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湘妹子”龚智超 今天怎么样了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us_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羽毛球队是一支王者之师,在各种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羽毛球在国内也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那些明星球员更是深受国人的爱戴。
  大家还记得那个曾被誉为“打不死的湘妹子”的中国女羽“一姐”龚智超吗?她现在生活得怎样?
  龚智超,1977年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她的父亲龚高提、母亲谌瑞容都是湘华机械厂的普通工人。她还有个哥哥叫龚智力,有个姐姐叫龚智慧,她在家里排行最小。当时,龚智超的父母还需要赡养两边的老人,9口人都靠他们微薄的工资生活,家境非常贫困。
  湘华机械厂位于大山里,龚智超一家住在县城郊区的平房中。父母上班的间隙,还要种地,在院子里种菜、养猪,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安化县是全国闻名的羽毛球之乡,曾涌现出唐九红等世界冠军。龚智超小学一年级时,被体校教练袁铁云发现。她不仅球感好,而且善跑、弹跳还很出众,且跟腱部关节细长,可谓天生的羽毛球好苗子。当时,龚智超家离体校有3里路,她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了,一路小跑到体校练羽毛球。早饭后,再回学校上文化课。
  几年以后,龚智超进入了安化体校,开支陡然增加。父亲觉得经济压力太大了,就想让龚智超放弃羽毛球,回学校接着读书。
  袁铁云得知后,找到龚高提,苦口婆心地劝他说:“千万别让智超放弃羽毛球,根据我的观察,这孩子将来是会有大出息的。”于是,龚高提和妻子开始节衣缩食,继续供女儿在体校练球。为了给龚智超增加营养,家里的鸡蛋谁都不能吃,全都留给了她一人。龚高提还经常替人代班,挣了钱就给女儿买点牛奶喝。
  1989年,12岁的龚智超进入了湖南省羽毛球队,不需要家里再供养她了。谁知家里经济状况刚有所好转,龚高提又被查出了肝癌。
  为了不让女儿担心,龚高提和家人约定,谁都不许向龚智超透露他患癌的消息。如果龚智超问起来,就说他患的是哮喘。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龚高提没住过几天院,基本上就是靠药物保守治疗。
  1992年,龚高提因肝癌不幸去世。龚智超这才知道父亲患癌的真相,她的心一次次被撕裂。在父亲的遗体前,她含著眼泪说:“爸爸,您在那边安息吧,我一定会练出成绩,不让您和家人失望!”
  1995年12月,龚智超入选了国羽二队。国羽女队人才济济,身高只有1米63米的龚智超在身高和力量上都不占优。但有道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龚智超经常自己给自己加练,手被球拍磨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水泡,但这位不服输的湘妹子,始终都在咬牙坚持着。
  1996年7月,她终于进入了国家一队。之后,她陆续获得了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的女单冠军(1993年),瑞典公开赛的女单冠军(1997年),全英公开赛的女单冠军(1997年)和日本公开赛的女单冠军(1998年),另外,还是1997年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1998年尤伯杯赛,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
  1998年,龚智超的世界排名来到了世界第一。因为她在场上头脑冷静、步法灵活、跑动范围大,控球能力强,球迷和媒体都很欣赏她打球的风格,亲切地称她是“打不死的湘妹子”。
  2000年,悉尼奥运会,龚智超在女单决赛中,遭遇了丹麦名将马汀。对方人高马大,进攻凶狠。但是龚智超却凭着扎实的基本功、脚下移动快、球路多变的特点,以柔克刚,以13比10和11比3的比分,连下两局,击败了马汀,将奥运金牌挂到了自己的胸前。
  载誉归国后,龚智超来到父亲的墓地,用这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告慰了天堂里的父亲。那天,她在父亲的墓前,哭得特别伤心,回忆了父女俩走过的艰难岁月。
  2001年,龚智超在带领湖南省羽毛球队,夺得了全运会团体冠军之后,就正式宣布退役了。退役后,她出任了湖南省体彩中心的副主任。她丝毫没有奥运冠军的架子,每天都按时上下班,并经常下基层与彩民们零距离接触,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由于她工作出色,后来,又被晋升为湖南省体彩中心的主任。龚智超曾和国家队的余锦豪有过一段恋情,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分手了。几年后,她又与一位画家组建了家庭,婚后育有一子。
  如今,龚智超已经43岁了,生活幸福稳定。儿子也12岁了,聪慧可爱。在她影响下,儿子也很喜欢体育,母子俩还曾一起参加过长沙马拉松赛。
  据《名人家事情事》
其他文献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一位很有名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  他,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的产房里。大使馆的产房里?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大使馆的产房里。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为扩充军力,法国政府制定了一条法律,凡在法国出生的男孩,不管他的父母是哪国人,都必须加入法国籍,这样等他长大以后,就能对他进行征兵了。  为绕过这条法律,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就在使馆中设了一间产房,以便让本
