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这么多智能终端设备、层出不穷的应用、个性化的体验效果,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才能够使众多的功能和体验效果变为现实。没有计算作为基础,今天我们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所体验到的效果是不可能实现的。计算是原动力。”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说。
在芯片领域,英特尔依然一览众山小。只要PC依然重要,罗伯特·诺伊斯所创建的这家公司就不会有太大的忧虑。然而,芯片领域的霸主也有无奈,它的无奈在于对手不在半导体领域,或者说威胁是来自剩余的所有。
英特尔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抑制了传统PC的市场需求。PC市场缺乏想象的增长空间是英特尔增长乏力的关键因素,这种境况下,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稳坐上游的英特尔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
4月23日,英特尔特地以“计算力,源动力”为名,举办了一场年度发布会。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面对在场的所有媒体时,把“计算”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2013年,英特尔中国将“兴产业、新城市、新体验”确定为三大工作方向,秉承“围绕国策共同发展、围绕产业共同创新、围绕百姓的智能生活提供最新、最好的体验”的英特尔中国战略。而“信心”,是这场发布会现场每一个英特尔高管最多提及的词汇。
但是,未来可期的业绩并不是只有信心就足够。从Personal Computer转向Personal Computing,“计算”能否让英特尔华丽转身?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等待结果出现的那一刻,但也许,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可以揭示未来。
“可恶”的苹果
早在1981年IBM推出业界第一台个人电脑时,微软和英特尔就开始合作了,当时的PC使用的还是微软的DO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x86芯片。自此以后,Wintel组合便成了PC市场前进的主要驱动力,每当英特尔提供一款升级换代的、性能更强劲的CPU时,微软总是能拿出一个需要更多性能才能跑得动的操作系统。
那时的Wintel是业界神圣不可侵犯的王者。瞧瞧Wintel的那些大牌合作伙伴,惠普、联想、戴尔,抑或宏碁,不论长着怎么样的一张“外皮”,它们生产的PC都是跳动着英特尔的心、跑着微软的魂。尽管有人说这是垄断,但现实是,消费者和开发者只认可Wintel组合的PC。
但是,这个Wintel本来高枕无忧的市场,却让一个被人咬过一口的苹果给搅乱了。2008年,苹果推出了3G版iPhone,而此后推出的iPad更是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移动互联时代。一年后的2009年9月,这家本已被微软彻底击败的公司,股票市值竟飙升至3816亿美元,超过了英特尔和微软的市值之和。
2010年,PC开始受到严重威胁。当年,全球PC出货量为3.75亿台,几乎所有的电脑都是采用IA架构处理器,而Windows则是主流的操作系统。但这一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3.2亿部,平板电脑的出货量接近1800万台。这些数字只说明一个问题,对最终用户而言,最重要的数字设备不再只有PC,而是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有了Wintel之外的更多选择。
实际上,从2004年以后,PC产品的利润率就在逐年降低,消费者更加关心产品设计、外观等个性化元素。而那个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的苹果,就像一颗禁果,诱惑着太多的用户想去尝一尝那美妙的滋味。
三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曾经只是崭露头角的移动平台变成了一只下山的猛虎。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近日发布的《全球平板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统计报告显示,2013第一季度全球平板出货量共计4060万台,创历史新高。
回到苹果刚刚成为“搅局者”的那一年。与传统PC不同的是,市面上流行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所采用的芯片都来自于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RM公司。这主要取决于平板电脑的特性:对内存的要求相对较低,反倒是在耗能方面更为在意,而ARM结构在续航和散热方面的优势,正是当时的英特尔芯片无法比拟的。而大部分平板电脑搭载的是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那些流行的硬件与软件突然变得与英特尔没有多大关系了。
趋利,永远是商业的法则。英特尔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在移动芯片市场上能有所作为。
弯道狂奔
作为一家曾经在浪潮之巅的大公司,英特尔不可能不对未来的趋势有所觉察。其实,英特尔曾经也有过用于手机和移动设备的芯片部门,但由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6年被卖给了Marvel。
