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恩和的散文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恩和是一位学者,是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尤其是鲁迅研究专家,也是一位散文作家。
  张恩和从小怀揣文学梦,后来果如所愿又不尽如愿地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说不尽如愿,是因为他后来的专业,并非梦想的文学创作,而是研究和教学。他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是鲁迅研究方面的成就,是有公论的。他的编与著,可以列一个很长的书单。他的散文虽如他自己所说是业余创作,却也相当出色,令人刮目相看。
  “因为我专门的工作是文学教学和研究,业余写点随笔和散文也是半路出家,就像老百姓说的‘搂草打兔子’,是不误功夫的额外收入……”(《我的文学梦》,见《灰羽随风——张恩和散文》)。文学创作诚然是业余吧,一如他的书法也是业余,却达到了专业水准,业余文学创作同样有所成就。就我个人而言,较之于他的书法,更喜欢他的散文。
  张恩和的散文,最可宝贵的是一个“真”字——本真。只说由衷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必须说的话。在罗马,游真言口,“我也不想免俗,凑热闹地让朋友为我照了一张手放在真言口中的照片,神态极为自信。倒不是因为我明知石刻的真言口不可能咬住我的手,而是实实在在地平生不说谎话……”(《罗马游踪》,见《灰羽随风——张恩和散文》)
  。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敢说的话,说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会信。张恩和说这话,我信。他的文,无论是文学研究彰显的学术人格还是散文随笔写作表现的心迹,都是最好的注脚。平生不打诳语,何况属文!“此时我早过了轻狂浮躁的年龄,不能说完全看破了名利,至少已看得很淡,但体内的文学细胞时不时还会引发冲动和激情,就像戒不掉的烟酒瘾,总是挠得人心痒手痒,终于按捺不住,动笔写起了散文随笔。那完全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之于情,情动于衷,衷求乎表。”(《书文专辑·我的文学梦》)因为是业余写作,是客串,便无文名所累,也无文债要还,更无上命须遵。列子乘风啊,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心境,说什么假话,说什么废话,说什么不由衷的话?发乎衷者何?情也。情动于衷。是性情。性者,天性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出于天道天性之情,真情也,纯情也,至情也。
  张恩和的文学梦,肇于童真时代。童年,是每一个人成为这一个人的基点,是生命长河中每一滴水最初的汇入点。童年的记忆,沉淀为潜意识,是人之思想、心灵生成的底色。某种程度上,童年与原乡,同属伊甸园,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概念。因此,童年、原乡是绝大多数作家文学创作、意象生成不竭的源泉。
  张恩和于1936年,也就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一年,生于南昌,它“是南方的一个省会,却是小城市”(《我的文学梦》,见《灰羽随风——张恩和散文》)。在原乡,他生活了18年,过了成人节。本已参加工作,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昌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干事,起点不可谓不高。在一般人眼里,那是命运为他铺上了红地毯。但是,为了逐梦——文学梦,他毅然去職从学,北上进京,此后一直生活工作在京城。
  白先勇先生在《台北人》的扉页题日:“纪念先父母和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很简短的一句话,不知为什么,却深深地击中了已不年少的我。白崇禧他们的时代,无疑是忧患重重的时代。神州板荡,山河破碎,血雨腥风,惨绝人寰。但是,如果单从精神层面看,张恩和、白先勇他们(白比张晚生一年)的时代,恐有过之而无不及。传统解构,价值颠覆,尤其是十年浩劫这个体内生长的巨瘤的扭曲和毒化(这一点,白先勇们虽然远在海外或海峡彼岸,但若从汉文化嬗变的整体来考量,同样身在其中),也是敲骨吸髓、天翻地覆啊。所幸,生命体验,只有一次,幸与不幸,一体两面,他们虽然生长于战乱,赖于扎根的还是传统的土壤。新文化已然奠基但传统尚未彻底解构,旧学(儒释道融合)的价值观尚未完全颠覆,十年浩劫的毒瘤还在体内酝酿。以大陆的语境,张恩和们受的是民国和所谓“十七年教育”,因而植入了传统的基因。上文说过,说他传统,他肯定是不认可的,但我还是要这样定位他。他当然不是儒家,也不是所谓新儒家,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王治、礼教、理学,总之是道统吧,是持彻底的批判态度的。但早期教育濡染的底色,至少是儒家所谓内圣的那些东西,他是摆脱不了的。而且我还要说,就是鲁迅,反传统那么决绝,也没有摆脱,这就是他自所谓“内心的毒气和鬼气”。时下,论及20世纪汉文化的嬗变,人们好用“最后”的概念:最后的五四学人、最后的民国学人、最后的儒家、最后的背影……我倒以为,论到传统,眼前的张恩和们,将来的背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的背影。