期刊
顶风冒雪,我辗转换了好几趟公交車,下车买了一份早点,可没吃,热乎乎地倒换着手捧着,这才到了公司。不过,在印象里,小时候来这里,根本倒不了这么多回车———公司租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对这房子,我的记忆不会错的。  公司里的员工们前前后后地来上班了,在公司大门口,大家差不多都是一个动作:掸掸身上的雪渣滓,跺跺脚上的雪末子,再从包包里拿出各式的早点,和我打着招呼,就都边吃边忙了。我手里捧着早点,还是没吃。在
期刊
今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评比,在全国范围内选出10位杰出的劳动者代表,颁发“大国工匠”荣誉证书。“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报道了这10位“大国工匠”。他们的工作对象大多是航母阻拦器、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等“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唯独一位与众不同,他面对的是一根根枯木。他叫郑春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大国工匠,国之重器的制造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张淑珍1937年生于陕西商洛,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她大学毕业后,扎根商南贫困地区,近60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商南自古不产茶,如今茶青漫山坡”的奇迹,是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为商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事迹曾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任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用今生所学造福百姓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走进陕西商南县,听到
期刊
林宇辉擅长模拟画像,在过去几年里,他曾多次为被拐儿童画像被公众熟知,被称为“神笔警探”。  近期,一则三代人跨越79年,终于寻找到抗战时期牺牲亲人的新闻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引发全社会关注,也让为烈士画像的林宇辉再次受到关注。南京任女士的舅公张璋保,1941年加入新四军抗日,牺牲时年仅28岁,没有相片,只有一张烈士证。任女士的外婆直到临终都念叨着要找到他的墓,再为他画张像。但由于没有留下照片,任女士只得
期刊
当年,《佐罗》公映以后,作为“佐罗”的声音出演,童自荣曾每天收到成麻袋的观众来信。有一封信上这样写道:“您的声音代表着正义与自尊,你独特的人格与艺术魅力永远留在观众心中,无人能替代。”落款是“一家三代影迷”。一部世界艺术经典,通过译制可以连接中国千家万户。而一位配音演员俘获中国三代观众崇拜,绝非容易。其中缘由,既有作品形象的文化价值为人心所向,也有形象创造者的独特人格与艺术魅力。  意外被选中为《
期刊
6月8日19点06分,曾经六演宋庆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肖惠芳女士因突发脑溢血,在汉口同济医院去世,享年86岁。肖惠芳1934年出生于汉口,新中国成立之初加入文工团,后来一直在湖北省话剧团工作。1978年在话剧《大江东去》中首次扮演宋庆龄,并受到宋庆龄本人亲切接见。此后又先后在《陈赓蒙难》《开国大典》等影视剧作品中五次塑造宋庆龄这一重要角色,众多剧照被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誉为“可以乱真之作”。肖惠芳的
期刊
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1928年8月3日出生于河北唐县。12岁那年,她离家投奔八路军,从此踏上革命文艺之路。16岁入党,面对党旗,她立下“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的誓言。1950年,她在电影《白毛女》里饰演喜儿初登银幕,让观众熟知和热爱。1962年,由于在电影《党的女儿》中树立起一个坚贞无畏女共产党员不朽的闪光塑像,被评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  2
期刊
制作山西老陈醋需经蒸、酵、熏、淋、陈五大工序,中国调味品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颜景宗感官“犀利”,能快速鉴别醋的质量;他创新制醋技艺,善于“养曲”,精通制醋工艺全流程。热闹的太原柳巷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但这一切似乎跟颜景宗无关……他的老屋里弥漫着陈醋的味道,老人一生痴迷于酿醋工艺,已是90多岁高龄,仍和屋里的醋相伴。他常说,“没事就闻一闻醋,能杀菌消毒。”  颜景宗,外号“醋大王”,中国调味品协会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