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检察人力资源配置格局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实际成效检验科学发展观,而队伍建设是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形成队伍结构合理、工作理念先进、工作效率提升的检察人力资源配置新格局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检察机关 科学发展观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72-02
  
  一、概念梳理及检察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
  检察人力资源配置的上位概念是检察资源及检察人力资源。因此,为行文方便之必要,需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的检察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种: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检察物质资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检察机关的“硬件”,它是开展检察工作的基本保障,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属于检察资源的初级管理;检察信息资源是指检察工作领域和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一切活动的消息、文献、情报和知识的总和。它以检察工作和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的运动状态为内容,反映检察工作的状态变化及其特征,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传输或储存,为检察决策提供必要参考。对信息资源准确有效的利用会使检察工作事半功倍,这属于检察资源中级管理的范畴;检察人力资源在检察资源当中最为宝贵,且总是处于极为稀缺的状态,管理起来难度也最大,故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属于检察资源的高级管理。
  检察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在各级检察机关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检察工作目标及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检察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按照管理学原理,检察人力资源配置是在整个检察资源系统体系下进行的,即检察人力资源配置与检察人力资源、检察信息资源和检察物资资源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互相制约的。
  (二)检察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
  检察人力资源配置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一般说来,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优势定位原则:人的发展受先天素质的影响,更受后天实践的制约。后天形成的能力不仅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也与实践的环境有关,因此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个性也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其总体的能级水准,同时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工作爱好。优势定位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自身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应据此将人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2.互补增值原则:互补增值原则,要求我们在配置人力资源时,不仅要注意到检察人员个体的优势和劣势,更要注意到具体部门的队伍结构问题,尽可能在结构优化上多下功夫,最大程度的配置1 1>2的检察人力资源格局,既能充分使个体扬长避短,又能增强团队的战斗力。
  3.动态调节原则:动态原则是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或岗位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对岗位的适应也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所以要重视动态调节,尽量避免用非所长等情形的发生。能级对应,优势定位只有在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实现。
  4.激励强化原则:人的思想感情对于其潜力的发挥至关重要。激励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期望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在检察人力资源配置中,除了应注意人在数量上的调配外,更应调动人的主观能力性,其关键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机制既要符合检察机关总体目标的要求,又要包含多种个人需要,以激发个体或团队的工作热情。
  
  二、慈溪市检察院公诉工作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目前,慈溪市检察院公诉科现有正式干警16名(其中有检察员或助理检察员职称的11名),从队伍现状看,应该说,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室,也是一支大有可为的公诉队伍:从年龄层次看,平均年龄为30.1岁;从学历层次看,硕士研究生(其中3名在读)的比例达到87.5%;从公诉水平看,1人是全国十佳公诉人,1人是浙江省优秀公诉人,还有不少公诉新秀正在脱颖而出。但由于人员结构的特殊性,加之一些客观原因,使得检察人力资源配置反映在公诉工作中就存在如下三方面主要矛盾或问题:
  (一)案多人少矛盾异常突出
  从统计数字看,2003年慈溪市院受理审查起诉案件为1143件1882人,2004年为1654件2734人,2005年为1861件3133人,2006年为1912件3361人,2007年为2111件3289人,2008年为2141件3504人,2007、2008年受理刑事案件量均列全省基层院第一位。刑事案件的迅猛增长与办案人员的相对不足形成鲜明矛盾,使得慈溪公诉科的人均办案量近年来一直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所以公诉干警在八小时之外及节假日在单位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加班现象虽可以诠释为勤勉奉献,但一定程度上对干警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公诉队伍过于年轻带来的办案经验不足问题
  当前,慈溪市院公诉科办案人员为11人,其中30周岁以下的有4人,30-35周岁的有5人,35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的有2人,11人中有3年以上公诉工作经历的只有4人,其余的大多只有2年不到的公诉经历,且近3年无1人一直在公诉工作。所以无论从年龄结构看还是办案经历看,慈溪公诉都是一支相当年轻的团队,办案经验不足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无论是刚毕业的研究生还是引进的人才,都有如何尽快地适应慈溪公诉工作、积累公诉经验的问题。
  (三)公诉工作与其他工作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近年来,慈溪市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和省级文明单位,确定了“崇德、崇法、创新、创优”的理念,今年又适时提出了争创“全国模范检察院”的目标,积极开展慈检文化建设等等,这一切都需要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也需要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年轻干警的积极参与。公诉科在慈溪市院所有科室中属于比较年轻的科室,公诉干警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院里开展工作,积极承担各项活动。而参与、承担这些活动就必然分散一部分办案精力,所以如何正确处理公诉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矛盾也是当前公诉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合理配置检察人力资源的几点设想
  
