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踏步前进”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在每个儿童的精神世界里,都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科学课堂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孩子们遨游在《神奇的水》中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做。在亲历中尽情地寻求着满足,享受着快乐……
  “水”对孩子们来说天天朝夕相伴不仅不陌生,相反倍感亲切。但对认识水的某些性质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引用了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突发事件,编排成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动画故事“小地方大智慧”,通过播放多媒体来创设情境(生命教育案例引入)。看到孩子们身临其境,营造出富有情感的教学场时,适时抓牢教育契机,给予孩子们情景体验(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机会,提出了“如果碰到这样的突发事情,你们会怎样做?”霎间,气氛涌动。请部分学生上台,自荐一名指挥,道具为一个呼啦圈,配上情景乐……真实的演示,感动着全班同学。此时,能感觉到孩子们的精神与脉搏在一起欢跳,不停地唤起学习的生命活力,孩子们都成了课堂的主人。角色的互换,全新的体验,让孩子们悟出真谛,人与人团结在一起,靠智慧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此环节就如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不仅成功地抓住了孩子们求知的“欲”,还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情”。
  认识“水的表面张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一环节中,由上述情境导入引申出: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友爱呢?它们靠什么团结呢?追问“硬币能装水吗?”再次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的一个操作示范 “这是滴管,使用时首先……竖着把吸管里的水慢慢地滴在硬币上。注意:一滴、两滴……”不仅给予孩子们感性认识,而且让他们感觉到正确规范的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所以,在“一枚一元的硬币到底能装多少滴水”的探究中,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规范地使用实验器具。负责滴水的同学小心翼翼地往硬币上一滴一滴地滴水。其他同学认真地从正面和侧面观察水在硬币上的现象。大家轻声认真地数数以获取正确数据,直到水溢出来为止。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惊奇地发现猜想与事实相差太大了。其实,硬币上的水像人一样互相拉着,能装好多的水。“这满满一杯水究竟能放多少枚回形针”的探究,把孩子们引入了更神秘的“境地”,膨胀的探究欲中掺杂着幼稚的“迫不及待”。真实的探究环境,让孩子们珍惜,不放弃这获取新知的机会。动手前先动脑,对“满满”两字进行咬文嚼字,认为“杯中的水一定要很满”。激活的思维既节省了大家的实验时间,又保证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接下来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研究,使得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各小组明确了研究问题,确定了研究方案,收集了正确数据……课堂气氛紧张而又热烈,孩子们活泼而又有序。大量的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小组讨论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言之有物”的表达内容,还让孩子们学会了用“言之有序”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流。愉快的沟通,传递着智慧,人人都成了科学探究的主人。孩子们通过对“水满而不溢”——“‘拉力’不够时水就会流走”的研究,不仅对“会‘团结’的水”达成了一致的认识,还感受到水的张力的大小。
  在课外探究这一环节中,用孩提天真、稚嫩式的提问方式抛出问题:“实验时,为什么都用纸巾来擦溢出的水,而不用橡皮、塑料尺或其他工具来擦呢?”设疑:难道神奇的水还有其他的秘密吗?瞬间激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孩子们仿佛都成了“新知”的“拥有者”“发现者”,个个激动不已。各抒己见,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猜测和观点。教师不作评价,鼓励学生把这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带回家,用这节课上学到的科学方法(寻找证据)来进行研究和解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分享科学研究的快乐。当问到“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这项任务”时,我从孩子们充满信心的回答中,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
  【反思】回顾本课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踏准了科学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围绕教学重点布满“泥泞”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轻松愉悦的气氛催生孩子们的思维,探究的热情在激发,张扬的个性在迸发,动手的能力在勃发,集体的智慧在喷发……
  一、学情分析,找准新起点
  科学教材只是一个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载体。课前预案,应根据自己所处的教育大环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来找准学习的新起点。本节科学课中需研究的水的表面张力及毛细现象(其中渗透着一些浅显的水的物理性质),这些研究对刚步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孩子们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虽已经对水的神奇现象有所了解,但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是零碎的、模糊的。要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方法来认识神奇的水。一个接着一个“轰炸”式的活动,对刚进入科学探究活动的“新生”会有一定的难度。为防止产生高热闹、低效益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和选择。确立“认识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学习本课的新起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降低难度,真真切切地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探究空间,相信他们,大胆放手,给足时间,授人以渔。
  二、有所创新,找准兴趣点
  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成功的导入不仅能直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认知的强烈欲望,还能有效地燃起学生对新知识渴望探究的火种。《论语·述而》中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人师者就是要善于创设情境,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产生出浓厚的求知欲。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使创设情境形成自己有“个性”的一项教材内容。本课的导入情境设计有所创新,既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目标性;同时还符合当前倡导的把生命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的教育理念。游戏“小地方大智慧”的引入,霎时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接踵而来的是浓厚的学习兴趣。体现出自编入的课程资源能找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点。游戏与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结合起来,不仅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团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们要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乐于接受,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进入教学主题。