  张恩和的文学创作,先后于1996年和2001年被收录于《国门内外》(百花文艺出版社)和《深山鹧鸪声》(福建人民出版社)两本散文集。2015年,他对前两个集子进行筛选,并收入2001年以后的部分新作,选编成散文集《灰羽随风》(知识出版社)。关于童年、故乡的篇什不多,算上《饥饿的旅程》(张恩和将人生履历由南昌改写到北京之后第一次回望故乡)也只有七篇,比例很小,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排除同为老表,更容易引起共鸣的因素吧。我以为,比例虽不大,但在他全部的创作中,却是不容忽视、极为重要的部分。烟波浩渺的母亲湖,不期而遇,仅此一瞥却终生难忘的江猪(《鄱阳湖遐思》);仿佛天外回音壁上传来的故乡的市声(《故乡的市声》);易代之际突然不知所踪的大龄同学(《分手》);只见过几面,“连我自己都很难说清是什么原因”,“却一直深深埋藏在我的记忆里”,花季弃生的年轻老师,划过夜空,闪着亮光,似乎还砰然有声的那颗流星(《一颗闪亮的流星》);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都德《最后一课》的沦陷区课堂,那位其貌不扬,甚至“有点滑稽”,“腐儒模样”,却胆大包天,带着孩子们到荒山坟地教唱救亡歌曲的老塾师;还有叔父那场不被人们理解也不为少年的“我”理解,甚至感到被伤害,后来却深感歉意的婚恋……所有这些童年记忆,是一坛陈年老酒,经过几十年窖藏、发酵,如此醇香绵厚,凸显其人初天性。“我”本善良,有底层情结、赤子之心,也有天地正气。发而为文,白有一种含蓄的张力。这些是张恩和生命的底色,也是他所有写作的三原色。   家国情,还是要赋《黍离》吧。“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家国忧思是贯穿张恩和全部文学创作的一条主线,这在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为传统文人,进忧退忧是其本质特征。不幸,他又是铁杆“鲁党”。鲁迅永不满于现实的批判性,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情怀,对他影响甚巨。他的随笔、言论,那些偏于杂文的散文白不用说,都是对丑恶世相的直接抨击。即便是游历散文,本来应该是怡情悦性的吧,在他笔下,也并不轻快放松。一如他记维也纳之游的文题,寻寻觅觅,就差凄凄惨惨戚戚了。身在国门之外,心系国门之内。小别归来,乍见国门,即便是那么简陋的国门,“只见几根捆扎一起的木柱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给我的印象就是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但是,“刹那间我心中升起一种神圣的感觉”(《国门》)。无论何时,每到一地,每逢一人一事一情一景,无不充满与吾国吾民的对比观照。美丽的莱芒湖畔,对乞食天鹅的歉疚,欧洲的城市“真是鸟类天堂”(《洛桑风情》)的感叹,不是无感而发吧。读了《说一只天鹅十八斤肉》便知,那是反感于国人“一路吃下来”的野蛮愚昧。洛桑大学的一顿简单的午饭,为什么使他感叹不已?他禁不住问道:“这一切,在我们国内能够做到,能够想象吗?”(《洛桑风情》)圣诞之夜,在彼得大教堂,“突然扩音器里传出我极为熟悉、倍感亲切的话语,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是在梦境,然而那确确实实是我们炎黄子孙日常用的语言”,“这时的我,真希望人类,首先是说汉语的炎黄子孙真能做到教皇所说的。我想,那时的中国,那时的世界,又该是怎样的情景啊!”而在布加勒斯特,因为罗马尼亚人民有别于“欧洲有些国家的人”,“男女老幼对我们中国人都十分友好”,“当时着实让我们感动”。但是,“前不久听刚从罗马尼亚回来的朋友说,因为近年去那里做生意的中国人特别多,而一些人的素质又太差,使当地人有些不能忍受”。“一家大银行门口专门用汉字写了一块‘禁止随地吐痰’的告示,让许多有自尊心的中国人感到难堪。我虽未亲见,听后心里也久久不能平静。”大抵,张恩和的心从来都难于平静。
  张恩和的文学创作,最令我动容的是怀人的那些文字。若赋诗的话,当为《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毋庸赘言,只说一点吧:我看很多人写此类文章,不是怀人,而是怀己;不是留恋,而是白恋;不是为人立传,而是为己贴金,字里行问,满满都是“我”。张恩和没有,他只有真情,只有哀悼,只有沉郁。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有无语凝噎的效果。无他,心而已。不能说没有我吧,但我只是哀者,或者说只是一种折射,折射逝去的师友的光辉,却没有一己私情。说起来,张恩和的人生遭际,其实很坎坷。但在他的文字里,从不涉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果要论写作技巧,我以为,张恩和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不讲技巧。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完全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發之于情,情动于衷,衷求乎表。”(《书文专辑·我的文学梦》)一个字:朴。止于朴。或有人以为,我这个止字,下得不亦过乎?止,在儒学的语境,可是一种大境界。我觉得,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于文,也是一种大境界。说到底,写文章就是说话,好好地说话。但有很多人作起文来连话都不会说了。语不惊人死不休,浓得化不开,酽得倒胃口。张恩和的文,贵在真,在实,在情,在朴。话说回来,我亦觉得,先生有时候也太不讲究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政协)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虽然中国多被视为一个大陆国家,但海洋文化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中也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构成部分。这不仅因为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更因为近现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沿海城市在中国的版图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文化(文学)传统中,海洋文明向来不被重视。原因之一可能与海洋文学写作不太发达或名家名作不多有关。但这可能只是直观的印象。事实上,一直以来有着相当一批作家持续和执着地从事着这
