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台电磁波异常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观测系统概况蚌埠电磁波台始建于1984年10月,1986年正式观测,目前已有近五年的连续资料。该台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8′,北纬30°54′,台基为花岗岩。记录器为DJ—1型地震记录仪。传感器有半埋地框天线一道(8m×15m),地下部分1.5m,垂直埋设,法向东西,约30匝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较为系统地回顾了终止相研究的历史、进展,对震源破裂过程产生终止震相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并详细讨论了主事件分析法以及合成包含终止相的理论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主事件分析法处理了唐山地震的实际资料,给出唐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的大致时空图象,同时计算了包括终止事件的合成图。结果表明,考虑破裂过程的终止事件可以较好地拟合P波观测图,从而进一步确认唐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包括两次终止事件的可能性。此
期刊
本文采集并分析了甘肃东部地区9个温泉的化学成分及热焓分布,分别讨论了氦及其同位素比值He~3/He~4、微量元素组分F~-、Cl~-、Li~+的含量以及He~4/Ar~(40)值的变化。上述各项指标在秦安地区出现了同步异常。最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变量与样品的信息变化,结果表明在秦安—清水—带可能有一隐伏断裂,并伴有岩浆挤入。
期刊
本文将APPLE—Ⅱ微机与国产动三轴仪联机,对黄土试样直接施加随机地震荷载时程进行动强度试验,提出了在随机地震荷载条件下,从黄土的动应力与积累残余应变关系曲线确定动强度的动三轴试验方法。进而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动强度参数对1920年海原8.5级大震所引起的回回川黄土滑坡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与宏观震害相符合。
期刊
全球强震活动多集中在北纬35°—45°地带,这种明显的特征早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然而南纬35°—45°地带地震活动性则相对不高,其原因目前还未见报导。作者近年来研究全球强震活动性时发现,1901—1989年以来的全球强震能量释放沿纬度带的分布与全球陆地表面积沿纬度带的分布有极强的相似性(图1)。图1中全球强震能量
期刊
本文对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预报方法及“低点位移”异常与强震的对应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並着重介绍了1990年天祝6.2级等地震前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与短期趋势判断情况。事实表明,该预报方法不仅能对6级以上强震作出短临预报,还可对重点监视区内的一些中强地震作出较好的短临预报。
期刊
在对西安地裂进行了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各种不同的地裂灾害进行了归纳分类,並对其各自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各类地裂在中国的宏观分布及地裂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汾渭盆地的地裂分布。提出了在地裂的研究中,理论上要认识在多因迭加下浅部地层的非均匀、软弱、多相介质中断裂的失稳、扩展及终止的规律;应用上要解决各类建筑的防裂减灾技术问题,並能服务于环境、资源保护和城市规划,同时,还可以为地震预报、开
期刊
期刊
1.厄尔尼诺的出现可能与地球自转速度加快,赤道带鼓起,地壳孔隙加大,热物质易于逸出,从而加热海水所致。但海水加热有一时间滞后,故厄尔尼诺出现时间在地球自转加快转为减慢之时。减慢的原因是软流圈物质在地球自转加快时向赤道方向运移所致。
期刊
本文利用天水地震区成县—西吉和灵台—阿木去乎二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取得的7个相遇系统Pg波资料,研究测线下方地壳浅层结构。在充分细致的震相分析前提下,采用经典的时间场法和算术平均法来反演,得到了天水地震区结晶基底界面以上层的浅层结构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基底界面上覆沉积层平均速度4.17公里/秒,基底界面速度平均为5.84公里/秒。武山炮点西支上覆沉积层速度偏低,平均速度只有3.88公里/秒,界
期刊
在Ⅰ测线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测区特点给出了高程校正及沉积层校正方法,利用反射波与莫霍面折射波运动学特性进行一维、二维地壳结构的正、反演计算,获得了自甘肃夏河至灵台460公里范围内的分层地壳结构,认为西部地壳厚度约51公里,东部仅为44公里,已属鄂尔多斯地台区结构,与地槽区的分界线大致对应地表陇县固关镇。武山与张家川之间在15—20公里深处存在低速层。结合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可判定本测线通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