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哲学思想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对“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共产主义”、以及“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手稿的中心思想与核心概念是异化劳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寻缘于在异化劳动中人的本质的丧失;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对象化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界定
  1、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界定“劳动”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本质
  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与动物相区别,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他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正因为这一点,人才是类的存在物。动物只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不但生产自身,而且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可以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面对属于它们种类的属性的需求来进行生产生活,而人不仅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种类的属性尺度进行生产,还懂得将内在的规律尺度运用于任何对象。人不仅仅能够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改造周围的世界,而且对于自身的能力也进行了提升,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以肯定的是劳动在促进人从动物转化为人的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劳动是人的本质上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当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时候,人类就需要不断通过自身劳动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个人和社会创造出一定的物质精神财富,这样劳动就成为了人们谋生的一个手段;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候,人们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使人们的思维发生一定的改变,劳动就成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2、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来界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此外,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从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上来阐释,这就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和协作。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定义,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的实践性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革命变革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社会性是人在从事这一活动时结成的社会关系。把这互为前提又浑然一体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所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或者反过来说,人的本质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展示的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后天不断地学习以及持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完善的。人类在不断的学习、工作、生产、交往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效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从劳动是人的本质开始,上升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说,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一种体现。
  3、从人自身需求的角度界定人的自身需要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人的本质。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往往需要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换取一定的物质资源,一切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就是同外界进行一定的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的过程往往就是自身需求的积极体现,但是人类自身需求的满足往往是随着物质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也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人的需求即人的本质的观点,对于当前社会发挥发展具有推进作用。马克思特别指出,在傳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冲击,生产力不断扩大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个人的自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其整体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人的本质问题在现阶段就显得更加突出。
  (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把“对象化”理解为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马克思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即人通过劳动实践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体使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不仅在意识中复现自己,而且通过实践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1、人的本质力量
  人对对象世界的改造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而实现的。一方面,人把自身的改造能力在对象物中发挥出来,以改变了的物的存在,来确证人自身的改造能力,即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对象物上,另一方面物将自身的性质、规律反应给人,即物的性质对象化到人上。这样人的本质和物的性质的互相结合,对象就成了人自身。由人的本质对象化所体现的人的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同时也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这种创造性活动,原本的自然界才变成了人的对象的自然界。
  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即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地特性。在生产过程中,以人的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脱离了不适宜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成为人化的自然,而且在这种被改造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蕴涵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在实践中,人作为活动的主体,首先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是一样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它的本质力量首先是它的自然力和生命力,为了表现和证实这些本质力量必须有存在于它外面的对象,也就是制约和限制它的自然。因此,无论从主观方面或是客观方面来说,人都离不开物质自然,它本身是物质自然,它又生活于物质自然之中。因此自然的物质属性,和我们来自于自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应当是人的本质力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感性基础。此外,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它不仅仅只有自然方面的属性。还在于它能不断超越自然动物,超越人自己,不断地从自然的动物生活上升到人的社会生活,从人的社会生活上升到理想的自由生活。人能够不断地超越和提高自己,是因为人类拥有心灵和意识。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建立主体世界。有了这些自觉的精神力量。他才能按照客观的规律有计划的实现自己的目的。富有创造性的改造客观自然。人的本质力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万古长青永远在创造之中的。无论是自然属性或者精神属性。都离不开社会性,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对象化
  对象化以自然界的先在为前提 ,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展现、昭示和确证自身本质和力量的根本途径。因此 ,必须把对象化与自然、实践与人的本质等范畴相联系,才能全面揭示对象化范畴的丰富内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在自然中选择对象、发现对象,把自己全部生命的本质力量灌注进去,使对象活起来,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这时就产生了对象化。因此对象化是人“化”到现实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是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在这种互动中,既有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也有人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按照对象化的原则塑造自我的形象,例如,我们穿衣服穿的不仅仅是衣服,同时还表现自我的气度和风度;我们在观看一部电影或者聆听一首歌曲的时候,不仅仅只是看到或者听到电影的剧情、歌曲的旋律,我们会将自己的情感情绪代入到当下感官所感受到的在我们思想和心灵中的投射。
