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血症所致瘫痪的识别与对策

来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8369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氨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尿素循坏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病因为ARG1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致病变异导致精氨酸酶1功能缺陷.精氨酸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智力运动倒退、癫痫发作、痉挛性瘫痪及肝损伤等.痉挛性瘫痪可能为主要或惟一的临床表现.对于临床怀疑精氨酸血症的患儿,可通过血液氨基酸、尿液有机酸及基因分析诊断,必要时进行酶学检测,以明确诊断.精氨酸血症的治疗对策主要包括低蛋白饮食、除氮药物及肝移植.肝移植是目前根治精氨酸血症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系统理论思想从网络视角探索白脉软膏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组配伍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得白脉软膏的化学成分及对应的候选靶标谱,根据白脉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疼痛、慢性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4种疾病/症状为关注点,在人类表型本体(HPO),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白脉病相关的疾病基因集,构建“白脉软膏活性成分靶标-白脉病相关基因集”相互作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筛选其核
目的:为了探寻党参高效高质育苗方法.方法:在党参主产区甘肃省宕昌县采用含98%甲基异硫氰酸酯的棉隆对土壤消毒后进行4个品种党参育苗,出苗后定期测定育苗田党参种苗生长动态及其品质产量差异.结果:①消毒使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为抑制—恢复,使党参种苗根长增加9.8%,株高、株幅、茎长、茎粗、分支数、分节数、叶片数及拟合叶面积等田间生长指标不同程度提高,并且株高呈现“S”形生长趋势.其中,“甘党1号”和“甘党2号”生长优于“渭党1号”和“宕昌当地品种”;②消毒使党参根部田间发病率降低4.9%,其中“甘党1号”和“甘
中医药古籍整理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文脉与思想的重要载体,是赓续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中医药古籍整理的时代目的 ,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宝藏,揭示其意义,发扬其精神,吸取其经验教训,使之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阐述了古籍整理中的几大问题,即重视“执拗的低音”现象、避免“后出转劣”趋势、注意“代古人立言”隐患;论述了以“道统”的思想理念、不忘初心的守则、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揭示学术的本来面目和真价值的方法论;并以本草考古为例,分享了如何以科技手段破解历史密码的实践探索,以期为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以大血管床内持续动脉粥样硬化(AS)为特点的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糖脂代谢紊乱诱发的大血管区域内皮损伤是糖尿病继发AS的始动因素,其与糖尿病和AS已知的共同病理基础——免疫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人类饮食模式的转变,导致与能量稳态相关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率急剧增加.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及相关衍生分子的改变伴随着糖尿病继发AS,而“肠道-宿主免疫”失衡可能是诱发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中医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已形成独特的理论和临床体
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肾脏疾病.临床上,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通常是一个慢性进展性过程,其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Notch信号通路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生长和凋亡等过程,决定细胞的命运,Notch的异常表达或基因突变会引起组织损伤导致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医药作为防治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多种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和多条信号通路的特点,常被用作慢性肾脏病治疗的常规或潜在的补充疗法和丰
目的:研究黄芩在干旱条件下的差异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变化的生物学本质.方法:利用超高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ESI-Q-TOF-MS/MS)分析代谢变化.结果:在干旱条件下黄芩根部得到具显著差异的化合物11种(VIP值≥2).干旱条件下柠檬酸含量降低、莽草酸含量升高,表明在逆境条件下初生代谢减弱,次生代谢增强.在次生代谢产物中,干旱处理组通过生物合成和转化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调节各成分含量的比例,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素,白杨素,圣草酚,5,2\',6\
尿素循环又称鸟氨酸循环,主要是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在饥饿、疲劳、发热等应激状态下,部分蛋白质加速分解,各种氨基酸在转氨基、脱氨基、再氨基化等反应中产生氨.此外,肠道微生物的脱氨基酶和尿素酶将部分氨基酸和尿素分解后产氨,并经肠道吸收.肝脏是尿素循环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大部分氨通过肝脏尿素循环形成尿素,自尿中排出,不会产生蓄积.而尿素循环障碍、严重肝损害、有机酸代谢病、脂肪酸代谢异常、线粒体病患者可能出现血氨蓄积,导致高氨血症,引起急性或慢性脑病及肝病,致残、致死率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缺乏症又称为高氨血症Ⅱ型,是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高氨血症及神经系统损害,OTC活性缺失程度及发病时血氨水平决定其临床表现及预后严重程度.OTC缺乏症在新生儿至成人期均有发病,且携带致病变异的女性也可能发病,其中婴幼儿期发病者起病危重,病情进展迅速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文章主要阐述了儿童期内发病的OTC缺乏症诊断与治疗,以期指导该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改善患儿预后,降低死亡和致残率.
据2020年世界癌症数据报告显示,前列腺癌的患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的第5位.在我国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前列腺癌的患病率仍在不断上升,但由于晚期前列腺癌可通过多种机制对雄激素去势治疗相关药物产生适应和耐受,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鱼腥草是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确定为药食两用的品种之一.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鱼腥草可通过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对前列腺癌产生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抑制迁移和侵袭等抗肿瘤生物活性作用,这些抗肿瘤活性可在
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是一种由SLC25A13基因突变,位于肝细胞线粒体内膜的希特林蛋白功能不足而形成的遗传代谢病.NICCD发病病理生理关键是肝细胞能量缺乏;除了胆小管膜上一系列载体蛋白,肝细胞基侧膜上NTCP、mEH、OATPs、MRP3、MRP4和Ostα/β等载体蛋白转运功能也可能受此影响而加重胆汁淤积及生化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