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走进一中的数学教研组就邂逅了一个时髦。张老师说,这次教研的“颜值”太低,不仅没研究新问题,也没有看见新东西。他说:“今天的教研,倘若连看的东西都没有,那还能研究出什么新成果?”
一向谦虚的教研组长,这次真的让他给噎得够呛,但组长李老师静下来认真反思后说:“现在的年轻人啊,虽然说的话萌得令人晕眩,可也一针见血,说到了点子之上。倘若能将‘听’、‘看’、‘比’、‘议’、‘改’整合在一起,哪怕这样的教研半个月搞一次,也比每周在那里磨蹭半天强。”
我很颓废,不懂时髦,但也只能耐心地等待半个月之后才有的那次“高颜值”。
什么叫“颜值”?“颜值”是近来的网络词汇,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张老师将它拿来说教研,显然是为了形容活动的可看性。
● 高颜值教研
这次教研的第一主角是林老师。她虽说教高中数学只有四年,但已经获得了“市优秀青年教师”的光荣称号。
一走进她的课堂就仿佛换了一个频道似得,原来,这次以她为主角的教研,是以课堂为载体的一次集体互动。在教室电子白板上蹦出来的那几块别出心裁的课堂切片真让人大开眼界,不仅让学生发出了阵阵喝彩,而且连见多识广的教师们也像走进了未来世界而目不暇接。
这些课堂切片是哪里来的?林老师说是自己看课的收获。
原来,她喜欢看课。不仅看同科老教师的课,也看兄弟学科教师们的课,有时连体育课都看;不仅现场看,而且用自己的微型录像机记录下来,回家后认真再读、剪接、存储、开发……更有趣的是,她还看自己的课,做了很多课堂切片,并将这些拿到课堂上,或者放进博客里与学生一起讨论!
这次教研,我们一起领略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别样解读,信息技术还真的是引领专业化发展的好手段,是提升教研颜值的法宝。而教师的素质重构,也的确需要这种高颜值的教研活动做温床。
● 探寻
什么叫课堂切片?“切片”本是一生物学名词,通常指用特制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切片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做显微观察,以获得物体内部的细部结构,用以形成更科学、更准确的认知。课堂切片,只不过是借用了切片这一概念,用以指代课堂教学的某一短小时空,目的在于研究课堂教学的程序、内容、形式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教研中展示相关的课堂切片,不仅能扩展眼界,活跃会场,也能汲取他家之长,丰富自己。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研究什么,一个人的视角总是有限的,将别人切片中的亮点做资源,来推动专题教研,不仅能传承学科教学的精髓,也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还发现,但凡添加了别科、别课优秀元素的教研,几乎都能摒弃教研组里的“近亲繁殖”,避免了因教师的视野不足带来的效率损失。林老师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她的学生在考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因她的教学“没有涉猎”而带来的失误。
教研是枯燥的,容易引起教师的思维疲劳。在教研中恰当选用其他教师的课堂切片,不仅能改善传统的资源配置格局,优化教研情境,而且能吸引、凝聚教师的注意力,即使会场有些沉闷,也能因此注入源头活水,让教研重新焕发生机。例如,这次教研在展示过几块课堂切片之后始终生机盎然,即便连续研究了三个小时,也没有看见一人有慵懒的表现。
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课堂切片做靶子来针砭自己,这是对教育反思的一次革新。这种革新的焦点,多指怎样在课堂里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它不仅活跃了课堂,也让教师的“反思”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项走向全息。就这样,课堂切片,在不经意间成了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成了教师们教研的着力点。