  下面笔者根据检察人力资源配置的四项原则,就公诉工作中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出几點粗浅的设想。
  (一)以互补增值、优势定位为原则,进一步完善主诉检察官制度及积极建立其他相关制度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检察系统公诉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的办案机制,河南首先创立了主诉检察官制度,高检院对此项制度在全国进行了试点。慈溪市院于1999年就开始实施了主诉检察官制度。为使这项制度科学化、规范化,2001年,慈溪市院出台《主诉(主办)检察官制度实施细则》,并于2003年制定了《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公诉案件实行合议制的若干规定》、《关于公诉科合议组工作的若干规定》,从而形成了以主诉检察官办案机制为主辅之以主诉检察官责任制和公诉合议制的一种制度。通过主诉检察官的办案机制,充分发挥了主诉官业务能力强、法律功底好的优势,提高了整个办案小组的办案质量;通过主诉检察官责任制和公诉合议制,又使主诉官的权力客观上得到了制约,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其他成员力量。正是由于由“责、权、利”的制度设计,加之该制度暗含的协商机制、权力制约机制、责任机制,从而使办案小组的案件质量得到了保证。
  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办案机制还存在着缺陷,如对主诉官的权利制约是否及时有效、责、权、利是否统一、办案小组组成是否达到了最大的互补增值和优势定位等等,故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院的主诉检察官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如进一步深化合议制度,调整合议的案件范围,扩大合议组的组成方式,增加合议的形式;在配置一个办案小组时,尽可能多的考虑如下因素:主诉官擅长办理的案件种类,办案小组成员所学的专业,办案小组成员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根据公诉工作需要及公诉人员个人爱好,适时成立公诉“调研小组”、“疑难案件研讨小组”、“论辩小组”等。
  (二)以动态调节为原则,保持公诉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检察人力资源配置的应有之意。一名办案经验丰富的优秀公诉人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多年的公诉工作也使一些人产生了公诉情节,所以,保持公诉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作出公诉部门人员流动决定之前,应着重从以下两点进行考量:
  1.保持对公诉部门人员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变化情况的关注。如果通过重要工作的处理、重大案件的办理等关键事件发现该检察人员的能力已明显超过其工作岗位的要求,应该适时地对其岗位进行调整,以保证人尽其材,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
  2.充分评估、合理论证人员流动对整个公诉队伍的影响。做到既不能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又要保证不耽误人才的发展,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以激励强化为原则,形成快乐公诉的工作理念
  现代管理学认为,激励机制是鼓舞组织成员工作激情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检察机关制定激励机制主要受三种环境的制约: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对激励机制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上,检察机关有条件、也应该将过去的“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模式转变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的同步激励模式;政治生态环境最直接地影响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各项公务员制度,检察机关干警的个人利益必须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相应的激励机制也就必然是行政激励(如提职、提级)、道德激励(立功、受奖等)和物质激励同步;文化生态环境是一种长期沉淀而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检察机关的激励机制只有与检察文化生态环境相符合,才能取得或超过预期效果。
  近年来,慈溪市院在不断加大检察物资资源投入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育检”的工作理念,积极畅导“快乐检察”的工作思路,注重从人文角度关心、关爱干警。这说明了我院领导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公诉科在各个基层院都属于繁忙科室,慈溪市院更是如此。所以如何使公诉干警形成“快乐公诉”的工作理念,对于凝聚公诉队伍,提高公诉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工资福利和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比如,构建符合检察工作特点的、与检察人员的绩效和付出成比例的相对较高的福利激励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的检察人员职务晋升制度等。
  2.合理利用培訓和实践锻炼机会,加强对检察人员成才导向的激励。鼓励检察人员在岗学习和在职深造,尽力为检察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和挂职、轮岗交流、承担重要工作任务的实践锻炼机会,使其尽快地提高能级水平。
  3.更多地从人文角度关爱、关心干警。通过多种形式去鼓舞和激励干警,尽可能地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在当前我院招录和引进外来同志较多的现状下,给予多方面的关心,使外地干警更快、更好的融入慈溪本土生活,从而做好服务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职业道德的问题越发受到关注。良好的职业道德离不开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也是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根本办法。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新时代的教育方式,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创新的方式促使道德自觉的生成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而这种生成需要道德体验模式的设计。  关键词职业道德 自觉 体验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
摘要1990年以来,网络媒体商业化全面解禁,从此网络媒体开始从公共媒体演化为传媒公司,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的。这导致网络媒体忽视了其本身内在社会价值的建设,从而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本文以“艳照门”事件为个案来探讨网络媒体的价值理性建设问题。  关键词网络媒体 艳照门 追逐利润 价值理性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54-02    一、“艳照门”
一个教育系统内,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之间是彼此关联的,它们之间不仅有能量流的传递关系,也有知识流的集聚关系。对于中等专业学校而言,不仅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应坚持“以对口升学为导向”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实践反复证明,那些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几乎都坚持“双导向”办学方针,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浦口中专)就是这样一所优秀的学校。多年来,浦口中专始终坚持“多类型办
摘 要:近几年来,各地职业院校先后创建了名师工作室,许多企业也创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但两室均未发挥其最大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对接(以下简称“两室对接”),探索出一种紧密型和精准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同打造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和师资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两室对接 对接途径 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人社厅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两室对接”技工院校一体化教
摘要近年来,基础建设工程职务犯罪呈现出多发和高发趋势,本文从番禺区检察院近几年查处的基建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发生的原因分析入手,从教育、监督、惩治等三方面探索预防基础建设工程职务犯罪的对策,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  关键词基础建设工程 职务犯罪 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099-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摘要《权利法案》所保障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个体的权利,即“公民的权利”。美国宪法以及作为宪法修正案的《权利法案》的出台反应了追求宁静、幸福、进步和发展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共同心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限制政府滥用权力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权利法案 公民的权利  中图分类号:D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352-01  
摘要 奥运会都会给举办及协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效益,本文探讨并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青岛这个协办城市带来的旅游效应。  关键词 奥运 旅游效应 青岛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40-01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其对举办国旅游业的影响都是其他任何活动无法比拟的,特别是现代奥运的商业化运作以来,举办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所技工院校精神与灵魂的体现。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够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根据孔繁森母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本文阐述技工院校应如何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技工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校园文化 育人品牌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
摘要 本文在政治文化变迁的视角下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在内容和方法论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化变迁的主导;而三十年政治文化的变迁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
摘 要:五年来,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体现了“紧扣考纲,立足教材,适度拓展,关注社会,着眼能力”的特点,着眼于引导职业学校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基于这样的考试特点,江苏对口单招语文学科复习首先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其次要立足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当然,考试前的查漏补缺式的复习指导也不可或缺。  关键词:对口单招 语文考试特点 复习策略  2014年4月,《江苏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