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儿静脉输液的最佳方法,减少重新穿刺的次数并增加小儿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医学文献及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等因素有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练习入手,同时要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必要时还可借助一些辅助器械。
【关键词】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率;体会
我科小儿输液患者较多,而小儿隐匿的静脉和不配合以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和穿刺技术等因素是造成穿刺困难较普遍的问题,现就该问题将实际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心理素質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安抚,尽量减少紧张惧怕的心理,使患儿及时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
2 静脉的选择
静脉的选择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故多采用。
3 心理护理
小儿都害怕扎针,在操作前后都有哭闹、骚动的情况,故对于较大儿在操作前给予赞扬、鼓励、比较等,以稳定其情绪,尽量配合操作;对于婴幼儿,扎针准备动作宜快,避免长时间操作而增加恐惧感,同时应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静脉状态差,可能复扎次数较多的患儿,建议家长回避。同时,护理人员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镇静、果断、审慎、平和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4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周岁以内的患儿,选头皮静脉穿刺。前额部的静脉不易滑动,易固定,常作为穿刺部位,其次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或足背大隐静脉;较年长肯合作的患儿,首选手背、足背及大隐静脉;抢救患儿时,可选择肘静脉或额上、外静脉穿刺或两路静脉开通,并最好用套管针穿刺。
5 操作方法
选头皮静脉穿刺时可用头皮静脉负压穿刺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助手剃毛并按摩局部使欲穿刺的静脉显露,固定患儿头部,探清静脉的方向及深浅后,操作者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排尽输液器内空气,关紧调节器。左手将头皮针软管堆着,使软管内形成负压,右手持针与头皮呈5°~15°角进针,进入皮下后左手松开,右手平行进针,进入血管见到回血后,再将头皮针稍向前进1~2mm即可,按常规固定针头。此方法可快速见到回血,不会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另一种方法是用持针器夹住针柄操作,此法进针较慢,且中途不用换手,效果很好。对于小儿两侧颞静脉及内踝大隐静脉的穿刺,见回血后再进少许,否则易渗出;对于腹水、高热等脱水较多的患儿,由于静脉萎瘪,回血很慢,此时可根据进针时脱空感并试抽回血确定,也可试滴,如液体顺利进入,局部无隆起及疼痛则穿刺成功。头皮静脉穿刺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如果选择小儿手部输液,则在穿刺成功后,为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常常予以夹板固定。由于小儿恐惧、好动、不配合,而夹板固定的方法不同可影响小儿在输液过程中舒适度与固定的效果。固定效果不好可增加重新穿刺的机会,舒适度欠佳会使小儿在输液过程中躁动、哭闹,使护理工作量增加。
6 穿刺后的处理
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可下压针柄,应用左手拇指指尖垫住针柄,右手迅速固定。多用4~5条4~7cm长胶布固定,一条固定针柄。一条保护针眼,另一条稍长交叉固定针柄,然后将头皮针胶管盘曲固定于头皮暴露处,最后将剩余头皮针胶管固定于同侧耳廓上。手足静脉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手背固定摘要: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脚背固定摘要:将夹板置内踝处固定。大隐静脉固定摘要: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应注重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固定时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头皮静脉穿刺者,除常规针头固定外,用纸胶加固头部一圈,以防止小儿拉扯。由于小儿恐惧,在穿刺成功后作夹板固定时,把整个手平放在夹板上,小儿会因手指与夹板抵抗使得胶布松脱。同时,随着输液时间的延长,手指被固定后因活动受限,小孩会不耐烦、情绪躁动,个别人手指会出现麻痹现象。这些因素均可增加重新穿刺的几率。所以手背固定不固定手指,避免了手指与夹板之间的抵触使胶布松脱,并且手指由始至终都处于一个功能位状态,手指还可适当活动,大大增加了固定手的舒适度,降低因固定问题引起重新穿刺的几率。针对小儿多动的特点,可播放动画片、给予玩具等分散其注意力。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操作,成功率在95%以上,提高了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率;体会
