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科学技术涌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微课是近些年快速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模式,其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扩展性帮助,促使原本的课堂更加生动、趣味性。对此,为了更好的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教育;诗歌鉴赏;教学运用
微课不仅可以当做是一种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当做是一种教學模式。简单而言,微课是一种应用较短时间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微、短视频,其教学特点在于简单、精确、快速、精简。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因为学习知识点较多、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的理解效果大多不是非常理想。对此,探讨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1借助微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微课在色、形、声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将教材当中的内容通过微课教学展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以及形象的生动性,促使其能够更好的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轻松的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善于应用微课教学,借助微课教学的特点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氛围,如通过微课教学,创建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这诗歌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播放课件中的宣传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长沙”的场景,进入到“长沙”中。课文当中提出了湘江北去的浩瀚场景,此时教师便可以在网络当中搜寻相应的场景图,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提高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应用教材内的描述语句,配上真实的场景图片,不仅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借助微课,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便是共享、分享,将所有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信息以及知识等材料收集起来,在课堂当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呈现。网络当中的资源基本上都是共享的,只要想要寻找都能够知道合适的教学材料。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不断的搜寻相应的教育资源,并在课堂合适时机展现这一些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在《雨巷》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凭借文字,很难展现江南美的特点,更无法感受到为什么雨巷中的意象可以代表江南,江南的整体风格以及意蕴的感受也不会深刻。对此,借助微课教学,可以在网络当中收集关于江南的情境图片,同时以油纸伞、雨巷、丁香为线索,搜寻相应的教育资料,让学生应用真实的视觉感官去理解文章当中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应用情感去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寂寞、幽怨、智慧,达到情感感染的教育目的。
再例如,在《送杜十四之江南》的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视频形式将孟浩然送别好友的情境进行展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丰富对文章中作者离别情感的领悟。另外,借助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3借助微课,突出教学重点
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当中许多都是以高考题型作为教学重点。对此,在开展微课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是以高考题型作为线索,紧扣高考教育大纲,从而保障学生鉴赏能力和考试能力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性。
例如,以《鲁山山行》这一篇课文为例,其原文是以“舒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静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树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在这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自我阅读理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给予引导。例如“这首诗是如何描述的景象,描述的景象是怎样的,借助这一些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学生在对原文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无从下手,同时还有可能发生曲解的问题。对于这一种现象,便可以借助微课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借助将原文的每一句诗词以逐一讲解的方式借助PPT播放出来,在分解讲解之后将上下文连通起来分析,促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理解与认知。结互微课的教学形式开展诗歌鉴赏教学,在强化学生理解印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高考的题型及其难度,促使学生形成习惯性思考细微,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微课教学可以带来许多的优势和帮助,但是因为微课技术本身具备非常大的吸引力,再加上高中生本身的自制力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控制微课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尽可能保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方面而不是炫彩的微课画面中,并且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注意内容方面需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具备引导学生思考的教育作用和价值,从而保障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质量,达到最终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健.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分析法——以苏轼词中的“梦”意象分析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1(5):541-542.
[2]刘岩.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学的微课应用模型为例[J].化学教育,2015,36(11):22-25.
[3]冯业枫,李文翎,林伟豪,等.浅谈微课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褶皱山”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3(10):46-48.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教育;诗歌鉴赏;教学运用
微课不仅可以当做是一种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当做是一种教學模式。简单而言,微课是一种应用较短时间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微、短视频,其教学特点在于简单、精确、快速、精简。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因为学习知识点较多、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学生的理解效果大多不是非常理想。对此,探讨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1借助微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微课在色、形、声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将教材当中的内容通过微课教学展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以及形象的生动性,促使其能够更好的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轻松的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善于应用微课教学,借助微课教学的特点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氛围,如通过微课教学,创建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这诗歌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播放课件中的宣传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长沙”的场景,进入到“长沙”中。课文当中提出了湘江北去的浩瀚场景,此时教师便可以在网络当中搜寻相应的场景图,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提高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应用教材内的描述语句,配上真实的场景图片,不仅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借助微课,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便是共享、分享,将所有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信息以及知识等材料收集起来,在课堂当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呈现。网络当中的资源基本上都是共享的,只要想要寻找都能够知道合适的教学材料。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不断的搜寻相应的教育资源,并在课堂合适时机展现这一些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在《雨巷》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凭借文字,很难展现江南美的特点,更无法感受到为什么雨巷中的意象可以代表江南,江南的整体风格以及意蕴的感受也不会深刻。对此,借助微课教学,可以在网络当中收集关于江南的情境图片,同时以油纸伞、雨巷、丁香为线索,搜寻相应的教育资料,让学生应用真实的视觉感官去理解文章当中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应用情感去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寂寞、幽怨、智慧,达到情感感染的教育目的。
再例如,在《送杜十四之江南》的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视频形式将孟浩然送别好友的情境进行展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丰富对文章中作者离别情感的领悟。另外,借助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3借助微课,突出教学重点
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当中许多都是以高考题型作为教学重点。对此,在开展微课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是以高考题型作为线索,紧扣高考教育大纲,从而保障学生鉴赏能力和考试能力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性。
例如,以《鲁山山行》这一篇课文为例,其原文是以“舒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静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树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在这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自我阅读理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给予引导。例如“这首诗是如何描述的景象,描述的景象是怎样的,借助这一些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学生在对原文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无从下手,同时还有可能发生曲解的问题。对于这一种现象,便可以借助微课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借助将原文的每一句诗词以逐一讲解的方式借助PPT播放出来,在分解讲解之后将上下文连通起来分析,促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理解与认知。结互微课的教学形式开展诗歌鉴赏教学,在强化学生理解印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高考的题型及其难度,促使学生形成习惯性思考细微,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微课教学可以带来许多的优势和帮助,但是因为微课技术本身具备非常大的吸引力,再加上高中生本身的自制力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控制微课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尽可能保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方面而不是炫彩的微课画面中,并且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注意内容方面需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具备引导学生思考的教育作用和价值,从而保障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质量,达到最终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健.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分析法——以苏轼词中的“梦”意象分析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1(5):541-542.
[2]刘岩.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学的微课应用模型为例[J].化学教育,2015,36(11):22-25.
[3]冯业枫,李文翎,林伟豪,等.浅谈微课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褶皱山”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3(1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