  3.马克思哲学的对象化范畴
  第一,对象化与自然。人通过对象化的活动实现了与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马克思指出,人依靠自然界所提供的对象和工具,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属于人的对象世界。对象化活动是人与自然、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
  第二 ,对象化与实践。实践是相对于观念而言,指人改造世界,创造对象世界的感性活动。对象化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类特性,不仅包括人的感性的对象化活动,而且包括人的精神性的对象化活动 。
  第三,对象化与人的本质。人与人的本质是以人的对象化活动不断生成和创造着的历史性存在。首先,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全面展开就是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全面展开、昭示和实现的过程。其次,对象化活动意味着人的生成、自然界的人化和社会的现实存在。对象化活动使人占有一切对象,占有整个世界,从而确证和肯定人的全面本质。
  第四,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看,对象化就是主体与客体在对象化活动中相互规定、相互转化的过程。对象化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互为对象的主体与客体相互渗透 、相互创造、发生对象化关系的主体与客体双向转化和相互规定,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能动而现实的统一 。
  (三)结论: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生成的过程
  人的生活活动的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物的含义是人以实际的感性的对象作为他存在的确证,作为他生命表现的确证,并且他只能借助实际的感性的对象来表现自己的生命,证实自己的存在。对象化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每一种本质力量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对象存在,否则,人就不能以现实的方式肯定自己相应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乃现存世界革命化的过程,是否使人的本质对象化,改造完善人的社会关系,改造完善确定人的社会关系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开始将重点放在身体健康方面,中药材的应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重要使用价值,在医学上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我国中药材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们在种植过程中,一定到认清市场时势,合理種植,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中药材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引言  中药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期刊
摘要:可持续农业发展包括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农业系统内的生态和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本文主要对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供农业相关工作人员借鉴分析。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作为中国的第一产业,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农业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也至关重要。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产品
期刊
【摘要】附红细胞体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由于附红细胞感染所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为了更好的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还需要认真分析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症状、流行病学,然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附红细胞体病诊断,然后对我国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方法;疾病防治  我国人口众多,对猪肉的需求量
期刊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党的政治优势,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和重要动力来源。  关键词:三基建设 组织力 政治功能  一、全面深化国有企业“三基建设”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
期刊
摘要:微生物指的主要是一些微小的生物,广泛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主要包含了一些病毒、细菌、真菌等,可以说微生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微生物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在各领域都有应用,比如说生物化学领域、食品加工领域等。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合理地对微生物技术进行优化,能够大幅度提升微生物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以医药行业为基础,分析研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制
期刊
摘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深入人心,烟草企业作为中央管理企业,承载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任务。基层工作如果能突破狭义的行业服务思想,把服务理念上升至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层面,能有效的提升行业形象、提高群众满意度、助力和谐社会建设同时也有利于自身行业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烟草行业最小单元“基层服务站”日常工作入手,合理开发服务站人力、物力资源,通过达到更深层次的“大服务”精神,实现工作效率、工作业
期刊
摘要:近些年国家经济发展高度迅速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的变更革新,在药品生产领域同样如此,许多难以攻克的医药难题在最近几年被逐渐解决,象征着我国药品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充分推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有必要形成对现有医药生产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后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选取最为符合需要的发展道路,以此来逐步促进药品生产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现状;改进策略  随着我国的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果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对水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不断促进了水果市场的发展,因此,提升果树栽培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其中,果树设施是进行果树栽培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温室或者大棚等设施,为果树提升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等,目的是为其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因
期刊
摘要:随着党校培训模式不断优化,法学教师也要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各级干部积极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同时,法学教师也要充分担负教育职能,积极为各级领导干部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校培训工作的优化和升级。本文将分析新时期下党校法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此明确新时期党校开展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党校法学教育特征,并阐述法学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路径,期望以此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伟大中国梦,巩固党执政基础,提高党执政能力,发展社会特色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社会积极健康发展,则必须增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需要各大党组织的合力,共同努力、共同发展,贯彻落实到社区党建基础工作上,重视科学发展与创新发展,让社区党建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全面发挥自身先锋示范作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社区党建创新发展的意义和现状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具体实现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