我科小儿输液患者较多,而小儿隐匿的静脉和不配合以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和穿刺技术等因素是造成穿刺困难较普遍的问题,现就该问题将实际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心理素質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安抚,尽量减少紧张惧怕的心理,使患儿及时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
2 静脉的选择
静脉的选择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故多采用。
3 心理护理
小儿都害怕扎针,在操作前后都有哭闹、骚动的情况,故对于较大儿在操作前给予赞扬、鼓励、比较等,以稳定其情绪,尽量配合操作;对于婴幼儿,扎针准备动作宜快,避免长时间操作而增加恐惧感,同时应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静脉状态差,可能复扎次数较多的患儿,建议家长回避。同时,护理人员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镇静、果断、审慎、平和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4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周岁以内的患儿,选头皮静脉穿刺。前额部的静脉不易滑动,易固定,常作为穿刺部位,其次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或足背大隐静脉;较年长肯合作的患儿,首选手背、足背及大隐静脉;抢救患儿时,可选择肘静脉或额上、外静脉穿刺或两路静脉开通,并最好用套管针穿刺。
5 操作方法
选头皮静脉穿刺时可用头皮静脉负压穿刺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助手剃毛并按摩局部使欲穿刺的静脉显露,固定患儿头部,探清静脉的方向及深浅后,操作者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排尽输液器内空气,关紧调节器。左手将头皮针软管堆着,使软管内形成负压,右手持针与头皮呈5°~15°角进针,进入皮下后左手松开,右手平行进针,进入血管见到回血后,再将头皮针稍向前进1~2mm即可,按常规固定针头。此方法可快速见到回血,不会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另一种方法是用持针器夹住针柄操作,此法进针较慢,且中途不用换手,效果很好。对于小儿两侧颞静脉及内踝大隐静脉的穿刺,见回血后再进少许,否则易渗出;对于腹水、高热等脱水较多的患儿,由于静脉萎瘪,回血很慢,此时可根据进针时脱空感并试抽回血确定,也可试滴,如液体顺利进入,局部无隆起及疼痛则穿刺成功。头皮静脉穿刺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如果选择小儿手部输液,则在穿刺成功后,为保证治疗顺利完成,常常予以夹板固定。由于小儿恐惧、好动、不配合,而夹板固定的方法不同可影响小儿在输液过程中舒适度与固定的效果。固定效果不好可增加重新穿刺的机会,舒适度欠佳会使小儿在输液过程中躁动、哭闹,使护理工作量增加。
6 穿刺后的处理
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可下压针柄,应用左手拇指指尖垫住针柄,右手迅速固定。多用4~5条4~7cm长胶布固定,一条固定针柄。一条保护针眼,另一条稍长交叉固定针柄,然后将头皮针胶管盘曲固定于头皮暴露处,最后将剩余头皮针胶管固定于同侧耳廓上。手足静脉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手背固定摘要: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脚背固定摘要:将夹板置内踝处固定。大隐静脉固定摘要: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应注重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固定时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头皮静脉穿刺者,除常规针头固定外,用纸胶加固头部一圈,以防止小儿拉扯。由于小儿恐惧,在穿刺成功后作夹板固定时,把整个手平放在夹板上,小儿会因手指与夹板抵抗使得胶布松脱。同时,随着输液时间的延长,手指被固定后因活动受限,小孩会不耐烦、情绪躁动,个别人手指会出现麻痹现象。这些因素均可增加重新穿刺的几率。所以手背固定不固定手指,避免了手指与夹板之间的抵触使胶布松脱,并且手指由始至终都处于一个功能位状态,手指还可适当活动,大大增加了固定手的舒适度,降低因固定问题引起重新穿刺的几率。针对小儿多动的特点,可播放动画片、给予玩具等分散其注意力。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操作,成功率在95%以上,提高了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