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棋人·棋士·棋道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mp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年前,她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位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女运动员;10年前,她用英文写了第一本书《来自中国的女子世界冠军》;今天,她不仅是北京棋院院长,而且是一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研究生……
  虽然说起话来声音柔柔地,但是她给人的感觉非常理性,甚至有些像男性。
  谢军,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却一贯以处世低调而著称。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母亲的民主,才有了棋坛的谢军”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对于一个不懂国际象棋的人来说,如何理解这个体育项目及其背后的精神?
  谢军(以下简称谢):其实,我觉得做国际象棋和其它任何事情一样。在国际象棋里有一种你控制不了的东西,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如果真心热爱它,你就会发现国际象棋的世界特别大,可以从中体验到人生的经验。
  青:您是如何看待比赛输赢的?
  谢:我8岁开始下中国象棋,10岁获得北京市中国象棋儿童冠军,同年转学国际象棋。小时候,我赢了棋就很开心,输了棋就不开心,还老哭。慢慢地,我学会了如何理性地看待输赢,特别是输了以后,我会仔细研究输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有的时候,赢棋并不表示自己的水平就比对手高。竞技体育的输赢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你今天的状态和判断,对手的状态……这些都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青:您现在也是一位母亲,那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母亲呢?
  谢: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她从东北农村走进清华,然后一直生活在北京,这非常不易。她的经历告诉我什么都有可能,成功与失败都不是最重要的。母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的自立精神。小时候,父亲在部队,家里大部分事情都由母亲一人打理。我性格中的很大一部分秉承了母亲的遗传。母亲也会非常冷静地看待我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她是我事业的后盾。
  青:您和母亲发生过争论吗?
  谢:十五六岁是我叛逆感最强的时候。当时我在北京青年队训练,过的是集体生活,而且队里的管理非常严格。但母亲还是感觉出了我的这种变化,所以在遇到我们争论的时候,她会非常冷静、非常理智地和我沟通,想办法解决问题。我母亲最优秀的地方是,她从不会因为我的训练成绩而决定对我的态度。
  青:能否谈谈您与母亲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谢:母亲对我非常平等。在我12岁那年,我面临在学业和北京青年队之间做出选择,母亲当时就用一种非常平等的口气和我商量这件事。她觉得我的学习不错,希望我以正规的渠道学习,进而考取大学,但她还是征询了我的意见。当时我表明自己非常喜欢下棋,同时我也保证,以后一定会上大学。这样,我就如愿选择了国际象棋。可以说,因为母亲的民主,才有了棋坛的谢军。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做男性”
  
  青:行走在国际象棋这份事业的道路上是寂寞的,您有没有想过要停下来?
  谢:其实很多人都劝过我“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干嘛不活得自在点儿”,但我总觉得自己有份社会责任:我必须成为一个目标、一个靶子。我的存在可以帮助一些年轻队员尽快成长,她们也常说“如果能超越谢姐,我们就成了”。竞技体育的新老交替很快,她们如果成长不起来,我就必须顶着。国际象棋是我的兴趣所在,事业是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我如果现在停下来,就辜负了多年的努力。
  青:国际象棋中经常有“性别大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谢: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做男性。女性有太多制约。从生理上、社会角色上,女性都要承担更多。而相比之下,男性就可以潇洒得多。但是作为女性,我可以对生活体会得更多,体会孩子对我的依恋、丈夫对我的宠爱……而做母亲是我最幸福的体验,因为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我想这些也许就是生活对女性的弥补和眷顾。
  青:可以说您更羡慕男性吗?
  谢:从社会角度讲,我羡慕他们。在中国文化中,男性事业成功了,就有了一切。但反过来,女性即使是事业成功了,但如果家庭不成功,这个社会同样不接受。
  我对男性的看法很大部分来自于我的丈夫。丈夫让我感到幸福,他的包容让我有家的感觉。但这并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做到的。对于从事竞技体育的女性,并不是所有男性都会将你当女性看待。而对于其他男性,我会和丈夫一起讨论和欣赏。这种讨论非常坦诚,更多时候,我们的这种讨论超越了性别的界线,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人的讨论,无关性别。
  青:不同的文化氛围会影响到棋风吗?
