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33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初中教师都很积极地参见了这场改革。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觉得怎样在实验教学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大关键。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提出,一方面是物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与物理实验的本质决定的。物理学的创新和发展无不与实验密切联系,物理实验教学理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却表现为“统一的实验设计,机械划一的实验器材,固定呆板的实验程序,已知样板的实验结论”,这无疑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实践的激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科学实践过程,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但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应该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态度、对物理实验的评价和意见出发,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到一些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些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要打破“教师本位论”和“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应在“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下展开“开放式教育”。为此,我连续两年分别选择了初二和初三学生为调查对象,让学生自主地对“实验的态度”、“实验的评价”和“实验的意见”发表看法。分析调查结果发现,有超过80%的学生对实验有兴趣,只有不足20%的学生害怕做实验。这说明实验以其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吸引了天生好奇、好动的中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加以诱导,这无疑为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的良好的前提条件。并且从超过80%的学生愿意动手实验和愿意参加物理活动来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因此教师可设法通过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实验和想象推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创新教育面临的极大挑战,学生及教师所创设的实验环境难如人所愿。有近30%的学生反映学生实验教学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需要。除了实验本身趣味性差以外,认为学生实验内实施物理活动的内容太少。这表明学生创造天性的发挥失去了空间,受到了抑制。另外还有超过40%的学生觉得现在的实验器材“Y货”较多,装配不佳,性能不良,实验误差很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严重抑制。
  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是具有巨大创造潜能的,要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创造力,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劳动。所以,我以为,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
  三、关于物理实验现状调查的启示
  针对如此严峻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我想到以下几点措施:
  1、明确创新教育的基本含义
  ①关于创造力。创造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它的本质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概念,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操作技能,而是包涵知识经验、智力因素及个性因素的整体的心理能力。因此,不能把创新教育看作一种单项教育,不能将创新教育截头去尾,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思维训练,它需要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诸方面全方位培养。
  ②关于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品质,如强烈而持久的创新动机、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积极主动的创新性格和健康的创新情感等。创新精神的培养应着重于四个品质:即冒险性、挑战性、好奇心、想象力。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构,它在发动创造性活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③关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过程。它是创新活动的认知因素。创新思维的根本特征是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等。创新思维不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④关于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它是创新活动的执行结构,创新思维成果必须经过创造技能才能得以实现,是完成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创造技能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获得。
  要使学生有重大的知识发现或技术发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客观事物存在,抽象出客观事物本质,需要有敏锐的创新观察与思考能力,用创新思维去概括抽象;从客观事物本质出发到知识发现或技术发明,则需要创新能力去实现。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创造力是存在于主体之中的本质属性,因人的年龄、个性、受教育程度等表现出不同层次;创造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低层次的创造力是较高层次的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除了要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各方面综合训练外,还要根据学生中学阶段的心理特征选择侧重点。我以为,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应主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
  2、一个新的教育观念
  创造要靠创造性来培养。其一,创造教育的各种方法和措施,需要教师去实施。其二,教师本人的创造性品质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其三,有创造性的教师往往会在情感上认同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因此,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而应该是发展和认知的手段。创新教育应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之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尤其不要歧视那些所谓“调皮捣蛋”的学生。要知道,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为了适应学生的多层次性要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所制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稚化”,以学生的眼光审视遇到的问题,或许一些教师看来不起眼的小问题对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教师要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实验的内容与形式。
  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实验教学气氛,使师生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具体可表现为,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得出正确结论。
  教师还注意增效减负,使学生有时间和条件去动手实验,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有时间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进行发明创造的课题,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但教师也应当明确,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物理实验中实施创新教育仍要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为基础。因而不能过分强调某个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要综合考虑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可接受情况、社会需求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3、合理的评价体系
  考试作为检验和指导教学工作的杠杆,在素质教育下能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也是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实验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就需要重视实验的评价和考核。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模式不同,评价标准和手段也不同。所以,我以为,“中考”是的物理实验试题,不应只是课本实验的简单重复,而应加大考察学生对实验的创新与创造的力度。
  以往的物理实验考试方式主要以笔试方式为主,近两年虽增加了操作考试,但始终都没有离开教材。只要熟读教材就能通过考试,只要会按教材操作就能通过操作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实际上是在物理实验方面误导了学生死记硬背,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我以为,实验的考试方式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完成教材上基本没有的,但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已做过实验的知识来完成的小实验和与教材相关的课外实验。这种考试的答案不唯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方案的优劣,完成过程的正确与否以及是否有创新性等因素来评定成绩。这样的考试改革虽然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但却能较清楚地反映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举一反三。这样的考试也必然会真正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其他文献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与动机相一致。,行为总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向一定目标前进,而放弃共他方向,动机越强烈,人的行为目标也越明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现代化教育的质量,在一单方外就是引导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行为。而这些行为的发生,离不开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是完成学习过程的动力因子,动机来源于受教育者的内部需要和外部条件刺激。一般来说,
期刊
现代煤化工产业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煤化工产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三方面的研究,将现代煤化工产业制作和传统煤炭制作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摘 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问题。  关键词:应用 数学  一、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
期刊
【摘要】: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  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首先,在
进入初中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因此重视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要点及内容谈几点拙见。  一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各种物质文化的传播渠道、速度都得到扩宽与提速,社会成员对新鲜事物的消费需求与消费层次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目前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对本国公民需求的消
现代数学教学越来越着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未来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技术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
期刊
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英语语言项目的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交际统一整体。一个灵活、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目标;可以提高学生认知领域里的思维活动,能力领域里的训练活动,情感领域里的心理活动。因此,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灵活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探索和运用新的、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根据自己
【摘要】在很多人看来,上语文课历来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多上一节少上一节课对学生的成绩而言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特别原因一个没有上过语文课但他的语文成绩依旧如故。一些学生也认为语文课是所有的课程中最无聊最没劲的,因而对语文缺少激情缺乏兴趣。但我们试想,又有那些人会对一个本来就缺乏趣味的课堂会听得津津有味呢?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以往对语文的看法,如何将生动有趣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