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藏文P.T.1285所载小邦王名称研究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g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藏敦煌古藏文1285号(简称P.T.1285)写本主要内容是关于祭司和苯波在治病能力上竞争的故事.其中涉及的众多吐蕃小邦地名、王名,以及家臣、苯波的名字,对研究吐蕃时期小邦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经过与P.T.1286所载小邦王名称对比,以及两件写本所载同名小邦王的考释,可以看出吐蕃小邦王的名称构成的格式为:地名+称号+名字;同时,相对P.T.1286而言,P.T.1285有关小邦王名称的书写,略显杂乱无章,证明其编成的时间要早于前者,所载内容反映的是吐蕃政权建立之前青藏高原上小邦林立的情况.
其他文献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最后一环、关键一招.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要求,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权责明晰、简约高效、运转协调、执法有力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切实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期刊
因为《解冻》《客居长安》等长篇小说,林喜乐一直被认为是一名作家.但从本职工作来说,他却是一名从事陕甘宁边区税史研究的学者.2021年7月,林喜乐的专著《陕甘宁边区盐业盐税史》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继《延安十三年税收纪事》《陕甘宁边区税史笔记》《陕甘宁边区税收史》之后,林喜乐出版的第三部陕甘宁边区税史研究成果.近日,笔者就《陕甘宁边区盐业盐税史》研究及出版的相关话题,与林喜乐进行了一次对话.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领域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推进政府治理改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与这些要求相比,我国政府还存在一定差距.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我国政府治理要走向现代化.首先,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体系;第二,要以政府、市场、社会的动态平衡为基本遵循,调整政府职能;第三,要以系统性协同为基本要求,重塑组织结构;第四,要以提高治理效能为根本目标,协调运转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河南省三门峡市在严格贯彻落实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先后印发了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机构编制文件,并全面完成了人员移交等后续工作,确保了改革平稳有序、工作有效衔接.特别在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方面,抓重点,破难点,紧盯关键点,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改革任务,在管理体制、职能设置、队伍整合、人员划转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期刊
今年以来,洛川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不摘”,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见实效.
期刊
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是新时代社会治理转型和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刚性治理,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时已经力不从心,而柔性治理以其灵活性、适应性在面对诸多不确定环境时更能凸显其优势.因此,柔性治理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当然,柔性治理在实践中仍然会面临着对传统治理路径的依赖、民众话语权缺失以及社会道德失范等困境.政府只有在深刻理解柔性治理的内涵基础之上,升级治理理念、转变激励机制、培育公民精神、引导道德价值,才能逐步构建起“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与应用使其更具公共性,网络协商民主发展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协商形式,叠加了互联网优势的网络协商有足够潜力使协商更具参与性、多元性、平等性、公开性和理性.现阶段我国网络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有三个方面:一是数字鸿沟导致协商主体代表性不佳,二是信息推送加剧网络协商群体极化,三是制度性供给不足.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多措并举破除困境:普及网络知识,缩小“数字鸿沟”;强化网络平台监管,重塑“把关人”身份;推进立法工作,构建官方协商平台.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确保加强学术平台阵地安全,推动我国藏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促进藏文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 2021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学主办,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西藏农牧学院协办,《中国藏学》杂志社、《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高原农业》编辑部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暨期刊编辑培训会”在林芝召开.
期刊
赵心愚先生是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原西南民族大学校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出版《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等十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各级各类项目多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其著作《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西藏地方志研究》《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等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曾多次荣获省部级奖项,其中包括一等奖三项.文章以赵心愚教授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围绕其长期康藏研究经历和学术成果进行
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产生了伟大的抗洪精神,充分体现了党魂、军魂、国魂,成为推动中国防灾减灾救灾的主要精神动力.2021年河南省的防汛救灾斗争,党群同心、军民同心,全国上下同心、救灾前后方同心,生动诠释和赓续了抗洪精神.河南省这次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灾理念,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赋予抗洪精神以新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