  谢:会的。棋界有句话“功夫在棋外”。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棋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不同,这种不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棋风。但是,正是由于国外的女性思想解放,生活水平比较好,她们更强调“我要过的好一点”,所以到一定的年龄,就会去享受生活。
  青:很多体育界的女性因为事业不得不放弃许多,所以在她们离开体坛的时候都表示要做回自己,您是如何理解的?
  谢:我猜想,说这话的女性可能还没有结婚,状态还不太稳定,所以可能很渴望能停一下。我也曾经有过这种状态,但是后来我明白,自己其实离不开国际象棋。国际象棋给了我一切,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的一部分。我的很多人生体验和乐趣都来自国际象棋,所以即使不再下棋,我和国际象棋的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不会断。
  
  “我将来也要像她一样”
  
  青:您是世界上女棋手中学位最高的一位“博士棋后”,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读心理学?
  谢:这是我喜欢的专业,我觉得人的内心丰富而神秘,非常值得研究。这个专业使我看世界的视角宽阔了,我的人生观也豁达了。我十分享受重新做学生的时光。
  青:您认为成功是什么样的?
  谢:别人看你很成功,但你不快乐也不算是成功。想明白你要什么以后,然后再努力地得到它,这个过程很快乐。其实很多艰辛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都很美好,比如怀孕,哈哈。我始终认为快乐才是成功。
  我特别羡慕我导师的生活状态,她已经七八十岁了,且工作非常繁忙,带了十几个学生。但我和导师一起出去的时候,经常第一句话是:“您走得慢点儿,行吗?”她很快乐,和周围的人相处得很融洽,她的体力和思维都令人想不到她的真实年龄。她甚至会去买一双尖头、高跟的小羊皮靴子。我看着她就想着“我将来也要像她一样”。
  青:看得出,您目前就很快乐,是这样么?
  谢: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当然过些年,孩子会慢慢长大、独立,到那个时候再回首,也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比较幼稚,但这确实是我非常真实的生活过程。其实我和普通女性一样,生活中的我也要去菜市场买菜,而且我非常享受和菜贩们讨价、还价的过程,那些小贩时常调侃我说,“谢军,你还在乎这点儿钱?”但我觉得这样很快乐,可以让我享受生活的真实。
  青:去年,您出任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接受这次挑战的?
  谢:这是一次挂职锻炼性质的任命。我觉得以我的经历,无非是想把教育引入国象(国际象棋),或者把国象引入教育。权衡下来,我觉得现在更应该选择后者,这也是我这些年来努力的方向,现在得到了机会去实践,虽然会有很多困难,但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作为北京棋院院长,推广普及棋类运动的工作,跟下棋同样重要。
  不管到哪里我都会记得自己曾经是个棋手,我的工作也不可能完全离开棋,我希望国象在教育界受到足够的重视,有朝一日成为学校的正式课程。
  青:除了下棋,您还有其它体育爱好吗?
  谢:体育的概念是身体的较量,品质、头脑等各方面都动起来。现在的城市生活更多是在室内,面对电脑,所以平时我也要动起来,会打球、游泳。
  谢军现在很知足,虽然工作、读书、养育孩子已经把她的时间占据得满满当当,但是她偶来闲情雅致,还会填几首宋词。
  在博客中,她填的第一首词《一剪梅·春日》:“清晨梦醒意未犹,春日渐近,绿上枝头。惦君日繁饥暖否?万千叮咛,寥语问候。玲珑词句笑我懒,遍翻古书,一语难求。独拥墨香星伴月,悄依窗头,二壶美酒。”她笑说自己以前没这个爱好,直到有一次,一个朋友发短信发了个自己原创的,逼得她没有办法,只好翻书回了一首,自那时起便喜欢上了。
  望着昔日的奖杯和奖牌,谢军直言:“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应该尽自己所能把每一个角色都做好。棋,涉及的领域很广,做一个真正意义的棋人、从各种角度认识棋是我的心愿。”
  
  青联档案:谢军,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其他文献
马军是谁?  或许正如《时代》一文中所说,“如果把马军的头像和篮球明星姚明、银幕美人章子怡一起放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肯定不知道他是谁。”  但是在国际影响力方面,马军已经赫赫有名。2006年,马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美电器负责人黄光裕及台湾导演李安一起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100 位影响世界的人物”,成为华人世界里的“名人”。    “看看其他人,觉得自己哪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期刊
曾几何时,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但在经历了“供需见面”等一系列取消分配的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之后,曾经的香饽饽也开始感受到冷遇。  近些年来,“天之骄子”的就业问题已经凸显无疑,这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尤其严重,性别甚至成为就业的一道坎,找工作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2008年3月,贝贝从安徽大学戏剧影视专业毕业,她放弃了父母在家乡安排好的工作,放弃了房子和车,孤身一人,来到北
