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土壤 培育红色之花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bbish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生当逢时”,缺乏的是昔日艰苦的经历,习惯的是舒适生活,许多老师或是家长常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么不会吃苦?”因此,对孩子追“根”溯“源”的教育尤为重要,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根”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源”自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光荣事迹。要实现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追“根”溯“源”的教育,最佳的途径是实施红色教育,培育红色校园文化,让孩子得到熏陶,从而能继承传统、传承精神,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红红的土壤播红种。福建云霄县和平乡的乌山是闽南特委机关所在地,有“闽南井冈山”的美誉。乌山上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和平乡境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革命先辈的身影和足迹,村村都留有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这一切都是宝贵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的红色教育资源。我校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本土红色元素,为创设红色教育情境夯实基础:一是充分发挥现有的革命遗存,与老游击队员之家、闽南特委机关遗址、卢叨陵园、曾潮州烈士墓等结对,将其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基地;二是挖掘和平乡境内参与革命的人和事,加以总结和提炼;三是建立乌山革命展览室,组织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二、红红的精神燃红火。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辈在老区书写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我校立足于老区的教育,始终把革命教育作为立校指导思想;始终把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用老区精神办教育,用老区精神教育下一代作为办学策略;始终把着力培养既有时代素养,又有革命先辈优良品质的老区新一代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我校的革命传统教育特色,既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上,又落实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在历次制定学校三(五)年发展规划时,学校都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年度工作计划中,革命传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互为载体。在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活动中,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红色校园文化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将弘扬老区革命传统,彰显红色乌山文化特色作为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明晰了工作思路,保证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能得到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红红的队伍育红苗。红色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塑造的,需要的是教育者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这方面来讲,创建红色文化的团队尤为重要:一是成立以中心校长为组长的和平中心小学红色教育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协调红色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下设几个工作组,分工具体,责任到人;二是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党员教师都是一面旗帜,每个党员就是实施红色教育的行家里手;三是四所红色教育基地校的领导及教师团队都能为先行先试者;四是培养一批讲解乌山革命史的年轻教师和乌山少先队红色小导游,为宣传和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提供服务和保证;五是聘请一批老红军或革命遗属担任红色教育校外辅导员,让广大师生近距离了解革命先辈的形象和事迹,提高红色教育的效果。
  四、红红的教材润红蕾。如果说学科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是牵着学生通向知识殿堂的红绸带,那么校本教材应该是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的依托,是让校园文化展开红色之花的雨露。要持续有效开展红色教育,就要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去追寻昨日革命战争时期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加以过滤与优化,从而提炼本土文化精髓。为了让老区下一代了解乌山革命史,再现革命祖辈生活和革命战争历程,我校校本教材编制组多方搜集资料,深入老区群众和老红军、老革命遗属家中,收集了乌山革命历程中有代表性事件进行整理,以富含童真童趣的语言,成功编写了《和平中心小学红色校本教材之一——乌山革命故事读本》;为了再现革命祖辈的革命胸怀和精神世界,影响下一代,我校编写了《和平中心小学红色校本教材之二——乌山革命诗集》;为了开展革命歌曲进校园活动,以歌声熏陶小学生的心灵,整理编制了《和平中心小学红色校本教材之三——乌山情系列革命歌曲》;为了再现革命时期老区群众生活中乐观、勇敢的心态,我校编制了《和平中心小学红色校本教材之四——乌山民间歌谣》。这些红色校本教材的开发,为全面实施红色教育,创建红色校园特色文化提供了保证。这系列教材如点点雨露滋润着老区红苗,让他们茁壮成长。
  五、红红的活动开红花。活动是德育的主要形式。只有搭建平台,经常性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才能使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红色教育活动已形成内容上的系列化、目标上的层次化、时间上的常态化等特征。内容的系列化是指已经形成了校本课程、乌山革命斗争故事等一系列的丰富的传统教育内涵,使红色文化建设显得深厚而又浅显可触。目标上的层次化是指传统教育针对低中高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具有层次的教育要求,如低年级要求学生记住一两位乌山革命英雄名字,中年级学生能讲乌山的革命故事,高年级学生能就乌山革命写出自己的感想等。目标要求上的层次化,使红色文化的传承环环相扣而又层层深入。时间上的常态化是指我校每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经形成惯例,如清明节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的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缅怀先烈的文艺活动,十月十三日少先队建队日的红歌比赛歌咏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且成效显著,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能掀起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小高潮。
