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籽地长出来的故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当然是玉米、谷子、小麦、大豆、高粱和麻子这几种五谷杂粮了,田边地脑、犄角旮旯和道路两旁,几乎随处可见麻子的身影。
  起初,我搞不明白,为什么每块地的地头都要种上一小段儿麻子,问过老农才知道,种麻子有三个好处:这一呢,麻子喜温润气候,对土壤不太挑剔,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黏质土壤等,都适合其生长,而生产队的田边地脑,又多半是肥力贫瘠、土壤板结之地,种植麻子再合适不过了。这二嘛,由于麻子株高在两米上下,叶片窄而长呈条纹状,相当的密集,是遮挡田里农作物的天然屏障;且因其品种稀有,气味独特,猪马牛羊、鸡鸭鹅狗均对麻子没什么伤害。第三点,如绿豆大小的麻籽,外壳薄脆,内肉质香,榨出的麻油色泽暗黄,味道悠香爽口,普通百姓特喜欢食用,自然也就成了队里榨油的首选作物了。
  我喜欢麻籽香,更喜欢麻子地的浓密绿荫“青纱帐”。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土道,土道的南侧有好大一片线麻地,这是我们五队和四队的连片地,是用来解决生产上所用绳子、车套等农用绳具的。当线麻长到一定程度时,也就是茎皮纤维形成后,就要割下来;再经过沤麻、起麻、晒麻、扒麻各工序,扒下的茎皮纤维就可打绳子了。对麻皮儿的打绳用途和麻秆儿的引火价值,小孩子们都不咋理会,也不太感兴趣,而最喜欢的,倒是那片枝繁叶茂的线麻地,因为那里,是我们藏猫猫儿最理想的地方了。
  每当“青纱帐”起身后,孩子们就开始藏猫猫儿了。由于上世纪60年代没有电,更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啥的,晚饭后人们都不愿意过早回家入睡。也许是无事生非吧,不知始于何时,出于何因,四队和五队小孩儿竟闹起了矛盾,很快就分成两个阵营打了起来,每天傍晚准时开战。开始时是两个队的小孩儿们打架,后来大人也参与进来了,再后来升级到五、六队对阵三、四队了。使用的“作战工具”多种多样:如将向日葵秆掏空后堵塞一头而制成的可装沙土的“洋枪”,用榆树和柳树枝加麻绳做成的弓,用木棍一头中间绑上两条皮革而成的鞭,用木片制成的大刀、火药枪等。战术也不断升级:利用麻地实行隐蔽、伏擊、穿插、迂回和反包围等。远战时,土块、石块和沙土“洋枪”一顿招呼;近战时,拳脚相加,棍棒伺候。每天傍晚时分,东西两边战队在各自的指战员统领下,“冲啊!”“杀啊!”呐喊声一片,忽地向四队方向杀去,旋即又退潮似的败退回来。如此这般的争斗,每年都持续到线麻撂倒的那一刻。因害怕矛盾激化,更害怕闹出人命大事来,最后,双方队长不得不出面平息风波,并同时将麻子地改种了矮科农作物。从此,两大阵营的争斗才风平浪静了。这,都是茂密的麻子地惹的祸!
  生产队曾经有过一段集体吃食堂的时光。有一天快深夜时候,父亲用白瓷盆端回来分得的麻油丸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几个“小馋猫”从睡梦中醒来,一见美食,顾不上穿衣服和拿筷子,也不管吃相雅不雅了,打被窝儿里伸出小脑袋,直接开抓。母亲在一旁好意提醒道:“少吃点儿,麻油丸子后反劲大,麻翻你们!”最后,真的照母亲说的话来了,三兄弟似醉非醉,被麻得一塌糊涂,那嘴巴和舌头全都麻木得仿佛移植了别人的零部件。
  那时,生产队也经常炒麻籽或榨油,碰到了揣上两捧香喷喷的熟麻籽或攥了一团榨油后的油渣,即使是队长或保管员看见,也不会过问的。毕竟,麻籽这类美食与青瓜裂枣一样,谁见谁咬嘛!队里秋收是相当累的,素有“割大地,勒房薄,不用人撵自来毛”之说,(尸+从)一点儿的庄稼把式不累尿裤子才怪哩!因割大地这个农活儿太累了,社员们经常在歇气时要补充点“能量”,于是,烧点庄稼也就再正常不过了。首先,要选中一块空地,将拾到的干柴铺在下面;再将整铺子的黄豆秸秆和灌浆后的青苞米放在上面,接着点燃,开烧,在毕毕剥剥的黄豆炸角声中,香味四溢;最后,还有一道最重要的工序,早有人预备好了一两株田边地头的麻子,只待蹲在地上的烧烤者说了一声“好了”,便挥舞着麻子拍打起来,嘴里还不住地喊着:“麻籽拍豆儿香!”“麻籽拍豆儿香!”