研究课堂切片,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这在一般教师的执教行为里是不多见的。即使是教育科研人员,也多以别人为靶子,通过对课堂切片的诊视,形成对他人教学的指导意见。一般教师之所以没能这样做,或许是因为技术不足,或许是因为精力不够,不过我认为,教育理念陈旧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其实,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的课堂切片,推广“滴灌”式教研,宏观上可以自诊,诊断自己的教育理念、教材内容处理、教法设计、环节控制……微观上可以矫治对俗语、口头禅、俚语的使用,不美的形体动作,下意识和无意识的不知所措……这种自行解剖,能起到他人说教、报告、培训等无法取代的作用。还有一点,自诊时的心理优势,是他诊时所没有的,“滴灌”式的个性化辅导,同样让人觉得亲切,那种伸手可掬的专业化发展,总能给主体一种崇高、美好的精神愉悦。
众所周知,平时一堂公开课、观摩课,往往都有许多人参与“打磨”,能有一两位专家参与互动,就是授课者的荣幸。但即使是这样,“打磨”也是看课者对现场取得的“切片”进行诊视,而且这种切片往往是虚拟的,只留在看课者的脑海里,很少有现场的影像回放。不同的看课人由于素质不同,提取“切片”的视角也各异,但是,对这些“虚拟切片”的诊视结论,往往构成这节课是不是“好课”、“优课”、“高效课”的标准。当然,大多数教师的眼光并不停留在这里,而是关注自己怎样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人们发现,在这种场合里,课堂切片呈现得越多,视角就越多,诊治也就越透彻,教师受的启发教育也越大。
课堂切片教研,就是这样一个冷不丁跳出来的新理念!这种校本教研的技术快餐,不仅展开了改革教学研究的画卷,也开启了合作教学、攻克高效课堂的先河。
这不是贩卖概念。虽然美国人爱伦很早就提出了“微格教学”,可我还是发现,课堂切片教研与微格教学有明显不同。这不仅是因为课堂切片教研节约了教师的看课时间,减少了大量教师涌进课堂对学生的干扰,还因为它从微观层面优化了教学研究,聚集了众人的研究目光,让时间、精力与物力高度集中,实现了教研高效;这不仅是因为课堂切片教研能迅速采纳像“微博”这样的先进技术来支撑,还因为教学技能的局部提高,经过整合就能实现教师素质的快速提升;这不仅是因为学校能迅速集结优质教学资源,更因为课堂切片教研能够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到教学的幸福。
虽然,我们很难让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精彩高效,但是我们却能够让教师成功地展示某一节课;虽然,我们很难让45分钟的课堂充满亮点,但却能够让一个课堂有那么几分钟的精彩。而这优先“成功的一片”和“精彩的那几分钟”,是任何一位教师都希冀享受的愉悦,是克服教师懈怠的一剂良方。
我想,如果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技能一个个的切片化并不断整合,让每个切片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学情节;这样坚持二十年的教师能不能成为那个学科,抑或整个教育界的专家?
开放,是创新的条件。开放自己、开放资源、开放途径、开放教研,是创新教育所必需的。将课堂切片作为高效教研的资源,反映的不仅是教师从僵化教研的突围,更体现了合作教学的团队意识。这种可以不断开发、不断提升的特别资源,必将成为教师提高教研效率、发展自己的重要手段。
切片式教研,教研新常态中的一枝奇葩。
一向谦虚的教研组长,这次真的让他给噎得够呛,但组长李老师静下来认真反思后说:“现在的年轻人啊,虽然说的话萌得令人晕眩,可也一针见血,说到了点子之上。倘若能将‘听’、‘看’、‘比’、‘议’、‘改’整合在一起,哪怕这样的教研半个月搞一次,也比每周在那里磨蹭半天强。”
我很颓废,不懂时髦,但也只能耐心地等待半个月之后才有的那次“高颜值”。
什么叫“颜值”?“颜值”是近来的网络词汇,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张老师将它拿来说教研,显然是为了形容活动的可看性。
● 高颜值教研
这次教研的第一主角是林老师。她虽说教高中数学只有四年,但已经获得了“市优秀青年教师”的光荣称号。
一走进她的课堂就仿佛换了一个频道似得,原来,这次以她为主角的教研,是以课堂为载体的一次集体互动。在教室电子白板上蹦出来的那几块别出心裁的课堂切片真让人大开眼界,不仅让学生发出了阵阵喝彩,而且连见多识广的教师们也像走进了未来世界而目不暇接。
这些课堂切片是哪里来的?林老师说是自己看课的收获。
原来,她喜欢看课。不仅看同科老教师的课,也看兄弟学科教师们的课,有时连体育课都看;不仅现场看,而且用自己的微型录像机记录下来,回家后认真再读、剪接、存储、开发……更有趣的是,她还看自己的课,做了很多课堂切片,并将这些拿到课堂上,或者放进博客里与学生一起讨论!