  六、红红的课题结红果。创建红色校园文化是一个手段、一个载体,其目的在于学生,在于下一代的成长,开展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更好发挥红色教育的效果和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校实施红色课题牵动策略,根据本地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本土红色教育资源与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研究”课题实验并申报省级课题立项,把研究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对小学生红色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形成的规律和途径作为科研目标;把通过对小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知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红军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等革命精神,更好地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作为育人目标; 把围绕红色文化办学特色,开发红军教育资源编撰两本乌山红色书籍校本教材, 通过实施红色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教师队伍,让学校最终成为管理规范、质量高优、特色鲜明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学校作为办学目标。正是红色教育课题的牵动,我校红色教育目标明确,红色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有着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效果显著,校园文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摇程思)
其他文献
(二)读中悟写:走向融合的语识储备。  学生该储备哪些必需的语用知识?又该怎样储备这些语用知识呢?我们以彭才华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为例加以阐释。  1. 反复:语用知识的发现与提取。  《凡卡》一课,从语用角度看,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当属“反复”这一语用知识的提取和落实。“反复”,既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偶尔也会作为一种谋篇布局的特殊笔法加以使用。《凡卡》一文,“反复”是作为一种修辞格出现在契诃夫的
期刊
这是一节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是“往事”。  “回忆过去,每个人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亲人的关爱,故乡的明月,儿时的趣事,都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随着主持人充满抒情的导语,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轻松的、难忘的故事娓娓道来——过生日的乐事,尿床的冏事,追着月亮跑的傻事,被姑姑骗吃地瓜皮可以长高而猛吃地瓜皮的窘事,还有偷邻居家的葡萄被狗追杀的糗事……教室里不时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自己的故事,长辈的
期刊
长汀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46年,原为私立“培德小学”。几十年来,学校秉承“培德”理念,一直注重校园文化的教化功能,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己任。近十年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校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引领师生诵读经典,走出了一条“经典培德,书香育人”新路子。  一、路子在读“经”活动中走出  一个主题:把人文素养之根,植于经典文学之壤  2003年,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新形势下,学
期刊
品生(品社)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是其基本特征。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树立“大品德教育观”,将品德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中,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课前,落实在课中,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在真切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体验,进行领悟内化,从而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课前体察活动,充实知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圆孩子科学探究之梦。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与观察,我认为,小学科学区域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设:  一、选择贴近孩
期刊
缘起:“真空地带”,客观存在  在教研活动实践过程中,看似轰轰烈烈的活动背后,隐藏着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死角”——有的教师沦为看客,无须动脑,最多做个教研笔记;有的教师有所思考,却没有机会表达;有的教师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找不到更适合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教师因为当面不好直接提出建议,心有顾忌,于是听课评课往往一片“叫好声”,没有实效。综合以上情形,我们暂且称之为教研活动的“真空地带”。  “真空
期刊
教育担负着社会的重任。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业已成为学校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那么,如何落实呢?本文从以下两方面谈谈我对这一课题的见解。  一、一位好校长——学校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  “有一位好校长,必定有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指挥者和组织者,因此,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关键在于校长。那么,具备哪些素养的校长,才能引领学校和谐发展,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呢?  1.先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生命?摇?摇?摇生命》。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感悟作
期刊
一、自由变,酝酿诗意的想象  师:如果有一个魔术,让你们全都能变,你想变成什么?  生:我想变成小鸟。  师:你想飞,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生:我想变成小鱼。  师:你想在水中嬉戏,自在而快活。  ……  【赏析:借助魔术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变成自己最想变的东西。切合儿童心理,极具诗意。老师巧妙的点评渲染,使学生的想象飞得更高,内容更丰,意境更美。】  二、改一字,撩开诗意的帘角  1.出示《阳
期刊
很多教师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请看一位教师关于《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纵观这节课的教材编排,不难发现有以下知识点: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速度的含义,速度单位的读写,线段图的出现,函数思想的渗透等。这么多的知识点,不可能在短短40分钟完全解决,因此要有侧重。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