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熬夜与其健康危害认知相关性调查分析

来源 :社区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学生熬夜现象普遍存在,但大学生熬夜与其健康危害认知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熬夜习惯和对熬夜危害的认知情况,提出相应减少熬夜情况的措施。方法选取2019-09-14-2019-09-21选取吉首大学大田湾校区、砂子坳校区、张家界校区2019、2018、2017和2016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校内网络,在线问卷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吉首大学在校大学生熬夜频率、熬夜原因、熬夜危害、熬夜危害认知情况、熬夜对学习产生影响、以及是否愿意改变熬夜习惯,熬夜危害情况以大学生熬夜后自述身体所产生的变化,比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内分泌紊乱等变化进行判断。结果共回收311份调查问卷。12:00之前入睡188名,24:00之后入睡123名,熬夜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39.5%。24:00之后入睡大学生中,男56名,女67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6,P=0.02。123名熬夜大学生熬夜原因中,学习占45.5%,上网查资料占39.0%,看电视剧占35.0%,玩社交软件占37.4%。24:00~1:00是熬夜人数最多的时间段,学习和上网查资料是最主要的原因,2:00以后,基本上没有学生熬夜。认为熬夜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人数为171名,以7d为1个周期,其中认为熬夜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学生,每天熬夜人数为29名(14.5%),每周熬夜1~2d人数为74名(47.6%),每周熬夜3~4d人数为34名(18.9%),每周熬夜5~6d人数为13名(9.3%),从不熬夜人数为21名(10.0%);熬夜习惯与熬夜危害认知皮尔逊相关性系数R=0.027,表明每周熬夜天数与熬夜危害认知度之间不相关,熬夜危害认知程度不能减少熬夜人数。每周熬夜天数与熬夜危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69,P>0.05。结论熬夜习惯和熬夜危害认知度之间不相关。为减少熬夜人数,应鼓励学生遵守睡眠卫生习惯,对学习和课外活动进行充分的时间管理;对于自制力低下的学生和由于环境导致熬夜的学生,可以相应采取强制措施。
其他文献
经典作品是历经时代的变迁遗留的明珠,作为中学生接受并探寻经典作品的文学之美是必经之路,而统编教材九下语文课本中的《溜索》正是一篇独具文学价值,需要学生去感受所蕴含的民族大美、品味民族之魂的课文,从环境美、象征美、生命美、民族美四个角度出发挖掘文本价值,探索教学趣味,进而再实现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设计。
西北是我国回族聚集地区。抗战爆发后,党组织对西北回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尊重回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建立回族自治政权和抗日武装;发展回族文化教育和培养回族干部等,得到了广大回族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拥护,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们当前从事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启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有牌照方面的便利,越来越多的市民在选购或换购汽车的时候选择了新能源汽车。无论购买混动型汽车还是纯电型汽车,是否可以在自家小区安装充电桩都是老百姓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心头坎。在一些老小区里,往往还存在着车位不固定、车位紧缺的情况。一些新开发的楼盘也不一定能够买到产权车位,有一个长期租赁的车位就很不错了。那么在自己长期租赁的停车位上到底能不能够安装充电桩呢?这个问题在小王的小
期刊
少数民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少数民族的参与,就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制定和贯彻了一系列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抗战的政治政策,组织少数民族参加抗战的经济政策,团结少数民族参加抗战的文化政策,为争取少数民族参与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目的:分析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为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7例,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地下水渗流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也受到广泛关注。首先总结了渗透理论的发展历史,从理论的不断革新来表明人们对渗透问题理解的进步。随后分别从理论分析法与实验分析法出发,阐述地下水渗流对基坑工程问题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以上方面得出,基坑工程渗流问题应多关注成层土各向异性,固结强度动态变化与时间效应,非稳定流理论的建立与应用等方面。
通过了解近5年来针刺疗法在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概括,从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病因病机以及针刺疗法在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应用两方面论述,分别从普通针刺、电针、刺络放血以及针刺联合特殊疗法等方面进行整理总结,结果表明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听理解、复述、命名以及语言沟通能力,并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