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2、TGF-β3启动子甲基化在TCDD诱发小鼠腭裂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2、TGF-β3启动子甲基化模式在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TC-DD)诱导腭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42只C57BL/6N孕鼠分为对照组和TCDD组,每组各21只.在妊娠第10天(GD10)暴露于64μg/kg TCDD建立腭裂小鼠模型,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的玉米油灌胃.3~5 d后分别收集胎鼠头部用于后续检测.HE染色观察GD13~GD15胎鼠的腭部发育,取GD14胎鼠腭组织检测TGF-β2和TGF-β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利用qRT-PCR检测GD13~GD15胎鼠腭组织中TGF-β2、TGF-β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TCDD组胎鼠出现腭裂,而对照组未见腭发育异常.与对照组相比,TCDD组TGF-β2片段1的CpG10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TGF-β2片段2中以下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升高:CpG14、CpG18.19、CpG25和CpG29;而CpG32.33.34甲基化水平降低;TGF-β3片段1中,CpG2.3、CpG16.17.18位点均出现甲基化水平升高;TGF-β3片段2的CpG6甲基化水平升高,而CpG18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TCDD组GD13~GD15胎鼠腭组织中TGF-β2和TGF-β3 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TCDD可能使TGF-β2和TGF-β3启动子部分位点发生甲基化而影响TGF-β2和TGF-β3在胎鼠腭部的表达,从而导致腭裂.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预测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35名Ⅱ/Ⅲ期胃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训练集(n=428)和验证集(n=107).胃癌诊断由组织病理学确定,并由第8版AJCC-TNM分期系统确定临床分期.研究终点为OS和DFS.在训练集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确定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这些因素,绘制Ⅱ/Ⅲ期胃癌术后OS和DFS的列线图.采用校准曲线和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估模型性能.结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数字X射线图像纹理分析对BI-RADS 4类以上钙化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未触及明确肿块、仅由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发现钙化灶(BI-RADS 4a及以上)的患者178例.病灶均在X射线引导下手术切除,并行病理学检查,其中良性117例,恶性61例.以7:3的比例将所有病例分为测试集和验证集.应用MaZda软件,采用3种特征向量降维算法(费希尔参数法、最小分类误差与最小平均相关系数法、相关信息测度法)分别筛选出10个最佳纹理特征,合并后得到第4组最佳纹理特征(MPF).方法 一,依据
目的:分析具核梭杆菌(Fn)诱导炎症小体NLRP3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 a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将ESCC细胞KYSE30及KYSE150分为Fn未感染组及Fn感染组(12、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顺铂(CDDP)与紫杉醇(PTX)24 h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LRP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取213例ESCC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NAscope法检测Fn感染情况,采用免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患者主诉与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85919例食管鳞癌病例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50万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临床信息数据库,根据AJCC食管癌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系统(第6版)进行病理分期,其中早期(0/Ⅰ期)8129例,中晚期(Ⅱ/Ⅲ/Ⅳ期)77790例.数量较少(<100例)的主诉不纳入研究.比较早中晚期患者首次就诊各类主诉的频率.将85919例随机分为10组,随机选取其中9组作为训练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主诉对早中晚
目的:基于纵向体检数据,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9年连续在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人员的体检资料.以随访期内是否发生MS将研究对象分组,未发生者为非MS组,随访1 a确诊MS者为MS1组,随访2年确诊者为MS2组;MS确诊后终止观察,不再随访.比较随访期内不同基线年龄非MS组与MS组的血清GGT水平;以lgGGT为因变量,纳入MS发病状态(发病为1,未发病为0)、性别(男为1,女为0)、基线年龄、GGT测定时间(2016、2017、2018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的双绒毛膜三胎减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早孕超声诊断为双绒毛膜三胎妊娠,其中选择减灭单绒毛膜双胎(MCT)中一个胚胎的患者24例(MCT组),同时从生殖中心电子病历系统中随机筛选相同时间节点内IVF/ICSI-ET助孕双胚胎移植后早孕超声诊断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非MC
目的:探索自噬相关基因(ARG)对老年女性乳腺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分别从TCGA和HADb数据库中下载得到老年女性乳腺癌504例的病例信息和ARG信息.将病例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356)和验证集(n=148).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在训练集中,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与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ARG,ARG相关风险评分=∑βn×基因n表达水平平均值.以风险评分的中位数作为界值,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组,比较2组预后相关ARG的表达水平,并进行G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在肠道病毒(EV)感染导致的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肠道病毒(EV)71组和柯萨奇病毒A组2型(CVA2)组,每组10只.EV71组和CVA2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注射EV71或经肌内注射CVA2,观察临床症状和生存情况.感染后第7天,采用HE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对NLRP3和EV71/CVA2进行共定位观察.使用qRT-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的表达,
目的:分频听性脑干反应(Chirp-ABR)检测和多位点耳聋基因筛查在先天性耳聋儿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确诊的先天性耳聋患儿116例,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外周血4个耳聋基因9个SNP位点,包括GJB2(35delG、176del16、235delC和299delAT)、GJB3(C538C>T)、SLC26A4(2168A>G和IVS7-2A>G)和线粒体12S rRNA(1494C>T和1555A>G).行Chirp-ABR和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检查,判断听力受损程度.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理想和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利用差异菌群建立血糖控制情况预测模型.方法:共72例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血糖控制理想27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血糖控制不理想45例(HbA1c≥7%).对所有参与对象进行健康风险评估问卷调查与常规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2组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并基于差异菌群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血糖控制情况的预测模型.结果:2组年龄、性别、BMI、腰围、血压、血脂、生活习惯以及肠道菌群的α、β多样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