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长风以归来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q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文艺作品要肩负沟通交流重责,表达人类共同情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断创新探索。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推出的原创东方神话舞剧《长风啸》,对人性复归与大爱的主题探索带给人深刻的思考,具有超越种族和国度的人类共通性。马克思曾说:“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人类本性的改变”可以说是众多文学艺术作品共同的母题。《长风啸》主创所寄予的深刻思考,正紧扣着这一母题。
  该剧男主角长风亦神亦人,他是由女娲补天之五彩灵石幻化而来的。在剧中,长风被塑造为三分神,七分人的东方形象。舞剧通过“寻觅”“迷途”“徘徊”“归来”四幕叙述长风历经人世间的欲望、争斗、爱恨、生死,终于真正成为“人”的曲折历程。
  舞剧开篇
  雄奇险峻的大峡谷中,灵性的风自由穿梭,一颗五彩灵石在风的缠绕怀抱下,渐渐与风相融,成为灵心,风化作了翩翩美少年——长风。
  第一幕
  长风在人间体味青蚨飞来的钱财、甜蜜美满的爱情、韵律灵动的笔墨。他在享乐放纵中被一把铳枪勾住了心魂,把玩时无意中射出了铁箭,将壁虎嘉泰钉在了峭壁之上。这为长风后来的反思以及觉醒埋下了伏笔,如此具有神性的长风也未能抵御人间的诱惑,何况是芸芸众生呢?第一幕暗示了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人类无法摆脱环境影响的困境。
  第二幕
  为了争夺权力和土地,族群之间纷争不断。沾染了人间欲望的长风加入黑白两族的争斗,他寻求权力、神力、征服的快感,最终导致凡世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一幕将长风个人的欲望深化了,他成为了一个带着十足“烟火气”的主体。当“人”的欲望和贪婪被放大之后,借助于长风这个虚幻的形象,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
  第三幕
  长风踩着枯骨感到了莫名的空虚和孤独,并渐渐意识到了过错,无尽的反思和悔恨让他尽力弥补过失。他开始恐惧,并憎恨武力,他拔下了嘉泰身上的铁箭。因为钉在峭壁上的嘉泰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在性命攸关之时,她的同类们口衔食物,纷纷帮助她艰难求生。长风眼见这些柔弱生命的相互挽救,顿时悔由心生。在同类的帮助下,嘉泰终于坚强地活了下来。嘉泰这样一个生命的奇迹,使长风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第四幕
  在世人的关爱下,嘉泰的伤口慢慢愈合。同类的友爱,人间的大爱,带给嘉泰对抗苦难的勇气。她以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意志,重新理解生命,与长风和解。受到嘉泰的感召,长风终于实现“人的觉醒”,并献出自己的五彩灵心。
  长风的成长经历暗喻了一个人性迷失而终于复归的问题,在神话叙事的背景下具有強烈的现实意义。从灵性自由的俊美少年到堕入自我迷失的深渊,这既是神性的败落,也是人性的泯灭。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长风所面临的问题正是人类遭遇的挑战,金钱的诱惑,风花雪月的幻梦,战争的冲突,世俗的种种繁华刺激着人类本性中的贪婪和欲望。反观人类自身,对科技的一味崇拜,以工具理性凌驾于自然,人成为了片面的人,真善美被遮蔽、被压抑,人性丧失。
  然而当长风献出灵心,吹出生命的春风,复苏大地的时候,众人以大爱之心,呼唤长风,呼唤生命。舞剧的高潮体现于此,对长风的呼唤即是对现实中人性复归的呼唤。物质的丰赡和生活的舒适,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理性的崇高、道德的修养、情感的节制。人为万物灵长的显著特征就是自我反思的能力。自我反思将人性复归作为面对现实问题的合理改变。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规训,需要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之下重新审视理性、道德与情感。
  尾声
  在无边大爱中,长风最后得以涅槃重生,他领悟到人生真谛,成为真正的“人”。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重矛盾之中,唯有人性大爱能统摄三重矛盾。爱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爱社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爱自我,“自爱沉稳,而后爱人”。在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灵升华中,大爱建构生命,诠释美好。带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肩负着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重任,《长风啸》以舞剧的方式呈现了人类过去、现在、将来都反复观照的一个命题:对生命的礼赞,对大爱的歌颂。历史仍将继续,神话常读常新,人类正是在拥有生命,自我认知不断提高的循环往复中,逐渐向真善美靠近,建构出美好家园。
其他文献
在无垠的艺术世界里,传统与现代相融,青年艺术家们以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作的果敢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面貌,这种新不离旧、旧中出新的创作风尚以戏剧界最为突出。在当代戏剧创作舞台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不少优秀的女性戏剧艺术家崭露头角,她们倾力于文艺创作,或以细腻的笔触抒写着从古至今的故事,或于舞台方寸间演绎世间万物之情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陈巧茹在川剧《卓文君》中所扮演的卓文君的一句唱词,人需