这次教研,我们一起领略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别样解读,信息技术还真的是引领专业化发展的好手段,是提升教研颜值的法宝。而教师的素质重构,也的确需要这种高颜值的教研活动做温床。
● 探寻
什么叫课堂切片?“切片”本是一生物学名词,通常指用特制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切片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做显微观察,以获得物体内部的细部结构,用以形成更科学、更准确的认知。课堂切片,只不过是借用了切片这一概念,用以指代课堂教学的某一短小时空,目的在于研究课堂教学的程序、内容、形式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教研中展示相关的课堂切片,不仅能扩展眼界,活跃会场,也能汲取他家之长,丰富自己。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研究什么,一个人的视角总是有限的,将别人切片中的亮点做资源,来推动专题教研,不仅能传承学科教学的精髓,也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还发现,但凡添加了别科、别课优秀元素的教研,几乎都能摒弃教研组里的“近亲繁殖”,避免了因教师的视野不足带来的效率损失。林老师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她的学生在考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因她的教学“没有涉猎”而带来的失误。
教研是枯燥的,容易引起教师的思维疲劳。在教研中恰当选用其他教师的课堂切片,不仅能改善传统的资源配置格局,优化教研情境,而且能吸引、凝聚教师的注意力,即使会场有些沉闷,也能因此注入源头活水,让教研重新焕发生机。例如,这次教研在展示过几块课堂切片之后始终生机盎然,即便连续研究了三个小时,也没有看见一人有慵懒的表现。
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课堂切片做靶子来针砭自己,这是对教育反思的一次革新。这种革新的焦点,多指怎样在课堂里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它不仅活跃了课堂,也让教师的“反思”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项走向全息。就这样,课堂切片,在不经意间成了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成了教师们教研的着力点。
研究课堂切片,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关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这在一般教师的执教行为里是不多见的。即使是教育科研人员,也多以别人为靶子,通过对课堂切片的诊视,形成对他人教学的指导意见。一般教师之所以没能这样做,或许是因为技术不足,或许是因为精力不够,不过我认为,教育理念陈旧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其实,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的课堂切片,推广“滴灌”式教研,宏观上可以自诊,诊断自己的教育理念、教材内容处理、教法设计、环节控制……微观上可以矫治对俗语、口头禅、俚语的使用,不美的形体动作,下意识和无意识的不知所措……这种自行解剖,能起到他人说教、报告、培训等无法取代的作用。还有一点,自诊时的心理优势,是他诊时所没有的,“滴灌”式的个性化辅导,同样让人觉得亲切,那种伸手可掬的专业化发展,总能给主体一种崇高、美好的精神愉悦。
众所周知,平时一堂公开课、观摩课,往往都有许多人参与“打磨”,能有一两位专家参与互动,就是授课者的荣幸。但即使是这样,“打磨”也是看课者对现场取得的“切片”进行诊视,而且这种切片往往是虚拟的,只留在看课者的脑海里,很少有现场的影像回放。不同的看课人由于素质不同,提取“切片”的视角也各异,但是,对这些“虚拟切片”的诊视结论,往往构成这节课是不是“好课”、“优课”、“高效课”的标准。当然,大多数教师的眼光并不停留在这里,而是关注自己怎样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人们发现,在这种场合里,课堂切片呈现得越多,视角就越多,诊治也就越透彻,教师受的启发教育也越大。
课堂切片教研,就是这样一个冷不丁跳出来的新理念!这种校本教研的技术快餐,不仅展开了改革教学研究的画卷,也开启了合作教学、攻克高效课堂的先河。
这不是贩卖概念。虽然美国人爱伦很早就提出了“微格教学”,可我还是发现,课堂切片教研与微格教学有明显不同。这不仅是因为课堂切片教研节约了教师的看课时间,减少了大量教师涌进课堂对学生的干扰,还因为它从微观层面优化了教学研究,聚集了众人的研究目光,让时间、精力与物力高度集中,实现了教研高效;这不仅是因为课堂切片教研能迅速采纳像“微博”这样的先进技术来支撑,还因为教学技能的局部提高,经过整合就能实现教师素质的快速提升;这不仅是因为学校能迅速集结优质教学资源,更因为课堂切片教研能够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到教学的幸福。
虽然,我们很难让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精彩高效,但是我们却能够让教师成功地展示某一节课;虽然,我们很难让45分钟的课堂充满亮点,但却能够让一个课堂有那么几分钟的精彩。而这优先“成功的一片”和“精彩的那几分钟”,是任何一位教师都希冀享受的愉悦,是克服教师懈怠的一剂良方。
我想,如果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技能一个个的切片化并不断整合,让每个切片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学情节;这样坚持二十年的教师能不能成为那个学科,抑或整个教育界的专家?
开放,是创新的条件。开放自己、开放资源、开放途径、开放教研,是创新教育所必需的。将课堂切片作为高效教研的资源,反映的不仅是教师从僵化教研的突围,更体现了合作教学的团队意识。这种可以不断开发、不断提升的特别资源,必将成为教师提高教研效率、发展自己的重要手段。
切片式教研,教研新常态中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