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欣赏中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y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欣赏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那么,怎样使美术欣赏教学成为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有力手段,在实践中,我研究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总结如下: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宽松的环境是幼儿敢于求新求异的前提。宽松的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创设宽松的环境,是指老师不把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强加于幼儿,而是要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感受和理解,用讨论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
  美术欣赏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对于同一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如在欣赏《蒙娜丽莎》时,有的幼儿感觉到“很暖和”“很漂亮”,有的幼儿却感到“很冷”“很害怕”“这个里面黑黑的,很有可能会有蛇”等。个体差异使得幼儿有完全不同的体验,老师要有区别地对待。幼儿只有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会有大胆求异的可能。如果幼儿担心被笑话或被指责而有所顾忌,缺乏自信心,便不敢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更谈不上进人想象的世界了。
  
  二、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对话法是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它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交流”。由于幼儿欣赏经验的缺乏,需要老师做好幼儿与作品之间的中介,引导幼儿与作品进行对话。其中,师开放性的提问是幼儿与作品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之一。只要运用得当,提开放性的问题就能成为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在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对象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像什么”等,能促使幼儿产生想象的需要和动机,并激发幼儿去搜索大脑中的表象,选择已有的形象组成新的形象。特别是在欣赏西方抽象作品时,幼儿面对高度抽象的图像和线条,在老师问题的激发下可以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再借助想象将这些图像和线条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如在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时,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幼儿把抽象的图形想象成了“一个保龄球。”“只有一只眼睛,一只脚,像个妖怪。”“可能是一个人,手伸到袖子里去了。”师接着提问“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促使幼儿在注意主要形象的基础上,展开有情节的想象。幼儿的回答如下:“在玩耍。”“在射老虎。”“黑色的地方是水,人玩累了就在水里洗脚。”“在沙滩上有个人站着,他的手放在沙滩后面藏起来了,我们看不见,他的一只脚在沙滩前面。”由此可见,幼儿把画面的主要物体与背景联系起来,丰富了想象的内容。
  
  三、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
  
  幼儿欣赏美术作品,首先是对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认识。但这远远不够,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老师还要引导幼儿透过内容,认识作品中的点、线、形、色等形式要素。老师引导幼儿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如引发幼儿认识并分析欣赏对象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由什么线条表现的”“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等,分析作品表现形式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启发幼儿注意作品的点、线、形和色的运用,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总结作品是怎么变形的,这对幼儿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提升,它有利于幼儿学会在创作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更新颖的东西。
  
  四、创造多通道感知的条件
  
  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在欣赏活动中,运用视觉、听觉、身体动作等多种通道,能够使幼儿进行“拟人”和“移情”,并容易受到作品表现出的情感的感染,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审美体验的形成,也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向更丰富、更符合现实逻辑的方向发展。
  在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时,老师播放音乐《赛马》,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观察画中马奔跑的各种姿势。幼儿通过听音乐,感受到“马儿跑得非常快,快得快飞起来了”“马蹄踏在地上很响的声音”“马儿转弯的声音”等。接着,让幼儿把自己当做草原上的一匹马,根据音乐节奏的轻重缓急,用肢体动作表现马奔跑的各种姿势,如腿伸直、头昂起等,此时的幼儿仿佛一匹匹强壮有力的马儿,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腾追逐。这时,幼儿把画中的马儿想象成了有生命的形象,它们怀着欢快、激昂、自由、奔放的心情在奔跑着。另外,当幼儿受到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的感染时,如感受到欢乐或者悲伤、温暖或者寒冷、紧张或者悠闲等,老师可以让幼儿猜测画家作画时的心情,以提高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力。
  可见,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造视觉、听觉、动作表现等多通道感知的条件,可以引发他们把静物想象成动态的,把无声的想象成有声的,对物体进行移情等,并最终成为训练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五、给作品起名字
  
  给作品起名字一般是在对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进行的。幼儿给作品起名字的时候,是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完成的。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在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的尾声时,幼儿给这幅画取的名字有:“水潭边的瀑布”“大脚的人”“没有鼻子的人”“没有嘴巴的人…变魔术的人”。通过给作品取名字,能够引发幼儿对作品内容进行一个概括,并促使幼儿对画家作画意图的想象。在欣赏之后,及时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创作,也能极大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欣赏完《人投鸟一石子》后,可以让幼儿用五角星、花朵、葡萄、梯形等图形创作变形的脸,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抓住教学的时机,促进幼儿想象力朝着更丰富、更新颖、更符合现实逻辑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江苏215100
其他文献
随着传统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网络资源的使用需求发生了变化,快速构建稳定、易扩容的服务越来越成为服务关键。服务需求变更快,从产生、成熟到被遗忘周期更短,如何在固定且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力图从“做中学”项目内涵和意义、目标和内容、现状和问题、序列和策略等方面对五年的实施进行规划.以促进项目的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
通过问卷调查,对杭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纽约2015年9月15日电/--美国东西方研究所(East West Institute)主办的第六届年度全球网络空间合作峰会(Global Cyberspace Cooperation Summit)上周在纽约圆满落幕,为全球关键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心理健康等。由此可见,语文素养的工具性、基础性、综合性非同一般。因此,我们要关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
本文阐述了RFID中间件的概念、特点,回顾了RFID中间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的RFID中间件产品,阐述了RFID中间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胆子放大起来。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占有主导作用。语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
作为一名农村的教师,我们不该让农村的儿童在该阅读儿童文学的年龄就已经离儿童文学渐渐远去,农村孩子也来享受读书的乐趣,以下是我在教学中作的点滴尝试。  一、培养早期阅读的兴趣。  (一)故事阅读是享受  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捧着崭新的课本无从读起,叽叽喳喳,乱成一团,一则小故事就能轻轻松松控制了这群小不点。如果你告诉他这则故事就在我们的新书上,多数孩子会着急地打开语文课本开始寻找这则今人着迷的故事,多么
Linux是目前主流SOHO路由器采用的操作系统。这得益于Linux本身强大的网络功能的支持。文章结合Linux中的Netfilter框架,通过对流经路由器的流量进行截取掌握用户网络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