那些悄无声息发生在新兴市场的冲击,对大企业来说往往是最可怕的。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业界巨头的逐步衰退便是活生生的案例。幸运的是,英特尔对这样的危机已有察觉。
2010年2月,苹果iPad发布后不到一个月,英特尔就宣布“正在积极向平板电脑市场进军”,平板电脑将使用英特尔的低能耗处理器,包括专为手机设计的代号为 Moorestown的凌动(Atom)处理器芯片。
然而,那款与LG合作、搭载了Moorestown的凌动(Atom)芯片的智能手机,只是在当年的CES展上吸引了不少眼球,并没有正式上市。
回顾2010年,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风生水起,可英特尔彼时才推出第一代x86手机芯片。并且,由于x86处理器的能耗颇大,不仅不被业界看好,也成为ARM阵营在宣传中经常用来攻击x86的关键点。
PC阵营支柱的英特尔不得不为其在移动领域的迟缓买单。尽管英特尔2010年专门成立了上网本及平板电脑新事业部,并以14亿美元并购了半导体厂商英飞凌公司的无线业务,但远水解不了近渴。2010年全球售出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95%以上采用的是ARM架构,而采用以英特尔和AMD为代表的x86架构的移动设备,几乎为零。一直没能得到解决的高能耗问题,成为英特尔芯片的致命伤。 商业丛林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直到2011年9月13日,Wintel变得不再亲密无间。当微软CEO斯蒂夫·鲍尔默手持一部并非Intel芯片的平板电脑,将最新的Windows 8展示给公众时,英特尔第五任CEO保罗·欧德宁,也在同一天微笑着将手伸向谷歌Android主管安迪·鲁宾。英特尔宣布与谷歌结盟,推出基于x86架构的Medfield手机芯片平台。
同年12月,英特尔宣布合并移动通信、上网本和平板、移动无线、超移动四大部门,组成新的移动通信集团,并推出了第一款原型产品,即采用Medfield芯片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参考设计”。 英特尔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终于开始发力智能手机和平板,追赶竞争对手了。
在2012年的CES展上,欧德宁高调宣布,推出基于x86架构的32纳米的凌动(Atom)芯片,代号为Medfield的低能耗芯片专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打造,功耗问题得以破局。为此,英特尔还拉来了联想助阵:待机14天、3G通话8小时、音乐播放45小时,联想在当年的CES现场展示的K800智能手机正是搭载了凌动处理器。
此后,英特尔明显加快了在移动芯片领域的脚步。2012年,英特尔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10款智能手机,包括7款基于灵动平台的产品和3款高性价比手机;进入2013年,英特尔进一步扩大了移动处理器芯片阵营,在MWC展会上,英特尔发布了最新的凌动处理器平台Clover Trail ;而根据英特尔公布的移动处理器产品计划,今年底其移动处理器将进化至22nm制程技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今年的IDF上,英特尔展示了一系列即将发布的新品和研发之中的新技术,但在谈及2013年全年在手机业务上的目标时,杨叙表示:“2012年英特尔证明了计算机的芯片能够做到小尺寸的手机里面去;今年英特尔主要展示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体验效果,证明英特尔芯片在手机上的体现效果,仍然不会追求几百万的销量。” 今年,英特尔的目标非常明确——不断赢得更多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推出更多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智能手机产品。
巨头的使命
市场研究公司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的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曾经表示:“如果你看一看2012年3.5亿台的销量,那么你会发现PC市场并非一潭死水,PC行业可能是减缓了,但绝没有走向死亡。”
就像硬币总有两面,如果换一个角度,减缓增长的PC市场也意味着相对成熟稳定。记者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采访时,他就直言不讳地表示:“移动设备取代PC目前看还是个伪命题。在家处理图片或者视频编辑的时候,我需要更高的性能,所以PC的需求永远在;出差的时候,我更需要一台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二合一的便携设备;在沙发上,我只想浏览网页或者简单的游戏,一台Pad就足够了;上班路上,我更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打发时间。其实,人们在乎是在不同的场景里,我需要什么尺寸的设备。”
的确,从功能和应用模式上来看,PC还是属于必需品,用户对PC依然有着最基本的需求。然而,这个产业界法则的重心是硬件提升性能、软件消耗性能。在不断的反复中,让消费者掏出更多的银子,让企业组织获取更多的收入。只不过,过去消费者只有Wintel一个选择,今天的选择多了一点罢了。
从英特尔最近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2013年中,这家公司计划投资130亿美元用于研发,年增幅高达28%。虽然资金将被用来弥补英特尔在移动领域中的缺口,但英特尔不可能把那130亿美元都放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领域,对于他们来说,被定义为“下一代主流移动PC新标准”的超级本依然是主业。
