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生学习生态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已逐步得到更新。鉴于生态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教育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对学生来说,教师只是给他成长所需的养分和材料是不够的,还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这个生态的基本特征是和谐平衡,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自主、活跃、参与。为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态,我们在教育中必须研究和尊重儿童的天性、个性,必须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要学会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学生处在成长阶段,可塑性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本人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发现有些孩子,在学校除了对学习还有点进取心之外,对其他事情都是不闻不问,担任值日工作也极不负责任,应付了事;还有些学生爱和同学吵闹,为一些小事而发生矛盾,明明是自己的错,却总是认为是别人的错,以个人为中心,没有他人意识,不会做换位思考。诸如此类现象还有很多。我经常在教学中反思:为什么这些孩子会有这种不良表现呢?我觉得是孩子自身缺乏责任心,缺乏担当意识。这就是说,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有担当意识的人是教育的关键。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⑴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自己所任教的课程中,要经常渗透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给学生讲一些道理,时刻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认真做事的行为习惯,磨炼自己的意志,在学习中能吃苦,上好每一堂课是自己的责任。
  ⑵在课外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重视课后作业的督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心;重视每天的课间操,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责任心;与家长配合交流,呼唤孩子们的责任心。与孩子家长交流,在家里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并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比如每晚整理自己的作业,收拾学具,带好自己的学习用品,要让孩子明白,这些生活、学习上的事是自己的事,他有责任做好,也有能力负责。另外,要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注他人。关注他人是做好人的具体表现,可首先从教孩子关心父母开始,平时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着扫地、拖地,然后,逐步教孩子关心身边的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其次,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这样就慢慢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健康快乐成长。
  二、教给学生知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在学校必须学习知识,这种学习积累是将来走向社会所必需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素质。知识的积累以学生的承受力为限,学生学习知识必须建立在有用、感兴趣、适合本人个性特长的基础之上,脱离了兴趣,有悖于个人发展需求的知识,对孩子来说,只能是负担。这里,有三个问题也是早已烂熟的老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因材施教。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个性、天赋、能力,从而确定最佳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二是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因素。与生俱有的兴趣,属于天赋,需要老师的唤醒。在我们学校鼓励每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在榜样示范的作用下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内在天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培养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兴趣,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三是习惯。习惯的养成,主要靠老师的教导,反复的实践,功到自然成。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在不断的纠错中慢慢形成的,这需要老师的示范,需要耐心的指导。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在入学开始,是在不好的习惯养成之前。
  三、让学生在学校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才干,实践知识。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科技文化艺术周,运动会,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和农村学生手拉手,春游,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学生沙龙等。用几个重大的活动贯穿,实现了“时时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与对话,引领学生健康成才
  教学活动中,普遍地存在着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交往,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为中介的一种社会性相互作用。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该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和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引领学生健康成才。教师与学生沟通和对话,不能只是语言的表面应答,而应该是双方发自内心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的精神互通。有了这种良性的精神互通,学生就能在愉悦轻松的生态环境下学习知识、健全人格,健康成长。为实现这种沟通与对话,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
  ⑴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⑵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⑶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得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营造学生学习生态,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酿溪镇新航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血压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4月;对照组仅用替
本学期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采莲幼儿园使用建构式课程为教材,建构式课程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动,注重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
中国宣布设立雄安新区以后,最先“雄起”的就是沪深股市的“雄安概念”,京津冀不少上市公司股票连续涨停。仔细看看那些连续涨停的股票,其实大多数与雄安无关,既不在雄安注册,也无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探究解疑,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力。笔者根据这一要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启发探究的教学环节,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是要变“逼”为“导”,变“苦海”为“乐土”,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求。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都喜
目的 运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评价大黄对于骨痂生长的影响,探讨DR在观察早期骨痂生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 502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2例实行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 研究小鼠血清中生长停滞特异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对维持其能量代谢稳态的影响.方法 以敲除了Gas6主要受体Axl基因(Axl-/-)及其野生型(Axl+/+)的小鼠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两组动物基础血糖值、血脂4项指标、脂肪系数及骨骼肌中信号蛋白PI3K、Akt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表达水平及其蛋白磷酸化水平间的差异;
截至2016年8月底,ATSC 3.0物理层工作小组对链路层和物理层技术细节进行持续讨论,完善了物理层的相关文档,链路层的广播网关技术文档也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当中。文章拟就目前
园林绿化管护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选择合适的管护方法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首先需要分析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本文主要是探讨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园林绿化管护中的实
一、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1.以人为本.培养人文素养新课标明确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促进
文学,是思想的精灵,是生活的折射,是作者人生百味的直观反映。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或团体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湟里中心小学把“建好文学小社团,培养儿童文学素养”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实践:让学生关注生活,与鲜活的现实社会有机结合的。这是一种将实践引入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亲身参与和经历的机会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儿童阅读,在读中提升文学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