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艺术人生

来源 :21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自己的失败而产生的忧郁,加上癫痫(也可能是躁狂忧郁症)所造成的无力感,使梵高再也无法忍受。1890年7月27日,他对着自己的肚子开了一枪。被疼痛折磨两天后,梵高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7岁。他最后的遗言是对弟弟提奥说的:“悲伤将永恒。”
  
  艺术之路以失恋开始
  
  1853年梵高出生于荷兰南部的布拉邦特,父亲是一个新教牧师。在梵高16岁那年,没有子嗣的文森特叔叔安排他进了古比尔画廊的海牙分店当店员,后来又调往伦敦分店。在那里,20岁的梵高发了昏地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厄休拉——一个已经订了婚的姑娘。这场失败的初恋使得梵高全无工作状态,失去了这个对他意义重大的工作,失魂落魄地回到荷兰。
  考大学失败之后,他想成为一个正规牧师的希望也破灭了。只能接受一个非正规的教职,去最穷的矿区担任教士,每月只有可怜的50法郎。即便是这样一个工作,最后也丢掉了。再次回到父母身边的梵高,又灾难性地爱上了丧偶不久的表姐凯·福斯。这场不体面的单恋,让亲戚们感到厌恶和难堪。从此,他不再是家人眼中的宠儿,而是一个失败者、一个让家庭蒙羞的人。家人对他的这种态度,刺激了梵高得到他人承认的渴望。
  1882年,不到29岁的梵高,前往海牙开始学习绘画,他决心成为一个职业画家。
  四年后,梵高来到巴黎,开始接触印象派绘画。受法国浪漫主义画家蒙蒂的影响,梵高的作品几乎总是把油彩涂得很厚。
  
  “我有把握把我的作品给高更看”
  
  1887年11月,梵高和高更在巴黎画廊相遇,一见如故。梵高真心地称赞高更的画“极富诗意”,高更则在欣赏梵高“对于艺术的热情”之余,还有另一层功利的考虑:梵高的弟弟提奥在巴黎开画廊,可以为他的作品做推介和销售。
  1888年2月20日,梵高搭火车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在阿尔,每天早晨天不亮,梵高就外出寻找吸引他的地方开始画画。傍晚,他带着一张完成的油画回家。晚饭后,直接上床睡觉,什么也不想。梵高用三个月的时间共画了190幅作品,几乎是他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的总和。在阿尔,梵高的才能完全表露出来,梵高风格的形成,恰恰就在这时候。
  梵高南下阿尔,与高更密切相关。后者曾远涉重洋历险南美马提尼克,带回12幅夺目油画,对梵高显然是一种激励;另一方面,梵高一直热情憧憬建立“南方画室”,他幻想着画家们通力合作,共同绘画,切磋技法,高更被梵高视为这个团体的理想领头人。到达阿尔之后不久,梵高即紧锣密鼓地与提奥商议,策划高更的阿尔之行。
  恰巧,此时的高更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在布列塔尼半岛上陷入了困境。1888年6月5日,高更40岁生日的前两天,几乎一文不名的他收到了梵高寄来的一份正式邀请函,附加50法郎的路费。虚荣心极强的高更一直拖到6月底才表示,接受梵高的邀请,但是行期不能确定。
  在这些日子里,梵高灵感继续如泉涌出,下笔如获天助,后来传世的一系列“向日葵”作品,都是那些日子画来装饰房子的作品。在高更来之前,梵高更加努力地投入创作,常常从早到晚不停息地画,希望自己能有尽可能多的作品可以给高更看。在梵高内心,他把高更当成了自己的老师。他写信告诉弟弟提奥:“我有把握把我的作品给高更看,这点使我觉得很自豪。”这段时间里,梵高创作了《黄房子》、《卧室》和《诗人的花园》等伟大作品。
  
  一场奇特的“艺术对话”
  
  1888年10月24日,高更在提奥的资助下,终于来到阿尔。最初的三周,一切都那么完美。两人共同散步,共同作画,描绘共同题材。即便有分歧,也只表现为理论上的探讨。在创作上,二人互相渗透,互为借鉴。梵高跟高更接触后,也从他身上学会如何更好构图,不再满足于画一小块自然景色或风俗场景。高更还教他要舍弃阴影。在高更的指导下,梵高逐渐“转向抽象”,即较少地写生,试图更多地依靠记忆和想象。《阿尔的舞厅》就是这一时期二人合作的经典作品。
  好景不长,梵高与高更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动机上,两人在技法上相差实在甚远。所以,最初的相互影响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很快向起点退回。梵高是个内向的人,调色刀拿在手,在画布上点点戳戳,狠命地表露自己的情绪;而高更天性好乐,能说会道,作画时却像一个温柔的女子,画笔在布上轻轻一掠而过,留下薄薄一层颜色。
  仅仅过了一个月,梵高与高更表面上志同道合的情谊开始变质,普罗旺斯刮起了干寒强烈的风,他们出不了门,终日关在住所二楼的工作室里,难免不发生摩擦。咖啡馆老板娘吉诺太太的到来,给他们两人足不出户的生活带来一些活力。高更的魅力使吉诺太太欣然同意来给他们做模特。梵高三笔两划在一小时内完成了第一幅画,人物四周围绕黄澄澄的煤气灯光,神态显然生动多了。几周以后,他又在画的前景添补了一些书;普罗旺斯大多数咖啡馆老板娘名声都不大好听,被人怀疑在店堂里接待妓女,以招来客人,提高咖啡馆的营业额。梵高在她身边加上这些书,应该说是给这名女子增添一份尊严。而高更就在一米以外的位子上,像平时一样慢条斯理地画同一个主题。他跟吉诺太太的关系和睦热情。他仔细观察后精心描绘了很久。这幅画完成后,大家看到吉诺太太坐在她的咖啡馆里,背景里有几名妓女。
  他们两人对同一个模特所表现的不同态度,不同处理,是一场奇特的“艺术对话”。高更把肖像画作为一种正规练习,把对象画得惟妙惟肖,连身份地位也要表现出来,而梵高则把肖像画看作是窥视人物灵魂的一扇窗子。
  事实上,梵高倔强的性格远远比高更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高更在他面前经常会碰一鼻子灰。梵高外表像个老粗,不善辞令,但文化修养极高。他又是个心理不适症患者,跟高更争论拉斐尔或德加的作品时,他会火冒三丈,变得异常粗暴。为了息事宁人,高更经常委曲求全结束论战,说一句:“队长,你是对的”。
  