时间回到2011年6月,英特尔首次提出超极本的新概念,2011年底第一批13款超极本面市,随超极本形态和性能一起不断突破的是,工业设计对产业链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从Wintel时代开始,英特尔就深深地明白,培植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才能在自己专注的领域获得更多利润的道理。因此,英特尔携手宜安科技打造更为轻薄且更加坚固耐用的超极本外壳;与京东方合作研发显示屏背光模组,提供一体化的轻薄背光解决方案;联手台湾辉能科技创新超轻薄高效能固态电池,提供更多形态的电池设计方案,进而为超极本内部架构、散热通道以及外部变形形态等诸多领域的设计提供更多自由。对此,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表示:“我们与业界的合作中,会对不同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我们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支持包括培训、技术的传授,还包括解决方案实施过程当中的直接的支持。”
2013年,当变形、触摸成为超极本标配之后,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感知元素成为英特尔在PC市场的下一个重要筹码——英特尔在今年的IDF上发布了感知计算软件开发套件2013,并宣布设立奖金总额100万美元的“英特尔感知计算挑战赛”。
纷繁的数字设备越来越多,品类的界定也开始模糊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计算、设备的个性化需求,一种体验对多个设备的“一对多”时代来临了。
消费者最终会为什么买单?答案只有两个字——体验。外观的体验、性能的体验,以及在不同终端间的一致性体验。“只有对最终用户市场有所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凌琦补充道,“今后,芯片的方向是SoC(System on a Chip ),它会集成更多的性能、功能在上面。从最终用户、行业合作的角度来说,英特尔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最终用户市场的理解加多了、支持加大多了,最终这些东西会直接反映在英特尔的产品上,包括处理器,最终会在软件、网络或存储设备等产品和解决方案上有所体现。”
观点:非PC需求已成微处理器市场成长主力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 2013年发布的报告,今年的微处理器整体销售额将达到653亿美元,高于2012年的582亿美元。手机处理器将占26%,平板电脑占5%,PC、服务器和嵌入式处理器占69%。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微处理器今年的销售额分别有望增长28%和50%,今后几年还将实现更多增长。 IC Insights认为,微处理器市场在2013至2016年间将维持强劲表现,动力来自恢复温和成长的标准型PC用x86处理器,以及市场对平板装置、智能手机应用对微处理器持续攀高的需求。该机构估计,全球移动终端、PC、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使用的微处理器出货量,将从2012年的20.1亿片增长到2013年的21.8亿片。平板装置用处理器销售额在2013年可望再出现50%的成长率,达到近34亿美元。
IC Insights高级分析师罗布·林拜克(Rob Lineback)表示,这一增长将得益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提升。
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销售额在2012年为133亿美元,成长率41%,估计2013年增幅可达28%,达到170亿美元销售额。至于标准型PC、服务器以及其他各种嵌入式处理器市场,预期在2012年出现衰退5%、达到426亿美元销售额规模后,2013年可成长5%、达到449亿美元的销售额。
IC Insights预测,标准型PC、服务器、嵌入式微处理器销售额,将在2013年占据整体微处理器市场营收的69%,同时期平板装置处理器占据整体市场营收5%,手机应用处理器占据整体市场营收26%。较2012年,平板装置与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增长80%与55%。
而ICInsights估计在2012至2017年间,平板装置处理器市场复合年成长率(CAGR)为22%,同时期手机应用处理器的CAGR为24%。至于PC、服务器与嵌入式处理器市场,2012年至2017年间的CAGR估计为7%。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芯片今后还将整合图形处理器等更多零部件,从而变得更加复杂,这也将推升今后几年的芯片价格。但林拜克称,这可能不会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设备的售价造成影响,因为这类产品也将因此降低零部件采购量。
林拜克也表示,今后将很难区分ARM和x86移动处理器的出货量。随着变形本等产品的诞生,平板电脑和PC正在日渐融合,导致产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因此很难预测今后几年的微处理器市场格局。
由于对嵌入式处理系统更高水平精度的要求,和互联网连接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对于32位微处理器的需求也将超过2013年总集成电路市场的增长。在医疗、卫生系统中嵌入式的应用和智能卡有助于促进32位微处理器市场需求。在汽车行业中,智能汽车系统中的司机信息系统管理和半自治的驾驶特性的实现,也促进了32位微处理器市场需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复杂的32位微处理器预计将占汽车处理器超过25%的比例。
