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孕妇的围产结局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126051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单胎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分娩孕妇257例(子宫腺肌病组),另选择同期单胎妊娠非子宫腺肌病分娩孕妇25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及围产期母儿结局。

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孕妇的年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中位数分别为35、34岁(P>0.05);体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23.9、21.8 kg/m2P<0.01);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比例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3%(64/253)、3.1%(8/257),P<0.01]。子宫腺肌病组的分娩孕周明显早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38.0、39.2周(P<0.01);早产发生率[分别为17.1%(44/257)、4.7%(12/257),P<0.01]、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13.7%(35/255)、5.8%(15/257),P=0.003]分别比较均有差异。子宫腺肌病组产后出血多,尤其是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14/241)、1.2%(3/257),P=0.004]。子宫腺肌病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0%(146/256)、31.5%(81/257),P<0.01]。子宫腺肌病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3 140、3 440 g(P<0.01);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5%(55/256)、4.7%(12/257),P<0.01]。子宫腺肌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和1分钟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生育力低,多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孕妇早产、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剖宫产率高,新生儿出生体重低,SGA发生率高。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可明显增加母儿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

其他文献
报道脊椎骨血管瘤8例,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29岁,病期1.6年。病变共累及颈、胸、腰椎13个椎体。单发者5例,多发者3例,一般临床上无症状,常在X线检查时无意中发现。本组病例均因局部疼痛两下肢乏力而就诊。X线片可见椎体呈典型的栅栏样改变,CT可见网眼状改变。病理上可分海绵型和毛细血管型。6例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后放疗,其中2例于术后5年及15年复发,经再次手术而愈,2例仅作放疗。平均随访10.5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心肌病患者5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皮下注射胰岛素,予以阿司匹林、缬沙坦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可供同行切磋。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出血的相关情况,根据出血原因,将患者分为胎盘组6例,切口裂开组7例,宫缩乏力组17例,探讨术后出血相关因素。结果胎盘组术中出血量(2 500±500)mL,高于宫缩乏力组(1 300±400)mL及切口裂开组(700±200)mL,宫缩乏力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切口裂伤组(t=1
期刊
目的探讨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16INK4a染色)作为新一代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人群子宫颈癌初筛与辅助常规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HR)-HPV初筛后的二次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募集2016—2018年深圳及周边地区25~65岁有性生活的非妊娠期妇女5 747例,采用HR-HPV联合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进行子宫颈癌初筛;并行p16INK4a染色,其中902例在初筛的同时进行p16
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随着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和HPV疫苗的应用,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参与有望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和效率,减少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面临诸多技术和监管方面的挑战。本文从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光电筛查系统3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子宫颈癌筛查工作中的
期刊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探讨其与月经量增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111例(子宫腺肌病组)和子宫肌瘤患者11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并分析子宫腺肌病组凝血功能与子宫体积的相关性。结果(1)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对照
期刊
近年来,关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备受世界瞩目。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特别是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凭借其卓越的疗效,逐渐占据了卵巢癌维持治疗的舞台。PARPi从根本上改变了卵巢癌的既往治疗模式和策略,为改善卵巢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卵巢癌初始治疗欠规范,临床医师对所用的药物不熟悉,临床用药缺乏
期刊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不仅可导致患者生育力低下,还可导致妊娠期母亲并发症,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需要重视其生育的全程管理。本文从子宫腺肌病患者暂时不要求生育的管理、要求生育患者的孕前评估、孕前药物与手术处理、妊娠后管理以及分娩方式的生育全程进行叙述探讨,目的在于引起临床医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生育的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