期刊
此前,据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的问卷调查,72%的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  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选择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0.4%,而作为全国“人才大本营”的北京,2006年共有17.5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仅有146人,不到毕业生总数的0.1%。  华东师范大学对54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实名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但最终实现创业的不
期刊
陆军,全国最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公益论坛“肝胆相照”网权益版版主,为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当权益而战斗。2004年他协助安徽芜湖乙肝携带者张先著告赢了芜湖市人事局。这一案件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乙肝歧视”的探讨。自此,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乙肝携带者参与社会活动的政策,例如,在公务员招录等领域消除乙肝歧视等。  “漫漫的征程中,他永远都是一个在路上的跋涉者、致力于消除乙肝歧视的‘金戈铁马’。”  
期刊
在喧嚣浮躁的时代,内心的宁静与理性,不仅仅是一种品格,更是生存所必须的技能。当前,就业与创业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又一次横亘大学毕业生的面前,并因在社会转型期浮躁的背景下,变得更为复杂,而更需要理性的考量。  作家约翰卡雷说:从书桌上了望世界是危险的。然而,对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来说,从书桌上了解世界更多的是激动人心的画面。  在我们的周围,每天上演着无数个绚丽的大学生创业的财富神话:《23岁大学生休
期刊
李秀勤  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赴英国斯莱德美术学院研修。1999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讲学。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  主要获奖作品有:《触觉·凹凸》个人展获永芳艺术创作基金会奖章和奖金;《桥》获威海国际雕塑大赛中最佳作品提名奖。曾参加第八届、第
期刊
宏建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很多国企改制后股份归了公司领导,实际上已经私有化了。而我们并没有那样做,股份还是大家的,挣了钱大家一块儿拿。  ——田炫宏    田炫宏很忙。    从甘肃到上海,他能在一周之内跑遍大半个中国。慰问、采购……已经在兰州宏建集团董事长的位子上坐了整整10年的他依然冲在第一线。很多客户和员工都会和他开玩笑地问:“你到底是宏建的老总,还是员工?”  今年端午节,田炫宏没有
期刊
放在人堆里,姜武就是个普通人。微微发福的身体,含蓄憨厚的笑容,带着些微微的坏,与世无争,不挂带任何明星光环。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谦和有礼,积极配合,让人倍感信赖和亲切。比起哥哥姜文的张扬、霸气,姜武的谦让、温厚显然让初次见面的人更放松,感觉更容易接近。      少年·害羞    1969年,姜武出生于一个部队家庭。父亲是个军人,母亲是北京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哥哥姜文原名
期刊
“周公送我走天涯,遥指西天落晚霞,白发临风望丛岭,赤心追日越金沙,艰难敢赴身无悔,横断山外国为家,半世足痕留塞北,明朝踏雪看桃花。”  共青团呼伦贝尔市委书记冯方祥曾无意间拜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在离开内蒙古去西藏上任前作的这首诗。“我到共青团工作之后才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才意识到共青团工作使命重大。呼伦贝尔270万人口,而团员青年就有47万名。这47万团员青年如何在共青团的旗帜下跟党走,这
期刊
这是四个大男孩的创业故事,是被称为“金装四大财子”的“80后”年轻人的创业奇迹,关于他们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尽人皆知,他们在引起国人关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为数众多的“粉丝”。  当我们仔细审读这四位代表新创业偶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叛逆,但并不鄙视或远离现实的商业生活;他们会口出狂言,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带着与其年龄并不相副的成熟与老练;他们退出有既成规则的游戏,并非出于消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