在芯片领域,英特尔依然一览众山小。只要PC依然重要,罗伯特·诺伊斯所创建的这家公司就不会有太大的忧虑。然而,芯片领域的霸主也有无奈,它的无奈在于对手不在半导体领域,或者说威胁是来自剩余的所有。
英特尔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抑制了传统PC的市场需求。PC市场缺乏想象的增长空间是英特尔增长乏力的关键因素,这种境况下,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稳坐上游的英特尔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
4月23日,英特尔特地以“计算力,源动力”为名,举办了一场年度发布会。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面对在场的所有媒体时,把“计算”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2013年,英特尔中国将“兴产业、新城市、新体验”确定为三大工作方向,秉承“围绕国策共同发展、围绕产业共同创新、围绕百姓的智能生活提供最新、最好的体验”的英特尔中国战略。而“信心”,是这场发布会现场每一个英特尔高管最多提及的词汇。
但是,未来可期的业绩并不是只有信心就足够。从Personal Computer转向Personal Computing,“计算”能否让英特尔华丽转身?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等待结果出现的那一刻,但也许,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可以揭示未来。
“可恶”的苹果
早在1981年IBM推出业界第一台个人电脑时,微软和英特尔就开始合作了,当时的PC使用的还是微软的DO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x86芯片。自此以后,Wintel组合便成了PC市场前进的主要驱动力,每当英特尔提供一款升级换代的、性能更强劲的CPU时,微软总是能拿出一个需要更多性能才能跑得动的操作系统。
那时的Wintel是业界神圣不可侵犯的王者。瞧瞧Wintel的那些大牌合作伙伴,惠普、联想、戴尔,抑或宏碁,不论长着怎么样的一张“外皮”,它们生产的PC都是跳动着英特尔的心、跑着微软的魂。尽管有人说这是垄断,但现实是,消费者和开发者只认可Wintel组合的PC。
但是,这个Wintel本来高枕无忧的市场,却让一个被人咬过一口的苹果给搅乱了。2008年,苹果推出了3G版iPhone,而此后推出的iPad更是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移动互联时代。一年后的2009年9月,这家本已被微软彻底击败的公司,股票市值竟飙升至3816亿美元,超过了英特尔和微软的市值之和。
2010年,PC开始受到严重威胁。当年,全球PC出货量为3.75亿台,几乎所有的电脑都是采用IA架构处理器,而Windows则是主流的操作系统。但这一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3.2亿部,平板电脑的出货量接近1800万台。这些数字只说明一个问题,对最终用户而言,最重要的数字设备不再只有PC,而是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有了Wintel之外的更多选择。
实际上,从2004年以后,PC产品的利润率就在逐年降低,消费者更加关心产品设计、外观等个性化元素。而那个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的苹果,就像一颗禁果,诱惑着太多的用户想去尝一尝那美妙的滋味。
三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曾经只是崭露头角的移动平台变成了一只下山的猛虎。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近日发布的《全球平板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统计报告显示,2013第一季度全球平板出货量共计4060万台,创历史新高。
回到苹果刚刚成为“搅局者”的那一年。与传统PC不同的是,市面上流行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所采用的芯片都来自于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RM公司。这主要取决于平板电脑的特性:对内存的要求相对较低,反倒是在耗能方面更为在意,而ARM结构在续航和散热方面的优势,正是当时的英特尔芯片无法比拟的。而大部分平板电脑搭载的是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那些流行的硬件与软件突然变得与英特尔没有多大关系了。
趋利,永远是商业的法则。英特尔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在移动芯片市场上能有所作为。
弯道狂奔
作为一家曾经在浪潮之巅的大公司,英特尔不可能不对未来的趋势有所觉察。其实,英特尔曾经也有过用于手机和移动设备的芯片部门,但由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6年被卖给了Marvel。
那些悄无声息发生在新兴市场的冲击,对大企业来说往往是最可怕的。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业界巨头的逐步衰退便是活生生的案例。幸运的是,英特尔对这样的危机已有察觉。
