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8119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对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构建高职衔接中职的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型;其次从评价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有效性,强化职业素质、道德教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衔接等方面提出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最后提出職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4-0121-02
  职业胜任力是一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有效胜任实际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职业能力[1-2],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职业动机、职业特质、职业态度、自我形象以及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1-2]。对许多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而言,在人才职业胜任力培养方面还有所欠缺,教学效果不明显。当前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衔接教育是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扩大招生规模、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衔接的力度明显不够、效果不佳,在培养目标、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或交叉重复,未能实现有效地一体化衔接、互通互融,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不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得计算机类人才职业技能和职业胜任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模式急待改革。
  1 高职衔接中职的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型
  职业胜任力可分为表面可见的具有显性特征的知识和技能等显式胜任力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动机、职业特质、职业态度、自我形象等区别于平庸者的隐式胜任力两大类[1-2],因此高职衔接中职的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型总结为三观认知能力、个性品质和情商、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内在驱动力、快速应变及危机化解能力、文化修养、专业知识自主探究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2]。
  1.1 三观认知能力培养
  主要是培养团结、进取、自信、责任担当、敬业、礼仪、诚实守信等三观要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1.2 个性品质和情商的培养
  主要包括培养热情开朗、乐观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处事稳重、善于接纳、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个性行为方式和情商[2]。
  1.3 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培养
  主要包括培养妥善与同学、老师、同事、客户、上下级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在岗位的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3]。
  1.4内在驱动力培养
  主要包括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以成就导向的职业动机,例如职业兴趣、爱好、职业激情等[1]。
  1.5 快速应变及危机化解能力培养
  针对岗位中的突发状况,能进行快速应变,并能及时化解危机[3]。
  1.6 专业知识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在具备扎实的领域基础知识和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要具备挖掘、探究新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2]。
  1.7 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结合岗位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技能应用水平[4]。
  1.8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以企业家成长为导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例如安排学生合伙、合股开办实体公司,鼓励进行个体经营,自己做小老板,将课堂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3]。
  2 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
  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型,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3-6]:
  2.1 评价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有效性,强化职业素质、道德教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高职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评价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的有效性,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紧贴市场需求、产业需求、职业需求的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目标[3]。
  2.2 评价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过程中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增强职业技能
  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的课程衔接是关键,面向市场,建立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过程中的课程衔接机制,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中职升高职过程中课程的融合与衔接,避免脱节与交叉重复,进而提升职业胜任力[4]。
  2.3 评价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结合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评价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胜任力培养的有效性,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模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标准、生产过程的有效衔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5],进而提升职业胜任力。
  2.4 规范“柔性化”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完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过程中,需要完善“柔性化”的教学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完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发展性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6],促进学生职业胜任力提升。
  2.5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
  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一体化衔接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例如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轮训,促进教师专业化、职业化[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普及,网络教育信息化平台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因部队其自身的特殊性,网络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受到相应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文就网络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结合部队卫生士兵选拔和培训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育信息化平台;卫生兵;培训效能;教育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
摘要:该文围绕对于外勤人员的管理问题,设计开发了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等特点的外勤人员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基于B/S三层结构,用MVP模式进行封装,系统分为Web端和App端,设计了考勤管理、人員定位、出差请假申请批复等功能。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于外勤人员进行高效快捷的管理对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系统结合企业管理实际,为企业和外勤人员提供一个基于移动定位的管理平台。  关键
摘要: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生活,也推动了互联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们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但在实践过程中,仍需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完成数据处理和保存,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基于此,该文将大数据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在网络安全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安全分析;
一、关于动态目标分解,根据铁路电务部门的工作特点,要搞好经营管理,首先应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这个考核体系结构是:静态的职责+动态的目标。也就是目标与职责协调一致的岗位责任
人文素质,简而言之是个体在人文领域所获取的综合素养,即对人文思想的认知、人文理论的具备、人文手段的应用、人文素养的遵守。而医学,则兼顾了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是为人民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性因素: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