期刊
1  《洪水淹及我的灵魂》拥有两种节奏。在最初的章节,它缓慢、凝滞,波澜不兴,仿若从松木划出的伤口上缓缓流下的树脂——它围绕着勇鱼一个人,围绕着他在避核工事中的隐居生活,甚至不断地渗入到勇鱼的内心中去,并让他的沉默发出单一的回响。它展示的不只是细胞而且会让我们不断注意到细胞的核。它,曾让我产生错觉,以为大江健三郎写下的将是另一部“追忆逝水年华”,他要以凝滞的笔调书写已经过去的时光并检索“自己”的心
期刊
一、“修辞”概念的漫散  “修辞”二字出现于《易经》“修辞立其诚”。在语言学的学科范畴内,“修辞”指的是语词和文辞在使用过程中用以调整和修饰的技巧,如“比喻”“借代”“双关”“夸张”“对偶”等等,也即是对“语言”本身的改造和装饰,是语言隐喻之外的又一层隐喻。修辞行为带有个人性,它可以折射出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比如同样是对雪的比拟,有“撒盐空中差可拟”,也有“未若柳絮因风起”。修辞行为也带有公
期刊
读惯了名著,不由得思考,在平庸和杰出之间,分水岭在哪里呢?可能每个人偏好不同,对我来说,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在某个关键环节,作者是服从惯性走向那些可以预见的路径,还是临渊而上,带读者看到更卓异的风景。  如果说科学界的智力游戏能引起头脑风暴,真正优秀的作品同样会引起另一种风暴,它涉及鞭辟入里的理性和情感体验,涉及作者由外向内独特而深入的探索。而在各种文学形式和体裁中,我尤爱短篇小说,它的速度感
期刊
一、现代白话:官方语言的更迭  语言本身就是最大的修辞。一个意思,通过一句话说出来,即使是最平淡无奇的一句话,也是经过修辞的。在古代中国,我们有文言文,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就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修辞。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為了交际的最大效率,需要一套统一的语言规则进行交流,即文言文,我们今天保留下来最多的材料也是这些文字。但事实上,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但直到晚近才引起学者注意的
期刊
北宋学者朱长文曾有言“夫书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续书断序》)但在艺术品的商品属性凸显的当代,书法不仅“贤、不肖皆可学”,而且是皆可“会”,皆敢称“能”。甚至在“大雅可鬻”的一般投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资本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各种“野怪乱黑”的路子,如所谓“悬纸书”“射墨书”甚至“丑书”“吼书”等等,都粉墨亮相,各逞其“能”。这让正
期刊
樊健军的小说创作有着底层叙事的自觉和建构城乡的“野心”。他最初从故乡“水门”出发,在“水门世相”里打造了最初的乡土世界;然后,跋山涉水,一路走来,从身边的城镇到远方的都市,讲述了一群薄命红颜在“空房子”里徒劳挣扎的生活故事;在经历了这样一番乡土与城市的锻造之后,再次重温故土人事,樊健军的小说创作明显有了新的气象和更高的追求,《桃花痒》《诛金记》《罗单的步调》《内流河》《穿白衬衫的抹香鲸》《冯玛丽的
期刊
编者按:在历史的长河中,2021年注定会留下重要的印迹,有着不平凡的意义: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日新月异的文艺,转眼走过了21世纪五分之一的时光。新时代,需要文艺有更大的作为、更新的气象。鉴往以资未来,行远不忘初心。从本期起,本刊特开设“新世纪江西文艺二十年”专栏,梳理江西文艺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成就,总结经验,分析不足,
期刊
徐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入选《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曾获《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优秀著作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和博士后面上资助二等资助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
期刊
在新世纪散文创作的宏观格局中,若是以地域论之,江西散文作家作品无疑以其繁荣发展和生机勃发的态势跻身全国散文前列。江西散文近年的杰出表现和影响,不在其是否拥有几位极负盛名的散文巨擘,而是作为一种群体性崛起的文学现象,受到当代散文领域的重视。2009年11月8日召开的“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便是江西跻身全国散文领先地位的标志性事件。2015年6月9日,由江西作家协会联合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