2010年2月,苹果iPad发布后不到一个月,英特尔就宣布“正在积极向平板电脑市场进军”,平板电脑将使用英特尔的低能耗处理器,包括专为手机设计的代号为 Moorestown的凌动(Atom)处理器芯片。
然而,那款与LG合作、搭载了Moorestown的凌动(Atom)芯片的智能手机,只是在当年的CES展上吸引了不少眼球,并没有正式上市。
回顾2010年,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风生水起,可英特尔彼时才推出第一代x86手机芯片。并且,由于x86处理器的能耗颇大,不仅不被业界看好,也成为ARM阵营在宣传中经常用来攻击x86的关键点。
PC阵营支柱的英特尔不得不为其在移动领域的迟缓买单。尽管英特尔2010年专门成立了上网本及平板电脑新事业部,并以14亿美元并购了半导体厂商英飞凌公司的无线业务,但远水解不了近渴。2010年全球售出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95%以上采用的是ARM架构,而采用以英特尔和AMD为代表的x86架构的移动设备,几乎为零。一直没能得到解决的高能耗问题,成为英特尔芯片的致命伤。 商业丛林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直到2011年9月13日,Wintel变得不再亲密无间。当微软CEO斯蒂夫·鲍尔默手持一部并非Intel芯片的平板电脑,将最新的Windows 8展示给公众时,英特尔第五任CEO保罗·欧德宁,也在同一天微笑着将手伸向谷歌Android主管安迪·鲁宾。英特尔宣布与谷歌结盟,推出基于x86架构的Medfield手机芯片平台。
同年12月,英特尔宣布合并移动通信、上网本和平板、移动无线、超移动四大部门,组成新的移动通信集团,并推出了第一款原型产品,即采用Medfield芯片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参考设计”。 英特尔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终于开始发力智能手机和平板,追赶竞争对手了。
在2012年的CES展上,欧德宁高调宣布,推出基于x86架构的32纳米的凌动(Atom)芯片,代号为Medfield的低能耗芯片专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打造,功耗问题得以破局。为此,英特尔还拉来了联想助阵:待机14天、3G通话8小时、音乐播放45小时,联想在当年的CES现场展示的K800智能手机正是搭载了凌动处理器。
此后,英特尔明显加快了在移动芯片领域的脚步。2012年,英特尔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10款智能手机,包括7款基于灵动平台的产品和3款高性价比手机;进入2013年,英特尔进一步扩大了移动处理器芯片阵营,在MWC展会上,英特尔发布了最新的凌动处理器平台Clover Trail ;而根据英特尔公布的移动处理器产品计划,今年底其移动处理器将进化至22nm制程技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今年的IDF上,英特尔展示了一系列即将发布的新品和研发之中的新技术,但在谈及2013年全年在手机业务上的目标时,杨叙表示:“2012年英特尔证明了计算机的芯片能够做到小尺寸的手机里面去;今年英特尔主要展示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体验效果,证明英特尔芯片在手机上的体现效果,仍然不会追求几百万的销量。” 今年,英特尔的目标非常明确——不断赢得更多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推出更多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智能手机产品。
巨头的使命
市场研究公司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的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曾经表示:“如果你看一看2012年3.5亿台的销量,那么你会发现PC市场并非一潭死水,PC行业可能是减缓了,但绝没有走向死亡。”
就像硬币总有两面,如果换一个角度,减缓增长的PC市场也意味着相对成熟稳定。记者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采访时,他就直言不讳地表示:“移动设备取代PC目前看还是个伪命题。在家处理图片或者视频编辑的时候,我需要更高的性能,所以PC的需求永远在;出差的时候,我更需要一台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二合一的便携设备;在沙发上,我只想浏览网页或者简单的游戏,一台Pad就足够了;上班路上,我更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打发时间。其实,人们在乎是在不同的场景里,我需要什么尺寸的设备。”
的确,从功能和应用模式上来看,PC还是属于必需品,用户对PC依然有着最基本的需求。然而,这个产业界法则的重心是硬件提升性能、软件消耗性能。在不断的反复中,让消费者掏出更多的银子,让企业组织获取更多的收入。只不过,过去消费者只有Wintel一个选择,今天的选择多了一点罢了。
从英特尔最近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2013年中,这家公司计划投资130亿美元用于研发,年增幅高达28%。虽然资金将被用来弥补英特尔在移动领域中的缺口,但英特尔不可能把那130亿美元都放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领域,对于他们来说,被定义为“下一代主流移动PC新标准”的超级本依然是主业。