  三、有机融合,找准生长点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教师是“教材”,倡导教师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以及一些实际的原因,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增减调整,有机融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本课通过创设一个把物体拟人化的问题情境,唤起了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探究冲动,巧妙地把教学任务“一枚一元的硬币到底能装多少滴水”和“这满满一杯水究竟能放多少枚回形针”转化成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有结构”的实验材料的简单、易懂、贴近生活,不仅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容易被接受,还让学生有能力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玩弄”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同时还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为探究活动的展开照亮了方向。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有机融合,生活经验与生活化的有机融合,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用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的结果与猜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感受和认识到了水的表面张力有多么的强大。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布满“泥泞”的科学课堂学习中有效地锤炼意志,完善素质,体现价值,更能让学生们在这种探究经历中合作、在经历中研究,在经历中总结,在经历中创新,在经历中享受,在经历中长大。
  四、灵活延伸,找准探究点
  当今社会,倡导能力比知识重要。因此,把探究延伸到课外,一方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将家庭、社区也纳入科学教育的资源,不断激励学生创建“思维场”,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充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扩大视野,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让学生体验过程的艰辛以及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出科学大教育观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作了铺垫,使这节课结束的拓展过程又成了下节课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在整个单元内容的学习中有全面的收获。本课打破课内外的界限,调整教学内容。找准探究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把习得的探究方法迁移到对“会‘爬’的水”的探究之中。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充分发挥他们用某一领域的智慧来创造智慧的能力,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凸显出“动手做”的核心价值。同时通过探究他们还会发现,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平时被忽视了。其实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要擦亮眼睛就能看见它那夺目的光辉,深感科学的无穷魅力。
  短短四十分钟,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感动,令人振奋,令人反思……笔者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踏准科学教学的起点,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抬头挺胸,踏步前进”,永远是每位小学科学教师永恒的追求与研究。
其他文献
医学超声由于其价位低廉、实时成像、无损伤等优点,已经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影像诊断技术。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和重大疾病早期诊疗的紧迫需求,促进医学超声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设备。目前医学超声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成像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除了形态信息,发掘更多定量的功能信息;成像诊断—给药—治疗的诊疗一体化。  那么,医学超声的这些发展趋势需要解决哪些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重庆高新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两江半岛中心地带、成渝经济区重庆门户,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2016年,重庆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2019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做出打造重庆高新区发展升级版的重大决策部署,
7月22日,我们仰望天空。我们经历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伟大的天象,不会因为人间的阴晴风雨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云层和阴雨的阻隔,而失去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很少划过我们心中的美丽感觉。我们心中的感觉所以美丽,是因为伟大的天象并没有这样的感觉。伟大的天象所有的,只是无从置疑的淡然,和周而复始的安详。  几天前,我们的文化天空,也出现了相似的天象。季羡林和任继愈相继去世。他们去世的那一刻,和日全食一样。那
修改是创作优秀作品的环节之一。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有别人改,也有自己改,但最重要的是自改。我国古人就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唐代诗人贾岛骑驴因“推”“敲”二字而误撞韩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经过多次修改后而定的。凡此种种,举不胜举。离开了修改,作文犹如玉石未经雕琢,终究难成佳品。修改是使文章渐趋精美,写作能力日渐提高的有效途径。离开了修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难以实现。
近日,笔者执教了《伯牙绝弦》一课,王崧舟老师对这一课作了精彩点评。王老师认为,这一课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普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范式,他对这个基本范式、典式作了概括说明。笔者就王老师的点评,结合自己这一课的教学体会来谈谈文言文教学的“四步曲”。  第一步:读通  在上课时,老师对读通文言文作了两个环节的安排:  1.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课文读几遍,读准字音,并注意停顿。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生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往往是那些爱好读书,博览群书的学生。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阅读都制定了目标要求,不仅对课内阅读教学进行
作为写人记事类文本究竟需要教什么?  《郑成功》是苏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与荷兰侵略者进行战斗,并从侵略者手中夺回宝岛台湾和建设台湾的事。文本赞颂了郑成功的爱国情结与充满民族精神的品格。全文没有一处写到人物的外貌,所以人物形象的初始化印象并不能感知。但作为写人的文章,我们又确实需要凸显人物形象,这形象从何处来,形象的根源最终回归到人物作为社会人的本质上来,社会人的本质是什么?那
人需要一个丰腴的物质家园,更需要一片能让心灵得以慰藉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失落的生命就犹如漂泊不定的浮萍,这样的生命是暗淡的、乏味的、浅薄的。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到哪里去寻回那一片失落的精神家园?唯有读书,可以说只有用书香浸润的生命才是有光彩的,才是美丽的、厚重的。埃及著名作家阿巴斯·阿卡德在《我为什么喜欢读书》一文中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同时也要求“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由于解读的视角不同,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细节,学生的反应可能是多元的。其中难免出现远离文本主流价值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既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能促使学生深刻领悟主流价值?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第11册课文《伯牙绝弦》时,我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创设情境,有意识地让学生亲历两种相悖
“拎读”是研读文章(教师研读和学生解读)的起点,是学生真正会读书的前提和条件。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拎读”就是要“削枝强干,长文短教”,减少阅读头绪,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使阅读过程更优化。如何拎读呢?  一、拎读文章标题——从“题眼”中把握文章的“灵魂”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的眼睛。任何一篇文章的标题,只要你去研读,都会发现里面的妙趣很多。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