加上一些经典的西洋歌曲,配合技巧的解说做适度的编排。    黄源澧与音乐家摇篮  作者:黄远渝编著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父亲是一位极其低调的人,若不
期刊
心 语    古有“诗庄词媚”的说法。这个“媚”字尽管含义多重(主义空灵的意境),却也道出了歌词要“美”的文体特质。  也许有人会说,歌词的文体特质应当为“俗”,怎么变成了“美”呢?是的,歌词的文体特质是俗而非美,但这只是表层上的理解,从内核上看,歌词的文体特质是“美”而非“俗”。因为所有的艺术创作(作品)都在审美而非审俗。歌词作为普泛艺术,更要求创作主体在俗中审美,而非把审美变成审俗。  当下词
期刊
从未想到过,作为一个笛乐圈外人,自己有一天会和俞先生的笛乐场域如此接近,而就在1月10日14:30正式开演“远方的思念”的若干小时中,笔者在花团锦簇、墨香存留的上音学术厅音乐会现场不断地聆听、感受、观摩,深深感动于俞先生的笛乐及其人文意义。  窗外寒冬里的腊梅吐露着浓烈的芬芳,应和着窗内火热心肠的人们,来自全国、世界的脚步和颗颗热爱笛乐艺术、尊敬笛乐大师的心灵,遍及着老、中、青、少四代人。台上与台
期刊
对 话    作为黄埔海关的一名行业员工,陈凌宙的工作很难与音乐搭边。但作为一名业余的歌曲创作者,这份工作又给了陈凌宙太多的灵感。不久前,陈凌宙的作品《飞翔吧,友谊之鸟》在感动奥运精彩瞬间——2008奥运原创歌曲、歌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进京领奖的陈凌宙谈起自己的创作之路,感慨颇多。    陈凌宙生长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从小喜欢音乐既是遗传也因耳濡目染。“那时家里定期会举办家庭音乐会,二姐演奏秦琴
期刊
时光飞逝、光阴似箭,一代笛艺大师俞逊发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每当笛友们聚在一起吹笛赏乐时,“俞逊发”这个名字总是大家谈论的焦点。大家追忆他那出神入化的技艺;欣赏他那勇于探索创新、对笛乐孜孜不倦的精神;敬重他那真诚坦荡、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大家用笛声寄托思念,让美妙的笛音飘向远方。  1月10日,由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办,上海中华笛文化研究所、江南笛文化研究院、笛友之家
期刊
读《文汇报》12月10日第9版的《交响乐委约创作陷入试验田困境》一文,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在我看来,无论从资金的投入力度、管理的规范程度等方面而言,中国健康、规范的委约创作制度还没有真正开始。但是,传媒已经开始对少数被委约方及其委约作品发出“疲于应付灵感少”、“玩弄技术难动人”的批评之声。  仅就我个人近十年的观察而言,中国目前的“委约创作”主要有这么几条路径:其一、东部沿海特别是京、沪、穗三
期刊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们首先要发现自身之美,懂得欣赏自己所创造的美;要包容和欣赏别人所创造的美;然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融合,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费孝通老先生这16字箴言,在我看来正是对这些年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完美阐释。    各美其美    维也纳,似乎每一丝空气里都弥漫着奥匈帝国的音符浪漫;似乎每一个奥地利人血液里都汩汩地流淌着巴洛克时代的旋律华彩。他们有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