  割耳之谜
  
  尽管二人恶斗不止,但梵高还是幻想着建立一个“南方画室”。一次,两人在咖啡馆时,梵高向高更提出了建立“南方画室”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再一次遭到了高更的讥讽。梵高突然拿起一杯酒向高更头上掷去。高更躲了过去,他双手抱住梵高的身子,带他回到住处。第二天早上,梵高不停地向高更道歉,但高更不予接受,表示要返回巴黎。
  梵高拼命想把高更留下来,他恳求、哄骗、咒骂、威胁甚至哭泣,他觉得自己整个的生命都在于把高更留在阿尔。最终,高更留下了。但是,随后的几天几夜里,高更半夜醒来都发现梵高一声不响地站在他的床边,在黑暗中瞪着眼睛盯着他,他感到恐惧,决定尽快离开。
  一天晚上,高更独自外出散步。根据高更1903年写的回忆录,他当时几乎已经走过他们屋前的大广场,忽然听到后面传来熟悉的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他刚转身,就看到梵高手执打开的剃刀,想向他扔去。也许是高更威严的眼光阻止了梵高,他不敢行凶,站在原地发愣,然后耷拉着脑袋回家去了。当天晚上,高更不敢回家,住在旅馆里。而当他第二天回到画室时,看到很多人在那里,这时他才知道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把自己的耳朵洗净放在信封里,送给了妓女拉谢尔,请她“好好保存”。
  梵高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高更打电话告诉了提奥后返回巴黎,躲到朋友家。此后他再也没有见到梵高。
  不过德国汉堡大学的学者汉斯·考夫曼对梵高“割耳”有不同的看法:为了争抢妓女拉谢尔,他们二人在妓院门外起了争执,高更手持利剑向梵高挥舞而去,在争斗中将他的耳朵砍掉。不过考夫曼表示不能确定高更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失手所致。
  考夫曼解释道:“出了这种事,事件的主角都发誓要表示缄默,高更也将剑扔到了河里。事发第二天,警察询问高更,他就编造了梵高割掉自己耳朵的说法,随后高更就扔下了自己的朋友,消失了。当时梵高正躺在床上养伤,没有为警方提供任何信息,并于7个月后自杀身亡。如果真相被揭露,高更就会进监狱。此外,梵高所说的割掉自己耳朵用的匕首或剃刀一直也未被发现。”
  1889年5月,在提奥的安排下,梵高到20公里外的圣雷米精神病医院进行疗养。次年5月,梵高来到巴黎附近的小城奥佛求医。虽然他写信告诉提奥“觉得自己很失败”,但是他一直不停地创作。
  1890年7月27日,他对着自己的肚子开了一枪。被疼痛折磨两天后,梵高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7岁。(摘自2010年10月20日《文史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成都市琴台路为例,分析了该工程整体景观照明设计注重体现其建筑特色的同时,突出强调琴台路所具有“蜀汉情”及“琴挑”之情韵。从景观布置、灯光基调、灯具造型、设置等
Wireless Mesh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状网络,它具有自组网、自修复、多跳级联、节点自我管理等智能优势以及节能、自动配置和易扩容等特点,成为无线宽带接入的一种有效手段
[摘 要]本文以教育部关于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为指导,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自主学习进行理论探讨,转变教师的观念,并进一步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加以具体应用,最终建立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逐步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重要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当它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众多长时间在电脑屏幕前工作的操作员造成机能性障碍,引发职业病。因此,减少电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以道路照明为例,如果以LED为光源来设计常规道路照明灯具,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进行灯具的设计,包括:如何配置光源、如何更有效地利用LED的发光特点、如何发挥光源的光分布
会议
发光二极管(LED)在城市夜景照明工程中是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新产品。目前在实际应用时,设计者和用户对发光二及管及其驱动电路的性能、作用、寿命的理解尚有一定的偏差。本文
本文针对中国古建筑景观照明中光照对油饰彩画颜料的褪色老化作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阐述,并采用实体模型实验、定量化测量分析、辅以人眼主观评价的方法确定人工光照对油饰彩
本文论述了光环境建设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的价值,回顾了夜景灯光和城市建筑的历史踪迹,指出了二者均是国家经济富强的标志,论述了光文化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年来我一直探询、思考着宋氏家族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多年以来我试图运用现代人格(个性)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读宋氏三姊妹特别是宋庆龄、宋美龄的个性。对照宋庆龄
本文首先介绍了ZigBee技术的诞生背景,网络的拓扑结构,技术特点和应用要素,简要比较了其他类似的无线技术的优劣,并从应用角度阐述了ZigBee技术与照明控制系统的两种结合方式,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