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学科观点、方法、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以组织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关键,要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要贯彻并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为达成目标。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的第5节内容。这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基于以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理念,就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效果加以反思和改进。
  教学过程观察
  本节课在充分研备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导,教,学”三合一教案,课前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分组制作和观察“生态缸稳定性”的研究性学习。课中利用身边的现实材料“西安护城河的过去与今天”作背景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探究、合作、交流,最后通过生态缸制作小组展示他们观察研究的初期成果报告,落实情感渗透和过程体验。整节课将“导学案”的导学演学和PPT生动直观有效结合,将学生的实践研究和理论认知紧密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最终达成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课堂演学,合作探究
  本节课充分利用“导学案”材料和PPT课件(图片),有理有据,生动直观地引导学生实施课堂探究演学过程:以“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基本概念和原理,以身边材料“西安护城河的过去与今天”为主题线索:“精设问题——合作探究——联系实际——情感升华”,整节设置思路新颖,设计缜密、环环相扣,凸显理性思维分析、科学探究态度以及情感价值观培养。
  通过几段材料分析探究两个重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理解;从而突破一个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模型构建(负反馈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演学探究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和概念
  围绕往届学生制作研究“生态缸的故事”为情境,导入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自我调节能力高,展示“护城河的轻度干扰和污染”、草原中食物链负反馈调节、森林局部火灾后的迅速再生三个材料,讨论探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并引导学生用文字、方框、箭头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构建:
  (食物链中的负反馈调节)
  演学探究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教师进一步展示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护城河轻度干扰、森林适度采伐、海洋适量捕捞、草场被蝗虫采食,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力依然保持原来的结构和功能不变。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抵抗力稳定性概念和要点: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并得出结论:
  一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不断变化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只是相对稳定。
  二是,如果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过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被破坏,远远偏离它正常运转的范围。
  “恢复力稳定性”
  展示图片“西安护城河的过去与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和要点: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并通过比较森林、草原、苔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得出结论:
  一是,恢复力稳定性也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它不仅与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直接相关,还与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紧密相关。
  二是,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干扰过大,破坏过于严重,那么靠它自身的恢复力稳定性来恢复原貌是很困难的。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施
  教师展示图片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总结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一是,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合理适度地进行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适度采伐、放牧、捕捞,减少污染等。
  二是,对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相应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以保证系统内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如:农田的施肥、灌溉等。
  三是,还可以建造人工“生态屏障”,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相应地区的草原和农田。如:农田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的建造。
  四是,通过恢复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来治理严重污染破坏的生态系统,如:介绍西安护城河的综合治理措施和效应。
  实践创新,交流分享
  根据前面所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相关知识,课前两周布置学生设计制作生态缸,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观察和记录,分析研究生态缸维持稳定性的原因。活动以小组(3~5人)为单位,并选择至少一个因素作为研究变量。例如:生态缸中成分的选择不同、水质的选择不同、阳光和空气的条件不同等等,并采取两两小组作对照研究,最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本节课实施的前3天对各组学生的初期研究性成果进行评价筛选,可以实验报告、PPT文稿、科技小论文三种形式呈现,并选出较为优秀的成果准备在课堂上展示汇报。在本节课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10分钟左右),选派两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展示他们制作的生态缸以及初期研究性成果。实践证明每个小组的生态缸制作精美且富有创意。在成果展示中,形式多样、内容真实,有实验报告和PPT课件,还有失败的反思总结和科学小论文。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和成果分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研究中去领悟和运用生物科学原理和观点,并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热爱家乡、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充分利用“导学案”精选材料和精设问题,并结合形象生动的PPT图片信息,引导启发学生研学探究、合作交流,形成学习方法和创新思路。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动手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进而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其设计实施成功之处如以下分析:
