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三位学者访问台湾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应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主任黄昭弘教授、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秘书长杨开煌教授的邀请,我系张汉清、黄宗良教授和李义虎副教授于1994年12月26日至1995年1月2日访问了台湾。他们在东吴大学政治系、台湾大学政治系、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中共研究》杂志社、中国统一联盟同台湾学者和部分学生,就两岸关系、中国统一、大陆政策及有关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换看法,增进了互相了解,并会晤了政大国关中
其他文献
<正> 前言 不论人们是否喜欢,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总是不可避免地包含在现代经济发展之中。尤其是两次石油危机和其后出现的制约经济发展的条件,正在进一步扩大国际性调整的范围和领域,如过去一直被视为国家固有主权的金融、财政等经济政策中的税收以及会计制度、用工和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
<正>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巨大的经济发展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一世纪将成为亚洲的世纪。经济的发展靠发展现代工业来实现。工业的发展总是与从事农业的乡村人口的城市化分不开的。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我们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
1994年10月5日至7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与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在日本东京成蹊大学举行了“冷战结束后的亚洲与中国、日本”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出席会议的有:张映清教授、黄宗良教授、李茂春副教授、王福春副教授、刘甦朝副教授。成蹊大学出席会议的有:宇野重昭教授、广部和也教授、加藤节教授、关口末夫教授、饭岛纪昭教授、田中治男教授、富田武教授、远藤诚治讲师等40余名师生。成蹊大学校长上野裕也教授会见了与会的北大全体教师。成蹊大学法学部部长广部和也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映清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正> 尊敬的广部和也学部长,尊敬的宇野重昭先生,各位先生: 根据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和成蹊大学法学部的学术交流协议,我和我的3位同事作为代表,荣幸地来到了友好的邻邦日本,来到了美丽的成蹊大学校园,与贵学部的代表共同举行“冷战结束后的亚洲与日本、中国”学术研讨会。自从踏上贵国的土地,我们就感受到了两国人民友谊和合作的气氛,受到了贵方的盛情款待和周到的安排。对此,我们谨表衷心的感谢。
<正> 去年9月初,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举行的“亚太地区国家、民族与国际关系”的学术讨论上。我发言谈“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俄罗斯政局”,关口末夫教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决定和影响着俄对外政策的因素是什么?我当时回答说,主要是四种因素:俄罗斯传统的扩张主义和民族
<正> 由我系王杰教授主编,贾庆国、王联、张良福、张海滨等参加写作的《联合国遭逢挑战》已于1994年12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教委社会科学“8·5”重点项目,也是对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全书共27万字,由总论和五章组成。该书选择了联合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论述,着重分析联合国在这些
<正> (一)前言——亚太地区的历史状况 与问题的提出 从美苏两国领导人正式宣布两国之间的冷战正式结束以来,巳将近五年了。把这五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状况与五年前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世界发生了令人注目的变化。在这其中一个戏剧性的事件,就是冷战的一方当事者——苏联,作为国家本身消失了。但
<正> 《国际格局与国际组织》是国际政治系本科生的必修课。为了适应国际政治专业的特点,本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国际组织特别是全球性国际组织产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同时阐述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发展变化与国际格局的关系。讲授内容按
<正> 中国自1978年开始全力推行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它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内乱外患的情况下,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展开的“第二次革命”,也是一场全方位,影响最大的现代化运动。改革开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包括政治和社会的内容。十五
<正> 《南北关系》是为国际政治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限制性选修课。该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有关论述为指导,系统地讲授:南北格局形成的背景与原因;南北关系的发展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南北矛盾的主要内容与实质;南方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起因、指导思想、进程、成就及困难;南北关系的发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