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场所很重要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莫强这个案子,有两件事要搞清楚,一、莫强受到的伤害是否发生在工作场所;二、莫强是否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的暴力伤害。
  先说第一个,莫强受的伤害是否发生在工作场所。《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作场所”,不仅是指职工从事主要职业活动的地方,还包括职工因工作需要或完成本职工作,应当经过或可能经过的那些区域。
  在这起伤害案中,莫强的角色是三车间员工,他是奉班长之命,到四车间去借筐,后在四车间与老张抢筐,双方发生争执,他被老张打伤。毫无疑问,莫强受伤发生在他去取用工具的四车间,反过来说,四车间便是莫强因为工作需要进入的工作场所,所以可以确定,莫强是在工作场所受到的伤害。
  再说第二个,莫强是否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的暴力伤害。《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莫强和老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抢筐发生争执,莫强被老张打伤,这个案件的起因,是双方争抢工作需要的筐,但也是为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从故事的叙述上看,此前,莫强和老张没有纠纷,甚至都不常打照面。可见,两个人不是因为个人原因发生了打斗。
  在工伤认定中,工作原因是要件,是认定工伤的充分条件,只要能够认定是工作原因,就足以认定工伤。对“履行工作职责”,也应作全面、准确的理解,只要职工行为是在完成本职工作,就是“履行工作职责”。
  所以,莫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都具备的情况下,因为争抢工作需要的筐,与老张发生争执,进而受到暴力伤害,符合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当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书部分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不当,应给予撤销。
其他文献
申通董事长陈德军放言:随着中国快递进军海外市场,再过5到10年,会让联邦快递等洋快递感到压力。据国家邮政局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已然第一了,仍要自我奋起,这样的“自杀重生,他杀淘汰”的大情怀,产权不清的企业怕是来不了。
期刊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期刊
听不少前辈讲过,新闻工作就是带着镣铐跳舞。最近的一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了一把。  前不久,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抛出了“第二轮下岗潮”的言论,引发了网络热议。在综合了多方信息和评论后,官方微信“当代工人杂志”推出了《第二轮下岗潮来临,国企依然是重灾区!》一文。  微信刚发出几分钟,京城某领导就给我发了私信:“第二次下岗潮一说不得炒作传播,你们这条做的……建议删除了吧。”  我辩解道:“目前辽宁一
期刊
在2015年的“辽宁好人·最美工人”颁奖礼上,10名获奖工人同台领奖。其中,营口市农村电力服务有限公司老边分公司农电工董秋玲是唯一的女性,人群中格外引人注意。  董秋玲很少说起自己,与记者闲聊中总是把话题扯向亲友、同事是如何帮助自己上。那些她所做过“最美”的事迹,多是用“忘记了”一语带过。记者很疑惑,这个在颁奖礼短片中提到“为救身患绝症的丈夫,卖房子、拉饥荒、自学中医;工作中敬业爱岗,把感动送到千
期刊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孩,只有两年左右时间。一个领域的重大政策如此快速递进,在新中国并不多,可见执政党和政府对未来的国家人口结构已深谋远虑。只是,放开是一回事,生不生二孩是另一回事。
期刊
画家、学者陈丹青谈到电影创作难出精品时,曾说:很多部门先是出台很多不准,这个不让拍,那个不让拍,大家也就不敢拍,时间一长,就不想了;等哪天让你拍时,你就不会了。  这话说得简单又在理,放到生二孩这件事上,也很合适。  沈阳富民小区有一裱画作坊,坊主人和媳妇都60多岁。跟这两口子闲聊,听说他们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不由啧啧称羡。老板娘则忿忿地,“好啥呀好,罚惨了,工作都没了。”当年,她在沈阳木工工具厂
期刊
去年底,唐山松汀钢厂停产,2300多员工下岗。这或许是个案,但就这些员工来说,可就算下岗潮了。下岗潮不是不可以谈,而是要科学地谈、未雨绸缪地做。早谈比晚谈好,大家都有准备。如果下岗潮是国企重组的结果,那给民企更大发展空间以吸纳失业者,便属当务之急。工
期刊
我国施行了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已让无数父母把个人希望、家庭希望或家族希望叠加于独生子女身上;虽然没有兄弟姐妹来瓜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母之爱,独生子女可以毫无竞争压力地独享、垄断,但他们也单独承担起了过去本该由兄弟姐妹分散承担的家庭使命和责任。他们是让人羡慕的一代,得到了那么多爱;也是令人心疼的一代,肩负多重重压。  唯有打破垄断,才能相对均衡,这是爱的均衡,也是使命和责任的均衡。单独二孩政策
期刊
诗曰:  天下奇事数不清,无缘和尚不登门。  掐指欲算明日运,信息高速走一程。  如果有一天接到电话,你被告知正在生病的妈妈吃一种某某药可能会有效果。而电话里的人你根本不认识,但他关于你的信息全部正确,你会怎么想?  如果有一天,你正在宜家兴致勃勃地逛家具,然后手机收到一条微信:《逛宜家会导致情侣分手》,你还会接着逛下去吗?  如果有不认识的人对你说,你的体重超标,因为你的朋友圈中胖子太多啦。你会
期刊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养孩子一直是夫妻行为,顶多算家庭和家族行为。1950年代,以马寅初为代表的一干学人试图把生养孩子上升为国家行为。怎奈极左路线不光没听进去,还把马寅初打成右派分子。  尽管如此,生养孩子这一夫妻行为最终还是成了国家行为。其实我国早在50年前就开始试行计划生育政策了,且于1973年在全国推行。在陈慕华、陈云等人推动下,我国在1978开始试行一胎化政策。1980年9月25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