  課外实践研究与课堂理论探究有效结合,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本节课在课前自主预习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导学案”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课前通过学生对教材基础理论的自学研读以及分组“设计和制作生态缸”,实现自主学习。课中在“导学案”的引领下,以现实材料为背景巧设问题,展开研究讨论,构建概念模型,延伸实践应用,最终达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论认知、运用迁移和情感升华。
  学案与课件,理性和感性,严谨而生动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学案中以“护城河的今天与明天”为主线索,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引发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多种材料,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分析研讨,整节课脉络清晰,思路严谨,重点突出,实现了学案与探究有效结合、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
  本节课在演学、应用环节中用课件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多个图片场景,生动直观、领悟深刻。
  结语
  总而言之,缺乏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它无法为学生的生命个体融汇情、理、智、趣的营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设计和课堂实施都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不断反思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而衡量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唯一标准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相关的学科,所谓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这是王君老师“青春之语文”的教学理念。王君老师指出:“阅读教学是文本细读之后的‘再读’和‘再创造’,优质的教学深植于优质的文本细读。” 在清楚学生已学过《老王》的现实背景下,课前热身以“你还有什么问题”开课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更应当注重对学生们理解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概念教学,鼓励学生们主动思考,为学生们进行生动、详细的数学概念讲解。接下来,本文就以《三角形的认识》为教学案例,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重视直观感受,强化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知识是学生们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只有对于各种数学概念了然于胸,学生们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数学推理和计算,利用概念来
露水更重,浸染寒霜。然而记者初见张静秋老师之时,却如沐春风。这是怎样一种别样的体验与情感,亲切的微笑和问候,让人不自觉放慢了脚步。  也有人會询问张老师,你怎么总能保持微笑呢?那么瘦小的身躯哪里来得那么大的能量?为啥你的字典里看不到“困难”?诸如此类的问题,张老师的回答仍是微笑。在她的心中,始终有爱。因为“爱”,困难自动让了路,因为“爱”,问题也迎刃而解,万事离不开她对学生浓浓的“爱”。  施以春
2017年国家将科学课由原来的三至六年级调整为现在的一至六年级,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科学教育的连贯与持续。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约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的发展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们更要注重低年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将从学情分析、实验器材准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探究技能、做好课下拓展延伸活动五部分进行分析。  一、做好学情分析,教学
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为例,探索初中数学关键教学点的选择与实施,以期能通过科学选择和有效实施关键教学点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  核心概念的界定:初中数学关键教学点是指基于初中数学内部的地位和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某知识内容范围内一个根本或核心的教学点,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奠基(知识)、示范(方法)、引领(能力)、启迪
发展现状  庆阳市七县一区被甘肃省列为“19个电子商务示范县”行列,这说明庆阳市抢抓到历史机遇了,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步伐,积极构建“三有一能”精准扶贫新模式(县有农村电子商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服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推行“1 1 N”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为每个行政村率先培养1名大学生电商村干部,再培养1名电商带头人,引导更多贫困群众学习电
积极情绪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共情,催发积极情绪的萌芽,可以提高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缓解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教师要与学生共理,采用丰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其认同道德规范,并付诸实际行动;教师还要与学生共行,尊重他们的想法,时刻把积极情绪传递给学生。在积极情绪的体验中,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绪是指与个体需求的满足相联系,伴随积极、正向的主观体验的情绪。情绪的分立
从地理位置看,蓟州区位于天津的最北端,难得的寒冬有了一丝丝暖阳,学生们在校园的操场上得以伸展着,活动着,沐浴在这阳光体育所产生的愉悦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所长,无论是球类,还是什么踢毽子、跳绳,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这里有着雷打不动的每天一小时体育时间,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的青春笑脸,给我们以深深触动,这里的阳光体育已经深入人心。  回顾2007年,教育部就国务院颁行的《关于加强青少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中学生教育,特别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逐步成长过渡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同样重要。如何在经济社会不断变化,外界对中学生干扰因素不断增多的环境下,全面推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相关领域工作重点之一。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需求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取得共识。幼儿园作为最基础的学段,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幼儿园课程,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责任也是使命。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与课程实践中,我们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编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为例,通过对传统文化环境的创设、内容的选择、形式的丰富、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阐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