刘崇寿  字沛然,乐石斋、易铭主人,点石金再传,子芳堂后人。1967年4月生于三台。1982年随祖父刘子芳学习刊刻技术。亦随乡贤王芳珍、曾焕章二位先生游艺刊刻艺事,八九时日,于钟贵明先生深入学习刊刻艺事,并有幸得篆刻大家苏园老点化,学习篆刻艺术,1993年入中国书法函授大学系统学习书法篆刻,至1997年入谢季筠先生门下受艺。四川省意象书法研究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简介  内江芭蕉井展览馆建于张大干先生出生地,位于内江市公园街201号,是一栋六层楼的钢结构现代建筑。展览馆白2015年6月建立以来,已成功举办60多场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编纂出版了《中华廉洁文化读本》,创作了《我爱我的大内江》歌曲,举办了近百场音乐会、研讨会、读书会、培训班和艺术沙龙,给数百名艺术家、工人农民和海内外侨胞提供展览、演出平台。2019年,芭蕉井展览馆被内江市中区人民政府列为优秀文旅企
在一次画展上,看到一幅名为《青城天下幽》的作品,画中古树苍郁,崇山峻岭中有流瀑若隐若现地穿流其中,给深幽的山中带来了动的感觉;观宇和茅亭在小桥的引领下,愈显悠远,真是让你走得进去;远山的一抹朝阳,让你的思绪飘浮在这自然的意韵之中,是画非画……  读画是观者与画家的一种心灵的私密访谈,动人的作品是画家心智与自然意蕴的契合,读到这样的作品,有一种超越自然的觉知,故黄宾虹先生曾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自然大
中国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七千年漫长又辉煌的历程。其品类之多、工艺之精、用途之广、历史之悠久,堪称中国古代传统工艺中的华彩篇章。在幾千年的漆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各地的漆器有相同之处,更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如扬州漆器的平磨螺钿镶嵌,北京漆器的剔红和刻灰,福建的脱胎漆器,平遥的堆鼓推光漆器等都各放异彩。而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成都漆艺,以历史悠久、精美华丽、光
现就职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电视学院。  电影《春潮》自上映以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该片也作为2019年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的开幕影片,与众多观众探讨女性问题。影片导演杨荔纳以其真实犀利的女性叙事视角,结合多重视听语言的艺术元素将女性主义进行了创新的表达和符号性建构,引发当代人的反思。  一、“反”女性主义的创新表达  影片中,无论是郭建波所认为的父亲,还是母亲纪明岚新的老伴,都体现出男性的温
俞闳宾   1969年生,成都人。先后师从江溶、郭汝愚先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工笔画会副秘书长,二酉山房书画研究会理事,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  多次举办个展,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成都商报、山东商报、《读者》等媒体曾作专题报道。出版有《当代美术名家俞闳宾国画作品集》《俞闳宾兼工带写画法》《俞闳宾兼工带写花卉画法》《实用国画表现技法》等作品集。   在我决定凭自己的粗
主管单位: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任继红  RENJIHONG  《北川文艺》。笔名祭鸿,汉族。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现为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作协主席、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出版有中篇小说集《婚誓》、散文集《落不定的尘埃》。  寄语  《北川文艺》始终坚持文艺作品与北川文化品牌传播结合,致力于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民
摘要:19世纪是英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发展高峰时期,雪莱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西风颂》成为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本文将在语言学的视角下对《西风颂》的内容形式和神话的原型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来感悟雪莱是如何用自然的语言来诠释浪漫主义色彩的,抒发人性的自由和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语言学《西风颂》浪漫主义 赏析  一、前言  19世纪是英美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孕育了众多
先生的房间  初见吴绪经先生,是在一个明媚的下午,四点整的阳光温柔,透过玻璃窗映在先生递来的茶杯上,模样好看。房间里若有似无的墨水和纸张的香气,抵去了来访时身上的暑气,手心的汗水也瞬间蒸发,先生说“你好”声音平和且坚定,四下窗户无缝却感到有风,一阵清凉穿过亮堂的屋子,我首先看到的是吴绪经先生从容优雅的面容,目光如炬、莞尔而笑,两鬓斑白却依旧风度不减,“坐吧,喝茶。”他说。  房间内是大大小小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