时间回到2011年6月,英特尔首次提出超极本的新概念,2011年底第一批13款超极本面市,随超极本形态和性能一起不断突破的是,工业设计对产业链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从Wintel时代开始,英特尔就深深地明白,培植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才能在自己专注的领域获得更多利润的道理。因此,英特尔携手宜安科技打造更为轻薄且更加坚固耐用的超极本外壳;与京东方合作研发显示屏背光模组,提供一体化的轻薄背光解决方案;联手台湾辉能科技创新超轻薄高效能固态电池,提供更多形态的电池设计方案,进而为超极本内部架构、散热通道以及外部变形形态等诸多领域的设计提供更多自由。对此,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表示:“我们与业界的合作中,会对不同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我们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支持包括培训、技术的传授,还包括解决方案实施过程当中的直接的支持。”
2013年,当变形、触摸成为超极本标配之后,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感知元素成为英特尔在PC市场的下一个重要筹码——英特尔在今年的IDF上发布了感知计算软件开发套件2013,并宣布设立奖金总额100万美元的“英特尔感知计算挑战赛”。
纷繁的数字设备越来越多,品类的界定也开始模糊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计算、设备的个性化需求,一种体验对多个设备的“一对多”时代来临了。
消费者最终会为什么买单?答案只有两个字——体验。外观的体验、性能的体验,以及在不同终端间的一致性体验。“只有对最终用户市场有所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凌琦补充道,“今后,芯片的方向是SoC(System on a Chip ),它会集成更多的性能、功能在上面。从最终用户、行业合作的角度来说,英特尔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最终用户市场的理解加多了、支持加大多了,最终这些东西会直接反映在英特尔的产品上,包括处理器,最终会在软件、网络或存储设备等产品和解决方案上有所体现。”
观点:非PC需求已成微处理器市场成长主力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 2013年发布的报告,今年的微处理器整体销售额将达到653亿美元,高于2012年的582亿美元。手机处理器将占26%,平板电脑占5%,PC、服务器和嵌入式处理器占69%。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微处理器今年的销售额分别有望增长28%和50%,今后几年还将实现更多增长。 IC Insights认为,微处理器市场在2013至2016年间将维持强劲表现,动力来自恢复温和成长的标准型PC用x86处理器,以及市场对平板装置、智能手机应用对微处理器持续攀高的需求。该机构估计,全球移动终端、PC、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使用的微处理器出货量,将从2012年的20.1亿片增长到2013年的21.8亿片。平板装置用处理器销售额在2013年可望再出现50%的成长率,达到近34亿美元。
IC Insights高级分析师罗布·林拜克(Rob Lineback)表示,这一增长将得益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提升。
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销售额在2012年为133亿美元,成长率41%,估计2013年增幅可达28%,达到170亿美元销售额。至于标准型PC、服务器以及其他各种嵌入式处理器市场,预期在2012年出现衰退5%、达到426亿美元销售额规模后,2013年可成长5%、达到449亿美元的销售额。
IC Insights预测,标准型PC、服务器、嵌入式微处理器销售额,将在2013年占据整体微处理器市场营收的69%,同时期平板装置处理器占据整体市场营收5%,手机应用处理器占据整体市场营收26%。较2012年,平板装置与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增长80%与55%。
而ICInsights估计在2012至2017年间,平板装置处理器市场复合年成长率(CAGR)为22%,同时期手机应用处理器的CAGR为24%。至于PC、服务器与嵌入式处理器市场,2012年至2017年间的CAGR估计为7%。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芯片今后还将整合图形处理器等更多零部件,从而变得更加复杂,这也将推升今后几年的芯片价格。但林拜克称,这可能不会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设备的售价造成影响,因为这类产品也将因此降低零部件采购量。
林拜克也表示,今后将很难区分ARM和x86移动处理器的出货量。随着变形本等产品的诞生,平板电脑和PC正在日渐融合,导致产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因此很难预测今后几年的微处理器市场格局。
由于对嵌入式处理系统更高水平精度的要求,和互联网连接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对于32位微处理器的需求也将超过2013年总集成电路市场的增长。在医疗、卫生系统中嵌入式的应用和智能卡有助于促进32位微处理器市场需求。在汽车行业中,智能汽车系统中的司机信息系统管理和半自治的驾驶特性的实现,也促进了32位微处理器市场需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复杂的32位微处理器预计将占汽车处理器超过25%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