  刹那间,人们呼啦一下围在已烧好的黄豆堆旁,像一群猪一样拱起豆来,全都吃成了黑嘴巴、大花脸……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梅雨季节的江城武汉,空气潮湿闷热。那个星期一的早晨,87岁的三舅吃了小半碗北方馄饨,喝下了一杯豆浆,准备去医院,他已是一个癌症晚期病人,他并不知道会在医院待多长时间。他穿上了干净的内衣和白衬衫,目光还在挑选外套。表弟媳提醒说:“爸,您是去医院,进了病房就要换衣服,就穿随便点吧!”三舅摇摇头:“不,不能不像样子。”  三舅是他母亲的弟弟,小母亲三岁,在兄妹中排行老三,所以,按大别山南麓农村的风俗,他
期刊
我们家有一个盛菜用的小盆,它有大碗那么大,一巴掌高,盆口向外闪着,檐上有一圈绿边,里边的盆底还画着在波浪中跃起的一条红色的鱼,恰如鲤鱼跳龙门。它身着银白色瓷衣,盆底有几处已被时光磨破,露出了黑褐色铁骨。就这个普普通通的小盆,已陪伴着我们整整度过了四十个春秋。  提起它的来历,得从我们结婚时说起。1978年,我与周三村姑娘李玉环自由恋爱,那时我们家生活很贫困,全家八口人,兄妹六个,我是老大,父亲和我
期刊
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成为姐姐的弟弟的,她比我大九岁。  从我有记忆开始,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姐姐的背上度过的,那时,由于母亲忙于农活儿,带我的任务就全落在她一人的身上了。及至我慢慢地长大,姐姐也总是一边操持着农活儿、家务,一边为我忙这忙那的,当我生气的时候,千方百计地哄我。我知道在姐姐的心中,她一定是多么的愛她的这个弟弟。每当父母从外面带来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总是先给我最多的一份儿,而只是象征性地给
期刊
草丛里有一条马鞭。  这条马鞭用一张牛皮编成,牛角把手上镶嵌着金色和银色的金属线条,构成流畅的上下起伏的波浪线图案,精美又结实。马鞭对于哈萨克男人来说,是灵魂,也是生命。可是,现在它却静静地躺在草丛里,无所事事。  太阳和月亮轮番出现在它的头顶,光和影在它身边悄悄流淌。它的把手上依然留有主人的握痕,那里散发出哈萨克男人身上特有的草原气息。鞭子上的牛皮已被磨得光滑,那是驱赶牲畜时的印记,也是抵御狼和
期刊
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文革”时期随父母由广丰的大镇五都下放到沙田碧石这个小村庄,住的是三舅父的两间低矮小瓦房。我是老大,后面紧随的5个弟妹相继来到身边,那两间本就狭窄的小瓦房也就只能勉强各摆得了一张旧式老床。  我是老大,母亲就让我先是去隔壁的贵阳舅舅那里搭铺。贵阳舅舅是我叫三外婆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比我大五六岁的样子,人比较矮小,额头上有三四道很深的水平皱纹,家穷又没念过书,平时就在生产队出工挣五
期刊
仲秋,凌晨六点三十分,在一间不算宽大的厨房里,悦悦舅舅正娴熟地将一大团面在面板上反复地揉搓。考虑到路上的安全问题,我来得略略迟一点儿,没有看到熬制第一锅油茶汤的情景。  在重力之下,案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悦悦舅舅揉搓一会儿,用手揪下一小团面坯,观察一下,放到鼻子下闻一闻。然后再继续揉搓、拉长。整个过程既费力又需要动脑。  悦悦舅舅说:面里面加有酵子、盐和碱,要反复揉,将面性揉活了,搓麻糖时
期刊
1956年的一天,作家柳青手里提着一盒从北京买回来的烤鸭来到我家。一边推门,一边兴冲冲地对我爷爷说道:“老叔,我在北京见到周总理了。”  “高兴你的啥呢?这回你把事给惹大咧。”我爷爷问。  “啥,我惹啥麻达事了?”柳青惊愕地反问。  “你外出办事买回的日本稻种,可能上了日本鬼子的当了!秧苗长得枝叶细黄,萎缩的样子好像没吃饭的娃,饿得东倒西歪的。有的秧苗还长出了稻穗,庄稼人常说,稻子出穗早,秆子长不
期刊
我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母亲每次到村里或亲戚那里喝喜酒,都带回一些喜宴菜分给我们,作为我和弟弟的等路零食。其实,不单是我母亲,当地妇女到别人家喝喜酒时,也有带喜宴菜给孩子的习惯。  那时候,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辛,何曾有一顿美味可口的酒菜吃!村里谁家嫁娶、新居进宅,或者小孩儿满月,都要擺上几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以作祝贺。酒席摆好后,被宴请的客人按辈分依次坐上去,开席时,大家都舍不得吃,特别是妇女,将
期刊
辉大爹和香大妈先后生了五个女儿,喜萍、桃子、老三、慈儿、小五。因为生的净是女儿,二老不时受到乡人的嘲笑,甚至于口舌之争时被谩骂为孤老。  辉大爹是个常年从大庸城里往我们沙堤乡供销社用板车拉货的人力车夫,矮胖敦实,似有着浑身使不完的蛮力。  桃子是她们的第二个女儿,与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虽然我只比她大了不到一个时辰,但也得名正言顺叫我姐。这称呼让在家中身为老幺的我,有着一份异样的骄傲与满足。  每到
期刊
他姓王,闰桃是他小名,小我三岁,与我同在故乡的一条等高线上成长。四岁时,不小心被一盆炉火烫伤。由于家庭贫穷,拿不出治疗的费用,最后拖延成烫伤面感染和扩大。后来用土药治疗,才慢慢康复,但走路没有那么灵便了,一跛一跛的,还影响到智力。到了读书的年龄,父母也送他去上学,因走路不方便,再加上学习困难,就放弃了学业。  去年夏天,我回老家看父母,一天晚上,睡到半夜,两只猫在窗外撕心裂肺的怒吼把我吵醒。“这破
期刊