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印记马牙石路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青岛的马路多是石头路,因为青岛是山城,石头多,就地取材,既方便又实惠。石头不是汉白玉,而是花岗岩;马路不是石板路,而是马牙石铺成的石头路。何谓马牙石?就是石匠们将整块石头凿成像马牙形状的石块,也可能是下脚料凿成的,铺成马路就像一页长长的稿纸,各种车辆和行人可以书写自由的篇章。这种路在以马车和人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抗压性自然就好,承受着交通物流的责任,比起沙土路是一大进步。那些岁月,听着木轮镶铁箍的马车、人力车,压着马路发出“吱嘎吱嘎”的叫声,似乎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从远古传来,诉说着底层劳动者的辛酸和历史的沧桑。
  新事物的出现往往是对旧事物的否定。马路也不例外。柏油路的出现就是对马牙石路的否定,当然也是马路发展的进步,后来马牙石路越来越少。事物都有两面性,缺少马牙石,总感觉缺少一种沧桑和文化的传承。
  我最早见到马牙石路是1952年。那年春天,我来青岛治病,大哥带我去西镇见堂哥、堂嫂。从后海行至莘县路,虽然马路两旁有许多摆摊的,且多是卖渔具、土产杂货之类的东西,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但整条马路却是马牙石铺成。当时我对马牙石路并无好感,不仅坑坑洼洼的不好走,而且拉地排车的师傅们弓腰弯背特别费力,汗水摔在地上碎成八瓣,不肖说汗水滋润,经年累月被车压脚碾,石块光滑非常,棱角全无,是劳动者们在长长的“稿纸”上谱写出城市发展的光辉诗篇,承载着历史的永恒。
  后来,常到大港一路新市场去玩,发现青海路和茂昌蛋业公司附近留有大片马牙石路。自然也发现路旁的休息棚,听说那是上个世纪30年代沈鸿烈所建。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运输干线没有更换柏油路呢?
  1957年,我到青岛上高中。偶然发现胶东路波螺油子布满马牙石铺就的小巷,旋转而下,恰似海滨的一枚硕大海螺,欣赏,把玩,令人愉悦。别看曲折婉转,商家林立,却是东西交通要道。如今,由于建造胶宁高架路的需要,波螺油子的马牙石路基本已没了踪影,有点惋惜。无论怎样,波螺油子在老青岛人心里始终是一件抹不去的艺术品。
  那天,我踩着黄县路原汁原味的马牙石去瞻仰老舍先生的故居,柔柔的,滑滑的,似乎有一种踩着大师足迹的感觉,看着花墙上绿绿的爬墙虎和院内高耸的松柏、玉蘭,满眼绿意。潜意识里,大师没有死,挺拔的青松就是象征。
  马牙石,其貌不扬,默默无闻地铺在地上,以自己的身躯为老青岛贡献自己的全部。
  看到天主教堂周边及肥城路还留有一片马牙石路,成为城市发展一种点缀,古朴沧桑,屡屡成为拍婚纱照的底色,也为马牙石路带来一份浪漫。
  至于河北路,由柏油路换上马牙石,就觉得有点别扭。既不是原配,也不协调,缺少一种韵味。其实,马牙石路就是一种老物件,是青岛马路发展史的一个阶段,保留一段原汁原味的马牙石路,成就一处处天然的城市博物馆,呈现给后人一种原始马路文化的样本。
其他文献
在青岛,无论朝哪个方向走,基本都能走到海,因为这个城市恰好在海边;青岛的路总是曲曲又弯弯,似时刻都在爬山,因为这座城市恰好在山上.山与海和谐地构成了青岛这幅美丽的画卷.
期刊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和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实践领域虽然尚未完全铺开,但是也已经基本扎根,并收获斐然.分层教学法作为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高效的英
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之一.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三面被丘陵与山脉环绕,中部为广阔而富庶的平原.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
期刊
江苏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但老字号品牌老化问题严重。选择无锡老字号"王兴记"为实证企业,经营同类产品的高资产新品牌"熙盛源"为对照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结果
音乐教育在民族类中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一块有好的设备及师资的配备,其生源主体来自农牧区,对音乐学科学习的动力充足.在发展中民族类中学的音乐教育也受升学因素的影响出
在法制意识的不断普及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通过加强对
晴天雨天,严冬酷暑,他就在那里,一人一琴,一米见方.rn他或许暂时没有找到自己的舞台,于是城市便成了舞台,城墙做幕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独有一份庄严的仪式感,西装笔挺,
期刊
最好的校园,不只是培养高分学生的场所,更是一处正能量满满的修心、育人、树人的大爱之地。  创办有温度、有造诣、有宏志的学校,功在当今,更可泽被后辈。  青岛教育这片希望的热土上,崂山二中素来以卓越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而闻名。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管理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打造“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力争“让每一位教师都幸福,让每一名学生
期刊
以乡村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文化宫为主体,组织学生和部分家长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有实效、寓教于乐的活动,利用村镇未成年人活动室开放日,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