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癌症患者赋权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医学与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flower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 自行编制的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癌症赋权问卷对某三甲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进行赋权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150例住院癌症患者赋权总分数为126.41±29.53.一般资料中,不同工作状况、居住地、住院次数、医疗保险的赋权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四个因素可以解释赋权水平56.6%的变化原因.住院癌症患者赋权水平整体偏低,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将来的临床工作可以着眼于相关因素,加强健康宣教,充分发挥患者自我照护的潜能,优化医疗保险,从而提升患者赋权水平.
其他文献
基于拉图尔等人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前额叶切除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追踪、考察和分析.通过对前额叶切除术发展过程的追踪与网络构建,发现前额叶切除术的行动者-网络主要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网络联结而成,分别是前置资源子网络、以莫尼兹为核心行动者的子网络、以弗里曼为核心行动者的子网络.其中,弗里曼核心-子网络聚集了最丰富的社会性资源.这正是前额叶切除术在当时能够胜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追踪结果反映了在科学研究中对科学内外部因素保持辩证、对称的态度与视角的重要性.
对“意识难题”的分析表明,意向性因果关系的自我指称性决定了感受性意识的不可还原性,因而不可能产生拥有像人类一样自由意志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I医生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医生;通过医学增强的脑机融合人的意识能够被“存储式”意识数据库间接干涉、修改,甚至设计,因其丧失了 自由意志,也不再是真正的人类,但其拥有的“超能力”将对人类构成深层次威胁;弱AI运用过程中的权责或伦理问题,则可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而逐步解决.
神经递质是存在于神经元突触间的特定物质,主要参与化学信号传递过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减少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现已证实,除神经递质DA参与PD的发病之外,其他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同样参与PD发病过程,且神经递质网路紊乱是PD生化改变的重要特征.因此,概述神经递质与PD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有助于深入了解神经递质如何影响着PD的发病进程以及PD脑内DA能神经元选择性受损的机制.
基于国内外心理治疗相关伦理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和社会需求,从伦理建设、个人资质、伦理意识、伦理适用性、不良反应五个方面对心理治疗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 目前心理治疗伦理建设相对滞后、治疗师资质良莠不齐、治疗师伦理意识淡薄、忽视伦理适用性和心理治疗不良反应难以避免的问题.并提出心理治疗伦理相应的改善路径,包括加快伦理体系建设、完善资格认证体系、保持价值中立、提升道德敏感性、定期接受专业督导、增加共同决策.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方式方法在外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的临床教学模式调查问卷,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在读94名临床医学生进行在线调查.结果 回收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81.9% 的学生认为外科学教学中课堂教学(LBL)总体评价满意;85.1%的学生认为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式(TBL)可以调动积极性,87.2%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合作意识;88.3%的学生表示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CBL)可以有利于发挥学习积极性,并且体会到CBL可以有效帮助灵活运用医学知识,
以眼科为例,从医学伦理角度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探讨.研究发现,31项超说明书用药符合目前指南用法、专家共识、用药参考.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与缺乏适宜的眼科制剂和品种、用药人群特殊及眼球结构特殊性有关,也与新药审批或药品说明书更新、临床用药管理有关.眼科超说明书用药的医学伦理关注重点在于提高认知,把握知情同意,关注用药风险,强化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管理.推动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完善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促进用药的创新发展,保障超说明书用药合理合法.
慢性疾痛是连接患者身体、自我与社会的桥梁,将生理过程、意义和关系相互衔接,使社会环境与 自身内在体验循环连接.诠释疾痛故事的意义、记录患者的生活故事,医患双方共同表达对疾痛的解释模式并相互协商,是回应、抚慰慢性病患者痛苦的主要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逐渐深入到患者的苦难世界,医患间的隔阂逐渐消弭,医患双方共同积极探索,陪伴成长,和谐共融.通过诠释疾痛故事的意义,有利于缓和目前紧张的医疗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作用对象是人类自身,这就导致了技术主体与客体的重叠、技术目的与手段的交叉、技术设计与评价的纠结,引发了生物身份设计、社会公正设计、人类自主性设计的伦理问题.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设计伦理,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维护公平正义”“和谐共生”“考虑周全”和“责任前置”的伦理原则,充分考虑其对人的生命健康、社会公正和全面发展的潜在影响,避免出现不可逆的消极后果.为了保证设计伦理在新兴人类增强技术中应用的实践有效性,需要加强对新兴人类增强技术设计的风险评估、社会监督和伦理教育.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实践的场域之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在ICU会面对危机状态中的患者与家庭.基于危机干预理论,认为ICU中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需求评估者、心理辅导者、沟通促进者和资源链接者等角色.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受患者个体需求、医疗团队分工及临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承担心理社会评估、信息导航、沟通促进、心理辅导、决策支持、实际援助、支持小组、临终关怀、出院计划等多种任务.
糖尿病作为一种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高发慢性疾病,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不理想.从初期研究中可以看出,仅仅说服教育难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围绕典型案例的考察,遵循叙事医学三要素的内在逻辑顺序,通过在接诊谈话、病历采集以及诊疗中引入叙事医学实践,在借助患者分享性叙事表、叙事分析表、叙事改写表等工具的基础上,分享患者的糖尿病故事,进入患者的生活世界,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此外,耳濡目染患者的经历会让医生对诠释疾痛保持兴趣,并重新焕发职业活力,继而强化治疗团队的凝聚力,让团队与患者个体形成有效照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